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統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統計》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資料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透過學習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數理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進行分析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實物投影儀、計算器,課前調查好家庭中的電話數量。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我們學校開設了好幾個興趣小組,我們班有很多同學都參加了自己喜歡的興趣班,使自己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下青雲小學,看看青雲小學五年級同學參加興趣小組的情況,好不好?
(課件顯示教科書第105頁例1的場景圖)
2、提問:這是青雲小學五年級四個興趣小組的活動情況,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資訊?(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麼興趣小組,各有幾名男生,幾名女生。)
3、教師邊出示4張統計表,邊提出要求:你能把四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在統計表裡嗎?學生在教科書上各自填寫,提醒學生注意核對資料。
4、請同學們比一比:這四張表格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點:結構中都有性別和人數兩欄;不同點:每張統計表都只反映了某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人數情況。
5、搶答題:從這4張表上,我們知道了那麼多的資訊,現在老師有幾個問題你能回答嗎?(限時3秒)
(1)哪一組的男生人數最多?
(2)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四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學生回答後,師:剛才第一個問題在規定時間內能找到答案,怎麼第三個(或第二個)問題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找到答案呢?什麼原因?
(生: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表格裡能找到,而其他的要結合四張表格進行計算才能得到,比較麻煩。)
師指出:如果我想在表格裡一下子能找到後面二個問題的答案,誰能出個好主意,可以對這四張表格進行怎樣處理?(合併)
二、認識複式統計表
1、在合併過程中初步感受。
(1)師:那怎麼合併呢?(學生可能回答,把四張表豎著接在一起,教師出示表,課件演示1,四張單式統計表豎著接拼在一起)
(2)組織學生討論:對合並後的統計表你有什麼修改建議?課件出示2(把性別、合計一欄重複的部分刪去)
(3)提問:你覺得這張統計表明確嗎?哪裡不明確?出示表3(把性別、組別、人數放在表頭裡)
(4)引出表頭,學生設計表頭。
選擇幾名學生的設計作品集體評講,重點說明表頭的每一部分所指的含義。(板書:表頭、橫欄、縱欄、資料)
(5)師問:同學們,現在你能從表中直接找到女生一共多少人,四個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嗎?(還是不能,再添一欄)
(6)添總計一欄。出示表5(螢幕顯示有總計一欄的統計表)
師強調:為了醒目給人一眼看出合計數和總計數,一般總計這一欄放在最上方。(同時課件顯示)
(7)完整統計表。(課件顯示標題、日期)
2、學生填寫統計表
(1)提出要求:現在老師把裡面一些資料擦掉,請同學們把剛才幾張單式統計表中資料填寫在這張統計表中,會不會?試試看。
(學生填在準備好的沒有資料的統計表裡)
(2)彙報交流:填寫統計表時,你先填寫了哪些資料?那幾格的資料時透過計算後填寫的?
(3)總計數是怎麼得到的?(橫欄相加或縱欄相加)
追問:看來這兩種方法都能求到總計,你覺得這樣有什麼好處?(強調驗證)
(4)新增日期。
(5)講述統計表“合計數”與“總計數”的區別
提問:合計與總計有什麼不同?(合計是指各個興趣小組男女生人數之和,而總計是指所有興趣小組人數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數之和)
3、分析表格
(1)定義:像這樣的統計表叫複式統計表。板書課題:複式統計表。
追問:複式統計表一共有哪幾個大部分組成?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標題\日期\表格(表頭、橫欄、縱欄、資料)
(2)啟發:從現在的這張統計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麼?
教師再次提出課始的搶答題:四個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個組的男生最多?學生觀察後口答。
(3)比較:你覺得這張統計表與剛才的四張統計表比較,有哪些特點?對我們分析資料有哪些幫助?同桌討論。
結合學生髮言指出:剛才的每張統計表都只反映了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生人數,不便於比較,這張統計表能反映出各小組的男女生人數,便於我們總體分析。(口述:結合埭頭小學各班的男女生人數,想象用兩種統計表統計的情況,並呈現複式統計表;口述:結合實驗小學各班的男女生人數,想象用兩種統計表統計的情況)
三、鞏固應用
1、完成“練一練”
師: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它令世界矚目。作為一個體育愛好者和一個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幾屆奧運會獎牌的數目。(課件出示“練一練”的題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的表現吧。
學生在書上填寫資料後,指一名同學在實物投影上展示,交流核對,提醒學生別忘了填寫日期。及時反饋填寫正確率。
提問:你是如何計算金、銀、銅牌合計數的?又是怎樣計算每一屆的獎牌總計數的?226枚是怎樣算的?(兩種方法)
談話:從這張統計表中你瞭解了什麼?同桌說說,指名交流(這4屆共獲得226枚獎牌;這4屆金牌數最多,銅牌數最少;第26屆獲得的獎牌總數最少,第28屆獎牌總數最多;等等)再讓我們來看看第29屆北京奧運會奧運健兒所取得的輝煌戰績吧!(一起填寫第29屆奧運會我國的獎牌數,震撼每位同學)
你想對奧運健兒說些什麼?你不想對自己提點希望嗎?讓我們一起為奧運健兒加油喝彩,讓我們也積極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動中去。
2、靈活運用:變式題。
出示一張複式統計表,表格裡有一部分數字需要學生自己去填。
學生填完後,指名上電腦前來動手填,並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具體的收穫呢?(先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回答)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統計》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扇形統計圖
教材第68—69頁的內容。
二、 教學目標
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意義、作用;會看扇形統計圖,會製作扇形統計圖,會分析。
三 、重點難點
會制扇形統計圖,會分析。
四、 教具準備
課件。
五 、教學過程
(一)什麼是扇形統計圖
(是用整個圖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佔總數的百分數)
例如: 下圖的扇形統計圖反映了某班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參加各種小組的情況。
問:在這個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什麼?(全班人數)
從圖中可以看出什麼?
