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2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電教館組織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教師培訓,五天的培訓,系統學習了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應用、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研討“中小學班班通工程”教學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習成果展示和分享等方面的知識。教師的精彩講解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就這五天的學習情況,談一談我的一點拙見。
新時代的大潮將我們帶入資訊社會、知識型社會、學習型社會,教育和資訊化不斷交織、融合和深化。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傳統的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師,提高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能力尤為重要。提高自己的課件製作水平勢在必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影片、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某些問題的設定,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
透過培訓,我對教學資源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它是為師生有效開展教學提供幫助的各種可利用的條件。最寶貴的資源是思維方式,最重要的資源是學生的大腦,最生動形象的資源是多媒體資源,最容易複製和傳播的資源是數字化資源。從廣義角度講,不僅教師、教材、教室是教學資源,而且學習夥伴也是教學資源;不僅學習小組是一種資源,而且學生遇到的困惑也是一種資源,甚至學生所犯的錯誤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多變的過程,單一的某種資源很難滿足實際教學需求,通常是多種教學資源一起使用或按一定序列使用。所以,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教學資源,考慮各種資源的特性,整體協調,互相配合。資訊化教學模式相比於傳統教學模式有著明顯的差異。資訊化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地位,是學習的幫促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進行生成性、創造性、自主探索、互動學習,教學形式是交叉學科、帶實際情境的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很豐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結合實際情況,儘可能地把資訊化教學模式融入自己的課堂,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是我參加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的第三天。今天的學習任務比較多,我在緊張和忙碌中度過了這一天。雖然感覺很緊張,但我感覺很充實。我忙碌著並快樂著。
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主要內容包括認識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習需要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學習環境分析、教學目標的編寫、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評價的設計和修改教學設計等10個內容。認真學習今天所學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發現自己的教學設計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前期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等都是我沒有考慮到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從理論上知道了多媒體教學的特徵;知道了什麼叫做教學媒體,以及為什麼要用這些媒體,運用多媒體的依據及使用原則;理解了教學設計的過程,以及我們所用的授導型教學與探究型教學的區別於聯絡;學習了課件製作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體應用的能力。所有內容以交流為重要手段,其中有反思;有討論;有分享……使我們在彼此的交流中獲得共同的提高。好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多媒體教學更是這樣。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是以傳統教學設計為基礎的,除了具有一般教學設計的特徵外,更加註重了教學媒體的選擇和應用,更加註重了學生的學習指導,更加註重分析媒體、資源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中作用,以達到最最佳化的教學效果。當我們選擇了合適的教學媒體後,還要考慮教學媒體使用方式,遵循教學媒體的應用原則,找準教學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多媒體教學設計應以教材為本,以學生為本,適合所教內容,適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體現出多媒體的優越性,但使用多媒體要適可而止,不要使用過多、過於繁雜。
知識爆炸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教學活動必須提高效率,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必須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因此,我認為我們應抓住現有的、最佳化的、有效的資源,結合多媒體巧妙地設計教學流程,會使課堂大放異彩。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8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多媒體培訓活動。在本次學習中透過劉紅強、郭軍禮、羅永剛、馬記剛和馬相軍老師的耐心講解和演示,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多媒體的特徵,理解了教學設計的過程,學習了課件製作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體應用的能力。
在培訓中各位教師運用了我們教學生的方法:小組合作法,六個人一組,選出水平高的為組長,在學習過程中一起研習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採取自學、講解、練習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採取點名、點組等提問方式,根據問題回答情況及作業上交情況進行個人和小組評價,極大的調動了個人和小組學習的極積性和主動性。它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策略,需要我們積極參與。
透過劉紅強老師的講解,使我對教學資源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它是為師生有效開展教學提供幫助的各種可利用的條件。最寶貴的資源是思維方式,最重要的資源是學生的大腦,最生動形象的資源是多媒體資源,最容易複製和傳播的資源是數字化資源。
