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通用12篇)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能夠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以單位面積為參照,估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提高估測能力。

  3、在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中,積累活動經驗,初步養成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等於長方形的長與寬的乘積。

  教學準備:

  課件、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若干、長方形卡片、直尺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我們剛剛學習了面積和麵積單位,你都知道了些什麼?

  一、複習匯入

  概括起來我們知道了兩件事:什麼是面積和麵積單位;知道用面積單位鋪滿的方法可以知道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面積。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板書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啟發研究這張方形卡片的面積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這張長方形卡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2)怎樣才能準確知道卡片的面積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們剛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積?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積是多少?

  (2)誰估計得比較接近?

  (3)你用的什麼測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鋪”情況。

  (1)沿長擺了幾個?有這樣的幾行?一共是幾個幾?

  (2)算式怎麼表示?(板書:4×3=12)這裡的4表示什麼?3呢?一共有多少個面積單位?

  (3)用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全部鋪滿,這是一種方法,誰和他的方法一樣?

  [設計意圖:透過動手操作,用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卡片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面積,透過鋪滿、數面積單位的個數,使學生建立和深化面積意識:把所有的面積單位都數上,才是卡片的面積。]

  3.展示交流“半鋪”情況:沿長一行,沿寬一列。

  (1)探究方法:這是沿長擺幾個,沿寬擺幾個?鋪滿是多少個面積單位嗎?

  (3)課件演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個

  (4)這種方法不用全擺滿,透過想就知道全部鋪滿以後有多少面積單位了。

  [設計意圖:透過測量卡片的面積,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全鋪麻煩,到鋪一部分,只擺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積單位的總數,在操作中對直接經驗進行修改。]

  4.運用半鋪方法測量長方形面積。

  (1)用這個方法,比比誰能很快地求出這個長方形卡片的面積。

  (2)面積是多少?(課件展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個)

  [設計意圖:透過測量卡片的面積,促學生深入思考,再次豐富學生間接測量經驗,最佳化方法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能想象出

  5.探究更簡便的方法——間接測量方法。

  (1)“半鋪”的方法比較簡單,但它是不是適用於任何一個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呢?

  (2)那我們今後就揣著平方釐米、平方分米,扛著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到處去測量面積吧。比如足球場場地面積,想說些什麼?

  (3)討論:我們不妨把這張卡片就當作,大家開動腦筋,小組研究能不能找到簡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為什麼長20釐米就能擺20個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呢?

  (5)為什麼寬是4釐米,就能擺這樣地行呢?怎麼列式?

  (6)量出長和寬還真的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呢!

  [設計意圖:透過探究測量較大面積卡片的方法,引起學生自覺改進舊方法的意識,發現長方形長、寬與面積單位邊長個數的關係,突破由面積單位到長度單位的轉化這一理解難點。]

  6.利用多張卡片深化理解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1)計算長方形卡片面積。它的面積是多少啊?怎麼想的?(課件)看到長9釐米,就說明能擺,寬6釐米,說明,一共多少個面積單位?所以。怎樣列式?

  (2)計算長方形卡片面積。比比誰能很快地算出這張卡片的面積,面積是多少?怎麼列式?(板書算式。)大家共同研究,有了這麼了不起的發現!

  [設計意圖:培養想象能力,內化操作活動,展現思維狀態,推進學生思維發展,深化理解面積計算方法。]

  (三)歸納公式

  (1)研究到現在,你知道量出長和寬後怎樣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嗎?

  (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

  (3)(指算式)看到長几釐米,就知道能擺幾個面積單位,寬幾釐米,就知道能擺這樣的幾行。

  所以長的釐米數乘寬的釐米數等於所含的平方釐米數。

  三、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驗證公式

  1.這種發現對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嗎?