(參加文娛小組的學生佔全班人數的30%;參加體育小組的學生佔全班人數的60%,參加美術小組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圖中每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
想一想:扇形統計表的特點?(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係)
(二)如何製作扇形統計圖
例5 和橋村20xx年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如下:
糧食作物 84公頃
棉花 24公頃
油料作物 12公頃
根據以上資料,製成扇形統計圖,
製圖步驟:(1)先算出各部分數量佔總數最的百分之幾。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數量的扇形的圓心角度數。
(3)取適當的半徑畫一個圓,並按照上面算出的圓心角的度數,在圓裡畫出各個扇形。
(4)在每個扇形中標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數量名稱和所佔的百分數,並用不同的顏色或條紋把各個扇形區別開。
(5)名稱、單位、製表時間
板書:(1)84+24+12=120(公頃)
糧食作物:84÷120=70%
棉花:24÷120=20%
油糧作物:12÷120=10%
(2)糧食作物:360°x 70%=252°
棉花:360°x20%=72°
油料作物:360°x10%=36°
和橋村20xx年各種農作物種植面積統計圖
20xx年1月制
(三)課堂作業設計
1、李明問班上的每個同學:“你最喜歡哪—項球類活動?”根據同學們的回答,他製成了右面的扇形統計圖。請你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哪項球類活動最受歡迎?
(2)哪兩項球類活動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愛好哪項球類活動的同學大約佔總人數的
(4)圖中的“其他”,是把最愛好排球、網球、手球等球類活動的人數合併而成的,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
2 五年級一班上學期期末的音樂成績,得優的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的有10人,不及格的有2人。各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製成扇形統計圖。
3、右圖是一個養禽專業戶去年養的雞、鴨、鵝的扇形統計圖。如果這個養禽專業戶共養雞、鴨、鵝共2500只,算出三種家禽各養多少隻。
4、一種牛肉的成份如下表。根據表中的資料,製成扇形統計圖。 成份 水 蛋白質 脂肪 其他
佔百分數 68% 20% 10% 2%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設計
1、(1)乒乓球;(2)足球 籃球;(3)羽毛球;(4)合理;
2、略
3、鵝:2500x 18%=450(只)
鴨:2500x 30%=750(只);
雞:2500x52%二1300(只)
統計圖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44一146頁統計圖的例題和“做一做”。練習三十二的第6—10題。
《統計》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98-100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進一步學習蒐集、整理、描述資料的方法,並能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
2.透過例項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一格代表多少個單位,知道製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3.透過有說服力的資料和材料,培養統計的數學思想,加強愛祖國、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情板題示標導學
1.創情板題
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航天的照片,知道照片中是哪位航天英雄嗎?(楊利偉)伴隨著“神州”五號的升空,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長大我也去航天”這一單元,這一單元是有關統計的知識。板書課題:統計
2.出示學習目標
師:本節課要達到以下學習目標:
[1.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進一步學習蒐集、整理、描述資料的方法,並能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2.透過例項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一格代表多少個單位,知道製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3.透過有說服力的資料和材料,培養統計的數學思想,加強愛祖國、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3.出示自學指導1:
師:當一名合格的宇航員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訓練,其中有一項特殊的訓練——平衡能力的訓練。(出示宇航員進行身體平衡訓練的圖片)
師:同學們想不想親身體會一下?
師:下面請看自學指:1:[自學指:1:先認真看課本第98-99頁“統計表”前面的內容。然後完成下面任務:①分小組來進行活動,請小組長分工,並做好記錄。②把記錄的資料進行整理,填在下面的統計表裡。
5分鐘後,看哪組活動得最好]
圈數
人數
二、看書與分組活動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開始自學,比一比誰看書最認真,哪組活動最好!(師巡視)
三、彙報展示
1.調查
師:完成的小組請舉手?
2.分組展示
指代表小組上臺展示轉圈的統計情況。(注意不同分段的方法的展示,比如4圈及4圈以下、5圈、6圈等等)
師:其實,整理資料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統計表,還可以用統計圖來整理資料。(出示條形統計圖)
看,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板書:(條形統計圖)
指圖說明條形統計圖各部分名稱。(認識橫軸、縱軸,橫軸、縱軸各表示什麼?縱軸一個小格子表示幾人等)
四、製作條形統計圖
師:怎樣在圖上表示出統計表中的資料呢?請看自學指導2:
[自學指導2:認真看課本第99頁“統計表”之後和100頁“自主練習”之前的內容。思考:①縱軸、橫軸各表示什麼?②縱軸只給10個格子,格子不夠用怎麼辦?一個格代表幾人比較合適?③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資訊?④和統計表相比,這個統計圖有什麼優點?
5分鐘後,看誰繪製的統計圖最漂亮]
1.學生製作條形統計圖(教師巡視指導)
2.展示與發現
學生代表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師: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資訊?生回答
3.對比
師:和統計表相比,這個統計圖有什麼優點?(更形象、更清楚一目瞭然)
五、考一考
師:同學們學會了嗎?下面老師就來考一考大家,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出示課本102頁第4題
1.板演。指一名“學困生”上臺板演,其餘同學做練習本上。(教師臺下巡視有無典型錯誤)
2.議一議
①更正。師:做完的同學認真看黑板上同學做的和你是否一樣。和黑板上的板演不一樣的同學請舉手!(點名讓學生上臺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在原題旁邊更正,不要擦去原來的)
②討論。到底誰對誰錯呢?引導學生加強對比,並說出錯的原因,重點讓學生說出一個代表多少個單位。
③同位互改,調查統計。師:請同位同學互相批改一下。做全對的同學請舉手;做錯的同學請舉手,說一說你怎麼錯的?(指名說一說)請做錯的同學抓緊時間訂正過來。
3.全課小結
透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指個別學生說)
六、練一練
師:下面咱們就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比一比誰做題最認真、最細心、書寫最整潔!
作業:配套練習冊相關內容。
練習:課本第100頁自主練習第1、2題。
《統計》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3~97頁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過程。
教學時間:
2課時。
七十五 統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93~94頁。
教學目標:
1、 學生透過對資料統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資料的方法,初步瞭解分類統計的意義。
2、 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透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統計的含義,會看統計圖、統計表,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準備:
統計圖、統計表、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 小朋友們,你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全班每個人都喜歡什麼動物呢?今天就請你做個小調查。
2、 出示動物,學生進行收集資料的過程。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3、 提出明確要求:
用你喜歡的方法,要讓每個人看清楚喜歡這些動物的各有多少人。
4、 學生活動。
二、探索新知:
1、 展示學生剛才初步統計的結果。
(1) 用數字表示的。
(2) 用學生的名字表示的。
(3) 用圓圈表示的。
(4) 用畫對號的方式表示的。
(5) 用寫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
2、 揭題:
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你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統計的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3、 發統計圖和統計表:
根據你剛才收集的資料,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實踐活動
(調查全班小朋友們喜歡的動物)
統計表:
(學具卡片)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統計圖:
(學具卡片)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鼠 梅花鹿 河馬
4、 出示統計圖和統計表。
(1) 透過小朋友們的統計,你能發現什麼?
