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和跳躍》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短跑和跳躍》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情分析:
1、小學四年級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他們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但是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
2、四年級學生運動能力、性格愛好都具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對於帶有模仿性、競爭性的的練習,學生都有很大的興趣,特別是將練習專案融入遊戲中學生們更容易接受。
3、四年級幾個班的班風活躍,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強,學生守紀樂學,愛好文體活動,而且大部分學生運動能力較強,所以本節課安排兩個內容短跑和跳躍練習。
鑑於上述分析,針對本課教學內容,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難點:
1、認知目標:掌握隊形變化的口令及要領,理解短跑、跳躍的動作概念以及蛙跳的動作要領。
2、技能目標:
A、學會站立式起跑,力爭有90%左右的學生能獨立完成,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和下肢力量;
B、透過“障礙過關”等遊戲,練習跳躍以及短跑技術與速度
3、情感目標:
A、初步具有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並透過遊戲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B、透過學生的分組自練、自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本課重點:
A、隊形變化時的要領以及隊形變化後的秩序;
B、蛙跳跳躍時身體下蹲充分;
本課難點:蛙跳起跳後的展伸動作。
教學方法運用: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首先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採用了遊戲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激發學生“我要學習、我要練習”的情感,以及採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透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2、學法:本課在學法上主要採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後在相互對比、小組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最後透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最終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場地與器材準備:
在一塊籃球場的中間擺放三根長竹竿。第一二根之間間隔50米,第二三根之間間隔30米
教學過程:
(一)匯入(9-12分鐘):
1、常規教學(1-2分鐘):
1)學生跑進上課場地,師生問好;
2)佇列練習:體育委員口令,學生練習;學生一起口令,進行佇列隊形練習。
2、對列隊形練習,二列橫隊變四列橫隊(4-5分鐘)
教學步驟:
1)教師講解二列橫隊變四列橫隊及四列橫隊變二列橫隊的口令、要領;
2)教師與體育委員作示範;
3)教師口令學生練習,排頭到排尾。進行隊形變化練習。
組織隊形:四列橫隊—二列橫隊相對
3、自編遊戲:“青蛙過河”(4-5分鐘):
方法:教師扮演“大青蛙”,學生們演“小青蛙”,在音樂的伴奏下,“小青蛙”們在陸地上玩耍。音樂停,教師喊:“下雨了,孩子們快點回家”,“小青蛙”們迅速兩兩一組跳過“小河”,在“大青蛙”帶領下,“小青蛙”們一起跳回家。
教學步驟:
1)教師提示並模仿青蛙各種跳躍的動作;
2)學生髮揮想象,進行各種跳躍動作的模仿;
3)教師扮演大青蛙,共同參與遊戲。
組織隊形(同上)
透過上述幾種練習手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創設情境,透過“愉快--緊張--喜悅”的情緒體驗,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並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為主教材內容的出現,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展開(19-22分鐘):
1、短跑(5-6分鐘):
教學步驟:
1)教師示範,學生嘗試性練習;
2)學生分組站立進行短跑練習;
3)教師啟發,學生總結短跑時的感受。
組織隊形:一路縱隊為一組,學生分為四組進行練習。
2、遊戲:“障礙過關”(13-17分鐘)
方法:遊戲分兩個部分,中途設定兩個障礙,一段障礙單腿跳過二段障礙蛙跳透過,透過二段障礙後快速返回,與下一個隊員擊掌,遊戲繼續進行。直至所有隊員全部透過站好隊伍,遊戲結束
教學步驟:
1)教師講解、示範遊戲規則,見習生做中途裁判;
2)教師口令,學生進行遊戲;
3)遊戲結束,教師啟發學生總結遊戲心得。教師進行集體主義觀念的培養。
組織隊形:同上。
(三)延伸(9-11分鐘):
1、遊戲:“青蛙冬眠”
方法:
1)教師提示,並示範遊戲規則;
2)教師口令學生練習。
組織隊形:四列橫隊變八列橫隊
2、青蛙“做早操”
方法:
1)教師示範動作,學生練習
2)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共同總結。
組織隊形: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