  2.交流反饋:選取教室裡表面是長方形的物體,先估計它的面積,再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面積,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較接近。

  3.練習: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聯絡生活實際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鞏固新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以及數學的價值。]

  (四)總結研究過程,滲透數學研究的方法回顧一下咱們的研究過程:同學們經歷了“解決長方形卡片面積問題—直接測量到不斷改進測量方法—發現規律:間接測量方法—形成

  方法:總結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的研究過程。今天我們研究出了求長方形的好方法,能解決許多的實際問題,其實利用這個方法,還可以求其他圖形的面積,今後我們會繼續學習。

  四、課後反思: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透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引導學生推匯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交給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巧設問題,激發興趣。

  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呢?學生可能進行猜測,用面積單位來測量,教師指出:這麼大的地面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太麻煩,所以,我們就要研究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研究方法

  1、教師準備三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只選擇一種進行研究。

  一個長3釐米、寬4釐米的長方形;一個長4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

  (1)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2)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彙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的情況:用1平方釐米來測量或只測量長和寬,相乘即是面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後一種方法比較簡單。)

  (3)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獨立思考後交流。

  (4)學生思考:求長方形的面積事實上是求什麼呢?

  2、那麼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例題)

  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3、學習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我們知道正方形是一個特殊的長方形,有長方形的特點,所以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也可以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相同。

  4、出示例題3。學生試做,彙報答案。

  三、聯絡生活,解決問題

  1、我們用的數學書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先請你估計一下,再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彙報。)

  2、生獨立完成P79頁第1、2題。

  四、全課總結

  1、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2、師總結。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長方形面積、周長的比較。課本8990頁

  教學目標:

  在實際情景中,學習周長與面積的比較。進一步鞏固長方形周長與面積。

  重點難點:

  面積、周長的區分及計算。

  教學過程:

  複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周長。

  檢查、訂正上節課的作業。

  師: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理解圖意。讓學生說說石膏線的意思。

  問:根據以上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什麼可解決的數學問題?

  生:房間要用多長的石膏線?房間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師:求石膏線有多長是什麼問題?怎樣解決?

  生:求長方形周長=長2+寬2

  師:求鋪多少木地板是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生:求長方形面積=長寬

  師:你自己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好嗎?

  合作交流:石膏線=(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對於有錯誤的同學,共同找出它們的錯誤。

  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周長和麵積的意義、計算方法、計量單位三方面進行區分。

  課堂練習

  自主練習2兩個問題分別求什麼?第2問要引導學生,先求什麼?(面積)

  自主練習3是一道實際應用題,首先讓學生明確動物的圍牆指的哪些邊?兩個問號分別求的是什麼?

  自主練習4是幾個形狀各異的長方形面積相同,比較周長是否相等。先讓學生猜想,再計算驗證。透過交流,讓學生初步體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進行擴充套件練習:畫周長相等的長方形,算算它們的面積是否相等。

  作業:自主練習1

  板書設計:

  石膏線=(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教後反思:

  學生在實際情景中,學習了周長與面積的比較,進一步鞏固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對面積和周長大部分同學能夠區分開,並能正確計算,對學習較差的同學,課後多給予輔導。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透過實驗操作和觀察比較,發現並驗證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2、過程與方法: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質疑、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養成勇於探索和實踐的良好品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應用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透過實驗,探究得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學習形式:

  小組學習。

  教學準備:

  課件、卡紙、小正方形紙片、米尺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學們,老師遇到了一個數學問題,你能幫我解決嗎?我請裝修工人重新粉刷了一堵長方形牆壁的這個面(邊播放幻燈片邊講),工錢是每平方米5元,你能不能幫我算出牆壁粉刷完後,我應該付給裝修工人多少錢?