(2) 你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三、總結:
1、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用統計解決,你能說一說嗎?
2、 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穫。
作業佈置:
利用課間調查一下班裡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板書設計:
統計
統計表: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統計圖: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鼠 梅花鹿 河馬
《統計》教學設計5
1、統計圖在各學段的教學要求。
1)、第一學段: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過程。
2)、第二學段: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
3)、第三學段:經歷資料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活動,瞭解資料處理的過程,能用計算器處理較為複雜的資料。
2、學生對統計圖的認識有三個步驟。
1)、資料本身的讀取,包括用能夠得到的資訊來回答具體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圖表中有明顯的答案。
2)、資料之間的讀取,包括對資料進行比較和對資料進行操作,例如加減乘除。
3)、超越資料本身的讀取,包括透過資料來進行推斷預測、推理,並回答具體的問題。
3、進行統計教學應注意什麼?
1)、不要急於引入正規統計圖的學習,在第一學段《課標》要求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描述資料。
2)、在描述資料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體會各種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描述資料。
3)、鼓勵學生讀懂媒體中的一些統計圖。
4)、鼓勵學生從統計圖中獲取儘可能多地有用資訊。
《統計》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一年級教科書93頁例1、94頁例2,《統計》教學設計、反思、評課。
教學目標與策略方法: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
2、使學生能根據條形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透過各科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的過程,體驗最簡單的統計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藉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並透過例項感受統計的必要性。
策略與方法:
採用獨立操作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課前準備:
教師:
1、小松鼠圖片。
2、例1鮮花圖及塗好的條形統計圖各一份。
3、畫"正"字的資料統計圖片。
4、五張圖片:香蕉、蘋果、梨、桃、其它
學生:
1、每生自備兩份畫有紅、黃、藍、粉四色小花的紙片,其中一份正反面都要畫。
2、例2統計圖、統計表每生一份。
一、創設情境,鋪陳出新
教學例1 1、情境引入
教師(神密的):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位小客人。
出示小松鼠圖片。
教師:它想和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歡迎嗎?(學生興奮的說:歡迎)小松鼠說:"今天大森林裡正舉行鮮花會呢。同學們想去看看嗎?閉上眼睛老師帶同學們去。
出示93頁的鮮花圖。
教師:笛笛,到了,請同學們下車吧。同學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們紛紛提出問題,教師不做回答。
教師:要想解決同學們的這些問題,就讓我們先來做一項工作吧。開啟課本93頁,同學們能在這幅圖上表示出各種花的多少嗎?
學生:能!
教師:那就拿起筆來,開始行動吧!看誰的作品又對又漂亮、整齊。
設計意圖:抓住低年級小學生喜歡小動物的特點,把小松鼠恰當引入課堂,足以使學生們眼前一亮,注意力盡被吸引,同時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設計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統計圖,意在給學生提供獨立思維,獨立操作的空間,以開發孩子的潛能。
2、展示成果。
教師:哪位同學願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
指名同學到講臺上展示並講解自己的操作步驟。注意引導學生講清圖中每一部分,如:"盆"表示什麼?資料從何來?小格子表示什麼?怎麼知道哪一條表示什麼花?
其它同學到講臺前面來聽、看。(意在為學生創設爭相發言的自然氛圍)
引導學生自我對照。對的舉左手,不對的舉右手。(意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教師:請認為自己作品很棒的同學,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身邊的同學和聽課的教師。(意在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起到交流學習的作用)
教師:小松鼠也做好了,讓我們幫它檢查一下好嗎?(意在引出教師自備的統計圖,便於學生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案《《統計》教學設計、反思、評課》。)
3、看圖提出問題。
教師:有什麼問題或有什麼資訊要帶給大家嗎?
4、比較實物圖和統計圖,看哪幅圖能很快幫我們回答問題?能讓我們一眼看出哪種花最多?哪種花最少?
5、小結
教師:剛才我們做的這些工作,就是數學中非常重要的知識--統計(板書課題)它在我們學習生活中有很多用處,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學好?
學生異口同聲的說:有!
教師:好,那就讓我們一起加油吧!請同學們回到座位上。
二、全面探究新知
1、收集資料。
教師:小松鼠想和我們大家交朋友,就要更多的瞭解同學們。它想知道每位同學最喜歡這四種顏色中的哪一種。(自然過渡到對例2的探究中)
學生紛紛說。
教師:請同學們在小卡上選自己最喜歡顏色花的下面畫上記號。交給老師,好嗎?
教師把收集的紙條握在手中,神秘的問:現在同學們最想知道什麼呢?
學生紛紛說。
教師:那現在我們就要先來記錄一下資料了。
教師讀,學生記。學生跟不上,紛紛表示抗議。(此環節意在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教師:跟不上,那怎麼辦呢?
面對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收集資料簡捷、方便。
如果學生說不出可以提示:以前數圖形個數時,數一個就做一個記號。(意在實現知識潛移)
討論後,學生彙報結果,好的方法給以充分肯定。如果學生能說出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資料,就要給以高評價,如果不能說出就以小松鼠引出。
教師:小松鼠看到大家想這麼多方法,可高興了,它也想了一種方法,讓我們一起看看。
出示"正"字的資料統計圖片。
教師:老師讀一個,就畫一筆,數一數"正"字幾筆?代表幾個人?這種方法有什麼好處呢?
師生一起探討用畫"正"字方法統計資料的方法與好處。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從剛才討論的方法中選自己喜歡的一種,再來試一試,好嗎?哪位同學喜歡用畫"正"字的方法呀?在黑板上收集資料(意在重點向學生推薦這種方法)。
收集完後,叫學生彙報,並說明用什麼方法收集的。
2、資料的整理
引學生把收集的資料整理到統計表中,填完後集體訂正。
教師:同學們看著這張表能把這圖完成嗎?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與同桌合作完成,比一比,看誰的作品好,下課後貼在板報上。同學們可要好好表現呀。
3、展示成果,描述資料
注意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①塗的對不對?
