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認識“次”“瓜”等13個生字;會些“回”“片”“皮”3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表情的朗讀課文。
3、 感受並說出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培養認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次”“瓜”等13個生字;會些“回”“片”“皮”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 感受並說出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培養認真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討論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學模式】
玩中學。
【教學準備】
掛圖 生字卡。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揭示匯入,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課題“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齊讀。強調“次”是平舌音,兩點水旁。
2、出示課文插圖,聽配音朗讀課文。
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預習情況,教師巡視指導
1、小組長在組內帶讀生字,請同學給生字組詞。
2、組內同學自選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長隨意抽生字卡片請同學讀或記。
4、小組齊讀課文,並選一段最滿意的再讀。
三、小組彙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適當指導與組織,其他同學評價
1、A同學帶讀生字。
2、B同學介紹用“加一加”的方法記生字,“詞、什、得、仔、現”。
3、C同學請其他同學介紹剩下的字怎麼記。
4、D同學帶領全組齊讀剛才讀得最好的自然段。
5、同學們評價:“我喜歡A同學讀的,他聲音響亮,我送給他五顆星”。“我喜歡D同學讀的,他很投入,我給他五顆星”。
6、師評價:每個同學都有進步,而且我發現你們回答問題時聲音都比以前大了。
四、全班鞏固認字情況
1、開火車讀(有注音)
2、雙響炮讀。(即同桌齊讀,無注音,讀字並組詞)
五、再讀課文,觀察感悟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小燕子飛出去幾次?每一次他發現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同?
2、交流讀書所得。根據學生回答,依次處是不同階段的掛圖。引導觀察不同特徵。(如:大小、顏色、表皮)
六、精讀課文,訓練朗讀
談話:你是從課文的哪幾段知道這些特點的,找出來讀一讀。
1、指導個別朗讀燕子媽媽與小燕子的對話。隨機指導;燕子媽媽說話時態度親切,語速較慢,讀疑問句“有什麼不一樣?”時語調要上揚。“你說的對。”“很好”。“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幾句,要讀出讚揚的語氣。朗讀小燕子的話時語素稍快,表現出它興奮的心情。
2、同桌分角色朗讀。
3、請一二組當燕子媽媽,三四組當小燕子,教師旁白,朗讀二、三、四自然段。
七、再次觀察,拓展延伸
1、(出示實物:冬瓜和茄子)小朋友們,老師把冬瓜寶寶和茄子寶寶請到我們身邊來了,大家可以上來聞一聞、摸一摸,也可以看著課文插圖,討論一下冬瓜和茄子還有什麼不同。
2、同學們自由觀察交流表達。
八、指導書寫,開展競賽
1、認真觀察範字。提醒“回、片、皮”書寫的注意。
2、鼓勵學生找寫字夥伴進行書寫競賽。自己先寫一格,然後與寫字夥伴交換書本,在雙方的田字格里書寫,完成後兩人一起評價,在寫得好的字下面畫個小圓圈。看誰得到的圓圈多誰就獲得老師的一面小紅旗。
九、佈置課外實踐活動
觀察絲瓜和黃瓜的不同。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這是一隻多麼好學的小燕子!它在媽媽的耐心的啟發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最後終於明白了冬瓜和茄子的區別在於: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採用了童話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瞭解事物的特點的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裡行間。全文又採用學生喜愛的對話形式展開情節,充滿童趣,有利於學生對語言的感悟。便於教師在豐富的對話練習和分角色朗讀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認識新筆畫乛,認識新的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瞭解事物的特徵。
教學重點:
識字、認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要讓學生透過讀課文,明白自己為什麼喜歡燕子。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教學掛圖、歌曲磁帶,課文的朗讀錄音磁帶,(或電腦課件)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整體感知:
1、小朋友們,誰還記得《菜園裡》這首兒歌?(記得的學生一起背誦)
2、(課文插圖2投影)這節課老師要再一次帶你們到菜園裡去參觀。請大家仔細觀察,菜園裡都有些什麼?