  要算出一共要給裝修工人多少錢?必須要知道什麼?長方形的面積能用計算的方法求得嗎?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問題情境的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慾望,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研究"有用"的數學。]

  二、實驗操作,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利用擺、拼的方法探究長方形面積與長、寬的關係。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現在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桌面上的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拼1個長方形,面積大小由你們來確定。看看能不能在你們設計的長方形中有所發現。如果老師給的卡紙不能滿足你的需要,你也可以在桌面上擺,然後彙報。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2、取3張有代表性的長方形拼圖展示,並彙報拼圖過程。

  3、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

  老師沿著第一個長方形的長、寬各畫一條線段,以每行擺正方形的個數引出"長"的長度,以擺的行數引出"寬"的長度。突出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第二個要求學生說第一排擺了幾個,長是幾,擺了三排,寬是幾,擺了幾個幾,面積是幾。第三個圖則直接讓學生說出長、寬各是多少,面積是多少。(按照學生回答板書)

  長寬面積

  ()分米()分米()平方分米

  ()分米()分米()平方分米

  ()分米()分米()平方分米

  [設計意圖:透過探究任意設計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其長與寬的關係。滲透研究結果的普遍性。教師在長與寬各畫線段,完成了由面到線的轉變,這是推導長方形計算方法的重要依據。]

  從展示的三個圖形以及列表的資料中,你們能有什麼發現呢?(小組交流)(補充完整板書:長×寬=長方形面積)

  4、檢驗探究成果

  ①還沒有展示的小組,檢驗你們所擺的長方形是否也有同樣的普遍性。

  ②在每格是1平方釐米的小方格紙上任意畫一個長方形,標出它的長和寬。然後列式計算你畫的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後再用數方格的方法檢驗你的計算方法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透過動手驗證,令學生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深信不疑,並感受到這種方法的優越性。]

  5、請大家翻開課本比較我們探究的計算辦法與課本的是否一樣。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6、假如我想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什麼條件?

  三、鞏固練習,發展提高

  (一)基本訓練

  1、完成書本98頁做一做

  2、回應課前的數學問題:給出長方形牆壁的長與寬,計算要付的工錢。(課件出示)

  3、口答長方形長、寬、面積:8×3、4×6

  課件演示由8×3的長方形轉變成4×6的長方形的過程。

  4、比較8×3、4×6兩個長方形,你有什麼發現?

  (二)實際應用

  5、學校準備在校園修建一個36平方米的長方形噴水池,現在請你當設計師,確定這個噴水池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看能設計出多少種方案。你喜歡哪種設計方案?為什麼?

  6、螢幕出示一塊碎玻璃板。知道面積是54平方分米,寬是6分米,求長是多少?

  [設計意圖:有梯度的練習,既鞏固了新知識,又超越了教材內容,拓寬了知識面,挖掘了學生的自主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個性和能力。聯絡實際生活的練習,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到的知識的作用與價值,感受到數學是有用的,把生活與數學聯絡在一起。]

  四、引導學生進行小結與質疑

  有什麼收穫,提出不懂的問題,學了新知識後有什麼新想法?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髮現並驗證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質疑、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並透過實際應用的練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準備】

  課件、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卡片、面積不等的長方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利用活動,激發興趣

  同學們,老師這兒有兩張紙板,你能比較出他們的大小嗎?說一說它們的長和寬怎麼樣啊?

  2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透過比較,誰能說一說長方形面積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呢?長方形的長、寬與長方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呢?老師相信你們只要在下面的學習中,大家認真操作、細心觀察,用心思考,一定能發現其中的秘密。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利用拼擺的方法解決問題

  老師給每個組準備了一張長方形卡片和一些面積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卡片,接下來就請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學具想辦法,知道這張綠色卡片的面積是多少?

  (1)、展示交流“全鋪”情況。

  你們用的都是1平方釐米的小卡片,一共用了15個,面積一共就是15平方釐米,所以說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15平方釐米。

  (2)、展示交流“半鋪”情況。

  你們只擺了一行一列就算出它的面積。其實大家都是利用了每排的個數乘排數求出了面積單位的總數,也就是這張長方形卡片的面積。(板書,每排個數×排數)。

  2、由用面積單位測量向計算過渡

  在你們的盒裡還有一張卡片,這回我們不擺了,你們就用一把尺子,看能不能想辦法知道這上面一共能擺滿多少個1平方釐米的小卡片呢?(小組合作、交流、彙報)