②整齊、美觀的引導學生自評,教師給以恰當點評。
③引導學生講清操作步驟。圖中每一部分的意義,頻數範圍有何作用?怎樣快,美觀?
④重點引導學生看圖提出問題或釋出資訊。
4、總結統計的作用
指名學生到講臺上來,指著同學們問。
教師:你能看出我們大家喜歡什麼顏色的人最多嗎?喜歡什麼顏色的人最少嗎?
學生:不能。
教師:那再讓我們看看統計圖吧。
學生透過對比會發現統計圖的作用。
學生:統計圖能幫我們一眼看出資料的多少,能幫我們解決好多問題,讓我們發現好多有用的資訊。
教師:是呀,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們會學到更加豐富的統計知識。
5、師生共同小結本節課收穫。
三、實踐應用
教師:這節課就要結束了,小松鼠學會了好多知識,可高興了。它說:快六一兒童節了,到時它還要來和我們大家一起過節日。還想為我們大家準備兩樣水果,可是準備哪兩樣呢?
出示水果圖。
教師:請同學們在自己最喜歡的水果下面做記號。
師生統計之後。
教師:小松鼠要回去為我們大家準備禮物了,讓我們和它說"再見"吧。(意在讓學生感受到統計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同時也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與課始的情境創設回應)
全課到此結束。
《統計》教學設計7
一、聯絡實際,激趣匯入
T:孩子們,你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了,平時你們喜歡看課外書嗎?(喜歡)
T:誰能說說你在課餘時間都喜歡看什麼型別的課外書呀?
S:故事書、科技書等。
T:看來你們都是愛讀書的孩子,現在學校決定為你們購買一些課外書,快說說你們想要什麼型別的書?
S:童話類、體育類……
T:你們說了這麼多,我都記不住了,這可怎麼辦呀?
S:您可以記下來呀!
T:這個辦法不錯,下面我們把剛才那些同學說的一起記錄下來。
二、全班交流,感受新知
1、讓學生感受收集資料的過程
T: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給你準備的小卷子,用你喜歡的方法記錄同學們的答案。(全班動手記錄20名左右學生的情況)
T:講明記錄方法。
T:剛才我們記錄了一些同學想要的書籍,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記錄的結果如何,誰願意給大家展示一下你記錄的結果。(或教師巡視,找出典型的方法)
S:到展臺上彙報自己的記錄過程。(5人左右)
(如果沒有畫“正”字的方法,就向學生展示老師的方法)
T:剛才我們展示了幾位同學和老師的記錄過程,下面我們看看這些方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S:都是每個人記錄一次,不同的地方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圖形記錄。
T:大家說的真好,那麼這些方法哪個更方便呢?
S:畫“正”的方法,因為那種方法比較好數結果。
2、學習製作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T:我們已經收集了同學們的資料,下面我們把這個結果製成統計圖來方便我們觀察。請大家把小卷子翻過來,看著大螢幕的統計結果來製作統計圖。(每一個小格代表一個人,提要求)
T:剛才我們經歷了收集資料和根據結果製作統計圖的過程,看著統計圖你有什麼發現?
S:我發現有?人喜歡?書,我發現……
T: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那誰能看著統計圖提出一些問題呀!
S:提問,指名回答。
三、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1、剛才我們經歷了統計的整個過程,並且體會到了統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過的知識來試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同學們翻開數學書P111,讀題,明確要求。
2、看來統計還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最後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統計組員最愛吃的一種蔬菜。提要求。
《統計》教學設計8
扇形統計圖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6~107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的: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並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投影。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自己一天內的作息時間安排情況的相關資料。
收集家中一個月支出情況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1.(投影出示主題圖)談話:同學們喜歡什麼運動專案?我們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這些情況呢?
2.資料收集和整理:請一名學生做主持人,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專案的人數。(教師利用word,直接生成條形統計圖)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資訊?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資訊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係。
3.生成扇形統計圖(教師利用word,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資訊?(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資訊?
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訂正。
三、知識應用,解決問題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與李明同學的進行對照。先在小組內同學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說一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資訊。自主根據給出的條件計算出各項支出金額。
根據課前每人收集到的家庭一個月支出情況,在組內交流,教師可選擇幾個同學的資料製成扇形統計圖進行展示。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請同學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2.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統計》教學設計9
一、目標制定: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統計在工農業生產,技術科學、社會經濟的應用更加廣泛,是現代公民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數學知識技能之一。統計知識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觀察、去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所以統計初步知識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新課標、新理念,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科書從第一冊起每學期都由淺入深的安排有關統計內容。本節課內容是第二冊統計教學第一節,使學生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及整理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表回答一些簡單問題,結合教材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節課的目標制定如下:
1.藉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活動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初步掌握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的過程,初步感知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及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透過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要尊重大多數同學的意見。
教學重點:
掌握統計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過程,初步感知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及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進行簡單分析。
二、教學設想:
圍繞教學目標,我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時,力求體現以下理念:
1.教學內容生活化。
“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這節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並沒有選用教材上的內容,9月22日本班組織了一次秋遊活動,學生集體去長春市動植物公園遊玩,所以這節課我從整體上創設了孩子游覽活動後,力圖從真實的學校生活中提出問題,感悟統計活動的目的。因為這是一個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能吸引學生,將學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你最喜歡哪隻動物?”這一問題的提出,更增強了學生的回味性,學生能為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到興奮,各抒己見,想法不一。最後,透過統計下次春遊學生的行動路線,解決遊覽的路線問題,體驗到統計的價值。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來進行教學,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生活於數學知識的密切聯絡,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作數學”使數學課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2.教學過程活動化。
開展活動,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體驗統計的過程。低年級增加統計教學,是增加了統計的活動。統計教學的重點不是教知識點,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活動,經歷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過程。本著這個原則,我在設計上,透過學生分組調查、合作交流、小組彙報、解決實際問題來展開教學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和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如:先讓學生說一說用什麼方法調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見呢?你想怎樣調查?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體現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如有的同學可能採用逐一訪問的方法,舉手表決的方法等)為了促使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統計活動的過程中來,我設計了先在小組內調查統計,全班再彙總收集資訊的過程。研究統計方法交給學生,在各組調查時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的統計資料的方法,如畫√、○及畫“正”字的方法等,教師肯定每一種方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小組上前彙報時,可以用自己組記錄的符號來在黑板的方格里表示,尊重了每個小組的意見。這樣教師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給與充分的展示機會,讓學生從中體驗成功。
3.師生關係民主化。
課堂上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營造一個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不以權威者自居,透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情感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平等的資訊。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朋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敢說敢想,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使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三、教學過程與意圖: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去動植物公園遊覽一番,你都見到什麼了?
