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矛與盾的教學設計範文

矛與盾的教學設計

矛與盾的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矛與盾的教學設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矛與盾的教學設計1

  教材說明:

  《矛與盾》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二十四課的一篇文言文,它透過簡潔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理解文言文詞義句義,知其大意。

  3、有感情朗讀,能背誦此文。

  4、懂得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培養興趣、學會方法,理解意思,熟讀成誦,明白道理都是重點,也都是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文言文呀!

  一、匯入新課

  匯入《矛與盾》。

  師:文言文,言簡意賅,古色古香,意韻悠長,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大凡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都得學習文言文。那麼大家願意做一個有文化底蘊的人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寓言——《矛與盾》。

  二、揭示方法,指導自學

  1、什麼叫矛,什麼叫盾?確切地說,矛用來(刺),盾用來(擋)。

  2、同學們,在古時候啊,誦讀詩文是一件很風雅的事,一卷在握,書聲琅琅,情景交融,物我兩忘!讓我們做一回古人,一起讀讀課文好嗎?

  3、若學生讀得好則誇獎學生,讓孩子說說學古文的方法;若不好則:大家在讀文言文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彆嘴、難讀、讀不能順)。師:告訴大家,其實和大家一樣,老師讀第一遍時也覺得不好讀,很難懂,現在我已經會背誦這篇文言文了,想聽嗎?(配樂背誦)。師:覺得老師讀得怎麼樣?(生評)想知道秘訣嗎?

  4、投影出示學法。請生快速自學

  三、彙報交流,相機點撥

  (一)引導學生理解楚人誇耀盾和矛的部分的內容,指導學生朗讀。

  1、師:全文幾句話?請看第一句,有誰讀懂了?重點檢查“鬻”、“譽”、“陷”的理解。

  2、師:既然這個人在誇耀,那現在就請你來誇一誇。讀第一句話(生讀)。

  3、若學生不夠大聲則: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你大概是第一次出來做生意吧!聲音要大一點,要自豪一點,不然生意就被別人搶去啦!若學生回答很好則:你真會誇,我想請你帶大家一起誇一誇,好嗎?

  (生誇)

  4、師:同學們很會誇耀,那個楚國人是如何賣他的矛的呢?請看第2句話,有誰讀懂了?

  (生:彙報)

  5、師:原來是在誇他的矛鋒利,請你來誇一誇矛吧!“又譽其矛曰:……”(生讀)

  6、師:楚國人既誇了自己的矛又誇了自己的盾,不知道同學們想誇什麼呢?自己在下面吆喝一下吧!(生自由讀)

  7、師:老師讀旁白,想誇矛的就誇矛,想誇盾的就誇盾,看哪一撥誇得更自豪,準備: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又譽其矛曰:“……”

  (二)引導學生理解誇耀中的“矛盾”

  1、同學們真會誇耀,我又想買這個盾又想買這個矛,同學們你能幫我拿個主意嗎?

  2、原來這樣啊!我差點上當了?我們一起來揭穿他!

  3、師:請看,這一句誰讀懂了?

  4、生:彙報

  5、師:楚國人被這麼一問,啞口無言了,請看第四句,誰知道意思,

  6、請一位同學把全文讀一讀,(派選代表讀書)。師生共同評價。

  7、生齊讀。

  要求:讀慢一點,學會吹噓自己的矛和盾,注意反駁的語氣。

  8、背一背

  四、說說演演,感悟人生哲理

  1、圖上這些圍觀的人都是滿面笑容的,他們為何而笑呢?生彙報

  2、演一演

  五、學法延伸,課外拓展

  1、回憶一下,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在補充一種方法:學習古文還應自主地多讀。

  2、(根據時間靈活安排)推薦網址,試學《揠苗助長》

  3、(根據時間靈活安排)瞭解作者,為下一課做鋪墊。(全文僅有4句話,53個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蘊含著警示世人的道理。)

  板書設計:

  矛尖銳於物無不陷也

  要實事求是

  與

  不能言過其實

  盾堅固物莫能陷也

  矛與盾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理解句子,能講述寓言故事。

  3、懂得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學會學習文言文方法,理解意思,熟讀成誦,明白道理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師:大家曾經學過寓言,知道寓言往往假託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古代寓言更是寥寥數語便能表情達意。古代思想家韓非子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寓言《矛與盾》,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去看看吧!