  你們透過量長方形的長就能想出每排擺的正方形個數,透過量寬就想出能擺幾排,這樣我們就知道了這個長方形卡片上一共能擺多少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課件演示、驗證。)

  3、總結面積計算方法

  同學們透過測量、觀察和想象知道每排的個數相當於長方形長的釐米數,排數相當於長方形寬的釐米數。每排個數乘排數就是面積單位的個數,而這個單位個數恰恰相當於長方形的面積,所以長方形的面積就等於長乘寬。

  4、驗證公式

  其它長方形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計算呢?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任取幾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邊操作便填表。

  長/釐米

  寬/釐米

  長乘寬的積

  面積/平方釐米

  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嗎?

  透過操作驗證,我們就知道了,任何長方形的面積都可以用長×寬來計算。所以任何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5、總結正方形面積公式

  大家看這個圖形很特殊,長是6釐米,寬是6釐米,這是什麼圖形?(課件演示)我們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了,那正方形的面積怎樣來計算呢?學生思考後回答。(板書: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三、回顧思考、總結深化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2、回想剛才我們的學習過程。透過“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把新問題轉化為學過的知識,知道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今後的學習中呢,這種轉化的思考方法會經常用到,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的問題。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一張長方形的餐桌,桌面長14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

  2你知道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是多少嗎?

  (1)估計封面的面積

  (2)計算封面的面積。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53-54頁長方形的面積。

  【教材理解】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徵、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了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後續探索其它圖形面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為了讓學生充分經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發現過程,教科書提出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出示長方形①的面積是多少,讓學生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擺一擺,理解用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面積的方法;第二個問題長方形②③的面積是多少,擺一擺。是選擇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第三個問題是填表、觀察,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第四個問題是類比發現,推導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材先通過出示三個長方形的面積,然後擺一擺,填一填三個長方形的長、寬和麵積,在觀察、比較中發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而測量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用什麼去測量,如何很快去測量?是教材主要探究的問題。在有面積單位的情況下,當然要選擇密鋪測量的方法。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學生在不斷的測量、不斷思考、不斷抽象的過程中,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數學模型,以至熟練後,能直接在頭腦中用面積單位去測量。結合乘法的意義,學生只需要知道測量長方形中所擺一行面積單位個數和行數就可以用乘法計算出該長方形中一共有多少個面積單位,即該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在具體的測量、思考、交流中,學生逐步在頭腦中形成一行的面積單位個數與行數的積實際就是長方形長與寬的積,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教材蘊含了數形結合、不完全歸納的數學思想。

  【學生分析】

  學生對乘法意義、面積的意義、常用面積單位的學習,以及用面積單位測量一個圖形面積方法的掌握為學生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奠定了知識和技能基礎,但學生具體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過程中,還可能存在以下學習困難:

  1、忽視了用什麼測量面積?為什麼要用面積單位去測量?

  2、部分學生不能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測量面積的表象。

  3、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容易混淆。

  4、學生對長方形的面積為什麼是長乘以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保留概念可能認識不到位,保留概念是指物體不因大小、方向、位置的改變而改變,這是測量的基礎。

  【教學目標】

  1.透過操作活動,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理解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意義。

  2、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猜想、操作、比較、驗證等數學活動,積累活動經驗,初步養成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習慣,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探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理解長方形面積為什麼用長乘以寬。

  【教具、學具準備】

  邊長是1cm的小方片若干,學生尺,多媒體課件、活動紙(3個面積不同的長方形、一個表格),邊長是1cm的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探究準備

  1、猜想

  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在變化中感受長方形面積的變化與長和寬有關。

  [說明]為對學生今後學習有價值。

  2、估一估(出示長3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

  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如何估計的?

  [說明]設計估一估環節,幫學生腦海裡建立表象,培養學生估測能力,也為後面探究圖形1的面積做鋪墊。

  二、探究建模

  1、動手擺一擺,建立表象

  (1)出示圖①動手擺一擺或畫一畫,有幾個面積單位?