學生回答。
師:這麼多動物,你最喜歡哪隻?為什麼?
師:這麼多不同意見?有什麼辦法能調查一下哪種動物最受同學們的喜愛呢?(意圖: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
(二)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1.師:你想用什麼方法進行調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見呢?
(學生髮表不同意見。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小組調查:先在小組裡調查,每人只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動物,由組長負責記錄。
3.小組彙報:你們組是怎樣進行調查記錄的?組裡共有幾名同學?調查結果是什麼?
小組長彙報
小結:剛才同學們出現了這麼多調查記錄的方法。有的組是用畫△、○、√的方法來表示,一個符號表示一個人,還有的組用畫正字的方法來記錄,一個正字表示5個人。這些方法都很好,你喜歡哪種就可以用哪種方法。
4.在各組調查統計的基礎上,舉手表決蒐集相關資料,形成情況統計圖。
《統計》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P92-94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在操作和思考中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資料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平均數的意義、計算簡單資料的平均數
教學難點: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問題
1、前不久,我們漆橋中心小學三年級同學舉行了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老師統計了男、女生套中的個數,並製成了統計表。
2、男生套圈成績統計表
姓名李小鋼張明王宇陳曉傑
個數4896
女生套圈成績統計表
姓名吳燕劉曉娟史敏敏孫雲
個數8645
師問:男生幾人參加了比賽?女生幾人參加了比賽?你覺得怎樣才能比出誰贏了呢?學生觀察表後回答:
男生一共套了多少個?4+8+9+6=27(個)
女生一共套了多少個?8+6+4+5=23(個)
結果是男生勝了。
3、師:哎呀!男生贏了,女生輸了。為了增強實力,女生再派1名代表參加比賽,和實力強大的男生進行了第二次的比賽。老師統計了第二次的比賽情況製成了統計圖,我們看男、女生分別套了多少個?(板書:6、9、7、6)(10、4、7、5、4)
請你算一算這一次男、女生的總成績分別是多少?
6+9+7+6=28(個)10+4+7+5+4=30(個)
這次比較總數,結果是女生獲勝!
4、對這樣的比法,你有什麼想法?為什麼?(人數不一樣,不公平)為什麼不公平呢?第一次比賽我們不是比較總數嗎?
5、看來在人數不相等的情況下,比總數行不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那麼怎樣比才公平呢?同桌交流。(分別算出男、女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
我們怎樣才能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個圈呢?先想,想好後同桌交流。
想出幾種方法?(必要時可以寫寫)
6+9+7+6=28(個)28÷4=7(個)7就是6、9、7、6這組的平均數。板書:7
先求的是什麼?再求的是什麼?除了這種方法還有什麼方法?在圖上移(移多補少)板書
那麼你能算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個?
學生計算後彙報,師板書:10+4+7+5+4=30(個)30÷5=6(個)
6就是10、4、7、5、4這組數的什麼數?(平均數)
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幾個圈要除以5,而求男生時為什麼除以4?
5、現在你知道男生勝了還是女生勝了嗎?
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比女生多,表示每個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嗎?你能舉舉例嗎?
這個平均數和平均分不一樣,平均數比較好的表現了這一隊套圈的整體水平,並不表示每一個人真的套了7個。
6、(1)我們算了2組數的平均數了,現在同學們來觀察平均數和原來一組數,你發現了什麼?先觀察平均數7和原來每個男生套中的個數,你發現了什麼?
a、每個男生套中的個數有比平均數多的,有比平均數少的,還有一樣的三種情況。
b、平均數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之間。
(2)小結:平均數的大小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之間。一組數的平均數是我們計算出的結果,表示的是這組數的平均水平,並不一定這一組數都等於平均數,有些數可能比平均數大,有些數可能比平均數小,還有些數和平均數一樣。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今天的數學課上,我發現了有3位同學聽的特別認真,老師講課他們聽得很認真,同學發言他們也聽得很認真。(三人上臺領獎品,老師分別獎勵他們1支、3支、5支鉛筆)
師:請上臺的三個小朋友數一數,手裡有幾隻鉛筆,然後大聲的告訴大家。你們說老師這樣獎勵公平嗎?怎樣才公平嗎?那麼你能用小棒代替把它們移一移。
師:在移之前想好了怎樣移?同桌的先說,再移,臺上的3個小朋友互相商量一下,再移。
學生移好後,說說移的過程。
師:你還有什麼方法求出來嗎?
學生計算,指名說出算式,師板書。
我們知道了平均數的特點。誰來說一說,求平均數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歡用哪種方法?
2、估一估。為了佈置教室,小麗買來一些絲帶,幫小麗估一估這三條絲帶平均長度是多少?
同學們先估一估,平均長度在()㎝和()㎝之間,為什麼?平均數在大數和小數之間。
再算一算,寫在自備本上。
你是怎麼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嗎?為什麼這個題目你不用移多補少的方法?
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數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補少簡單;數量多,相差大,用先和再平均分。
3、平均數是分析資料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工農業生產中經常要用到。如平均產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績、平均身高等等。
4、辨一辨
(1)漆橋中心小學的老師平均年齡是38歲,那麼諸老師一定是38歲。
(2)漆橋中心小學全體同學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馬倩同學不可能捐4元。
5、說一說
(1)李強是學校籃球隊隊員,他身高155釐米,可能嗎?
(2)學校籃球隊可能有身高超過160釐米的隊員嗎?
平均身高是怎麼算出來,把籃球隊員一共的身高除以籃球隊員的人數。
6、想一想:出示游泳圖,平均水深110釐米,小明身高145釐米,下去游泳有危險嗎?
