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範文(精選12篇)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範文(精選12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前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型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膠橋,同時也讓我們瞭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二、設計理念

  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去理解感悟,擴充套件學生想象力。把識字融入到朗讀感悟之中。鼓勵學生動手設計未來的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會寫“球、玩”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感愛讀書的樂趣。

  3.瞭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的特點。

  4、初步瞭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分佈揭題,匯入新課

  1、板書:橋

  2、談話匯入:同學們你們見過橋嗎?它是什麼樣?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這裡所講的橋會讓你們大開眼界。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範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

  3、四人小組分自然段朗讀課文,互相糾正。

  4、出示生字卡片,檢測生字讀音

  三、學習課文,瞭解結構

  1、指名自然段朗讀。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

  3、課文拿幾段寫潛水橋?誰願意讀一讀。

  4、課文拿幾段寫塑膠橋?誰願意讀一讀。

  5、你喜歡拿一種橋?喜歡的同學讀一讀描寫潛水橋的1——4自然段。

  6、思考:潛水橋有什麼特點?蘭蘭在潛水橋上看到了什麼?

  (小組討論)

  7、朗讀6——9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段知道了什麼?

  8、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膠橋是什麼樣?劃出有關的句子。

  過了橋後,把塑膠橋怎麼辦了?劃出句子讀一讀。

  9、說一說塑膠橋有什麼特點。

  10、齊讀第十段

  11、爺爺真會變魔術嗎?(是科技的力量)

  四、小結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

  3、潛水橋和塑膠橋各有什麼特點?

  4、為什麼說爺爺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

  二、識字寫字

  1、抽讀生字卡,齊讀,開火車。

  2、分析字形,想相識記生字的方法。

  3、彙報自學情況。

  4、哪些字可以用學過的字去掉筆畫形成的。

  如:蘭用“羊”字去掉“|”來記。

  5、還有哪些字跟學過的字有些像。

  各——合帶——常坐——座

  重點指導“急”

  6、口頭組詞擴詞練習

  三、指導書寫

  1、教師範寫學生描紅臨寫

  2、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給生字組詞,並寫出來。

  四、實踐活動創造設計:

  未來的橋小熊過生日,請小猴來做客,小熊家住在河對面,河面上沒有過河的東西小猴怎樣過河呢?請你幫小猴設計一座橋讓他順利過河。

  展開豐富的想象,小組討論合作設計一座橋,把它畫下來,交流。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會讀7個二類字。

  2、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兩種橋的用處及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感情。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兩種橋的用處及特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哪些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蘭蘭過橋》,看看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橋?

  二、出示課件,範讀全文

  三、觀察圖畫

  1、出示課件:圖上畫了什麼?他們在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

  2、出示課件:圖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討論:這一段一共有幾句話?從這幾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2、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的嗎?

  過渡:爺爺帶著蘭蘭去玩,遇到一條大河,一直向大河裡開去,結果怎麼樣呢?

  五、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爺爺把車開到哪裡去了?蘭蘭睜開眼睛看到了什麼?讀後指名回答。

  2、指導朗讀。想想蘭蘭睜開眼睛看到這座架在水裡的橋會是怎樣的心情呢?誰能帶著驚訝、好奇的語氣來讀這段話?

  3、這座架在水底的橋叫什麼橋?請畫上“△”。它是用什麼材料造成的?請用“━”畫出來。這座橋像什麼?請用“┅”畫出來。

  4、指導朗讀。蘭蘭是怎樣知道這座橋的名稱、構造、樣子的?請模仿爺爺的語氣向蘭蘭介紹這座橋。

  5、這段課文中有一個比喻句,把潛水橋比作什麼?

  6、出示課件,完成填空。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課件:蘭蘭驚奇地站在潛水橋上看見了什麼?討論:為什麼站在潛水橋上可以看見水底的魚和橋上駛過的船呢?出示課件。

  2、蘭蘭看見的魚和船多嗎?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

  3、指導朗讀。蘭蘭能在水底看見這麼多的魚和各種各樣的船來來往往,她的心情怎麼樣?她會怎麼想?