  (2)交流。(可能有用小正方形不重疊也不留縫隙鋪滿長方形的方法,畫格子的方

  法,把圖形①放在邊長是1cm的方格紙上的方法)

  設計意圖:初步在頭腦形成測量長方形面積的表象,用乘法的意義可以來計算。

  (3)藉助想像、最佳化擺的方法:學生只擺一橫行和一豎行

  A.有沒有更簡潔的鋪法

  B.交流。擺不滿怎麼辦?擺不滿能知道面積嗎?(在頭腦中想像進行密鋪測量)

  設計意圖:學生只能擺一橫行一豎行,擺不滿怎麼辦,這時學生就有了主動思考、想像。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究圖形②和圖形③的面積

  (1)獨立探究

  (2)集體交流

  3.出示兩個更大的長方形,(不用面積單位測量)激發學生探究公式的慾望

  4.總結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1)出示表格讓學生獨立思考

  (2)同桌交流

  (3)總結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結合擺的過程,總結長方形面積公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5.驗證長方形面積公式

  出示一個長7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先量一量再計算,然後放在方格紙上進行驗證,看資料是否相等。

  [說明]規定了長方形的大小,明確驗證的方法。

  6.小結並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探究正方形的面積

  1.計算長方形的面積(資料引入:口算。感受長減少時,計算方法並不改變。)

  (1)課件演示寬3cm,長由7cm變到6cm,再變到5cm,再變到3cm

  (2)想一想:我們已經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那麼你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如何計算?

  2.交流:(課件演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變化關係)板書: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設計意圖:透過課件直觀感受,推理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與長方形一致,名稱不同而已。

  [說明]取消了正方形面積的驗證,因為正方形面積是從長方形面積推導過來的,也就無需驗證了,可以節約時間。

  3.解決剛才正方形邊長3cm的面積

  四、應用、提高(學生闖關)

  1.算一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2.計算下面長方形草地、正方形花壇的佔地面積。(單位:米)

  答案:10

  3、填空

  答案:1285釐米5cm14m2

  4、小紅的床長18分米,寬10分米,要鋪上與床同樣大的席子,這塊席子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5.面積是36平方米的客廳,長是9米,寬是多少米?

  6.淘氣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擺一個長8釐米,寬5釐米的長方形,已經擺了一行一列,還差幾個就可以擺滿?

  7.下圖中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釐米,求長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探索活動從估測3個長方形的面積開始;然後透過觀察、比較、歸納,發現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的聯絡,從而建立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歷了觀察、操作、歸納、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複習:1、什麼叫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

  2、邊長1cm的正方形面積是(),邊長1dm正方形面積是(),邊長1m正方形面積是(),

  二、新授

  1、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1)估一估

  估計下面圖形的面積。

  2)擺一擺,填一填

  (1)用1cm的小正方形擺一擺。

  (2)把結果記錄下來。

  長㎝

  寬㎝

  面積㎝

  圖①

  圖②

  圖③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提問:要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

  2、試一試

  用1㎝的正方形擺一擺,再算一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怎樣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呢?

  三、練一練

  1、計算下面草地、花壇的佔地面積。(單位:m)

  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們的面積。

  3、小紅的床長20分米,寬14分米,要鋪上與床同樣長的席子,這塊席子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4、求下圖的周長與面積:

  四、小結

  教學後記:透過拼一拼、擺一擺、算一算,學生自主推出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計算簡單的長(正)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8

  教學內容: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2、透過操作、觀察思考,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發現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透過實踐操作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寬所含單位數相等”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問: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你們會用什麼方法求平面圖形的面積?

  如果有一個很大的足球場,要求它的面積,也用這種方法去量,還行嗎?對,這種方法太麻煩,能不能找到一種更簡便的方法呢?這節課我們共同探討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激疑:

  猜想:請同學們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它的什麼有關呢?

