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關於比的應用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關於比的應用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比的應用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比的應用》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比與分數的聯絡、以及掌握用分數乘、除法解決簡單問題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於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比的應用又稱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兩種,由於按反比例分配的實際應用並不廣泛,而且可以轉化為按正比例分配來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學按正比例分配。按比分配是“平均分”問題的發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研究比的應用,也為以後學習“比例”、“比例尺”的知識奠定基礎。

  教材有兩部分內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創設一個給兩個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勵學生透過實際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過程中體會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產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時體會按比分配在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算一算:在有了實際操作的基礎上,解決把140個橘子按3:2分給兩個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鼓勵學生運用合理的解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上冊學習了除法的意義,瞭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學生在五年級上冊學過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本單元學習了比的意義和比的化簡。由於比與除法、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絡,所以,比的很多基礎知識與除法、分數的相關知識具有明顯的、可供利用的內在聯絡,這些對於學生學習比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比的知識在生活中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因此,學生也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因此,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應當充分利用原有的學習基礎,引導學生聯絡相關的已學知識,進行類比和推理,儘可能讓學生自主學習,透過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結論,解決新問題。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實際意義;

  2、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解題策略的過程,體驗策略的多樣性,並選擇合適的方法;

  3、使學生在探索未知、尋求成果的過程中品味學習的樂趣,並養成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

  【教具準備】

  課前準備:學生查詢有關事物各組成部分比的資料。

  課上準備:小紅旗。

  【教學重點】

  理解按比分配的實際意義,並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按比分配的實際意義,溝通比與分數之間的聯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師有140個橘子,要分給幼兒園兩個班的小朋友,你覺得怎樣分才算合理呢?(平均分,這樣才公平。)

  經調查,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這回如果我們還把這些小旗平均分給這兩個班,你覺得還合理嗎?為什麼?(不合理,因為每個人分到的就不一樣多了。)

  怎麼分合理呢?請你靜靜地想一想,先和同桌說一說,再和全班同學說說你的想法。(按人數比30:20=3:2進行分配。)

  3、3:2表示什麼意思?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會按比分的必要性以及初步溝通按比分與平均分的關係。

  二、問題解決活動

  合作研究怎樣按3:2這個“比”來分配

  為了研究方便,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小旗代替橘子。

  (一)合作研究

  1、合作要求:兩個同學一組分工合作,每分一次,就詳細記錄下當次分給大班和小班小旗的面數,直到分完為止。(提示:記錄時,不累計上次分得的小旗面數)

  大班小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大班分得()面小旗

  小班分得()面小旗

  2、學生合作研究

  3、教師組織反饋交流

  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收集約三種不同的分法,分步展示在黑板上。

  四人一組交流討論要求

  (1)在組長帶領下逐一分析每種分法,你們能理解這些分法嗎?你有什麼想法?你還想提出什麼問題?

  (2)觀察、比較這幾種分法,你能發現什麼?

  插問:你覺得分一次至少需要多少面小旗?為什麼?

  也就是可以把5面小旗按3:2進行分配,那這一次是把幾面小旗按3:2進行分配的呢?

  學生可能出現的方法預設:

  分法1:每次分給大班3面,分給小班2面。

  表揚:認真有耐心,十二次。

  分法2: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分,分的次數明顯減少。

  表揚:很會動腦筋,在分的過程中及時進行了調整。

  分法3:先按人數分給大班30面,分給小班20面,餘下的再按比分。

  表揚:很會聯絡實際情況,這種分法在實際生活中非常實用。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有五個,其一,雖然是六年級的學生,但是動手操作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逐次分配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記錄單能夠恰好的保留學生最初的思維軌跡。其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其三,讓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探索按比分的不同策略。其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反思能力,傾聽習慣,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方法的豐富和能力的提高。其五,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

  (二)驗證

  1、問題:大班和小班分得面數的比是不是3:2?你是怎麼知道的?