  4、同學們都說得很好。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一段,讀出驚奇,高興的語氣。

  5、男女同學賽讀。

  過渡:蘭蘭過了潛水橋,又來到了哪裡?

  七、學習第五、六、七、八自然段

  1、指名女生讀,思考:蘭蘭和爺爺又來到了哪裡?遇到了什麼困難?怎麼解決的?

  2、出示課件:小組討論:你喜歡這座橋嗎?為什麼?

  3、指導朗讀。請同學們帶著喜歡的感情來讀一讀這一段。

  八、學習第九自然段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說說為什麼爺爺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

  九、拓展思維,出示課件

  十、總結談話

  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建橋技術越來越高明,不僅從建材上使用不同的材,而且從形狀上、技術上也不相同,可以不受條件的約束,隨時隨地的建橋,從而看出了我們祖國科學技術的發達。希望我們每個同學從小愛科學、學科學,長大以後,建造出更多、更新、更奇的橋。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膠橋。學生們幾乎都見過橋,也走過橋。但是他們見到的橋都是江河湖海之上的,但蘭蘭跟著爺爺一起卻看到了一座架在水底的橋──潛水橋。建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所有的水面上都架起橋,但蘭蘭卻看見了爺爺隨身攜帶的一座簡易方便的橋──塑膠橋。本節課在認識這兩種橋的特點的同時也讓我們瞭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並規範書寫。

  2、認識“程、閉、駛、劃、穩、軟、折”這7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並規範書寫。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課文重點】3—6自然段

  【讀說結合訓練】你能設計一座什麼樣的橋呢?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方便呢?

  【感情朗讀指導點】3—6自然段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展示成果

  1、出示生字:蘭 梁 程 波 架 特 磚 劃 採 薄 巧 穩

  ①(帶拼音)指名讀→展示讀→開火車讀

  ②師重點指導,正音:程 磚 讀好翹舌音。薄是多音字。

  ③ (去掉拼音)齊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2、交流識字方法

  ①換一換:轉—磚 被—波

  ②比一比:採—彩 等—特

  ③偏旁歸類:磚 薄 巧 穩 程

  3、讀詞語

  蘭花 架設 特別 驚奇 輕巧 工程師 玻璃磚 採野花 划過去 定計劃 波浪滾滾 各種各樣 又平又穩 又薄又結實

  自由讀→雙響炮

  4、讀課文:按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

  二、精讀感悟,讀說結合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

  生:兩種橋 分別是潛水橋和塑膠橋

  2學習課文 1-4段。

  (1)爺爺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向蘭蘭展現了潛水橋呢?

  有一天,他開著小汽車帶蘭蘭去玩。在路上,他們遇見一條波浪滾滾的大河。爺爺沒有停車,一直向大河裡開去。蘭蘭嚇得閉上了眼睛。

  師生合作讀。師讀爺爺的做法,學生加上動作來體會蘭蘭的心情。

  請大家讀一讀自然段,想想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一座潛水橋) 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2)蘭蘭所看到的潛水橋什麼樣呢? 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從“原來是一座架在水裡的橋,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這句話中看出,潛水橋怎樣?(是架在水裡的,樣子就像一幢長長的房子)

  (3)這就是爺爺帶蘭蘭過的第一種橋。

  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嗎?把答案畫在書上

  爺爺告訴她,這種橋叫潛水橋,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成的。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透過對兩種很有特色的橋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欲。

  二、教學重點

  1、瞭解橋的特點。

  2、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創造欲。

  三、學習環境與學習資源

  1. 學習環境選擇:web教室。

  2. 學習資源型別:網路資源。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小朋友——蘭蘭,她的爺爺是一位橋樑專家。誰還記得蘭蘭跟隨著爺爺走過了哪幾座橋?板書(潛水橋 塑膠橋)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蘭蘭和爺爺去經歷一次神奇的旅行。瞭解更多有關這兩座橋的知識,下面我們就一起走上潛水橋。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潛水橋

  1、開啟書143頁,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1——4自然段。讀完以後想一想這座橋什麼樣?為什麼這樣設計?

  2反饋:

  A、誰來說說這座橋什麼樣?

