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可能性》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能性》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8~9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小朋友喜歡玩遊戲嗎?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玩遊戲,高興嗎?老師希望小朋友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注意與小組內的小朋友合作,能做到嗎?
[說明:新課伊始,就抓住學生愛玩的心理,以遊戲的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二、玩一玩
1、遊戲一:拋硬幣。
提問:這是什麼?想知道用這枚硬幣怎麼玩遊戲嗎?
介紹拋硬幣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組內一名小朋友向上拋硬幣,其他小朋友猜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教師在實物投影上說明硬幣的正面和反面。)
學生在小組內進行遊戲活動。
交流:剛才在拋硬幣時,出現了哪些情況?
拿起一枚硬幣,提問:如果老師把這枚硬幣拋起,落下後結果會怎樣?(學生猜結果)
追問:一定是正面朝上或一定是背面朝上嗎?(不一定)應該怎樣說?(引導學生用“可能”“也可能”說說遊戲的結果)(板書:可能)
[說明:學生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並嘗試用“可能”等詞彙進行表達,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2、遊戲二:摸球。
出示3個紅球3個黃球,談話:(邊說邊演示)這裡有3個紅球和3個黃球,老師把它們放進袋子裡,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從袋子中任意摸出一個球,結果會怎樣?(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結果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可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既有紅球又有黃球。誰願意和老師一起玩?
示範:老師摸,一學生記錄摸出的球是什麼顏色。(摸3次)
教師說明遊戲規則,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玩遊戲。
提問:你們摸出的球是既有紅球,又有黃球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袋子裡既有紅球又有黃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說明: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小組內學生之間的摸球、猜球遊戲,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透過遊戲,再次使學生感受到了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設問:如果這個口袋裡裝3個黃球,3個綠球,任意摸一個球,摸出的可能是紅球嗎?(板書:不可能)
學生在小組裡進行摸球,驗證結論。
拿出裝有6個紅球的袋子,問:從這個袋子裡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怎樣?(一定是紅球)可能是其他顏色的球嗎?(不可能)(板書:一定)
談話:請小朋友拿出這樣的袋子,小組合作摸5次,看看結果怎樣。
反饋:從這個袋子裡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嗎?
活動小結。(略)
[說明:以“提出猜想—摸球活動—解釋說明”的方式,組織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含義,明確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帶著問題思考,伴著思考活動,探究意識得到了有效的培養,數學思考得到充分的發展。]
3、遊戲三:轉轉盤。
出示轉盤,談話:這是一個轉盤,分為紅色、黃色、藍色等三個區域,請小朋友想一想,轉動指標,最後指標會停在哪裡?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轉動指標,看指標可能停在哪個區域。
學生交流後,小結:指標可能停在藍色區域,也可能停在黃色區域或紅色區域。
[說明:讓每個學生動手試一試,並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指標可能停留的區域,強化學生對“可能性”的感知,增強了合作意識。]
三、辨一辨
多媒體出示裝有不同顏色球的三個口袋(①2個紅球,3個黃球;②2個藍球,3個紅球;③5個黃球),以及藍貓、淘氣、菲菲判斷從口袋裡摸球情況的畫面:
藍貓:從口袋裡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
淘氣:從口袋裡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黃球。
菲菲:從口袋裡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黃球。
(1)小組討論:藍貓、淘氣、菲菲各摸的是哪個口袋?先在小組裡說說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略)
[說明:以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提出問題,增加了學習活動的情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透過說理,學生對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感受得到了加深。]
四、放一放
談話:老師這裡有一些紅球和綠球,你們能按要求把球放在袋子嗎?
(1)往口袋裡放一些球,從口袋裡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
(2)往口袋裡放一些球,從口袋裡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3)往口袋裡放一些球,從口袋裡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
學生分小組按要求完成操作,並說明理由。
[說明:讓學生根據事件發生的結果推想條件,又一次加深了學生對可能性的感受,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
五、說一說
提問: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會發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說一句話嗎?
小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可能、不可能或一定發生的事情。只要我們平時多學、多問、多觀察,就會有更多的發現。
六、課堂總結(略)
《可能性》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可能性》。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並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列出簡單試驗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讓學生經歷“猜想—實踐—驗證”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讓學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4、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絡,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透過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隨機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準備
課件、盒子、節目籤、乒乓球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探究新知
透過趣味遊戲,初步感知“可能性”。教師:老師知道,xxx班的孩子們最善於參與各項有意義的活動,這節課我們就從一場精彩的聯歡會開始吧!聰明的同學們在聯歡會中設定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環節,那就是透過抽籤決定要表演的節目型別。同學們想體驗嗎?