  大班小班

  分得小旗的總面數

  人數

  平均每人分到小旗的面數

  30:20=3:2=36:24

  2、師生一起小結:

  (1)平均每人分到的小旗同樣多嗎?

  (2)把這些小旗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數比來分配是合理的分法嗎?

  (3)雖然不知道小旗的總面數,但是大家動手分一分,是否就能成功的把這些小旗按3:2進行分配?

  [設計意圖]正式打通人數比與小旗面數比之間的關係,深化比的意義。使學生初步體會按比分的本質:即每個“單位”分到同樣多。

  (三)當我們知道總數的情況下的按比分配

  1、問題:如果有180面小旗,你打算怎樣按3:2進行分配?你能想到幾種方法?

  2、四人一組交流,說說你想到的方法:

  方法1:按比逐次分配。

  方法2:先求出一份是多少面小旗,再根據大、小班分別所佔的份數,求出各應分得多少面小旗。

  方法3:把比轉化成分數,利用分數的意義求出大班和小班分到的小國旗的面數

  3、小結:當我們知道總數的情況下,既可以逐次分一分,也可以算一算。可採用的方法就更多了。平均分能理解為按比分嗎?按怎樣的比分呢?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表現得太出色了,能再幫老師一個忙好嗎?好啊

  我家有一塊近似長方形的菜地,面積大約是984平方米,我想按3:5的比例種茄子和西紅柿,茄子和西紅柿各種多少平方米?

  四、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和感受?

  1、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比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2、把一些事物按一定的比分的時候,可以用哪些策略?

  3、你在生活中還能找到比的應用的例子嗎?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例項,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能運用這個知識來解決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以及探求解決問題途徑的能力。

  3、滲透數學的對應思想及函式思想,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自覺檢驗的好習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解答比例分配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我們在教學中學過平均分,平均分的結果有什麼特點?(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個數量分成不等的幾部分,即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釋液,其中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分別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補充問題並解答)

  二、新授。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2)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後,問:題目中要分配什麼?是按什麼進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釋液;濃縮液和水的體積按1:4進行分配。)

  (3)問:“濃縮液和水的體積1:4”,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在500ml的稀釋液,濃縮液佔1份,水的體積佔1份,一共是5份,濃縮液佔稀釋液的5分之4,水的體積佔稀釋液的5分之1。)

  (4)你能求出兩種各多少ml嗎?怎樣求?(引導學生進行解題)

  ①稀釋液平均分成的份數:1+4=5

  ②濃縮液的體積:500×()=100(ml)

  ③水的體積:500×()=400(ml)

  答:稀釋液100ml,水400ml。

  (5)如何檢驗解答是否正確呢?(說明:檢驗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把求得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相加,看是不是等於稀釋液的。總體積;二是把求得的濃縮液和水的體積寫成比的形式,看化簡後是不是等於1:4

  (6)學生試做:練習:做一做第1題。(訂正時說說解題時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2、補充練習

  (1)出示:學校把栽280棵樹的任務,按照六年級三個班的人數分配給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個班各應栽樹多少棵?

  (2)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後,問:題中要把280棵樹按照什麼進行分配?(著重使學生明確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數的比來分配,即按47:45:48來分配。)

  (3)根據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數怎樣算出各班栽的棵數佔總棵數的幾分之幾?(使學生明確:要先算三個班總共有多少人(即總份數),然後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數佔總棵數的幾分之幾。)

  (4)怎樣分別算出各班應種的棵數?引導學生解答:

  ①三個班的總人數:47+45+48=140(人)

  ②一班應栽的棵數:280×()=94(人)

  ③二班應栽的棵數:280×()=90(人)

  ④三班應栽的棵數:280×()=96(人)

  答:一班栽樹94棵,二班栽樹90棵,三班栽樹96棵。

  (5)學生進行檢驗。

  (6)學生試做“做一做”中的第2題。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二的第1、3題。

  四、佈置作業。

  練習十二第2、4、5、6、7題。

  教學追記:

  本節課的內容相對而言較容易掌握,因而學生在學習中並沒有出現什麼困難。教學中,我兩種方法並重,並讓學生理解兩種方法的殊途同歸之處。對於型別稍有不同的題目,如“做一做”第2題,以人數為比例進行分配的,我在教學時添加了一道例題,教學後再讓學生獨力完成第2題,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學得較為輕鬆,也對這種型別題掌握得較紮實。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55—56頁。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

  教學難點:

  根據題中所給的比,掌握各部分量佔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用乘法求各部分的量。

  教學準備:

  PPT

  三角形學具

  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同學們,透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什麼是“比”,那麼,如果我現在告訴你“六年級一班的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之比是3:4”,(PPT)從這個比中,你能推斷出什麼資訊呢?

  生1:女生人數與男生人數之比是4:3、

  生2:全班的人數是7份,男生佔其中的3份,女生佔其中的4份。

  生3: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3/4。

  生4: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4/3、

  生5:男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3/7。

  生6:女生人數是全班人數的4/7。

  生7: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1/4。

  生8: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3、

  師:看來,同學們對“比”的知識掌握得相當不錯。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師:最近,笑笑遇到了一個問題。(PPT)誰來說說是什麼問題?

  生:她要把一筐橘子分給幼兒園的大班和小班,可是不知道怎麼分合理。

  師:你們能幫助她嗎?怎麼分合理?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生1:按班級來分,每個班分這筐橘子的一半。

  師:每個班分這筐橘子的一半,這是我們以前所學習過的哪種分法?

  生:平均分。

  師:還有誰想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2: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數比來分。

  師:按人數比來分是按幾比幾分?

  生:按3:2分。(板書:3:2)

  師:那你們知道“平均分”是按幾比幾來分嗎?

  生:按1:1分。

  師:我們以前所提到的“平均分”,其實就是按照1:1的比進行分配,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按照“平均分”並不合理。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一些特定的因素,然後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PPT:按3:2分合理)

  2、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按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板書:比的應用)

  3、分一分。

  (1)出示題目:這筐橘子按3:2應該怎樣分?(PPT)

  ①小組合作(用三角形代替橘子,實際操作)。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你們桌上的紙袋,用裡面的三角形代替橘子,來實際操作一下。請大家一邊分,一邊在本子上記錄下你們分配的過程。最後看看大班和小班各能分到多少個橘子。

  ②小組彙報。(投影學生的分配記錄)

  師:分好了嗎?哪個小組願意來說說你們分配的過程?

  生1:我們是這樣分的:先給大班3個,小班2個;然後再給大班3個,小班2個;第三次還是給大班3個,小班2個,就這樣,我們一共分了8次,分完了。我們由此知道這堆三角形有40個,最後大班分到了24個,小班分到16個。

  師:分了8次分完了,看來你們做事比較有耐心。事實上很多科研成果也是透過科學家們的無數次實驗得來的,所以耐心完成一件工作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生2:我們前兩次分的方法和他們一樣,第三次分的時候我們發現還剩下很多,我們就給大班分了6個,小班分4個,這樣又分了2次就分完了。這堆三角形有40個,最後大班分到24個,小班分到16個。

  師:分的結果都一樣,但看來你們分的次數要比他們少一些,分得快一些,看來你們也動了腦筋。

  生3:因為要按3:2來分,而三角形有一大堆,所以我們就想給大班分30個,小班分20個,後來發現三角形不夠,就換成給大班15個,小班10個;剩下的大班給9個,小班給6個,一下子就分完了。

  師:你們雖然開始不夠,但你們的想法很好,而且實際上你們也一下子就分完了,能幹。

  生4:列算式解。

  師:利用份數來解決這個問題,你們的見解很獨到。

  ③發現規律。

  師:同學們,在剛剛分三角形的過程中,你們有什麼發現?(PPT:表格)誰來說一說?