總之,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不僅開闊了視野,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以後能更好的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特感謝講解教師在百忙之中給予我們的講解。希望以後,多進行這樣的培訓。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透過參加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的學習,我認識到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感受到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也使我懂得了許多新知識,拓寬了視野,真是受益匪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發展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3.觀念上的更新
本次資訊科技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時間,但是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計算機的使用在往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進行文字操作的工具而已,本來我平時也不太注意對計算機技能的學習,總是有了問題就打電話求助,從沒有想過要自己去掌握這樣的技術。
4.細節上的滲透
本次培訓中,授課教師注重細節上的教學滲透,他們不僅教給我技巧,更在無形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大家,在一些細節的講解上十分細緻,恰當地滲透一些舊知識,使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能得到提高。
五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感受卻頗多。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5
這學期暑假我參加了清豐縣教委中心組織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課程培訓。古語有云“活到老,學到老”,在這個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不能與時俱進,肯定會被淘汰,而這一至真名理,始終需要我們的貫徹實施,同時這也是一個提高自我修養的絕好機會,透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透過這次電腦課程的培訓,我知道了教學資源的檢索、收集、下載和加工處理的重要性,提高了我對電腦操作的熟練程度,對於相關的軟體也可熟練操作,也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對於以後的課件製作是一大助力,瞭解了多媒體環境下教學設計的特點和方法,也學會了教學資源與教學設計整合的方法,並親身實踐以加深印象。
二.隨著時代的發展,資訊的變更變得至關重要,有時候掌握資訊就等於掌握了未來,而因特網上的大量資訊就很好的幫助了我,它讓我隨時隨地的掌握資訊的變化,以更好的掌握時代的發展,能更好的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至於被淘汰,不過因特網上的資訊因為太過龐雜,所以無可避免的夾雜一些有害資訊,所以做好資訊的篩選尤為重要,這一點也是我們最應該教給學生的,以便他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的學習,同時透過這個的學習,也增加了我與學生交流的話題,更好的瞭解學生的變化,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三.透過培訓,我認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與小組的幾位老師合作的也很愉快,使我充分驗證了“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名言,也使我交到了不少良師益友,這些將是我以後學習生活中的榜樣和前進的動力。
總之,透過這次的學習培訓,我是受益頗多,不僅加強了自己的專業技能,學到了很多多媒體應用技巧,也打開了一扇更為廣闊空間的大門,相信未來會更光明。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我是一名農村小學教師,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我的多媒體運用知識匱乏。今年暑假,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的培訓,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樹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為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培訓教師向我們全面的講解了新的教育理念,運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形象說明如何轉變問題學生,我知道了一些教育學心理學專家的教育思想,比如杜威的“最近發展區”,對我們教學的指導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二,教師應該具有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觀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都要求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另外,我還學習並掌握瞭如何運用教學摸板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設計教學目標,如何選擇媒體,如何編寫教學目標,如何選用教學方法並開展教學評價,並且學會了做部落格,知道了很多對教學有幫助的各地教研網站,如何下載檔案,如何處理音訊和影片檔案……這些知識對我的教學和生活都是非常實用的。學習和實踐了這些知識和技能,我在教學設計、資源收集、網路互動等今後必須或將會用到的教育技術都得到了長足的提高,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將上面所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於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的提高,為在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的進一步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暑期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教師參加培訓心得體會: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7