《統計》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
本教學設計為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競爭和環保意識、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讓學生在玩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裡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以達到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的目的。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93~95頁內容。
教材分析
《統計》是數學課程改革下的一個新內容,它重視讓學生經歷資料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知識,又初步瞭解了統計的方法,初步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還透過統計學生喜歡什麼活動、統計喜歡喝什麼牛奶、拍球比賽等,使學生在玩中體驗到統計的用處確實很大。
學生分析
學生對參加活動、喝牛奶、拍球等這些生活經驗都很熟悉和感興趣,對塗色也很感興趣,因此,選取了這些內容讓學生統計,並對統計圖進行塗色,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對資料收集、比較多少也比較熟悉,並能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但對資料的整理、描述比較難掌握,要讓學生在玩一玩、比一比、畫一畫、說一說中掌握這個知識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透過對統計過程的體驗,初步感知統計的意義和知道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資料的方法。
2.使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記錄資料,並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和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
3.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環保意識,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示像:小朋友們自己主持班會,討論隊活動課將進行什麼活動。
電腦出示配音錄影:
大家好,我是帥帥。今天老師有事,讓我來主持這次的班會,週三下午隊活動課舉行什麼活動好呢?問問同學們吧。我先拿主意定下四種再讓同學們民主決定。
跳繩、踢毽子、拍球、拔河這四種活動你們喜歡哪種?(同學們意見紛紛)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提問。
你們能幫帥帥想個辦法算出哪種活動是同學們最想參加的嗎?
生1:讓同學們舉手表決。
生2:我用畫“∣”來算。
生3:用電視上的畫“正”字來算。
……
2.再放錄影:
帥帥:為了算得更準確性些,我用“√”一個一個同學來算。(同學們依次報自己最喜歡的活動。)
跳繩 踢毽子 拍球 拔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提問。
師:透過剛才的民主表決,你們認為他們會進行什麼活動呢?
剛才我們說的和帥帥做的就是統計。
板書:統計
三、用統計圖表表示資料
1.出示統計圖表
專案 | 跳繩 | 踢毽子 | 拍球 | 拔河 |
人數 |
2.你能不能把這些數量填到表中?學生填,展示後集體訂正。
四、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資料
1.除了用符號記錄以外,我們還可以在統計表上塗顏色來表示,出示統計表。
2.教師示範:跳繩的有6人參加,我們就在它對應的位置上面數出6格並塗上顏色。(邊說邊演示)
3.提問:除了用數的方法外,還可以怎樣給對應6格塗上顏色?(看左邊對應的數字)其中每一格代表什麼?(一個人)
4.從這幅統計圖中你能知道些什麼?(喜歡拍球的小朋最多,喜歡踢毽子的小朋友最少)
5.你能從這幅統計圖提供的資料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並解答?
生1:踢毽子比拍球少多少人?8-4=4(人)
生2:跳繩比拍球多多少人?8-6=2(人)
……
五、小組合作,體驗統計過程
1.為慶賀“六一”兒童節,牛奶公司將給我們每個小朋友送一盒牛奶作為節日禮物,甜牛奶、酸奶、純牛奶、草莓奶、巧克力奶,哪種是你最愛喝的?請告訴小組長。
2.小組長用喜歡的方法將自己小組的同學最愛喝的牛奶進行統計,再彙報,教師填統計表。
品種 | 甜牛奶 | 酸奶 | 純牛奶 | 草莓奶 | 巧克力奶 |
數量 |
3.分析牛奶統計表及其作用。
六、遊戲,進一步體驗統計的作用
1.以每組選1名同學與1名裁判進行拍球比賽。
2.透過統計表記錄的資料評選勝負。
3.小結:統計不僅可用於投票活動,訂牛奶等集體訂購,還可以用於各種比賽,生活中統計的作用很大。
七、拓展與實踐
1.簡單介紹生活中常見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2.播放關於少用塑膠袋的宣傳片錄影,進行環保教育,再讓學生回家統計一週家裡用了多少塑膠袋。並想一想日後該怎樣做。
八、課後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這節課在什麼地方用到統計?你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過到統計?
課後反思
學生對統計喜歡什麼活動、喜歡喝什麼牛奶、拍球比賽、塗統計圖都很感興趣。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統計確實很有用的。但在統計圖塗色操作中,在對應地方塗色,學生往往會塗偏,說明學生的有意注意能力還比較差,在日後教學中還要加強。
《統計》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六單元第105頁的例2,第106頁做一做,練習二十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橫向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問題,能發現資訊並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2、透過學習條形統計圖,讓學生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橫向複試條形統計圖,能從複試條形統計圖中獲取儘可能多的資訊
2、能根據橫向複試統計圖所提供的資訊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教學過程:
一、匯入引新
1、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
【設計意圖:透過提問,喚醒學生對上節課知識的記憶,有助於學習新的內容。】
2、出示五種動物時速統計圖。
提問:
(1)它有什麼特點?
(2)這個統計圖告訴我們什麼資訊?
指名回答後師小結。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分析統計圖的方法。】
3、匯入談話
師:同學們,從這個橫向條形統計圖裡發現了很多資訊,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統計的知識,繼續研究複試條形統計圖。
二、教學新課
1、課件出示例題2的統計表。
2、指導分析例題2 的統計表。
3、請大家想一想,如果讓你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製作一個橫向的條形統計圖,該怎樣畫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探索、思考,並得出結論。】
讓學生說說:用橫條表示停車的數量;同種停車數量要挨緊等。
提問:甲乙兩個停車場應該怎樣表示?
1、先示範畫兩條橫條,讓學生觀察、參與。再讓學生完成其餘的橫條,完整統計圖。
【設計意圖:透過示範,讓學生在製作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時有既定的步驟。】
2、待學生完成統計圖後,解答統計圖下面的兩個問題:
(1)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你能得到哪些資訊?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大膽設想,激發學生思維能力。】
3、課堂活動:完成106頁的做一做。
先指導學生審題,分析表中資料,再讓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然後解決統計圖下面的提問。
【設計意圖:透過練習活動,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第一題
讓學生小組裡完成統計圖下面的兩個問題,再集體彙報。
2、完成練習二十第二題
(1)學生彙報得到哪些資訊。
(2)第二個問題學生先調查各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再在小組裡完成,展示學生作業。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穫以及對自己表現得評價。
五、佈置作業
調查小組人均用水和用電量,製作成條形統計圖。
《統計》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簡單的複式統計表的優點,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2、讓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3、透過對熟悉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4、滲透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如不偏食、多參加課外活動等等,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
教學重點: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收集資料。
1、匯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參加暑假的夏令營活動嗎?我們二年級7班和8班決定在暑假組織一次夏令營活動,一共有四個地點供大家選擇,一起來看看。(課件1)
A、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是我國文明城市的領航者。
B、 上海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剛剛開幕的世博會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C、 海南三亞在我國的南方,金色的沙灘碧藍的大海,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
D、 雲南的昆明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四季如春,百花盛開。
師:現在我想問問小朋友想去哪裡舉行夏令營呢?大家的想法現在不統一呀,可是我們只能去一個地方,怎麼辦?
