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按平長仄短的規律來讀詩、吟詩、舞詩,按照《陽關三疊》的曲調來唱詩,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2、 透過賞讀學習《送元二使安西》,積累有關送別詩句, 並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讀詩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王維的詩。
① 簡介王維。
② 釋題
誰送誰?送到哪裡去?去幹什麼?
正確讀題。
③師範讀。
教學平仄規律。
④生自讀詩文。
交流質疑:
師生按照平仄規律邊讀邊體會詩文含義 :
重點理解:浥、更盡、故人
示圖理解:渭城、陽關、安西
⑤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欣賞。
2、隨機體會詩情:
師:當你靜靜地聆聽的時候,你們看到些什麼?
交流。
(出示渭城圖)
師:這麼美的渭城,誰來讀一讀?
學生朗讀“渭城朝雨……”
師:多美的渭城呀!渭城的柳色——
渭城的空氣——
渭城的客舍——
渭城的朋友——
師:可是,就在這樣一個美麗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使安西了。
3、 同學們,當時陽關以西(出示課件)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無盡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這無盡的`荒草。除了沙漠還是沙漠,
除了戈壁還是戈壁。
師: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一去,要到哪裡?(簡介路線)
元二要經歷30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這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這滿眼的荒漠,滿目的戈壁。身為好友的你,在這離別的時刻,還想對元二說些什麼呢?
生交流。
師:所以,在這分別的時刻,該怎樣讀呀?
(師生配樂朗讀。)
4、 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喝下這杯酒了嗎?可我分明感覺到這酒裡還有點別的滋味。你品出來了嗎?
這一杯酒夠不夠?那就——
師生:再來一杯。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數不清這是第幾杯酒了,喝完這一杯,元二該啟程了,讓我們舉起酒杯,再送他一程吧。
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師生共讀(配樂):《送元二使安西》
二、唱詩
王維讀著讀著,情到深處,便輕輕地唱了起來。這首詩的唱曲非常有名,叫
《陽關三疊》,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生學唱。
師生清唱,體會詩情。
三、吟詩
1、半讀半唱叫作吟。
2、師示範 。
3、生跟學吟。
四、舞詩
吟之不足則舞之。
生學習手語。
師生邊吟邊舞。
五、拓展,深化詩情
1、同學們,元二走了,當他到達遙遠的安西,會有怎樣的想念呢?讓我們看看王維是怎樣描述這樣的情感的:
播放歌曲《雜詩》
師: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發生的事。告訴我吧,你來的那一天,我家窗前的寒梅開花了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從故鄉來的朋友真讓我高興呀,是你讓我知道了家中發生的事情,可元兒呢?西出陽關無故人。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雜詩》,有一個是相同的,那就是人間的真情。無論是《送元二使安西》中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還是《雜詩》中對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都有一個令人心靈震動的“情”字。
自古至今,有了情,文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情,人間才有了萬古不朽的詩篇。
分別是傷感的,但因為有了你們,一群真正的朋友,我不再傷感,因為我知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