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教學已進入我國的教育領域,並得到迅速的發展。多媒體在教育上的應用,使得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材觀念與形式、課堂教學結構、以至教學思想與教學理論都發生了變革。那麼,在小學美術中,電腦多媒體教學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對學習內容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他們就輕鬆愉快的學習,而且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我們的多媒體課件大多由影檢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如在教《山壁上的畫》這一欣賞課時,由於學生對古代歷史的理解比較模糊,也不可能取一個新石器時代壁畫給學生以直觀感受,為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如何讓學生掌握古代壁畫特點去分析並理解,我選擇了多媒體。透過圖片展示介紹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在生活中創作壁畫,再透過古代生活與現代生活的條件比較,得出古代勞動人民為什麼要在懸崖上創作壁畫的原因及道理。這時,全班學生對古代花山壁畫有了初步瞭解,氣氛漸活躍,紛紛說出自己對當時勞動人民敬仰和佩服,從而培養了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品德。我再設巧關:把花山壁畫區域性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給學生觀察,讓學生似乎進入了古代花山壁畫的場面中:一群群高大威猛的狩獵者圍成一圈,中間一頭驚慌失措的野鹿無處可逃、人們手舞足蹈歡慶狩獵的收穫……規模宏大的場面引起了學生翩翩的想象力。這樣一步步引申,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降低了欣賞難度。最後,在讓學生討論過程當中,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想象能力既全面又各有新意,整堂課取得較好成果。我認為,多媒體課件雖需投入不少精力,只要用得巧、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有針對性進行施教。一定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最佳化教學、提高效率。
多媒體是現代化教學的手段,它的魅力所在,不僅是直觀形象,還能最佳化教學過程,使教學內容充滿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能造就一個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運用各種新穎的引課藝術,創設與教材相適應的樂學氛圍,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慾望,展開豐富的想象、聯想,產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參與學習、主動探究創造。電腦多媒體擅於將形、聲、光、色、動、靜等溶於一體,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
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遵循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原則,根據新課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巧妙運用電腦多媒體,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如在教《明度對比》一課教學時,透過多媒體配上優美的音樂先展示一段圖片欣賞影片。展示的圖片的圖案色彩豔麗,不同的圖片變化多樣,給學生以視、聽上美的享受,營造出輕鬆、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圖片中圖案色彩逐步漸變出現,使學生對將要學的內容有了很快的理解,為接下去的學習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欣賞圖片時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們被這些美麗的圖片深深地吸引住了,有的嘖嘖稱讚,有的互相討論是怎樣畫的,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色彩構成繪製的情境之中。這時教師抓住時機,讓學生由整體欣賞集中到明度對比這一區域性審美之中,學生興趣盎然,誰都感覺到了明度推移的美麗,將熱切的情愫昇華到理性。由於繪畫知識的限制,學生並不能完全搞懂其原理。這時,教師再自然地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這樣創設情境,匯入新課,“疑”中生趣,於是探究新知識奧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豐富想象、培養創造力。
利用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對美術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的創作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從知識點和新穎性、趣味性等方面作多方面的思考和精心策劃。這樣,生動活潑的畫面以及多種媒體的共同參與,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創設了一種理想的想象空間。而廣闊的想象空間則是使他們暢所欲言、打破思想束縛、自由發揮想象力的肥沃土壤。從而可以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接受知識。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有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援。電腦展示的畫面有豐富的色彩,有有趣的動畫效果,有生動的故事情節,有優美的音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在積極的參與中提高想象能力,進而激發學生進行求新求異的創造性思維的激情。這樣,在多媒體技術下的學生美術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就得到了很好的培養與發展。
如第九冊中國畫《麻雀》一課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裝置先播放一段配有悠揚輕音樂的鳥鳴聲,讓學生閉上眼睛,一邊欣賞樂聲,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自己到了怎樣的環境之中,看到了什麼。有了樂聲的引導,透過想象,將學生帶入了一種美麗的境界:有的說,自己來到了幽靜的山谷之中,聽到了鳥鳴聲,泉水叮咚聲;有的說,看到了晨曦百鳥爭鳴的美景;有的說,自己來到了一片美麗的林子裡,坐在芳草地上,彈奏著古箏曲,引來了許多小鳥為他伴奏;有的說……學生完全沉浸在由自己想象營造出來的鳥語花香的美景中。這為接下去的學習、創作作好了理想的準備。
總之,電教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光、色、形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確實利於最佳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益。電教媒體所具有的潛在優勢是客觀存在的,但其優勢的發揮,必須建立在與其他教學媒體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必須透過教學過程加以實現。發揮電教媒體的優勢,能促進教學結構要素髮生變化,產生新作用,同樣,能使學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有效地發展和提高。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選取電教媒體的最佳作用點,絕不可認為電教媒體用得越多越好。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8
多媒體技術運用於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成為語文教學活動的潤滑劑。它是一種把聲音、文字、圖形和影象等多種媒體和計算機結合在一起的技術。正確適當的運用多媒體不僅可以使師生關係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時間(課堂)、空間(課間)內打破地域界限,展現古今中外的客觀事實,使經驗較貧乏的小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很感性的認識教材中的事物,達到知識領域、情感領域目標。多媒體利用聲、光、電、畫等手段製作成的動畫,還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學生在課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進行學習,使枯燥的課堂學習成為他們學習語文的樂園。
