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上冊語文《ang eng ing ong》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上冊語文《ang eng ing ong》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學上冊語文《ang eng ing ong》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上冊語文《ang eng ing ong》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說明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因而,在教師的教學理念中,應把目光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受到了教師的關注。本課的設計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拼音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將採用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等多種方式,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都有和同學交流的時間。教師在每個學生的自我表現中,還能時時發現學習落後者,進行查漏補缺。

  課前準備

  1、部分聲母、韻母卡片,生字卡片,圖片。(師生)

  2、製作相關的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談話:上節語文課咱們學習了5個前鼻韻母,小朋友們還認識它們嗎?

  2、開火車認讀前鼻韻母an、en、in、un、ün。

  3、指名說說前鼻韻母的發音要領。

  師: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學拼音,今天拼音娃娃還要帶你們一起去拼音樂園中玩。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了。

  設計意圖:富有童真童趣的複習匯入語可以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新課

  教師匯入:看,拼音樂園到了,我們跟隨拼音娃娃一起去看一看吧!

  1、看圖認識事物,進行說話練習。

  (1)出示情境圖,問:你在圖上都看到了什麼?(牆上有貓頭鷹形狀的鐘表、窗外有彎彎的月亮、嬰兒的媽媽正坐在床上哼唱著歌曲哄嬰兒睡覺、床邊點著一盞檯燈。)

  (2)相機出示音節chàng、dēng、yīng、zhōng,告訴學生:這些音節中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四個新的韻母ɑng、eng、ing、ong。

  (3)請你仔細瞧瞧這四個新韻母,你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點?(都有ng)告訴學生這叫做後鼻韻母。

  (4)指導學生學習ng的讀法:嘴巴張開一點,舌頭平平地往後縮,鼻子出氣。

  (5)教師範讀,學生練讀,同桌互讀。

  2、學習複韻母ɑng。

  指導讀音:看教師的口形變化,先發a,再發ng。

  (1)教師範讀,學生練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比賽讀。

  (3)學習ang的四聲:出示āng、áng、ǎng、àng,學生自由練讀,隨機抽讀。

  (4)拼讀含有anɡ的音節:bāng、zhuàng、qiáng、chuāng,教師範讀,教給學生拼讀的方法,學生自由練讀,指讀,齊讀。

  3、師生共同小結學習步驟。

  4、四人小組合作,按以下步驟學習eng。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1)讀準eng的音。

  不知不覺天色暗下來了,伸手不見五指,媽媽急忙打開臺燈(檯燈)。

  ①“檯燈”的“燈”是由哪兩個音拼出來的。

  ②發現eng與“燈”的韻母發音的聯絡。

  ③讀好eng的發音。(先發e的音,緊接著發nɡ的音。)

  (2)學習eng的四聲。

  引出遊戲:拼音娃娃又要和大家玩遊戲了,遊戲規則是讀準一個拼音就亮一處燈,想玩嗎?

  課件出示:ēng éng ěng èng

  (3)出示含有enɡ的音節:rēng héng fēng dēng。學生嘗試著拼讀、指讀、開火車讀。

  (4)四人小組反饋合作學習的情況。

  5、學習ing。

  (1)引出謎語遊戲:小朋友們真厲害,拼音樂園的大廳裡所有的燈都亮了,我們準備回家了,可是拼音樂園的大門不開,一定要我們猜對謎語才給我們開門。聽老師讀:

  家住青山頂,常在藍天飛,嘴巴似鐵鉤,愛吃雞和兔。

  (2)學生猜謎語(謎底:鷹)。

  (3)讀準ing的音。

  ①看牆上掛的鐘錶是什麼形狀的?(貓頭鷹形)讀準鷹(yīng)。提問:鷹(yīng)的韻母是誰?

  ②根據後鼻韻母發音的方法,猜猜ing先發哪個字母的音。

  ③練習發音。出示後鼻韻母ing並告訴學生猜得很對,它就是我們要學的後鼻韻母。學生自己練習發音,同桌相互練習。

  ④檢查自練情況,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⑤小組賽讀ing的四聲。

  ⑥出示含有ing的音節:jǐngbǐngtīngqīng。小組同學互相讀、指讀、齊讀。

  6、不知不覺,已經很晚了,小寶寶還不睡覺。牆上的鐘丁零零響了起來,誰來讀一讀?(zhōng)

  (1)這兒有個後鼻韻母onɡ藏了起來,老師把它找出來了,一起讀onɡ。

  (2)讀準ong的四聲。

  (3)學習含有ong的音節:zhōng hǒng sòng qióng。學生練習讀,同桌互相讀,跟讀。

  (4)拼音寶寶看小朋友們學得這麼認真,還教大家一首兒歌,請跟老師讀:

  課件出示

  nào zhōng dīng dōng xiǎng

  鬧鐘叮咚響,

  qǐ chuáng qù shàng xué

  起床去上學,

  jiàn le tóng xué wèn shēng hǎo

  見了同學問聲好,

  jiàn le lǎo shī jū gè gōng

  見了老師鞠個躬。

  (5)這首兒歌裡還藏著我們今天學習的後鼻韻母呢!誰來把他們找出來?