3、是啊,秋天的菜園是多麼美呀!你聽,誰也來參觀這美麗的菜園?(配上樂曲《小燕子》)[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面。
4、這個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出示課題)讀課題。
5、學習生字次。
⑴這裡有個生字寶寶(指次字)讀時要注意什麼?(這是個整體認讀音節,讀平舌音。)
⑵誰能帶著小朋友們讀一讀。
⑶全班讀。再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過渡:小燕子怎麼一次比一次進步?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2、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課文。
3、再讀課文,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幾個小朋友讀課文。其他小朋友仔細聽,他們把音讀準確了沒有。(相機糾正學生的生字讀音,學習生字。)
三、自主學習課文2—4自然段。討論、交流。
1、自主自學後,小組討論。
⑴引入:小朋友,你喜歡這隻小燕子嗎?為什麼?(因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進步)
請小朋友輕聲讀課文,想一想,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都有什麼發現?(用○○○○圈出小燕子看到的東西。)
⑵請小朋友們四人小組合作,
a、討論: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都有什麼發現?
b、當一當小燕子,讀好小燕子說的話?
2、反饋: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麼?`
出示小燕子的話:
⑴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跟小燕子一起仔細觀察冬瓜與茄子的不同。(在投影上圈圈點點,並板書)
⑵小燕子三次去了菜園,每次都有不同的發現。如果你是小燕子,你的心情怎麼樣?(會是快樂的、高興的、興奮的)
你能(快樂地、興奮地、自豪地)讀出小燕子說的話嗎?{提示:一次比一次(快樂地、興奮地、自豪地)}
⑶除了小燕子的看到的,你還發現了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同?(提示:讀讀課文第一段)
3、小燕子透過觀察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一次比一次進步了。小朋友能不能也一次比一次進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 (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四、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本課對話較多,要啟發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
1、過渡:燕子媽媽剛才悄悄地告訴我說:小朋友們和小燕子一樣能幹,能這樣快學懂了課文。能把我和小燕子和對話說得一次比一次進步呢?
2、出示對話投影。
老師來當燕子媽媽,小朋友當小燕子我們來讀這段對話。
3、生生對讀,評議。(小燕子的話讀得很好,燕子媽媽的話讀得很有感情等)
4、教師指導:燕子媽媽說話時態度親切,讀它說的話時,語速較慢,要讀出激勵的語氣。你說得對好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要用讚揚的語氣來讀。範讀
4、學生練讀。
5、分角色讀。(可個別學生讀,可分組讀,師生對讀)(注意朗讀小燕子說的話時語速較快,透露出它興奮的心情。)
五、課堂作業:
1、在指導學生看明白課後讀讀說說這個題目的要求後,照樣子讀讀說說,如比比,比一比;聽聽,聽一聽;說說,說一說
(如比比和比一比有什麼不同?加上一表示更好地去做。)
2還可再擴充套件一些,如:想想,想一想;問問,問一問。
六、佈置課外作業:
1、跟好朋友分角色朗讀課文。
2、跟爸爸媽媽說說,你為什麼喜歡這隻小燕子。
3、收集蔬菜、水果的圖片,說說它們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作業反饋):你收集到哪些蔬菜、水果的圖片,請展示給同學看,說說它們在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方面,有什麼不同。
2、說說,小燕子媽媽為什麼說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二、嘗試識字。
1、朗讀課文,識字。
(出示本課生字)可愛的小燕子把生字寶寶藏在課文中了,請小朋友們讀課文,把生字寶寶用小圓圈圈出來,再多讀幾次。
2、出現全部生字(帶拼音),把你認識的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再看著拼音讀,男女生分行讀。注意重點指導:次、再、仔的聲母是平舌音,什的聲母是翹舌音,燕是整體認讀音節,什的韻母是前鼻音,樣、興的韻母是後鼻音,麼和得都讀輕聲。要指導學生把這些生字的字音讀準。如果有的學生讀錯字音,要啟發他自己糾正讀音。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剩下的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啟發學生多動腦,用自己認為容易記憶的方法來認記生字。如,仔、樣可以用偏旁加上熟字來記憶。)再與在是同音字,要指導學生從字形和字義兩方面來區別。
3、(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誰願來當一回小老師,教大家讀這些生字?