一、最佳化課堂氣氛,促進師生關係轉換要建立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離不開人的因素。
而教師和學生則是課堂進行的主要關係,包括師生之間的角色和人際關係。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使師生關係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使學生在一種寬鬆、平等的氣氛中快樂的學習語文。
1、促進師生角色的轉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集教學內容的傳授者、教學策略的設計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等多種角色於一體。教師是中心,學生處於教師的嚴格管理和制約中,師生角色的差異容易使師生關係對立,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潛能的發揮,學生容易出現被動學的情況。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把枯燥的理論知識用聲、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現出來,教師可以在展現的同時對學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助學者。在此過程中師生間的互動增加,從而由被動的受教育轉變為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構造者。由於教師宕機的這種轉變,使學生和教師處於平等地位,減弱了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從而使學生敢於踴躍發言,課堂氣氛活躍。
2、優化了師生關係。師生關係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表現為一種單項的傳授關係,教師高高在上,學生為了不打破這種權威,往往處於封閉保守狀態,更談不上主動、自覺、自主學習。教師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可以實現小組協作學習,教師走下講臺,成為學生遇到困難能及時給予幫助的朋友。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雙向參與、溝通、平等協作的朋友關係。這種關係貫穿於整個教學的過程之中,極大的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於語文課一般具有情景性,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提供課文的背景、音樂、人文資料營造氣氛或進行角色表演。這種情況下教師以朋友出現在舞臺,師生交流增多、互動頻繁,教師和學生人氣都大大提高。
二、最佳化教學內容,引起學生興趣,促進能力培養。
語文是一門文學藝術,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的教學環境下,很難讓學生領悟到課文的真正魅力,而多媒體的運用,正是把現代科技引進課堂優化了教學內容,使學生易學、樂學,培養了學生記憶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各種能力。
1、突破時空的限制,誘發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本原性動力,沒有興趣更談不上主動、自覺、及至自主。語文課的教學,由於教材中的課文和作者都處於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空間,而學生由於生活經驗的限制,缺乏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教師在傳統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手法,難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積極情感,學生的興趣也難以調動。教師使用多媒體能打破時空限制,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直觀形象逼真地展現出來,能使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去領略語言文學所描繪“美”的情景,從而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小語第六冊《廬山雲霧》是描繪了廬山那絢麗多姿,神奇多變的景象,使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可是大部分同學都沒有親眼見過,儘管課文描寫的非常美,儘管老師用充滿感情的語言來形容,講述,可是學生的腦海裡沒有這樣的圖畫,因此興趣不高。
但如果運用多媒體來教學,多媒體可突破時空限制,把廬山的“秀麗”,雲霧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畫面一一展現在同學們眼前,並配以優美的音樂、恰當的解說,同學們頓時就被深深吸引住,特別是當多媒體展現雲霧“瞬息萬變”的畫面時,同學們高興的直拍手,嘴裡不禁的說:“廬山的雲霧真神奇呀!我恨不得馬上就去廬山看看。”就這樣同學們主動透過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體會課文,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2、再現情景,突破知識的重難點如何巧妙的突破文章的重難點,這一直以來是我們語文教師不斷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只要恰當運用多媒體巧妙的再現課文中的情景,不僅能夠突破知識的重難點,而且能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增強學習的趣味。如:我在上《狼和鹿》這一課時,為了讓同學們理解生態平衡這一難點,她製作了狼被殺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殺後森林中的情景的動畫,並配以恰當的音樂,當這兩組反差很大的畫面、音樂出現在同學們眼前時,同學們被震撼了,深刻的瞭解到雖然人們的初衷是為了保護鹿而殺了狼,可結果不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蔥綠繁茂的大森林變得象被火燒過一樣。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講解,同學們自然而然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人類一定要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就這樣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迎刃而解。
3、拓寬視聽範圍,訓練記憶能力人類感覺器官獲取資訊主要靠視聽覺,而傳統教學主要是透過聽覺讓學生記憶,這種記憶較為枯燥,為被動記憶,記憶的時間也不長。多媒體則從不同方面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形成學生大腦皮層多個興奮中心,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在自學的感知思維中培養了記憶能力。如:《翠鳥》一文中有一段描寫翠鳥的。為了便於學生觀察,就可利用多媒體制作一個放大的翠鳥鏡頭,讓學生從翠鳥的爪、羽毛、眼睛、嘴等方面進行細緻的觀察。透過觀察學生看著畫面,就能很快的說出翠鳥的外形特徵,每每我一提起翠鳥長的什麼樣,同學們都能準確無誤的告訴我。學生對翠鳥外形特徵的認識更直觀、準確、記憶也就更為深刻了。 4、走進動畫世界,激發表達慾望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位同學都酷愛“動畫片”。而多媒體正是從小學生的愛好出發,用聲、光、電、畫等媒體制作動畫,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畫面的可視性和美感,創設出一個美妙的教學空間。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讓他們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如:聽、說訓練《知錯就改》根據教學內容製作了:
1、孫小聖和小熊丁丁去公園。
2、孫小聖在公園的柱子上留下七個字。
3、孫小聖改正錯誤等三幅動畫片。
在教學時逐幅播放,同時根據需要適時配上聲音,這樣學生就不知不覺地被帶入了一個美妙的動畫世界,學生的聽覺、視覺都被利用起來,促進心理內化,學生興趣盎然,每欣賞完一幅動畫後就會議論紛紛,爭先恐後的舉手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有同學還針對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如:當一名同學說到孫小聖知道自己錯了低下頭的時候,就有同學提出問題:“光知道錯了還不行,應該改正。”那怎麼改正呢?同學們針對這個問題有進行了一番討論。有的同學說:“應該擦掉”有的同學說:“應該在亭子旁豎一塊牌子寫上:禁止塗寫”等。同學們在討論中不僅能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使自己的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在討論中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揮,促進了思維的發展。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從以上兩大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在語文教學時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使師生關係融洽,課堂氣氛積極向上,而且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覺和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從被動地位轉為主動地位,對學生理解、記憶表達等能力的訓練效果遠遠優於傳統教學。那麼,是否只要較多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讓學生可以快樂的.學習語文,主動的接受知識呢?經驗表明,只有正確的使用多媒體技術,才能較好的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能力。反之,如果使用不當,不僅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處於沉悶或混亂狀態,而且會侷限學生的思維,不能達到語文課的教學目的。因此,在語文教學時應有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做到以下“四要”。
1、教師要在課前作好充分的備課工作教師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選擇具有最佳表達效果的多媒體技術,使多媒體應用得舒適、適當,學生才更容易學、更願意學。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思維。
2、課件設計要從學生切實感受出發一切先進的教學手段都是為學生服務,語文教學課件的設計要以學生為出發點,要以學生的思想、思維感受及接受能力著手,如在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如能正確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受益匪淺。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對於漢字的演變過程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同時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的課件更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課堂上要關注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關注各種教學螢幕,未注意學生的反饋和交流,使“人灌”變為“機灌”那麼學生仍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以致感到厭煩甚至不願聽課,課堂的氣氛就會處於“沉悶”或“混亂狀態”。而如果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能夠關注到學生的反饋,並及時地進行語言式眼神的交流,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受到重視的感覺,其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激發。
4、要避免走進多媒體使用的誤區有的教師誤認為,只要多次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就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有的教師力求多媒體畫面的漂亮和動畫效果,結果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並未關注所要掌握的內容,而是過分注意不須掌握的部分,甚至會出現自發性的討論,致使課堂教學處於騷動不安狀態。總之,教師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才能使教學有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才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創造性及語文內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9
如何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在政治課教學中如何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正確應用多媒體,大大革新了課堂教學手段和途徑,多媒體透過聲像、文字、圖表、動畫等多個角度創設情境,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應用多媒體教學,也有利於擴大學生視野,增大課堂密度,提高學習效率,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可是我透過教學實踐和學生反饋發現:多媒體應用不當,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思考。以高中政治課為例,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課件越豐富、容量越大與課堂效果的關係
我們政治課教師在開發、製作、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時候,必須把握必要性和科學性原則,要看教學內容是否需要,不要片面追求資訊的"大而全",認為不加入音訊影片便不是好的多媒體,結果教學過程雖然很熱鬧、很活躍、但實際效果並不好。另外,如果螢幕過度花花綠綠,附加資訊和無關資訊過多,雖然從心理上刺激了學生的感知能力,但卻顯得主次不分,容易使學生分散注意力, 不知彼此,成為毫無意義的累贅。
二、多媒體教學形式與其它課堂教學形式的關係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物件的特點,透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它是學生髮現、探究、接受資訊並最終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學生學習的幫手。對教師來講,它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基於高中思想政治課本身的學科特點,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於多媒體。
三、公開課與多媒體輔助的關係