學生:想!
教師:先來認識我們的節目籤吧!(課件出示節目籤)
學生:有唱歌、跳舞、朗誦。
教師(課件顯示節目籤翻轉至背面,並打亂位置):請一位同學來抽籤。
教師:請第一位同學來抽籤,他會抽到什麼節目呢?請大家先猜一猜。學生會對抽籤結果進行猜測: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誦,3種情況都有可能。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可能。
教師(課件翻出中間一張:跳舞或其他籤):第一位同學抽到的是什麼節目?
學生:跳舞。
教師:為了節目不重複,被抽去的跳舞籤就不放回去,還剩下兩張籤。接下來該第二位抽籤了,她可能會抽到什麼呢?
學生:唱歌和朗誦都有可能。
教師:確定嗎?
學生:不確定。
教師:還可能抽到“跳舞”嗎?
學生:不可能(板書:不可能)。
教師:理由是?
學生:因為兩張籤裡沒有跳舞。
教師:我請第二位同學抽取一張。(抽後彙報結果)(課件翻開第一張:朗誦)。
教師:請第三位同學抽籤。現在只剩最後一張了,第三位同學會抽到什麼呢?
學生:唱歌(一定是唱歌)。
教師:能確定嗎?為什麼?(教師板書:一定)
學生:確定,因為只有一張籤,一定是唱歌。
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來描述抽籤的情況。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現象,這也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數學問題——可能性。(板書:可能性)(設計意圖:“可能性”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並不是完全空白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已經具有一些簡單隨機現象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這裡用學生熟悉的“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生活例項匯入新課教學,讓學生在猜測中感受,在活動中明晰,以形成對“可能性”的初步認識,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吸引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二、實踐驗證,領悟新知
1、摸球實驗
教師:老師還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遊戲盒子(出示盒子),從盒子裡我們也能找到可能性的知識。
教師:(搖動盒子,盒子裡是什麼?學生回答!再從盒子裡拿出一個紅色乒乓球)這是老師為同學們特製的——紅色乒乓球。如果老師將這個紅色的乒乓球放進盒子,你想摸出紅色的乒乓球嗎?
學生:想!
教師:如果盒子裡一共有六個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紅色乒乓球,你從盒子裡任意摸取一個,會有怎樣的結果?
學生:一定會摸到紅色乒乓球。
教師:理由呢?
學生:因為盒子裡全是紅色乒乓球,只能摸出紅色乒乓球。
教師:如果遊戲盒子變了(出示4紅2黃),想從盒子裡摸出一個紅色的乒乓球,摸取一次會有怎樣的結果?
學生:可能摸到,也可能摸不到。
教師:想試試嗎?為什麼?
學生:想,因為結果不確定。組織學生體驗摸球過程,每摸出一個記錄一個,並將球放回去,搖勻後再進行下一次摸球試驗。(引導學生摸球時不偷看,說明將球放回去是為了確保條件不變,搖勻是為了公平)
教師:遊戲盒子再變一變,變成了——3紅3黃(課件出示),從盒子裡任意摸取一個乒乓球,能摸到紅色乒乓球嗎?一定會摸到嗎?
學生:可能摸到,但不一定。組織學生再次體驗摸球過程,並記錄,如果連續出現幾次紅色球或者黃色球,提問:下一個一定是紅色球或黃色球嗎?讓學生感受隨機事件的不確定性,每次發生的結果與上一次結果沒有直接關係。
教師:變!——遊戲盒子裡面的乒乓球變成了這樣,1紅5黃(課件出示),從盒子裡任意摸出一個球,還會摸出紅色乒乓球嗎?理由是?
學生:可能摸到!因為盒子裡有紅色乒乓球。組織學生再次體驗摸球過程,並記錄,讓學生再次感受隨機事件的不確定性,體會每次發生的結果與上一次結果沒有直接關係。
教師:如果盒子裡有10個黃球1個紅球呢?還有可能摸到紅球嗎?學生:有可能。
教師:如果盒子裡有100個黃球1個紅球呢?還有可能摸到紅球嗎?如果盒子裡有1000個黃球1個紅球呢?10000個黃球1個紅球呢?還有可能嗎?
學生:有可能。
教師:如果去掉這個紅球呢?還能摸到紅球嗎?