生:統計。
師:統計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板書:統計)
2、初步統計。
師:那你準備用什麼方法來統計呢?
統計之前老師要提醒大家,想好你最想去的地方,每人只能舉一次手,你們兩個可別忘記自己呀,準備好了嗎?開始。
二、整理資料。
1觀察統計結果。
師:一起來看看,咱們班的小朋友最想去哪個地方?
生:XX。
師:那咱們兩個班就可以決定去XX舉行夏令營了嗎?
師:為什麼不是?誰來說說看?這只是我們班的情況,那還要怎麼辦呢?
師:在課前老師已經把7班的情況調查統計過了,瞧(出示表2)從這兩個統計表中你們能知道去哪個城市了嗎?但是這樣的兩張表看起來方便嗎?為了讓大家一看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應該去哪個地方舉辦夏令營,老師給大家想了個辦法。把兩個班的統計結果填在一個統計表中。(出示表3)
2、認識複式統計表。
師:像這樣的表格我們叫它複式統計表。(繼續板書課題)
師:複式統計表的上面一排是城市的名稱,左邊是班級。7班想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寫在上面一排,8班想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寫在下面一排。
師:能完成這張統計表嗎?誰到前面來試試?(請一生上臺)
師:現在統計的結果出來了,我們應該去哪個地方舉辦夏令營活動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是的,應該分類的彙總,把兩個班去每個地方的人數加起來。
三、分析表中的資料,根據表中的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請大家仔細的觀察這張統計表,回答下面的問題。(課件)
師:是的,統計表能讓我們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數學資訊。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
四、小組合作,體驗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過程。
1、匯入。
2、學生小組活動,小組長收集資料填在表格裡。
3、每組的組長彙報,全班彙總。
4、根據這些資料,回答下面的問題。(課件)
師: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樣來安排比賽的時間?
5、小結:大家下課後要多開展有益的課外活動,這段時間老師就發現下課後再也沒有追趕打鬧的小朋友了,這樣有益於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繼續保持發揚。
五、獨立自主學習填寫複式統計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匯入:老師還發現咱們班的小朋友挺愛運動的,多運動鍛鍊身體,能增強人的體質,老師帶來了咱們班小朋友一年級時的體重表,(課件出示)二年級時的體重表(課件出示),請你開啟書翻到107面,先完成中間的複式統計表,再回答下面的問題。
2、對於體重較輕和較重的小朋友你有什麼建議?
師:是的,我們不能偏食和挑食,每種菜裡的營養都不同,我們要合理搭配,這樣才能有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
3、預測三年級時體重在哪個千克段的人最多?
師: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體重也在不斷的增加,大家的推測是有道理的。
六、聯絡實際說說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這節課一起學習了複式統計表,統計表能讓我們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資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了統計的知識?數學和生活是緊密聯絡的,只要我們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一定能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統計》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會根據統計圖和統計表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學習,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及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初步認識統計圖和統計表。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愉快教學法、講解法、歸納法。
學法:觀察比較,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統計圖表各一張
學生:題卡3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喜歡玩具嗎?(出示四種玩具)老師要從這四種玩具中挑選一種,獎給在這節課中會聽、會看、敢說、敢想的小朋友,只要你能做到,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得到它。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讓學生體驗收集資料的過程
師:老師到底選擇哪一種呢?
生1:小狗
生2:小豬
生3:小雞
師:大家意見不一樣,那怎麼辦?
生:大家喜歡哪一種玩具的人多,就選哪一種。
師:看來老師要對全班同學做一個小調查,看哪種玩具最受大多數同學的歡迎,老師就把哪一種玩具獎給大家。老師要像剛才那樣一個個問下去,行嗎?
生:不行
師:為什麼?
生:太浪費時間,也記不下來。
師:誰能想一個辦法?
生1:舉手數一數 。
生2:投票。
師:老師這裡也有一個辦法,想知道嗎?
生:想。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動手,拿出你的1號答題卡,在你最喜歡的玩具下面打對鉤。
(學生完答題卡)。
師:最後一排學生請你走下座位,將你前面同學的答題卡收上來,交給老師。
2.讓學生體驗整理資料的過程
(1).嘗試記錄發現問題
師:現在老師手裡拿著同學們的答題卡,你最想知道什麼?
生1:哪種玩具喜歡的人多?
生2:喜歡小狗的有多少人?
生3:喜歡小雞的人多還是少?
生4:喜歡小豬的有多少人?
生5:喜歡小貓的有多少人?
生6:喜歡小豬的比喜歡小狗的多多少人?
師: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吧!
下面老師一張一張讀,請你豎起耳朵認真聽。拿出你的第二張題卡做好記錄。(教師較快的讀資料,有的學生記錄不下來。)
師:前後同學研究一下怎樣才能記下來?
(學生小組討論記錄的方法。)
(2)總結方法再次記錄(方式開放,教師簡介寫“正”字的方法)
師:研究出來了嗎?你打算怎麼記?
生1:老師說小雞,我就在下面畫“×”;
生2:老師說小貓,我就在下面打“√”。
教師簡介寫“正”的方法,演示“正”字結構,說明為什麼?
教師讀資料,學生記錄。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是用什麼樣的方法記錄的?
生1:我用打“√”。
生2:我用畫“×”。
生3:我用的是“正”。
師;喜歡每種玩具的有多少人?