思想政治課不同於其他學科,其時政性是比較強的,不論多深的理論,都來源於實踐,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現實材料,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必須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而且作為一門以德育教育為主的社會學科,注重對高中生們思想道德與科學“三觀”的培養,有些課的教學目標並非幾條簡單原理的教授可以達成,這就決定了有很多課的內容完全可以用其他豐富的課堂教學方式來進行,如課堂研討、課堂辯論等。
我認為,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之前,要充分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不可認為彷彿有了多媒體就是高科技,才算得上現代化的教學,所以就生搬硬套多媒體輔助教學,本無必要用多媒體的課堂教學也非用不可,結果一定是譁眾取寵。
而對於多媒體課件開發製作應當科學可行,以求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從而達到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
教育無論如何發展,也不能置課堂教學效果於不顧,而應客觀地考慮傳統方面的因素,如教師的教學藝術、教學語言、教態、板書等。也只有如此,才能指引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走向正確的道路,而不至於片面追求“讓課動起來”,不顧效果,為“形式”而用。
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它應當在出色實現教學效果的基礎上發揮光彩。我們在實踐中要科學運用,走出誤區,認識清楚,真正發揮它無可比擬的優越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透過暑假的繼續教育培訓,我對教學的多媒體有了新的更深的認識。透過學習,我認識了視覺媒體有哪些?視覺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怎樣使用OCR軟體獲取文字素材、如何使用光影魔術手處理圖片、如何應用QQ截圖、探尋powerpoint設計規律、如何利用微信進行語音會話、如何利用智慧手機錄製微課件、如何在數字化環境中實施教學、認識了常用的教學資源及其作用、查詢資料的常用教學資源網有哪些、媒體和資源在教學中如何融合使用等等。學習的內容種類多,豐富多彩。我學習後感慨良多:
1、感到教學媒體發展的迅速。
我以前用錄音機教學,接著又用投影儀,現在用電教平臺。在現在的學習中我見識了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QQ截圖等許多新的東西,從教學媒體的使用,我感到教學媒體的發展非常之迅速,不斷有新的教學媒體湧現出來。
2、開闊了自己的視野。
剛開始學,我以為和以前一樣應付學習,但我又詳細地看了看這些影片,覺得裡面的內容挺好,比如,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QQ截圖、如何利用微信進行語音會話、如何利用智慧手機錄製微課件等等,對我們教學的作用非常之大。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
3、所學的知識很實用。
這次學習的內容很實用。比如,怎樣使用OCR軟體獲取文字素材、如何使用光影魔術手處理圖片、如何應用截圖、探尋Powerpoint設計規律、如何利用微信進行語音會話等這些都是很新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實用。
4、做到學以致用。
我決定繼續學習這些教學媒體,做到熟練操作,將學習的內容應用在教學上,加大教學知識的容量,讓學生汲取更多的知識。總之,我覺得這次的學習上級編排較好,我們在輕鬆中學,在有趣中學,學習的收穫頗豐。
第一、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助於加快教學速度,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練習鞏固。在普通的教室裡上課,老師要用粉筆板書教學內容、習題、解題過程等,這樣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利用多媒體,預先製作好課件,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增加教學的密度;還可以即時反饋,體現反饋的廣度。
第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深刻體會到它的優勢,從而促使我去認真學習計算機操作,學習製作課件,在網上收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成績。
總之,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合理利用好課堂時間,在相同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又促進我們老師學習,提高教學能力。當然我清醒地認識到它也有弊端,應該如何發揮它的用處,揚長弊短,這也是我所要思考的。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多媒體技術是指將文字、圖形、動畫、聲音、影片等多種媒體資訊經計算機裝置獲取、編輯、儲存等綜合處理後,以單獨或合成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技術和方法。它既代表著一個廣闊的計算機應用領域,又代表著一種新的教育技術。目前,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被廣泛運用,在中小學教學中也有較大程度的普及。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近年來在企業職工培訓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對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但是,對於多媒體教學,人們在認識與實踐兩方面都還普遍存在著一些誤區,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的特點,改變對多媒體教學的錯誤理解,找到科學合理的矯治措施,將有助於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在教育和培訓領域的巨大功能,為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優秀人才奠定紮實的基礎。
一、多媒體教學在電力企業培訓中應用的優勢
多媒體技術綜合了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聲像技術等多種現代技術,能夠營造圖文並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可顯著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改善學習效果。具體來說,多媒體教學在電力企業培訓中的優勢體現在四個方面。
1.化解工學矛盾,避免資源浪費
傳統的電力企業職工培訓往往根據上級或本企業培訓計劃安排,透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種方式是定期從高校或企業中聘請專業老師辦班授課,另一種方式是集中將本單位職工批次送出去培訓。隨著電網的發展,電力員工工作負擔日益加重,培訓過多,尤其是外送培訓過多,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而利用多媒體教學,受訓人員無需脫產,只要根據管理員分配的使用者賬號就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地點、時間登入到系統進行自學培訓,這樣就使面授培訓時間明顯縮短,有效避免了傳統培訓方式中存在的工學矛盾。同時,培訓課件的統一管理和分配也有利於實現資訊資源共享,為電力企業節約了大量的培訓經費。
2.課堂教學直觀,培訓質量提高
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援下,原理、定義及教學模型等較抽象的培訓內容可以透過影像或圖片等輔助說明,這樣就減少了理論的抽象性,便於學員加深理解,增強記憶。這種形式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的表現力,強化和支援教師對培訓內容的講解,使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生動,易於理解。同時,它還能有效激發參訓員工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培訓質量較傳統培訓方式有了顯著提高。