學生:不可能。(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猜測、試驗、交流的機會。在交流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詞語描述摸球的各種情況。)(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透過簡單實驗的對比,讓學生親歷猜想、實踐、驗證、交流,豐富學生對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的體驗,初步感受隨機事件發生的統計規律性和可能性的大小。)
2、猜球實驗。
教師:盒子又變了,變成了……是老師直接告訴你們結果呢?還是我提供一個線索你們自己想辦法猜出盒子裡的球是什麼顏色的?
學生:提供線索,自己猜。
教師:(出示課件)線索是,可能與A盒子、B盒子或者C盒子中的某一個完全相同,到底與哪個盒子相同呢?怎麼辦?
學生:從盒子中摸出一個球。
教師:試試看。(學生從盒子裡摸出一個球,並出示所摸出的球)。知道是哪個盒子嗎?學生:不能確定,可能是A盒子、或者C(B)盒子,但可以排除B(c)。
教師:不確定,怎麼辦?
學生:再摸一次。學生再次從盒子裡摸球,並出示結果,判斷盒子,如果還無法判斷,就繼續摸球,直到能夠判斷是A盒子為止。
3、放球實驗。
教師:同學們還想繼續玩嗎?
學生:想。
教師:可是老師的遊戲盒子變不了了,想請同學們幫忙製作遊戲盒子,願意嗎?
學生:願意!
教師:但製作遊戲盒子需要遵守規則,請看!(出示課件)按規則作出第一個遊戲盒子。(為了方便用此圖代替盒子,用磁扣代替乒乓球)怎麼放?請同學彙報放球方法。
學生:放4個紅球。
教師:那第二個盒子該怎樣完成呢?(出示課件)請同學們三人一個小組,用圓形紙片代替乒乓球,在桌子上擺一擺,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做好小組彙報的準備。請學生彙報。因為結果多樣,老師在黑板上操作呈現,並訂正。
教師:用一句話概括所有的做法,可以怎樣說?
學生:只要盒子裡不裝黃色球就可以了。
教師:第三個盒子又來啦!又怎樣做呢?小組先擺一擺,先在組內交流討論,再小組彙報。學生彙報,並評價。
教師:用一句話概括可以怎樣說?
學生:至少要放一個藍色球但不能全是藍色球。(放1—3個藍色球,再放其它顏色的球,直到放夠四個球。)(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透過動手操作,讓學生透過學習的可能性知識去判斷如何放球,感知結果與條件的關係。)
三、靈活運用,鞏固新知
教師:我們學會了遊戲盒子的製作,自己設計一個更加有趣的遊戲盒子,課餘時間和同學盡情的去研究吧!現在我們運用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吧!
1、練習十一第2。
教師:認真讀題,獨立思考,並分享你的結論。
學生:可能是1、2、3、4、5、6,這6個數都有可能。教師:朝上的面可能是7嗎?0呢?因為?
學生:不可能,因為沒有7,0這兩個數。
教師:如果老師想讓擲出的結果一定是6朝上,可以怎樣設計呢?
學生:只要正方體的六個面都寫數字6就可以了。
2、出示第二題,判斷對錯。
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描述的是否準確,學生用手勢彙報判斷結果,集體訂正。教師根據問題適當拓展。第四小題,引導學生明確硬幣有正、反兩面,丟擲後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是不確定的。(設計意圖:透過學生們相互交流、評析,感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絡。讓同學們判斷,是讓學生認識到客觀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與個人願望無關。)
四、交流歸納,全課小結
教師:有一位聰明的將軍透過拋硬幣讓一場戰爭取得了不可思議的勝利,想聽這個故事嗎?
學生:想。出示故事,聽故事。
教師:我們丟擲的硬幣結果是怎樣的?
學生:可能正面、也可能反面朝上。
教師:而將軍丟擲的硬幣結果是?
學生:一定是正面朝上。
教師:聰明的將軍巧妙將可能變成了(一定),從而激發了士兵的信心,戰勝了強大的敵人。所以信心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充滿信心,透過努力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就能成功!
教師: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都非常棒!請同學們對自己優秀的表現做做簡單的評價吧!學生自我評價,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教師:在課堂活動中,我看到同學們個個信心滿滿,能積極的思考問題,大膽的彙報交流,讓我們愉快的度過一節有趣的數學課,老師為優秀的你們點贊!也有一句話與你們分享(課件出示),請齊讀(人人都有可能成功!)
《可能性》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在觀察、猜測、驗證、交流的過程中,提高探究和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在主動參與豐富的數學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描述生活中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繼續進行小組評比,看看哪個小組能成為今天的優勝小組。你們猜想一下哪個小組可能獲勝呢?