  三、探究新知:

  1、認識長方形的面積與長有關。

  ①教師演示:用兩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問:這個長方形的成、寬、面積各是多少?

  ②出示圖形:問:這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與上一個長方形比,它的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

  ③出示圖形:請同學們繼續觀察,長方形又發生了什麼變

  化?寬變了嗎?

  ④啟發學生髮現:透過這組長方形的變化,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麼有關?

  小結:長方形的寬沒有變,長髮生了變化,面積也隨著變化,這說明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有關。

  2、認識長方形的面積與寬有關。

  ①教師演示:出示由4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

  問:它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

  ②

  出示8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

  讓學生觀察:長方形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什麼沒有變?

  ③

  再出示12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

  再讓學生觀察:長方形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長有沒有變?

  ④問:從這組長方形的變化中,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麼有關?

  小結:長方形的長沒有變,寬發生了變化,面積也隨著發生了變化,這說明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寬也有關係。

  3、探究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怎樣的關係。

  ①學生操作:用12個邊長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擺長方形。先想一想:擺之前應該先做什麼?擺時應注意什麼?

  請4個同學上臺擺在黑板上,其餘的分小組進行,能擺多少種不同的長方形都擺出來。

  ②小組進行交流,看看有多少鐘擺法。

  ③填表:說出所擺的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填入表中。

  ④觀察表格: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

  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同桌互相說一說。

  ⑤討論,共同理解:長方形所含的面積數,正好等於長和寬所含釐米數的乘積。

  4、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指出:今後我們只要量出了長方形的長和寬,用“長×寬”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四、閱讀教材第97頁——98頁,在書上填出相應的內容。

  五、轉化應用:

  1、1、完成98頁的“做一做”。

  2、2、有一塊長方形的草坪(如圖),中間有一個小長方形的花壇,求草坪的面積。

  六、總結:

  3、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是透過哪些方法探討出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

  4、2、要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七、作業:

  練習二十六:1——3題。

  板書設計: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9

  一、學前準備

  口算下面各題。

  15×380×6060×3025×44×3017×8

  400×59×1312×726×311×10045×3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66頁例4。

  出示下圖,請同學們說一說,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同學們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去測量,會發現正好能擺15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5平方釐米。

  教師引導學生去觀察擺小正方形的個數和長方形的長、寬有什麼關係。

  引導學生去設想:是不是長方形的面積就等於“長×寬”呢?它是不是適合所有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呢?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用學生們準備好的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邊操作,便填表。

  每排幾個(長)6

  有幾排(寬)2

  個數12

  面積12

  小組合作完畢後,由各組彙報本小組透過拼擺後的填表結果,教師提問:透過拼擺和表格的填寫,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總結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讓學生齊讀並記住求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2、引導學生總結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學生在拼擺1平房裡你的正方形求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教師有意識地觀察學生有沒有在記錄表上記錄長和寬的資料相同的情況。如果沒有,可指導學生去想,可不可以擺成一個每排個數和排數相同的圖形呢?學生在彙報時,教師引導學生:“長和寬相同那是什麼圖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裡,長和寬相等,我們就把長和寬統稱為邊長。

  提問:那麼你們知道正方形面積怎麼求嗎?

  教師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透過讓學生觀察板書,說一說,今天的學習收穫和應該記住的公式。

  3、學習教材第67頁例5。

  出示例5:數學書的封面的長大約是26釐米,寬大約是18釐米。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釐米?

  讓學生讀題找出相關條件和問題,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道題給出了什麼條件,要求什麼?

  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學生說明計算過程後老師指導並說明書寫格式。

  教師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6×18=468(平方釐米)

  答: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468平方釐米。

  教師提示:同學們要注意單位名稱不要寫錯。

  教師引導:同學們學會了面積的計算,你們想知道數學教材封面的面積嗎?同學們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積再動手計算一下。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下列各題。

  13×55×112×2316×831×38×10

  410×37×1242×24×12130×220×4

  2、一個長方形游泳池,長45米,寬30米,佔地面積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圍上欄杆,欄杆長多少?