3.實現教學互動,利於個性培養
教學過程是一種“教”與“學”的雙邊過程,又是師生資訊交流和心理溝通的過程,這種交流和溝通會直接影響學員的學習效果。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能實現學習者與機器之間的互動,還能實現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多向交流。教師可透過學習者反饋回的資訊及時調整培訓的速度、方法等,方便學員準確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多媒體教學的靈活多變性與互動性使學習者對知識資訊的獲取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控制資訊的選擇、流向及內容。他們可以依據個人情況選擇學習的內容、時間和進度等,充分發揮了學習者的主體作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教育。
4.藉助技術保障,實現科學管理
藉助多媒體培訓系統的先進技術使得對整個培訓過程的組織與管理更加科學、高效。根據培訓的目標和要求,電力多媒體系統以培訓目錄為主線,把複雜的培訓內容組成一個有機的軟體整體。系統可以對學員整個學習過程(包括登入學習、練習填寫、測驗解答、分組討論等)都進行詳細的記錄,為對培訓工作進行統計分析提供了詳實的資料資料。實行計算機統一管理的另一大好處就是能為電力企業職工培訓的全過程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保證了整個培訓過程能公正、規範、有序進行。
二、多媒體教學的常見誤區
1.“輔助”變成“替代”
教學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雙邊活動過程,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只有這兩個方面相互結合,師生共同參與,才能圓滿實現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如果不熟悉自己學員的個性特點和知識結構,教學時就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與傳統教學的這一優點相比,目前的多媒體教學還缺少這種高度的靈活性,它的一切反應都由事先設定的程式來指揮完成,學習者只能根據設計程式事先安排好的順序進行學習,這樣就缺乏一定的自主性與多樣性,更談不上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特殊問題或偶發事件。所以,多媒體作為教學的一種手段,它只能定位於起一個輔助教學的作用,還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教,更不能代替學習者的學。但現實情況中,有部分教師上課時以計算機代替講授,整個教學過程全部由計算機來完成,學習者只能跟著死板的計算機被動地學習。顯然,這種做法使師生雙方缺少流暢的溝通,教與學嚴重脫節,根本無法保證教學效果。"
2.多媒體使用過“度”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解決一些傳統教學方法不易解決的問題上具有一定優勢。但計算機在輔助教學中的運用也要適度,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用。有的教師對計算機過於偏愛,不管教學內容適合不適合用計算機呈現,都照用不誤,如將大量的板書、繁雜的推導過程等也用課件來顯示,結果學習者難以理解,無法掌握。
3.形式重於內容
儘管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優勢,但它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並不是教學的根本內容。在教學實踐中,由於部分教師對現代教學觀念的認識不足,把內容和形式的位置顛倒,具體應用上存在著諸多誤區,主要表現為:生搬硬套,把不適合進行多媒體教學的課程或章節也用多媒體講授,為“應用而應用”;認為只有整堂課都用多媒體才叫現代教育,忽略了板書、講解、掛圖等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的重要作用;不講究教學效率、不注意學習者的心理特點,運用現代教育手段進行新的“滿堂灌”;製作課件時片面地追求多媒體效果,採用了過多的顏色、動畫等效果,學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上,而不去關心這堂課的教學內容,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常見誤區的矯治
1.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係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是將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組合式教學,而不是對傳統媒體與教學的絕對取代。傳統教學方法中仍有許多值得繼承和發揚的優點,如教師能用三言兩語把複雜的問題講得清楚透徹,這是任何現代技術都無法代替的。傳統教學中的許多教學方法如講授、演示、練習等,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而現代的各種傳播媒體無論怎樣先進,功能如何完善,它們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上述的傳統教學手段。如果沒有教師的講解,即便是最好的軟體,對於多數環境中的學習者來說也是不夠的。大量事實和經驗表明,最成功的學習是把教師活動與技術整合到一個更廣泛的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係應當是一種有機整合的互補關係,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的好方法,又要結合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取長補短,共同實現教學目標。
2.提高教師駕馭多媒體的能力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實際應用中卻經常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來說固然有很多可能,但普遍認為教師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教師應該熟悉教育教學理論,掌握知識學習的過程及特點,注重教材、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的有機配合,認真鑽研教材,充分了解所授課程體系及基本教學內容,按照適用、適度的原則,合理選擇教學形式和組織教學資源;善於透過各種途徑收集、整理、改造、製作與自己教學有關的圖片、音像等資料,形成自己的多媒體資料庫;找準適合於自己教學需要、容易掌握使用的多媒體教學軟體平臺,製作出優秀的課件。教師尤其要積極學習計算機知識和現代教育技術知識,不斷提高自己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能力,積極瞭解、學習計算機及現代教育技術的新知識、新技術,並將其應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要積極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積極向優秀的同行學習,努力提高自己進行多媒體教學的能力。
3.製作優質實用的課件