  2.簡介韓非子

  3.老師板書課題。提醒注意“矛”字和“盾”字。

  4.什麼叫矛,什麼叫盾?確切地說,矛用來(刺),盾用來(擋)。什麼叫矛盾?(手捂住“與”)(說話前後不一致即矛盾)。

  我們今天要學的古代寓言就和這兩樣兵器有關。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師: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文言文的訣竅。不過,學文言文的難點,也在於讀。

  2.第一次讀:

  要求:

  ①一句一句地讀,把音讀準。

  ②把你認為難懂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指名讀,師生正音。

  4.師範讀。(生評)你認為老師是怎麼讀懂的?

  5.板書方法:理解意思、多讀。請大家也試一試。

  三、再讀理解,明白寓意

  文言文不僅要把字音讀正確,更重要的是要讀懂。這是朗讀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咱們先靜下心來,再讀課文。

  1.出示閱讀提示,學生默讀理解

  2.全班交流。

  ⑴“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楚國有個賣盾和矛的人,他誇耀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什麼東西都穿不透,”

  你從文中哪個字讀懂他在誇耀的呢?“譽”是誇耀的意思。誰來噹噹這個楚人讀讀這句話,誇誇這面堅固無比的盾。

  師: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可以加上表情和動作,先自己吆喝吆喝,練習一下。(學生自主練習朗讀)

  男女生分讀。

  (小結過渡):我們藉助註釋讀懂了第一句,那個楚人在那兒一個勁兒的吆喝,誇耀他的盾無比堅固什麼東西都穿不透。他話雖不多,但很有用意,這個楚人很會做生意!不信?咱們接著往下讀。

  ⑵“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又誇耀他的矛說:“我的矛很鋒利,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穿透的。”

  想象一下他在集市上叫賣的樣子,試著讀讀這句話。

  他先譽盾接著又譽矛,大家再讀一讀這兩句話,仔細體會一下,楚人誇矛和誇盾時說的話有什麼不同。

  分組讀1、2句。

  ⑶“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那聽了楚人的一番吆喝,到底有沒有人買呢?你從書上哪個地方知道的?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指導個性朗讀

  ⑷小結過渡(教師引讀前三句)

  ——“其人弗能應也。”

  師:聽了旁人的質問,那個楚人有什麼反應呢?

  生:那個人啞口無言。

  ⑸師:大家再看看圖,瞧他瞠目結舌、無言以對的可笑樣子。面對旁人的質問,他為什麼答不上話來呢?小組討論一下,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

  小組討論發言:楚人言過其實,前後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⑹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自相矛盾的情況嗎?舉個例子說說。

  ⑺師:咱們不僅把這則寓言不僅讀通了,讀懂了,而且還明白了其中蘊含的道理。你們真棒!學古文就是需要反覆的品味,

  讓我們共同來感受一下吧。大家一起讀吧。分角色讀。

  四、熟讀背誦,進行語言積累。

  1.師:寓言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寓言中的道理耐人尋味。你可以和你的夥伴讀一讀,背一背,講一講,演一演。

  2.學古文沒有捷徑,唯有多讀多背,方能學以致用。指名背。大家一起背背!

  3.學生用自己的話講這則寓言故事?

  (展示學生的表演)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藉助註釋、插圖讀懂了《矛與盾》,領略了古代文言文獨特的韻味。它是那樣凝練,僅僅只用53個字,讓我們逛了逛古代的集市,認識了一個可笑的楚人,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咱們今後說話做事可不能像這位老祖宗一樣自相矛盾喲!

  2.課後作業。

  向親朋好友複述故事,聆聽他們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