查文庫>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準生字,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生字詞的意思。

  3、細讀課文,瞭解蜻蜓的知識,懂得蜻蜓是益蟲;能用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和自己蒐集到的資料介紹蜻蜓,從而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4、抓住描寫陶行知先生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用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和自己蒐集到的資料介紹蜻蜓,從而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2、抓住描寫陶行知先生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問題匯入。

  1、檢查詞語(出示詞語)。

  2、請學生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導他們認識蜻蜓是人類的朋友,最後孩子們放了蜻蜓。)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

  二、讀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過渡:課文哪個自然段寫“捉蜻蜓”的?

  1、指名讀。

  2、是一個孩子在捉蜻蜓嗎?

  3、想想,他們捉到蜻蜓時的心情,會說些什麼?(快樂)

  第三段:

  1、指名讀。

  2、這群孩子捉了幾隻蜻蜓?

  3、這隻蜻蜓當時在誰的手裡?

  4、只是翠貞一個孩子同意放飛蜻蜓嗎?“紛紛”一詞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飛蜻蜓。

  5、個別讀孩子們的話。這裡有兩個“放了它”,你從中感覺到了什麼?(快快放飛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飛蜻蜓的心情。)讀出這種心情來!

  第二—十段過渡: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隻蜻蜓,為什麼最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1、在課題下的“放飛”二字下加著重記號!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有關蜻蜓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二到十自然段多讀幾遍,陶行知先生和孩子談了有關蜻蜓的哪些知識?

  3、指導學生課堂討論,引領他們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組討論,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

  4、交流討論:

  A、從蜻蜓本身講:(三方面:吃食、尾巴、眼睛)

  吃食:

  (1)孩子們是怎麼回答的?

  (翠貞、一個小男孩、幾個七嘴八舌的孩子,角色扮演,體會“七嘴八舌”。)

  (2)後來陶先生怎麼介紹的?(吃蒼蠅、蚊子、水裡的孑孓。它是益蟲。)

  (3)補充知識:

  (一隻蜻蜓每小時吃20只蒼蠅、840只蚊子,每天吃1000多隻小飛蟲。還吃稻飛蝨、浮塵子等。)課件展示水蠆、孑孓。讀第6自然段。

  (4)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麼特點?

  填表:

  特點作用

  尾巴一節一節,又細又長。保持平衡,調整方向。

  眼睛很大,結構很複雜。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5)課件欣賞:複眼。

  (6)除了尾巴、眼睛,你還知道蜻蜓的什麼知識?

  (7)課件出示小知識:(種類、飛行、產卵、低飛原因。)

  (8)說話訓練:聽了、讀了這些知識,用上“我知道......還知道......”說說你對蜻蜓的瞭解。

  (9)指導朗讀6—10自然段。

  B、從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講:

  課文中陶行知是怎樣勸說孩子們的?自由讀文,劃出描寫神態、動作的詞語,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1)“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

  (2)談話不是指責,而是問翠貞蜻蜓吃什麼入手。

  (3)從孩子“七嘴八舌搶著說”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機理解什麼情況是“七嘴八舌搶著說”,可以讓學生表演“七嘴八舌”搶著說“吃草”、“吃樹頁”、“吃泥土”的樣子。

  (4)陶行知“拉著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揚翠貞說得對。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問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機理解什麼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和藹可親、循循善誘、尊重平等)

  5、為什麼你也同意放飛蜻蜓?想想: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蜻蜓的事情後,你會很自覺自願地將捉到的蜻蜓放飛掉嗎?說說原因。(要找出課文中有關能說清楚自己樂意放飛蜻蜓的理由。)

  6、將這些描寫陶先生的句子讀一讀,看看陶先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件出示:陶行知肖像及個人簡介、名言、偉人們的題詞。

  簡介:

  陶行知(1891-1946),中國教育家。1927年創辦試驗鄉村師範(即曉莊學校)。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思想。

  1、陶先生有四個字“愛滿天下”。不僅愛人類,而且愛生物,反對把生物弄死來做標本,把生物學變成死物學,這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推廣這樣的愛,可以教導人們不再互相殘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2、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題詞: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毛澤東

  萬世師表。 ——宋慶齡

  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後的陶行知。 ——郭沫若

  三、總結全文。

  1、學完這篇課文,你都有什麼收穫?

  2、出示老師的收穫: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訴,而是啟發與誘導。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顆向善的心,教師要善於喚起學生向善的心!

  四、板書設計:

  放飛蜻蜓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陶行知和藹可親、循循善誘、尊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