生:喜歡小貓的有9人,喜歡小豬的有10人,喜歡小雞的有2人,喜歡小狗的有12人。
教師:(小結)像我們剛才那樣,把雜亂無章的資料收集,記錄整理下來,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進行統計。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統計》。(板書課題)
下面我們來繼續來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
3.認識統計表
師:(出示統計表)根據你的記錄我們一起來填寫表格。像這樣的表格我們把它叫統計表。
師:(出示統計圖)剛才我們是用統計表來表示喜歡各種玩具的人數,其實我們還可以用塗小格的方法表示,如果一格代表一個人,喜歡每種玩具的人數應該用多少個小格表示呢?
隨著學生們的回答,教師從統計圖中抽拉出10個單位格的紙條,8個單位格的紙條,2個單位格的紙條,12個單位格的紙條。
師:如果沒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嗎?
生:不能。
師:(抽拉出縱軸左邊的數)沒有小格,這回能看出來有多少人?
生:能,因為上面寫著數。
師:請你來到黑板前給大家說說你是怎麼看的?
生:看最頂端對著數幾,就是幾人。
師:剛才我們把這個表格叫統計表,你能不能給這個圖起個名字呢/
生:統計圖。
4、透過統計圖、回答問題 。
師:看著統計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誰又能回答他的問題?
生1:喜歡哪種玩具的人最多?(喜歡小狗的人最多,有12人。) 師:看來玩具狗最受大多數同學的歡迎,老師就將玩具狗獎給大家。誰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2:喜歡哪種玩具的人最少?(喜歡小雞的人最少,只有2人。)
生3:喜歡小豬的有多少人?(10人)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講評.)
5、小結。
師:統計圖和統計表跟剛才雜亂無章的資料相比有哪些優點?
生:看的清楚、整齊。
師:分別能清楚的看出什麼?
生:能清楚的看到每種資料的多少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三.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教材第96頁練習十七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第三張題卡,集體交流。)
四.全課小結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可以用統計的知識解決。例如,老師想知道我們班每個小朋友的愛好是什麼?你們喜歡吃什麼樣的水果?都要用到統計的知識來解決,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解決出來
《統計》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材第105頁例2和106頁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在認識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並學習繪製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2、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資訊並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3、透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統計、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採用討論交流的形式,引導學生繪製統計圖並發現資料中體現的問題。
2、結合統計圖,引導學生收集、整理資料,並能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3、在練習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統計、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教學重點:會繪製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探究發現教學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習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對比圖例,引入新課。
1、出示統計表
我國1997年和1999年自然保護區數量統計表年 份國家級省 級市 級縣 級1997年124392843261999年1554021384492、出示統計圖
提問:根據一張統計表,老師畫出了兩張統計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張統計圖有什麼相同點,又有什麼不同點?
師:圖2這個條形統計圖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板書課題: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師:剛才透過兩種複式統計圖比較,我們知道橫向複式統計圖與縱向複式統計圖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資料的種類不多,但是每類資料又比較大時,用橫向統計圖表示較為方便。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例2
1、談話引入:同學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家裡都買上了小轎車、麵包車。同時,還有大客車、貨車等車輛給人們提供了不少的方便。為了給這些車輛停車帶來方便,我們會修建很多停車場,讓不同型別的車輛停放在停車場的不同位置。那麼,如果你是停車場的管理員,就要對停車場的各種車輛數量進行統計,然後從統計的資料中收集有用的資訊。如何才能更好地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呢?這就要用到複式條形統計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整理和分析。
2、課件出示例2統計表
①提問:請大家說說從這張統計表中可以獲得哪些資訊?
教師:這是一張複式統計表,根據統計表我們可以知道有甲乙兩個停車場,分別停有轎車28輛和24輛,麵包車12和10輛,大客車6輛和7輛,貨車4輛和3輛。
②教師引導:透過這個複式統計表,我們可以繪製出前面對比過的那種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出示待補充的統計圖)
教師:你能把它補充完整嗎?
③教師:在三年級時我們已經學過橫向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前一節課我們又學習了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請大家利用這兩個舊知識嘗試補充完成例2的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分發學具——出示統計表。
學生根據統計表獨立補充完整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④教師:老師也根據統計表製作了一張統計圖,大家來看一下。
課件出示補充完整的統計圖。
教師:請同學們對比觀察自己繪製的和老師繪製的統計圖,說一說我們在繪製統計圖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師歸納並板書:
條形粗細要均勻;甲、乙兩個停車場輛數的圖案要不同;寫好數量;寫出統計圖的標題。
⑤根據繪製統計圖需注意的問題,小組間展示交流,互相評價繪製的橫向複式統計圖。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間將各自繪製的統計圖進行展示交流,共同評價小組內繪製的每張統計圖,並對小組內的每張統計圖進行評等。評等分a、b、c、d四個等級。
⑥請幾位學生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己繪製的橫向複式統計圖,同時師生加以評價。
3、小組討論,合作交流:根據這張統計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你還能發現哪些資訊?
4、請幾位學生在班內彙報、交流。
師歸納:透過甲乙兩個停車場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停車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轎車停放的數量較多,由此可以初步斷定其他停車場中轎車的數量也是最多,或者在整個社會所有車輛中轎車的數量也是最多的。
三、實踐應用,鞏固深化。
指導完成106頁的“做一做”
1、讓學生獨立完成這張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2、1985年甲、乙二個地區降水量各是多少?20xx年呢?
3、根據這張統計圖,你發現了什麼資訊?有沒有什麼建議?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相機出示:綠化多——樹林多——降水多——樹林茂盛……形成良性迴圈
師歸納:根據圖中資訊發現綠化搞得好,樹木就多,樹木越多就能帶來更多得降水,樹木就更茂盛,能夠形成良性迴圈。為此,我們要積極進行綠化活動,努力把我們周圍的環境綠化好,保護好。同時,我們要爭做一名環保小衛士,大力宣傳環保知識,積極參加環保活動,勇於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環境保護,人人有責。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
課件出示: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我們要:熱愛自然 保護環境
四、全課總結,學生質疑,自我評價。
1、讓學生說一說這堂課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
2、教師:課要結束了,老師想問你們對自己這堂課學習滿意嗎?並想做以整理、統計、分析(課件出示統計圖)。統計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教師根據統計的資料製作自動生成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師生共同分析收集到的資訊。
五、作業
練習二十的1、2題。
板書設計:
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
1、條形粗細要均勻
2、複式的兩個圖案要不同
3、寫好數量
4、寫出統計圖的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