生:我們小組一定獲勝。
生:我覺得我們小組可能獲勝。
師:看來同學們都想獲勝,現在我們每個小組的智慧星都是0,所以現在我們只能說你們小組可能會贏。但陳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努力,你們小組就一定會獲勝的。
二、自主探索
師:實際上,在日常生活當中,像這樣不確定確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學生活動(一)
師:現在我們做一個小遊戲。老師這裡有2個袋子,裡面裝了相同數量的球,我把咱班同學分成兩大組,男生組和女生組。分別找表現最好的五名男生和女生來做這個遊戲,每人上來摸一個球,誰摸到白球就給哪一組加一面小紅旗。
(選五名男生和女生上講臺上來摸球。找一名同學上來統計男生女生成績。結果女生摸到5個白球,男生摸到4個白球1個黃球。)
師:同學們,現在哪個組贏了?
生:女生。
師:男生不是很高興,那你們想想是因為你們男生運氣太差,還是因為袋子裡有什麼秘密?
生:有秘密。
師:有什麼秘密,誰想來說?
生:我認為女生袋子裡全是白球,男生袋子裡有白球和黃球。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像你們說的這樣。
(把女生袋中的球全部倒在玻璃缸中,學生很自然發出:啊!全是白球!)
師:那女生從袋裡抽出的球顏色能確定嗎?
生:能。
師:一定是什麼顏色的?
生:白色的。
師:那就是確定的,一定能摸出白球來。
(板書:確定:一定)
師:不可能是什麼顏色?
生:黃色。
師:對啊,不可能摸到黃色的或其它顏色的球。
(板書:不可能)
師:我們再來看男生袋裡的秘密。
(把男生袋中的球全部倒進玻璃缸中,學生又很自然發出了:啊!有白球也有黃球!)
師:那麼男生抽到的結果確定嗎?
生:不確定。
生:可能摸到白球,可能摸到黃球。
師:對啊,是不確定的,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板書:不確定:可能)
師:你們說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生:不公平。
師:同學們想一想男生袋中的球應該怎樣裝這個遊戲就公平了?
生:從男生袋中拿出幾個黃球放到女生袋中。
生:把男生袋中的黃球都拿出來。
師: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你看老師這樣做行嗎?
(把男生玻璃缸的3個黃球拿出2個,再往玻璃缸不斷加入白球。)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樣公平了嗎?結果會摸出什麼球?
生:不公平。還是有可能摸出白球,也有可能摸出黃球。
師:這個同學說的太好了。無論有多少白球,只要有黃球存在,就有可能摸出黃球。(師拿出男生袋子中的黃球。)
師:這樣公平了嗎?
生:公平了。
《可能性》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透過猜球、摸球、裝球等遊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
能力目標:嘗試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獲得初步的機率思想,培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活動準備:
全班分成6個小組,每組準備1號、2號袋(分裡外2層)、一個小籃。
老師準備一個黑袋子、3個透明袋、得星榜、圖片、轉盤等。
活動過程:
一、猜球遊戲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劉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遊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6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人得最默契。先來玩第一個遊戲。猜球在哪隻手裡。
學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
提問:一定在右手嗎?(不一定)從遊戲中,你們發現“猜球”時會出現什麼情況?
小結:也就是說,在老師攤開手之前,你們只能是猜測,球可能會在右手,也可能會在左手,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可能性”。(板書課題)
[析:著眼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有懸念的“猜球”遊戲,讓學生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使他們對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自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二、摸球遊戲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
談話:剛才我們玩了猜球遊戲,下面我們再來玩一個遊戲,(拿出一個黑袋子,內有4個紅球)猜一猜,這個袋子裡的球是什麼顏色呢?
指導學習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為什麼在這個口袋中,XXX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業驗證一下吧!(請XXX把裡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裡裝的都是紅球,(出示圖)那任意摸一個球,會怎樣呢?(板書:一定是紅球)
2、用“不可能”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
談話:你們也想來玩這個遊戲嗎?好,請組長拿出1號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扣清楚摸球規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裡攪幾下,然後任意摸出一個,並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麼球,再把球放入袋中,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讓學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彙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一組摸到了什麼球呢?(黃球和綠球)
提問:那你們能在這個袋子裡摸到紅球嗎?為什麼?
提問:請組長拿出裡袋,看看是什麼球?(黃球和綠球,隨即出示圖)
提問:能摸到紅球嗎?為什麼?(板書:不可能是紅球)
(請組長把黃球和綠球倒入小籃中,以供裝球遊戲中使用)
3、用“可能”來描述摸球的結理想,體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談話:大家說得真棒!想不想繼續摸球?請拿了2號口袋,試試你會摸出什麼球呢?記住要按剛才的規則摸啊!