  (6)你來噹噹小老師,聽聽你的同桌讀得對不對。

  7、鞏固練習。

  談話:我們認識了4個後鼻韻母,現在來做兩個遊戲吧!

  (1)做“送信”遊戲:請一名學生將四張後鼻韻母卡片分給四個同學,再請這四個同學上臺來帶讀。(配讀兒歌:丁零零,丁零零,郵遞員來送信,送的是什麼信?送的是表揚信。)

  (2)聽音組合:將單韻母a、e、o、i和尾音nɡ發給學生,師發音,生做組合遊戲。

  8、學習整體認讀音節。

  (1)出示整體認讀音節ying。問:誰會讀這個音節?告訴學生這也是整體認讀音節,不用拼,他跟後鼻韻母ing的讀音差不多。

  (2)學習ying的四聲。

  設計意圖:由於低年級學生剛剛入學不久,注意力比較分散,40分鐘學習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漫長的。根據學生活潑、好動、愛玩的特性,在教學中穿插了“送信”的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整節課“由扶到放”,利用學生已掌握的方法,透過小組合作,當小老師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的能力。

  三、指導書寫

  引言:同學們,你們能準確地拼讀這些音節嗎?(míng liàng)

  1、說說他們是由哪些拼音組成的。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線格里的拼音朋友都佔哪一格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課件出示拼音寫法,教師範寫,學生書空。)寫一個音節的幾個字母要靠緊一些。

  3、學生自己試著在四線格中進行書寫,教師巡視,糾正書寫姿勢、執筆方法。教師提醒學生要寫緊湊。(提示:同學們寫字時,身要正,肩要平,臂放開,足要安。)

  4、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寫得好的給予鼓勵,寫得不好的給予指正。

  5、修改自己書寫的音節,同桌互查書寫是否正確規範。

  設計意圖:本環節指導小學生在認讀的基礎上進行書寫的練習,有張有弛,有靜有動,使課堂充滿了靈氣。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成果,引導小學生自我評價,開放互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

  四、佈置作業

  1、製作關於ang、eng、ing、ong、ying小卡片。

  2、在四線格上書寫ang、eng、ing、ong、ying各兩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創設“小兔採蘑菇”活動情境:出示情境圖,上面畫著美麗的樹林,綠油油的草地上“長”了許多蘑菇,這些“蘑菇”後面寫著含有後鼻韻母的音節,請學生戴上小白兔的頭飾來採蘑菇,然後帶領大家讀。

  2、過渡:在這美麗的森林裡,小動物們正在做運動呢!我們去看看他們都在幹什麼呢?

  二、鞏固拼讀

  1、請看插圖,說說圖上都有誰呀?他們在幹什麼?你能用幾句話說清楚嗎?

  2、相機出示圖中的音節和詞語:游泳yóu yǒng、騎腳踏車qí zì xíng chē、打乒乓球dǎ pīng pāng qiú。

  3、你能讀一讀嗎?

  (1)學生自由拼讀。

  (2)指名拼讀,開火車讀,齊讀。

  (3)你能試著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嗎?同桌之間練習說,集體交流,互相評議。

  設計意圖:利用插圖輔助教學,敘述圖中內容,找出音節,採用自由讀、指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方式,鞏固拼音,給學生以足夠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認識生字

  1、出示生字:車。這個生字你認識嗎?

  2、你有什麼好辦法能把它記住呢?

  3、給這個生字寶寶找個朋友吧!

  4、你能用這個生字說一句話嗎?和你的同桌先互相說一說。然後全班交流、評議。

  設計意圖:在學生拼讀的基礎上識字,注重擴大學生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面,指導學生採用多種識字方法,使之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並形成能力,提高學習普通話的效率。

  四、學習兒歌

  1、談話激趣:我們把漢語拼音全部學習完了。以後,我們就可以藉助拼音讀更多的詩歌和故事啦!

  2、老師現在就有一首很有趣的兒歌,你想讀嗎?

  3、學習兒歌《兩隻羊》。

  (1)出示兒歌,學生找出認識的字母和音節,自己讀一讀。

  (2)學生看圖聽老師範讀兒歌。

  (3)領讀、齊讀、表演讀。(適當地加上活潑的動作)

  (4)小朋友,你從兒歌中讀懂了什麼呢?

  (5)引導思考:這兩隻小羊做得對不對?請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4、認識生字:羊、走、也。

  (1)你有什麼好辦法能把它們記住嗎?

  (2)給這幾個生字寶寶找個朋友吧!

  (3)你能用這幾個生字各說一句話嗎?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然後全班交流、評議。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藉助拼音讀兒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談一談讀懂什麼,有什麼看法,讓學生透過讀,有所感悟和思考,懂得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