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2篇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2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瞭解孟子及其思想

  2、學習課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3、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思路,瞭解具體內容;

  2.文言實詞、虛詞及重點語言現象和句式特點;

  教學難點

  1.孟子的實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張及在文中的體現;

  2.孟子的論辯技巧;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領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齊放。其中儒家思想對我國文化乃至政治的影響都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們分別被稱為“聖人”和“亞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

  二、背景介紹:

  《齊桓晉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齊國和齊宣王的一次談話記錄。它較為系統地闡明瞭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張,充分表現出孟子文章的曲折盡情、氣盛言和的特色,洋溢著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美。

  三、作者簡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山東鄒縣東南)人。孟子是戰國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於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遊列國,晚年回到家鄉講學著述,直到去世。後世統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亞聖”。

  2、《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到南宋時,朱熹把它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以及《論語》合為“四書”,把讀經的傳統推向更加狹窄的衚衕,成為後世(如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據。

  3、思想主張: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為堯舜)

  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

  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則)

  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國君傲然視之)

  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於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而對他的再傳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瞭解了。有誰能說說孟子的有關情況。

  孟子善辯,在論辯時又善設機巧,先縱後擒。散文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

  四、課文誦讀、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文章的結構如何劃分。

  明確:

  1.孟子和齊宣王的談話主要內容的實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張。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王請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興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至篇末。

  五、分析課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

  依據第一部分內容,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

  第三層:從“王說”到“王請度之”。

  1.學生朗讀第一層,抓住重點詞。

  “是以”屬固定詞。

  “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的“臣未聞之也。”

  (書下注釋中重點詞語)

  教師點撥思路:

  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以“臣未之聞也”一句巧妙地將話題轉向談論“王道”。

  2.學生自讀第二層,明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張,體會“以羊易牛”的闡發藝術。

  重點詞:

  “莫之能御”屬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莫能御之”。

  “之”字一詞多義現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見之”。

  3.學生自讀第三層,概括大意,並用兩個字概括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確: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二)分析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

  教師點撥:

  “危士臣”“朝秦楚”屬使動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與”“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三)分析第三部分

  熟讀後譯再背。

  抓住“進”“願”“恆心”“仰”“俯”“謹”等重點詞。

  六、學習孟子論辯技巧

  分析文章的三個波折

  第一個波折:孟子想向齊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藍圖,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齊宣王的怕難心理。齊宣王認為王天下很難,而霸天下則比較容易,所以,他說“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針對齊宣王的這一認識,孟子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別具眼光地指出齊宣王不是吝嗇,而是有不忍之心,而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再說,孟子的這一番言說,也讓人聽得順耳。所以,齊宣王說“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悅誠服地與孟子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來了。

  第二個波折:齊宣王雖然在思想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他又懷疑自己的能力。他說:“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說自己還是沒有信心。

  孟子針對這種思想上的疑難,採用了一組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說理。這就是“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齊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沒有認真去做罷了。這就進一步從思想上為自己陳述仁政理想學說鋪平了道路。

  第三個波折: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倒是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麼,他的“大欲”是什麼呢?這是孟子必須認識到並掃清的障礙,否則,王天下的大道理還是不能讓齊宣王聽到心裡去的。所謂能破才能立,就是這個道理。

  孟子善於察言觀色,他從兩人一開始的談話中就始終沒有敢忘記齊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圖,於是,他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地襯托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徹底擊碎了齊宣王的迷夢。

  文章中的這三個波折,呈現出迂迴曲折的特點,千迴百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這都是由齊宣王認識上的曲折決定的,課文的這種準確的記錄,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水平,這是理解上的'難點,更是理解上的樂點。

  七、賞析語言特點

  一篇好的文章,決不能只有思想,而沒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飾。語言的運用就特別強調修飾的功夫。為了把自己的思想準確、恰當、得體地傳達出來,課文使用了較多的語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達達到了完美的程度。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修辭格的運用和適當的神態描寫。

  1.比喻:比喻這種修辭格,是文學語言的重要的表達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將使文章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

  ①“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②“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形象地對比出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後者不過是舉手之勞。

  ③“天下可運於掌”這個比喻,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緣木求魚”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許多比喻一樣,已變成今天習用的成語,它形象地說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

  有人統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數量達159處之多。漢趙岐《孟子題詞》說:“孟子長於比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可謂說到了點子上。

  2.排比

  排比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參差錯落之美,又聲調鏗鏘,富於音樂性,在內容上既對文章進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強感情,使文章氣勢盛壯這種方法運用得好,則能使文采斐然,行而遠矣。

  ①如“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這一組排比句,以不可辯駁的氣勢說明“不能”是有別於“不為”的。它的淺顯易懂,還由於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簡御繁地把難懂的道理輕鬆自然地講得清楚明白。

  ②“為肥甘不足於口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這一組排比句,則是不厭其煩地故意揣度,既擴充了文章的內容,又使齊宣王為生活奢侈而自感慚愧,並進而去檢點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又迫使齊宣王朝著王天下的方向邁進。

  ③“今王發政施仁……皆欲赴愬於王”,這一組排比句,從“仕者”“耕者”“商賈”和“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發政施仁”的好處,在齊宣王面前顯示了巨大的誘惑力,展開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麗遠景。

  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個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農生產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情景,不但加強了思想上的說服力,而且加強了情緒上的感染力。

  3.適當的神態描寫

  孟子引導齊宣王說出“大欲”時,齊宣王“笑而不言”,這一筆寫出齊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麼理直氣壯的神態,極盡傳神之妙。