  生1:我覺得不管怎樣分,我們都要按照3:2的比來分,也就是我們每次分的三角形的個數都必須是3:2、

  生2:我發現6:4,30:20,15:10,9:6結果都是3:2、

  生3:我覺得按3:2的比來分和以前我們學過平均分是不一樣的。平均分兩個人分得的個數相同,而按3:2的比分來分的話,兩個人分得的個數不同。

  (2)出示題目:如果有140個橘子,按照3:2又應該怎樣分?(PPT)

  ①獨立思考,合作交流。

  師:如果現在有140個橘子,按照3:2分給大班和小班,又該怎麼分呢?每個班能分到多少個?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自己在本子上寫一寫,算一算。寫完之後,可以在小組內交流交流。②彙報展示。(抽生板演列式的兩種方法)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投影其他方法)

  師:這是誰做的?你是怎麼想的?

  方法一:表格

  方法二:畫圖。

  方法三:列式。

  A:3+2=5140×3/5=84(個)140×2/5=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師:為什麼要用“3+2”?“3/5”在這裡表示什麼?

  生:用“3+2”算出橘子的總份數,3/5表示大班能分到橘子總數的3/5。

  B:3+2=5140÷5=28(個)28×3=84(個)28×2=56(個)

  答:大班分84個,小班分56個,比較合理。

  師:為什麼要“÷5”?

  生:“÷5”是把總數平均分成5份,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給大班分3份,小班分2份。

  ③比較不同的方法。

  師:還有其他的做法嗎?剛剛同學們想的這些方法都可以。在這麼多的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呢?

  師:列式計算的A方法,是先求出總份數,然後找到各部分的數量佔總量的幾分之幾,最後按照“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方法,求出各部分的數量;而列式計算的B方法,是先求出總份數,然後算出一份的數量,最後根據各部分所佔的份數來求出各部分的數量。

  4。小結。

  師:我個人覺得,同學們的這些方法各有千秋,都很不錯,建議大家都掌握。那麼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關鍵還是要認真分析數量關係,弄清各個數量之間的份數。

  三、鞏固新知。

  1、填一填。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PPT)

  師:(5題)甲班能得到18本。怎麼得到的?(2題)按1:1來分,也就是平均分。

  2、試一試。

  師:試一試你能試著獨立完成嗎?做在課堂作業本上。(投影學生作業)

  師:寫完了嗎?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做的。對嗎?

  生:回答。

  四、知識拓展:

  1、數學故事:阿凡提分馬。

  師:緊張的學習之後,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小故事。(PPT)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什麼?

  師:其實,這個故事的問題根本,其實是在於原先商人的遺囑中,1/2,1/4和1/6相加的和不為1、有興趣的同學,我們可以下來以後再討論。

  2、闖關活動。

  師:老師這裡還有幾個問題,想請同學們思考一下。

  五、課堂小結。

  師:透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收穫呢?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55頁、第56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講練結合,小組合作,三疑三探。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意義,並進行實際應用。

  教學難點:

  把比熟練地轉化成分數,將分數知識橫向遷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自探

  1、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這筐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麼分合理?學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數來分比較合理。

  2、大班人數和小班人數的比是3:2,學生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

  (沒有告訴學生小棒的數目。)學生分好後,交流分法。

  3、小結。

  二、解疑合探,知識遷移

  1、如果有140個橘子,按3:2分,應該怎樣分?學生討論分法,並試著解決。

  2、交流方法,展示。學生可能出現的方法:

  ⑴、藉助表格分。

  ⑵、發現橘子總數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佔3份,小班佔2份。先求出一份的數,再分別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個數。別佔橘子總數的幾分之幾,最後根據分數的意義解題。

  3、引導學生小結方法⑶的思路。

  ⑴計算分配的總份數。

  ⑵計算各部分佔總量的幾分之幾。

  ⑶利用乘法的意義解題。

  4、你喜歡哪種方法,請說明理由。

  5、回憶學過的“平均分配”,可以看成幾比幾?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小清要調製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比是2:9。需要巧克力多少克?

