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青蛙本領大的教學設計範文

小青蛙本領大的教學設計

小青蛙本領大的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青蛙本領大的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青蛙本領大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彈跳的方法,練習跳的動作,小班體育教案:小青蛙本領大(附兒歌)。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跳躍;

  3、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遊戲的規則。

  教學準備:

  1、在室外選擇較平整的場地,用粉筆或其他記號筆在地上畫若干類似荷葉的圈。

  2、運用呼啦圈作為荷葉,可以根據孩子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圈之間的距離。

  教學過程:

  1、準備活動:教師編兒歌《小青蛙》“我是一隻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蟲,跳起來——吃掉它!”(活動四肢,鞏固向上跳的動作)

  2、進行遊戲:請幼兒分成男孩和女孩。 “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們要到河對岸去捉害蟲,看誰能從荷葉上跳到對岸。”

  ①請孩子從起始線開始,從一個圈跳到其他圈裡,一邊跳一邊說,“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②引導幼兒互相學習小青蛙的跳躍動作,說說那一隻小青蛙跳的遠,他是怎樣跳得?(請幼兒個別示範)幼兒集體學習彈跳的動作,瞭解手臂和腿的動作要配合才能跳的遠。

  ③指導幼兒再次嘗試運用手臂和腿的配合進行彈跳的動作,進行遊戲《小青蛙跳荷葉》;

  ④可以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改變增長圈和圈之間的距離;

  3、放鬆活動:《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動作進行腿部放鬆活動,(抖腿、捶腿)。

  附兒歌: 我是一隻小青蛙, 捉蟲本領大, 手兒伸一伸, 腿兒蹬一蹬, 蹲下——找一找小蟲, 跳起來——吃掉它!

  小青蛙本領大的教學設計2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走、跑、跳等多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本次活動選用幼兒熟悉的“小青蛙”作為切入點,既基於幼兒的經驗和興趣,又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各種動作的發展日趨完善,跳躍能力增強了很多,跳躍的遠度、高度和連續跳的永續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中班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在縱跳起跳時會出現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時屈膝緩衝過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現象。為此,本次活動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動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以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本次活動符合《綱要》要求,遵循幼兒生長髮育規律,能夠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要,具有可行性。

  二、活動目標

  1、主動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原地縱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方法。

  2、能有意識地控制腳掌活動,保持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3、樂於參加體育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

  2、活動難點:學會蹲跳、原地縱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方法,並保持身體動作的協調、靈活性。

  四、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綠色卡紙做成的荷葉若干,小青蛙頭飾每人一個。綠色卡紙做成的荷葉是體育遊戲活動的材料,它便於“跳荷葉”環節的.進行,小青蛙頭飾可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環境佈置:用綠色卡紙佈置一個池塘,“小池塘”旁邊一塊小空地作為田地全。

  五、活動過程

  (一)第一個環節:進場熱身運動,教師引導幼兒模仿一些動物的動作:蝸牛慢慢地走,螃蟹橫著走、小鴨子搖擺著走、小兔蹦蹦跳、小鳥左右飛。 愛模仿是幼兒的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點,在這一環節的設定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兒的這一個特點,來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還可達到活動前的熱身效果。我設計的一系列的模仿動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動作由慢到快,活動量由小變大:先學蝸牛慢慢走,學螃蟹橫著走,學小鴨子搖擺著走、學小鳥左右飛,學小兔蹦蹦跳。這還便於引出主要活動內容:模仿新朋友——小青蛙。

  (二)第二個環節: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在這一環節中透過提問,啟發幼兒有意識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1、提出問題:“小青蛙是怎麼跳的呀?”(此時,教師應儘量啟發並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青蛙跳的關鍵方法;同時關注幼兒的動作情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2、請幾個動作能力強的幼兒進行示範。(目的在於關注幼兒的動作是否協調、靈活,著重提示幼兒注意一些關鍵動作要領,讓幼兒把動作做得更到位。該環節我主要採用了提問法。)

  (三)第三個環節:鞏固動作經驗

  1、教師示範蹲跳,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雙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時候要往下蹲。蹲跳是本次體育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教師示範可以鞏固幼兒的動作經驗,還能起到一定的強調作用。)

  2、引導幼兒練習蹲跳。師:“我們現在來當回小青蛙,把蹲跳的本領學好。”(每個幼兒戴上頭飾,開始自由練習,教師觀看幼兒動作是否到位,提醒幼兒注意起跳和落地的姿勢,及時糾正做錯動作的幼兒,再次給予示範。)創設情景“小青蛙跳荷葉”,鞏固蹲跳的動作。師:“現在我們把本領學好了,我們到池塘上玩跳荷葉吧!記住要從一片荷葉跳到另一片荷葉上,不要掉進水裡了。音樂響起開始跳,音樂停動作停。”(播放音樂,幼兒開始跳荷葉,教師在旁邊觀察和指導。)

  3、音樂停止。師:“小青蛙們玩累了,我們先在荷葉上休息一下吧!”(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把蹲跳的動作進行鞏固練習。可根據幼兒運動的情況,利用音樂作為一種訊號,適時讓幼兒停下來休息,調整運動量。活動中教師還要注意觀察,並指導、鼓勵和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蹲跳動作的學習活動。此處主要採用了示範法、動作練習法,鞏固加深幼兒蹲跳的動作經驗,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

  (四)第四環節:遊戲“小青蛙吃害蟲”

  1、師:“小青蛙們玩了很長時間,發現肚子餓了,我們到田裡去捉害蟲吃吧。小青蛙是怎麼捉蟲吃的呀,誰來試一試?”(請幾個幼兒示範模仿青蛙縱跳吃蟲子,教師進行引導,讓幼兒將動作做得更到位一些。)

  2、師:“現在小青蛙們一起跳到田裡去捉蟲子吃吧!(這一環節是活動的難點,再次創設情景,主要訓練幼兒的縱向跳躍能力。在開始遊戲前教師雖然提出明確要求,但是幼兒往往會記不住,所以就需要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指

  3

  導。中班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在縱跳起跳時會出現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時屈膝緩衝過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現象。教師參與其中,和小朋友一起學青蛙原地縱跳吃蟲子,可以及時提醒幼兒糾正錯誤動作,強調安全注意事項,防止碰撞。同時關注孩子們的體力狀態,適當調節孩子的活動量。此處主要採用提問法。)

  (五)第五環節:放鬆活動。

  師:“小青蛙們吃飽了,我們到荷葉上放鬆一下,然後好好地睡一覺吧!”(教師帶領幼兒做一些放鬆舒緩的動作,如拍拍腿,揉揉腰,甩甩手腳,最後靜靜地“睡覺”,使原來興奮的神經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六、活動延伸

  根據幼兒掌握動作情況,可以讓幼兒在晨間活動或戶外活動時繼續練習相關動作。

  七、家園共育

  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做好家長工作。結合本次活動,父母應在幼兒園建議和指導下,經常帶領孩子到戶外親近大自然,放鬆身心,鍛鍊孩子的肌肉力量和跳躍能力,保持四肢協調性和靈活性,從而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