  八、作業

  1、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2、歸納本課文言知識。

《齊桓晉文之事》教學設計2

  《齊桓晉文之事》是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下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思想領域曾經歷過一個輝煌的時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後任何一個時代,我們在思想領域的變革都沒有當時那麼巨大,形式都沒有當時那麼多樣,內容都沒有那麼自由。這個時代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們分別被稱為“聖人”和“亞聖”。任何一種哲學,都會創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國寡民、佛家的因果報應來說,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則誘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樂、仁義並施的王道樂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圖景。

  一、教學目標

  1、熟讀文字,總體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學習重要的實詞、虛詞及句式。

  3、瞭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學習孟子迂迴曲折的論辯方法。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

  思維發展與提升: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審美鑑賞與創造: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說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文化傳承與理解:讓學生從文中體會學習孟子為政之道,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領會孟子的思想在當今社會中的現實意義。

  1、根據上下文來推斷詞句義;

  2、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說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高一的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孟子》中的篇章,有了一定的基礎,課前自學,查詢相關背景資料,幫助理解文章。

  《齊桓晉文之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思想領域曾經歷過一個輝煌的時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後任何一個時代,我們在思想領域的變革都沒有當時那麼巨大,形式都沒有當時那麼多樣,內容都沒有那麼自由。這個時代是:春秋戰國時期。大家能舉出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派別嗎?其中的儒家思想對我國文化乃至政治的影響都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們分別被稱為“聖人”和“亞聖”。對於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對他的再傳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瞭解了。有誰能說說孟子的有關情況。

  二、關於孟子

  1、孟子其人(略)

  2、《孟子》其書(略)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為堯舜)

  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

  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封建時代士大夫出世進退的準則)

  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國君傲然視之)

  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於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義也。

  [思考:為什麼孟子的思想會被後世接受呢?]任何一種哲學,都會創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國寡民、佛家的因果報應來說,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則誘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樂、仁義並施的王道樂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圖景。這對於王者來說,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有什麼比百姓歸附,國力強盛更令他們滿意的呢?對於老百姓來說,也是如此,有誰不樂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時代意義

  當時的社會背景:①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時代意義:孟子的思想具有明顯的進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貴君輕,在今天看來,它至少包括重視國家利益、反對特權意識、保護人民等多方面的含義。這種社會變革時期的新觀念,正符合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在我們的思想領域裡有著重大影響。孟子的追求是一種對社會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們學習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極高,作為文化精粹,我們當然有研究、借鑑、繼承和發揚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藉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著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1、教師和學生分別讀問話和答話,其他學生默讀。

  2、分男女兩組分別讀問話和答話。

  思考:

  1、孟子和齊宣王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孟子說服對方實行仁政,實現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觀點是什麼?(保民而王)

  四、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新課匯入

  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兩個重點內容要掌握:一是重點的文言字詞(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這也是今天的作業(分類歸納)。一是文章要表達的觀點,作者是怎樣表達這個觀點的。具體到孟子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觀點,他是怎樣表達這個觀點的,孟子是怎樣一步步說服齊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論辯藝術。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對我們大家也很實用。

二、串講課文:(列出基本層次)

  三、迂迴曲折的論辯藝術

  齊宣王——畏難孟子——解決

  1、畏難

  “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從齊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礎:“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悅誠服

  2、信心不足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比喻說理:“百鈞”“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3、大欲—對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激—然後快於心與:“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緣木求魚的比喻,齊宣王的迷夢被擊碎。(先破後立)

  四、語言特點

  一篇好的文章,決不能只有思想,而沒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飾。語言的運用就特別強調修飾的功夫。為了把自己的思想準確、恰當、得體地傳達出來,課文使用了較多的語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達達到了完美的程度。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修辭格的運用和適當的神態描寫。

  1、比喻:比喻這種修辭格,是文學語言的重要的表達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將使文章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

  ①“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②“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形象地對比出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後者不過是舉手之勞。

  ③“天下可運於掌”這個比喻,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緣木求魚”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許多比喻一樣,已變成今天習用的成語,它形象地說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

  有人統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數量達159處之多。漢趙岐《孟子題詞》說:“孟子長於比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可謂說到了點子上。

  2、排比

  排比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參差錯落之美,又聲調鏗鏘,富於音樂性,在內容上既對文章進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強感情,使文章氣勢盛壯這種方法運用得好,則能使文采斐然,行而遠矣。

  ①如“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這一組排比句,以不可辯駁的氣勢說明“不能”是有別於“不為”的。它的淺顯易懂,還由於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簡御繁地把難懂的道理輕鬆自然地講得清楚明白。

  ②“為肥甘不足於口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這一組排比句,則是不厭其煩地故意揣度,既擴充了文章的內容,又使齊宣王為生活奢侈而自感慚愧,並進而去檢點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又迫使齊宣王朝著王天下的方向邁進。

  ③“今王發政施仁……皆欲赴愬於王”,這一組排比句,從“仕者”“耕者”“商賈”和“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發政施仁”的好處,在齊宣王面前顯示了巨大的誘惑力,展開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麗遠景。

  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個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農生產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情景,不但加強了思想上的說服力,而且加強了情緒上的感染力。

  3、適當的神態描寫

  孟子引導齊宣王說出“大欲”時,齊宣王“笑而不言”,這一筆寫出齊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麼理直氣壯的神態,極盡傳神之妙。

  五、作業

  學生歸納文言知識。

  六、板書

  提出並明確話題(王道—霸道)——實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論點,肯定齊宣王能夠“保民而王”——不忍之心

  齊宣王未能實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為——推恩天下

  反面論述“霸道”危害,敦促齊宣王實行王道——推行仁政

  闡述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制民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