4、拓展詞句
⑴創設情境,遊戲識字。
秋天到了菜園裡的蔬菜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農民伯伯收蔬菜去。把下列帶有生字的詞語寫在蔬菜形的卡片上,讓學生上臺來採摘,摘一個,讀一個,讀對了給予熱烈的`掌聲。學生齊讀卡片。(生字注音)
再接再厲瓜熟蒂落再次數這麼細小
興致勃發可能現在細心興奮現象
三、表演課本劇。
小朋友們真能幹,這麼快就學會了生字,燕子媽媽不停地誇你們。不過燕子媽媽還想考考你們。你聽: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能不能學著演一演這個故事?(出示燕子母女的對話作為提示,可加上動作。)
請小朋友在座位上先和同桌練習一下,誰演得最認真,等會兒請你來演。
出示頭飾,學生上臺表演。
四、指導寫字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範字後再寫,並養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可以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逐步提高寫字能力。
2、指導學生寫字時,提醒學生注意:
回要先寫裡面的小口,後關門;
片的豎撇要由重到輕,末端輕快撇出;
乛是新學的筆畫,書寫時左低右高,鉤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3、學生書寫,教師作巡視。
五、拓展閱讀:(全文注音)
板書: (冬瓜圖) 躺在地上 大綠 皮有細毛
仔細觀察 次次進步
(茄子圖) 掛在枝上 小紫 柄有小刺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次、瓜、燕、什、麼、樣、得、再”等12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瞭解事物的特徵。
二、教學重難點:
1、識字、認字和寫字。
2、要讓學生透過讀課文,明白燕子媽媽為什麼誇獎小燕子。
三、教學過程:
(一)課題匯入
1、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前面學過的課文《菜園裡》嗎?一起來背一遍吧。
菜園裡生長著許多可愛而又有營養的蔬菜,出示課件,你能叫出這些蔬菜的名字嗎?
2、(出示課文插圖)菜園旁邊有一座小房子,而在小房子的屋簷下住著可愛的小燕子和他的媽媽。(找找圖中的屋簷)聽,他們家又發生有趣的故事了。想不想知道是什麼故事?
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15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生字“次”,並認識其偏旁)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藉助拼音寶寶的力量,將課文自由地讀一遍,注意讀準每個字的讀音,還要將課文讀通順。碰到不認識的字或讀不通順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2、你敢不敢接受同桌的檢查呢?同桌互讀,檢查並糾正讀音。如果同桌能將課文讀通順的,就在課題上打個勾。
3、指名分段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隨機出示幾個長句子,指導學生注意停頓,把句子讀通順。
屋簷下,燕子媽媽對小燕子說:“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
燕子媽媽說:“你說得對。你能不能再去看看,還有什麼不一樣?”
燕子媽媽點點頭,說:“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細看看,它們還有什麼不一樣?”
4、(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請學生認讀。同桌一起比比看,看誰最快將所有的詞語都認識。
冬瓜燕子什麼樣說得對再見可是仔細高興發現
5、將拼音寶寶送回家了,你還認識這些詞語寶寶嗎?(個別讀,齊讀,開火車讀)
6、(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將這些生字寶寶獨立出來,你還能不能將他們的名字叫出來呢?(個別讀,齊讀,抽獎遊戲讀)
隨機用“仔細”、“高興”、“發現”各說一句話。
7、給每個字組組詞(個別——開火車)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自由小聲朗讀一遍課文,想一想:
(1)媽媽叫小燕子去幹什麼?
(2)小燕子去菜園裡看了幾次?每一次看到的都一樣嗎?那小燕子三次看到的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用你喜歡的線條將小燕子的三次發現劃出來)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冬瓜躺大綠細毛
茄子掛小紫小刺
(3)燕子媽媽的每次誇獎是不是都一樣?
(4)燕子媽媽最後是怎麼誇讚小燕子的?(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燕子媽媽為什麼要誇讚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5)小燕子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進步?
(6)透過讀課文,你喜歡小燕子嗎?你覺得小燕子是一隻怎麼樣的動物呢?我們應該向它學習什麼?
(7)那你想對小燕子說些什麼呢?
(8)那你以後會怎麼做呢?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同桌之間互讀
2、分角色讀(男女、師生分角色讀)
(五)指導書寫
“回”:先寫裡面的“小口”,再關門。
“片”:注意筆畫順序和“豎撇”。
“皮”:提醒學生筆畫“橫勾”,不是“橫”。
(六)擴充套件活動
1、完成課後“說說,讀讀”
2、拿出實物:兩支鉛筆,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他們的特點,找出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