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九年級化學溶液教學設計範文

九年級化學溶液教學設計

九年級化學溶液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化學溶液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瞭解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2.初步瞭解溶液的重要應用。

  3.能識別常見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4.知道乳濁液及乳化現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響因素。

  6.激發探究興趣,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2.溶解性影響因素的探究。

  [教學難點]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與乳化的區別。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

  [教學用品] 實驗儀器、藥品、用品,教學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由溶液章圖切入課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動1(探究溶液的形成過程)

  1.學生實驗:向實驗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燒杯中,加入一藥匙蔗糖或食鹽,用玻璃棒攪拌(教師巡迴指導)。

  2.師生活動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學生描述實驗現象。

  (2)引導學生分析兩種物質“消失”的原因。

  (3)幫助學生分析(體驗)溶液的特徵。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幾種物質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師生活動2(建立溶質、溶劑的概念):

  (1)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2)溶劑:能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

  (3)總結出溶質、溶劑三者之間的關係

  (板書:1.溶質+溶劑 溶液)。

  4.師生活動3(填寫表格,讓學生掌握溶質溶劑判斷的`一般方法):溶液 溶質(溶解前的狀態) 溶劑(狀態)

  硫酸銅溶液 硫酸銅(固體) 水

  碘酒 碘(固體) 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體) 水

  稀鹽酸 氯化氫(氣體) 水

  5.師生活動4:

  引導學生髮現——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常見的溶劑;兩種液體(不包括水在內)互溶時,將量多作為溶劑,量少的作為溶質。

  三、探究活動2(探究溶解的影響因素)

  1.學生實驗:在1、2、3號試管中做三個小實驗——將1-2粒碘、高錳酸鉀、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水中。

  2.學生彙報實驗結果。

  3.師生活動1:引導學生對比自己所做的三個實驗,總結得出——不同溶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情況不同。

  4.教師實驗:將1-2粒碘、高錳酸鉀、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師生活動2:對比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媒體)。

  溶質 溶劑 溶解情況

  碘 水 碘難溶於水

  碘 汽油 碘溶於汽油

  高錳酸鉀 水 高錳酸鉀溶於水

  高錳酸鉀 汽油 高錳酸鉀難溶於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難溶於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於汽油

  總結得出——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情況不同。

  [板書:影響溶解的因素:溶質、溶劑等]

  四、探究活動3(酒精能否溶於水?)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2.要求學生在所做過的三個實驗的基礎上,設計實驗驗證。

  3.學生交流設計方案。

  4.學生實驗(在實驗前提醒學生:滴加酒精的過程中不要振盪,滴加結束後振盪;要留心觀察振盪前後的現象)。

  5.教師總結:如果作進一步的研究,我們還會發現酒精和水這兩種物質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動4(乳濁液及乳化現象)

  1.學生實驗:觀察3號試管中的液體振盪前、振盪後、靜置後的現象。

  2.學生實驗:向3號試管中滴加2-3滴洗滌劑,按照振盪前、振盪後,靜置後的順序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3.比較渾濁液體1和渾濁液體2(媒體)。

  4.建立乳濁液的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體裡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

  5.學生實驗:比較滴加了洗滌劑和未加洗滌劑的兩支試管的乾淨程度。

  6.分析洗滌劑的去汙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