  2、3月12日是植樹節,學校把種植60棵小樹苗的任務分配給六年(3)班和二年(3)班,兩班人數相等。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隊輔導員,你會按怎樣的比例分配,兩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頁練一練第3題合理搭配早餐。

  四、總結評價,課後延伸。

  1、總結。

  2、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比的應用

  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這筐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麼分合理?

  3、先求出一共分成幾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個數分

  (以上方法可藉助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判斷應用題中涉及到的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2、能正確的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比較簡單的應用題。

  3、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的判斷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比例關係。

  教訓難點:

  能根據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實際操作,引入新知識。

  (1)、讓12個學生上講臺,站成相同的幾組,可以怎樣站?全班有48人,像他們這樣站可以站成幾組,或者每組可以站幾人?

  (2)、讓學生說說“每組人數、組數和總人數”這三個量的關係,每組人數、組數成什麼比例關係。

  (3)、全班有48人,像他們這樣站可以站成幾組,或者每組可以站幾人?

  (4)你是怎樣算的,可以列出式子嗎?

  二、教學例1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了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指導分析,理解題意。

  2、學生自己想辦法解答。

  3、師生探究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A、這道題中涉及到的量有哪些?

  B、哪種量一定(不變)?從哪裡知道的?

  C、路程和時間成什麼比例關係?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D、如果我們把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看著X千米,那麼我們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可以列出一個怎樣的方程?

  2小時和140千米相對應,5小時和X千米相對

  應,即可以列出比例:140:2=X:5

  E、學生列式並解答。

  F、說說怎樣檢驗我們的計算結果呢?

  4、如果把例1中的第三個條件和問題交換,又該怎樣來解答呢?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需要幾小時?

  學生自己解答,老師及時收集和處理反饋資訊。

  三、教學例2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駛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需要4小時到達,平均每小時需行駛多少千米?

  1、引導分析,理解題意,找到相關的量。

  2、準確判斷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

  3、學生解答,及時收集和處理反饋資訊。

  比較例1、例2的異同。

  四、小結:

  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要正確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準確的判斷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然後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解答。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徵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2、能力方面: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及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方面: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關注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意識、靈活思維品質過程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學會評價自我,欣賞他人。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靈活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

  (1)3月12號是植樹節學校把種植88棵小樹苗的任務分給六年級的每位同學,怎樣分配才合理?(平均分配)

  (2)李明和黃華合辦了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李明出資20萬元,黃華出資30萬元,兩年後盈利150萬元,怎樣分配利潤才合理?

  (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出示題目:幼兒園大班30個人,小班20個人,把這些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樣分比較合理?

  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認為怎樣分合理?說一說你的分法?

  2、出示題目:這筐橘子按3:2該怎樣分?

  自學提示:

  (1)可列表或畫圖。

  (2)聯絡比與分數的關係,將本題轉化成相關的分數應用題。

  (3)你還有其它的什麼想法,用你的方法試試吧!

  3、小組合作。

  4、各小組彙報自己的分法。

  5、解題思路:

  (1)明確分什麼?有多少?怎樣分?

  (2)計算總份數。

  (3)根據具體數量與對應分數的關係解題。

  師: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時候,同學們要認真分析數量關係,可以選擇多種方法解答。

  三、達標檢測。

  1、填空。

  (1)把60根小棒按2:3的比分成兩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

  (2)把60根小棒按1:1的比分成兩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

  2、實際應用。

  (1)六年級三班要舉行聯歡會,班委決定要買12千克水果,據調查,愛吃蘋果的同學和愛吃梨的同學的人數比是2:1,請你算一算,蘋果和梨各買多少千克?

  (2)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製成一種混凝土。配製4噸這種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噸?

  3、拓展延伸。

  把剛開始上課時老師留下的第二道題完成。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學生說說自己這節課的收穫。

  五、課堂作業:

  課後練一練的1題、2題、3題。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