  四、思維訓練

  1、把表格補充完整。

  名稱長寬周長面積

  長方形8釐米7釐米

  9米24米

  正方形邊長5分米

  邊長100釐米

  2、從一個長8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紙板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教材45—46頁“擺一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在理解面積含義的基礎上,透過1cm的小正方形測量三個不同長方形的面積,推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用同樣的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目標:

  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質疑和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重、難點:

  重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難點:運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長方形、正方形紙片若干張。

  教學思路:

  情景引入—師生互動探新—小組討論—交流彙報—總結評價。

  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疑、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非常高興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討有趣的數學問題。這節課,老師為同學們請來了兩位客人。是誰呢?是兩隻可愛的小老虎,一隻叫淘淘,另一隻叫樂樂,他倆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爭了起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淘淘說:“我的家可漂亮了,面積很大”,樂樂說“你瞎說,我的家面積比你的大”他倆誰也說服不了誰?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課件出示情境圖)

  生互相討論彙報。

  (設計意圖:透過講故事匯入新課,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和探究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師: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很有創意,那有沒有一種簡便的方法來很快得出答案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索一種計算面積的新方法來幫助淘淘和樂樂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揭示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二、操作實驗、探究新知

  (一)探究長方形的面積計算

  1、估一估:課件出示P45“估一估”。

  引導學生看書45頁,讓學生說一說用哪個面積單位表示這幾個圖形比較合適。

  請學生估計一下它們的大小。

  (設計意圖:讓學生估一估這些長方形的面積,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的估算能力)

  師:同學們估計了很多答案,怎樣知道這三個長方形的準確面積是多少cm2呢?你們每個學習小組也有這樣的一個長方形。根據前面學習的知識,你能知道他們的面積嗎?想一想,你們有什麼辦法知道?學習小組可以一起討論。

  2、擺一擺:

  (1)按組分任務:(一、二組擺圖①、三四組擺圖②、五六組擺圖③),並把擺放小正方形資料填入相應的記錄表中。

  (2)明確操作要求(課件出示)

  (3)小組交流彙報,展示小組的探究成果。

  生:我們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擺滿後再數一數,正好用了10個1平方釐米,所以它的面積是10平放釐米。

  生:我們也是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的,先橫著擺,可以擺5個,再豎著擺可以擺2個,所以一共是5×2個,也就是10平方釐米。

  師:兩種方法哪一種更簡便呢?老師也在電腦上擺一擺,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後再比一比。

  4)課件演示:擺一擺的過程,讓學生加深理解公式的含義。

  比較方法,交流反饋:透過比較,大家都覺得用計算的方法要簡便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測量的方法進行對比,感受其優劣,體驗到計算比直接測量更方便,為進一步探究面積計算方法創造條件)

  5)課件演示:師生共同填寫書中表格,啟發學生髮現規律。

  師:從表格中,你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嗎?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設計意圖: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填寫記錄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積極性,為學生自主探索創造了廣闊的時空。同時透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讓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實驗過程,自主地去感知、觀察、發現長方形面積與長、寬的關係,讓學生體驗到“做“數學的樂趣)

  3、量一量:

  (1)用尺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長乘寬算出面積。

  (2)分組量出45頁三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算出面積,反饋交流,驗證結果。

  4、解決問題:

  師:剛才我們一起探究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現在請同學們用你學到的新知識去幫助淘淘和樂樂解決他們的問題吧。

  (二)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課件出示46頁試一試。

  師: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板書課題:正方形的面積)先用1cm的正方形擺一擺,再算一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2、每位同學獨立試一試,小組交流結果。

  3、課件演示,驗證結果

  師:這是一個正方形,由於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它的面積也適用“長×寬”的計算方法。請同學們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應該怎樣說比較合適呢?

