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範文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要求】

  1、正確地朗讀課文。

  2、透過讀課文知道江南是“魚米之鄉”。

  3、明白勤勞是美德。

  【教學重點】

  讀課文了解江南是“魚米之鄉”。

  【教學難點】

  小竹排為什麼在畫中游?那這幅畫的作者會是誰呢?

  【教學準備】

  課件、貼圖(樹、鳥、魚、禾苗)、生字卡片、圖片、音樂。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對,小竹排是江南地區水上的一種交通工具,相當於船。它能幫助遊人過河、觀光,也能幫助漁民捕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小竹排的課文,第 3課。(板書:3、小小竹排畫中游)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第64頁,藉助拼音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生字的讀音和該要認的字。

  3、檢查字音:

  ⑴ 生帶讀;

  ⑵ 齊讀。(一類字、二類字、輕聲:鳥兒、魚兒)

  4、再讀一遍課文,注意不僅要讀準字音,而且要讀通課文。

  三、觀圖,質疑

  1、剛才小朋友們讀得很認真,現在讓我們輕鬆一下,坐著小竹排去遊玩吧!(放音樂,課件)

  2、瞧,圖上有誰呀?他在幹什麼?河裡有誰?兩岸呢?

  3、問:小竹排在哪裡遊?而我們的課文寫的小竹排在哪裡遊?(板書:小竹排在畫中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齊讀一遍。

  4、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為什麼小竹排在畫中游,而不在水中游?)

  四、體會,解疑

  1、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先來看一片動畫片,請同學們邊看邊想,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比如說扮演樹、鳥、魚、竹排、人、禾苗……。還要想想他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等一下看誰說得好,誰就來當小演員。(播放朗讀材料)

  2、說說你們都想扮演誰?(師相機貼板書)

  ⑴ 小魚、小竹排: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

  ⑵ 小鳥:你為什麼唱歌?唱了什麼?

  ⑶ 男孩:你看到了什麼?(理解:樹木密,禾苗綠油油)為什麼禾苗會綠油油?

  ⑷ 小樹、禾苗:你看見、聽見這一切後,心裡是怎麼想的?

  3、你們覺得這個地方怎麼樣?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竹排就像在什麼地方遊?(板書:畫框)

  4、這麼美麗的圖畫讓人看了都特別開心,那誰能用高興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出示書本上的課文)

  5、小朋友,你們知道這美麗的地方在哪兒嗎?(板書:江南)對,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地區,那裡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不僅河多、魚多,而且還出產許多大米,所以我們把江南一帶叫作“魚米鄉“。(板書:魚米鄉)我們就生活在江南。欣賞圖片。

  、我們生活在這麼美的地方,就像在畫中一樣,你會感到怎麼樣?那我們該怎麼朗讀最後一句話呢?(出示課文)

  五、朗讀感悟,領會含義

  1、課文學完了,智慧爺爺向我們提問了:江南風景如畫,那這幅畫的作者會是誰呢?請同學們4人一組,進行討論。

  2、彙報:畫家是大自然,人民。

  六、擴充套件

  最後,讓你面對著美麗的江南,說一句自己最想說的話。

  七、作業

  畫一幅江南美景圖。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會寫“口、 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開小火車認讀12個生字。

  2、遊戲:一字開花(口頭擴詞)

  二、學習生字、偏旁、筆畫

  1、先出示“日”教師範寫,學生書空。認識筆畫橫折鉤並書寫三個。

  2、引導學生找找“中”的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橫折。

  3、學生自己書寫“口”,互相評價交流。再寫三個。

  4、認識3個偏旁,找找帶有該偏旁的字。(課文中學過的、自己知道的)

  三、背誦課文

  指名讀,自由準備,同桌互背,指名背,集體齊背。

  四、擴充套件延伸

  1、出示“綠油油”齊讀,請學生自由說說“綠油油的什麼”。

  2、照樣子說說ABB形式的詞,如:“綠油油的禾苗”“黃澄澄的梨子”“紅通通的柿子”“圓溜溜的乒乓球”“胖乎乎的臉蛋”“藍盈盈的天空”“翠生生的秧苗”“酸溜溜的梅子”等,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3、請學生展示蒐集的有關旅遊資料和照片,進行介紹,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

  【板書】

  3、小小竹排畫中游

  鳥唱 魚遊

  樹木 密

  禾苗 綠

  魚米鄉 畫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