優秀的課件是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資源,沒有好的課件就不可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不可能清楚地向學習者展現需要學習的內容。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這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完美體現其在現代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就必須得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好課件,以保證活躍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好的課件一定要做到內容豐富、結構合理、重點突出,最忌譁眾取寵,過分追求螢幕藝術效果。對各種媒體的過度和不當使用反而會成為教學的干擾源,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過分追求課件的觀賞性而忽視其實用性是不符合課程改革需要的。只有實用性強的課件才能體現出課件為教學服務的真正價值。製作課件時應發揚協作共享精神,每個教師都有自身的優點,以課程組為單位備課和製作課件可以克服個體的不足,博採眾家之長,有條件的可以組建課件庫。另外,一個優秀的課件不是短時間內能圓滿完成的,需要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地補充、完善,以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出現使教育技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為教學提供了其他教學設施所無法替代的服務,也為企業職工培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只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和優勢,並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真正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技術將會在現代教育中發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隨著電子計算機與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普及,多媒體在當前農民培訓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提升授課質量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幹部學校作為開展農民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教育機構,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對多媒體的應用力度,從而不斷提升授課質量,讓農民掌握到更多實用的生產技能。
一、多媒體在農民培訓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一是節省板書時間,提升教學效率。不同於傳統授課模式,教師可以提前將多媒體課件準備好,在培訓教學中不需要書寫板書,從而提升了授課效率。二是教學形式生動新穎,能夠激發農民興趣。多媒體集文字、圖片、影片、圖形和動畫等為一體,可以對農民的聽覺與視覺帶來強烈刺激,教學過程也更加生動、形象。同時可以透過超連結、動畫等動態手段組織教學內容,可以將一些抽象概念、具體操作或實踐過程呈現出來,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激發農民的興趣,提升授課質量。三是內容直觀好理解,有利於農民接受。多媒體課件以圖片、影片、動畫等形式表現內容,農民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同時農民也可以複製多媒體課件,以便課後複習,梳理課堂學習的重難點,鞏固所掌握的知識。
二、多媒體在農民培訓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加強教學培訓
在農業幹部學校中,很多教師都為兼職,不擅長使用先進軟體製作多媒體課件。對此,要大力開展對專兼職教師的培訓工作,最佳化他們的知識結構,提升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能力[1].同時還要定期開展對教師的計算機知識培訓工作,讓他們能夠熟練製作多媒體課件,掌握收集製作多媒體課件所需素材的技巧和方法。當然,還要儘快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能夠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優勢,積極探索出有效的教學方式,確保農民培訓教學取得更大成效。
(二)合理應用多媒體課件
在農民培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時,要把握好“時機”和“分量”.對於“時間”的把握而言,即要充分考慮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要選擇農民最容易掌握的教學內容,從而確保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而對於“分量”的把握來說,就是在應用多媒體的過程中,要將“度”控制好,不能一味依賴於多媒體教學,而是要注重於農民加強互動交流,營造輕鬆、活躍的課堂授課氛圍,讓農民主動獲取知識,深入理解,牢固掌握。
(三)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
對於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而言,並非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有著各自的優勢,也存在一些不足。而教師在農民培訓教學中,應該從課程特點出發,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揚長避短,最大限度提升對農民的培訓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將知識要點在多媒體課件上列出來,再為農民詳細講解各個知識點,擴散成面。對於一些透過圖片、影片等直觀方式進行傳達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並作出適當的講解。將以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可以讓農民更好的消化吸收知識,促進授課質量不斷提升。在農民培訓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堅持教學效果最大化的原則,合理採用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兩種方法。如此一來,才能讓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確保預期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四)開展多媒體教學評比工作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利用現代教育手段的教學形式,比傳統的講授式教學相比,其形式更加新穎,有著豐富的資訊容量[2].不過從現階段農業幹部學校來看,很多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培訓,導致在農民培訓教學中很難發揮出多媒體的作用。對此,學校為進一步推進多媒體教學,除了要加大相關知識培訓力度以外,還應該主動開展多媒體教學評比工作,採取有效的激勵制度,將教師學習、使用和研究多媒體教學的熱情調動起來。如此一來,在農民培訓教學工作中,才可以製作出更多優秀、精彩的多媒體課件,並熟練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從而不斷提升農民培訓教學水平,推動農業幹部學校培育教學事業的快速發展。
三、結語
總之,近年來農業幹部學校非常重視多媒體教學,及時購置了一批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裝置,豐富了錄影、影視等質量。如此一來,在對農民的培訓教學中,呈現方式更加生動、形象,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農民可以輕鬆掌握知識,實現了預期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主動加強學習,創新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方法,確保農民培訓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