  4、強調並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先前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推想,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靈活運用,鞏固內化

  (一)森林公園----闖關

  師:同學們,淘淘和樂樂很感謝你們幫助他們解決了問題,邀請我們到森林公園去玩闖關遊戲,闖關成功不僅有豐厚的獎品,還能獲得森林公園的免費門票,想挑戰嗎?

  (二)課件出示:

  1、第一關

  計算下面花圃的佔地面積。(邊長15米)

  2、第二關

  我的床長20分米,寬14分米,要鋪上與床同樣大的席子,這塊席子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3、第三關

  這張桌子的面積是90平方分米,寬是6分米,長是多少?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利用新穎的闖關遊戲,設計有層次、有新意、有挑戰性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運用知識、內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拓展昇華

  1、引導學生回顧本課學習內容,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穫。老師認為同學們這節課學的很棒!能評價一下嗎?(啟發學生從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自評、互評)同學們的收穫真不少,只要勤動手,勤思考,一定會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同學們也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2、挑戰自己我快樂(拓展題)

  用12個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紙板擺長方形,你能擺出幾種?

  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課後去實驗、去思考、去解答。

  (設計意圖:著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拓寬學生知識面,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時間

  1課時(40分鐘)

  學情分析

  透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有關知識,會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本節課也透過學生拼擺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來觀察與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係,進而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學生總結長方形面積公式也比較容易。因此,本節課應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小組合作共同推匯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2.透過學生親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透過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掌握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

  1.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會正確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經歷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會應用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讓學生自主探究,推匯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並理解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方形長所含的釐米數與寬所含的釐米數的乘積。

  教學資源

  (1)教學課件(2)每人15個邊長1釐米的卡片、每2人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卡片。(3)每4人一張表格。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設計 篇12

  複習目標:

  1、複習本單元的各個知識點;

  2、知道本單元易考點及題型;

  3、避免出現作業中時常出現的錯誤。

  複習重難點:

  1、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及其換算;

  2、面積公式的運用與推理;

  3、指點講解易錯點。

  複習準備:

  PPT教學課件、課後複習題

  複習過程:

  一、匯入:

  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建造知識寶塔的磚塊,只有知識點都記勞了,寶塔才能牢固美觀。否則你建設的就是一座危樓,因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今天我們需要複習的是《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這也是我們建造堡壘所需的材料之一。

  二、出示目標(知識點彙總):面積的含義、面積單位、面積單位的進率與換算、比較大小、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

  三:逐步複習

  (一)認識面積

  1、面積的含義: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1)觀察法;(2)重疊法;(3)數方格。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在同一題中標準應統一。

  (二)面積單位

  1、面積單位名稱:為了準確測量或計算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常用面積單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釐米(c㎡)。

  2、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判斷:面積單位比長度單位大(沒有可比性)

  3、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釐米

  4、大單位換算小單位(乘它們之間的進率)小單位換算大單位(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判斷:(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三)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

  (四)題型彙總:

  1、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單位。

  2、面積單位換算。

  3、求面積、求周長(栽花、種樹、收西瓜、鋪地磚、塗油漆、上花邊·············)

  (五)題目陷阱

  1、一塊長方形草坪,長24米,寬15米。從中取一塊最大的正方形來做花園。花園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塊長方形草坪,長24米,寬15米。這塊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米在一顆小樹,共可以栽多少棵?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這一單元的各個知識點進行復習,也讓我們的知識堡壘逐漸變得牢固,同學們課後還有加強練習,讓我們的堡壘更加堅不可摧。

  五、板書設計

  (一)認識面積

  (二)面積單位

  1、面積單位名稱: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釐米(c㎡)。

  2、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釐米

  (三)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

  (五)題型彙總:

  (五)題目陷阱

  教學反思:本次課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這一單元的各個知識點進行系統複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梳理知識點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點問題。

  1、涉及內容過多,部分同學不能快速反應,跟不上節奏;

  2、師生互動較少,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

  3、板書有點凌亂。

  以後在上覆習課的時候需要針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