學生分組活動。
彙報摸球情況:你們摸到了什麼顏色的球(黃球和紅球)
提問:猜一猜,老師在袋子裡裝了什麼顏色的球請拎出裡袋驗證一下。
小結:袋子裡裝有黃球和紅球,(出示圖)你能摸到紅球嗎?那一定是紅球嗎?那會怎樣呢?(板書: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小結:透過摸球遊戲,我們發現如果袋子裡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裡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如果袋子裡有紅球和黃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
[分析:透過三次不同內容的摸球遊戲,學生主動親歷了摸球、猜想、驗證、歸納等整個遊戲過程,從中真切地體驗了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理解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的含義。]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裡,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裡一定能摸出黃球嗎?麼?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麼?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努力啊!
2、轉盤遊戲。
提問:在轉盤轉動之前,先猜一猜它會停在哪裡呢?請你用力轉動轉盤,讓它自然地停下,看看最後的結果。
提問:透過這個轉盤遊戲你們發現了什麼?
(發現指標可能指在藍色區域,也可能指在黃色區域或紅色區域。
3、裝球遊戲。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遊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麼球,不應該放什麼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裡的球裝在透明袋裡,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每次裝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並說說為什麼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4、聯絡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透過玩一玩、猜一猜、說一說,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遊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說說!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評析:安排四個形式各樣、有層次,有坡度的鞏固練習,透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於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夠得到始料未及的自我體驗,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總結
《可能性》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瞭解影響可能性大小的因素,會比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學會記錄事件發生的結果;形成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歸納、判斷能力。
3、經歷觀察、猜想、實驗和分析實驗結果的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4、進一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絡,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並會根據影響因素判斷可能性大小。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演示法。
學法:合作交流,實驗驗證法。
教學準備:
課件、撲克牌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遷移匯入
課件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這裡有三個裝有小球的盒子(課件出示),如果老師想要一次就能摸出一個白球,你們建議我從哪個盒子裡摸呢?
生:從A盒摸。
師:為什麼不建議我從B盒或者C盒摸呢?
生:B盒與C盒可能摸出白球,但都不一定一次就能摸出白球。
師: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白球,那這兩個盒子中哪個摸到的白球可能性較大?為什麼?
(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生可能回答B盒白球更多一些)
師:真的如此嗎?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嗎?可能性大小又與什麼有關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索新知
1、體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課件出示教材第45頁情境圖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盒子,盒子裡有四個紅棋子和一個黑棋子。
問:從中摸出一個棋子,可能是什麼顏色?
生:可能是紅色,也可能是藍色。
師:摸出一個棋子,那摸出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呢?
學生思考,猜測
師:剛剛只是同學們的猜測,而猜測並不能作為依據,我們需要透過實驗來證明。我們來試一試吧!
(2)安排實驗過程
請一名學生摸棋子,底下的同學們將棋子的顏色大聲說出來,一名學生記錄。所有學生邊觀察邊思考。
要求: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它的顏色,然後放回去搖勻再摸,重複20次。
講解記錄方法:製作像這樣的一個表格(出示表格),在記錄這一豎列用“正”字筆畫去記次數,在次數一列用數字寫出記錄的總結果。
(3)交流記錄結果
師:透過實驗結果,你們現在有什麼想法?
學生交流、討論
(4)小結:取出紅棋子的次數要多些 ,也就是取出紅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5)討論:再取一次 取出哪種顏色的可能性最大?
2、進一步證實、總結規律。
(1)提出猜想
在每一小組,老師都放了十張撲克牌,其中八張黑的,兩張紅的,從中摸出一張,摸出的是紅色可能性大還是黑色可能性大?為什麼?(學生猜想)
(2)實驗證明
這僅僅只是同學們的猜想,還需要大家用實驗來證明它。
實驗要求:組內同學做好分工,其中一個人負責洗牌,一人負責記錄,一個人負責彙報,其他組員輪流抽牌,共抽20次。
(3)彙報實驗結果
(4)引導小結:從這些實驗結果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教師小結:因為黑桃在總數中佔得多一些,所以取出黑桃的可能性要大些。
3、知識總結師設疑:可能性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生思考回答)
師總結:以摸棋子為例,可能性的大小與在總數中所佔數量的多少有關,在總數中佔得數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佔得數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越小。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學完這節課後,你們能否準確判斷可能性的大小?
板書設計:
可能性(2)
可能性的大小與在總數中所佔數量有關
多 大
數量 可能性
少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