  (潛水橋建在水中,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的。)ppt

  B、讀描寫潛水橋樣子的句子,再體會體會為什麼這樣設計?

  C、交流為什麼這樣設計?體會設計意圖。

  板書:結實 透明

  課文那個自然段描寫了可以看到外面的很多東西。(第四自然段)

  D、點名讀第四自然段。

  E、課件:(圖)我站在潛水橋上,透過玻璃看見

  F、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第四自然段。(練讀、點讀)

  (二)回憶學法

  我們剛才是怎樣學習潛水橋的?

  板書:讀 想 說

  (三)學習塑膠橋

  下面我們就用學習潛水橋的方法自己學習塑膠橋,先讀一讀6——9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為什麼這樣設計?想好以後跟小組內說一說。(ppt)

  1按照要求自學

  2組內交流想法,教師相機巡視指導。

  3以小組的形式反饋學習情況

  A、彙報知道的內容。(又薄又結實的塑膠管子,打進空氣就成了一座輕巧的橋。這座橋很平穩。塑膠橋跑完氣變軟了,有自動摺疊起來。爺爺把像雨衣一樣大小的塑膠橋放回提包裡。)

  B、彙報為什麼這樣設計。體會塑膠橋的方便。

  3朗讀。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6——9自然段,體會塑膠橋的輕巧、方便、平穩。

  過渡:這節課蘭蘭帶著我們認識了兩座神奇的橋,這兩座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資料城當中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有關科技發明創造的小故事,我相信讀完以後大家的收穫會更大的。

  三、資料拓展:

  四、打寫:

  科技發明創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很多方便。現在給你一個當小小科學家的機會,可以結合你看過的動畫片,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展開想象,你想發明什麼為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方便。

  五、小結

  在座的每一個小科學家,都有自己的設想。現在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把你的設想變成現實,為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更大的方便。

  板書設計 :

  潛水橋

  蘭蘭過橋

  輕巧

  方便

  塑膠橋

  自我反思:

  5月15日,我上了一節跨越式教學評優課。課後靜思,總體感覺這節課上得很流暢,課堂結構嚴謹,各個環節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突出了教學重點,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得到了激發。另外,教學中注意滲透學法,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想象力。第三點是對拓展資源的修改很成功,10篇拓展文章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意識到科技發明創造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圍繞教學目標設立打寫題目,突出教學重點。

  教學第四自然段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教學環節,課前預設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展開想象,站在潛水橋上會看到什麼?可效果不理想,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堂上我這樣問道:“展開聯想,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透明的潛水橋上,你會看到什麼?”學生說的還是書裡的內容,或是圖上得看見的。反思這一現象,我覺得可能有兩點原因:一個是課堂引導不夠到位,當第一個學生說的內容與課文中寫的一樣時,我沒有及時引導,當時就可以引導說:“誰看到了蘭蘭(文中的主人翁)沒看見的,說給大家聽聽。”這樣一引導,學生可能就不會再說書中提到的內容了。第二點是當時我給出的圖(文中的潛水橋圖)侷限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圖上,思路沒有開啟。

  語文教師不單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要有靈活的課堂駕馭能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要在教學路上不斷錘鍊自己。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透過對兩種很有特色的橋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欲。

  第 一 課 時

  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什麼樣的橋?(學生自由答)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裡所講的橋會讓大家大開眼界。

  學習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自學指導

  1.學生藉助拼音讀課文。要求:a.讀準字音,b.讀通課文。

  2.四人小組分自然段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3.圈畫生字,識記生字。

  教師檢測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第 二 課 時

  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

  a.你喜歡哪種橋?(指名說)請喜歡潛水橋的同學讀一讀描寫潛水橋的第1~4自然段。

  b.四人小組討論思考:潛水橋有什麼特點?((潛)、結實、透明)

  c.蘭蘭在潛水橋裡看到了什麼?(圖文結合回答)

  2.學習課文第6~9自然段。

  a.朗讀第6~9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麼橋?

  b.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膠橋是什麼樣的?讀出課文中的句子。過了橋後,把塑膠橋怎麼辦呢?讀出課文中的句子。

  c.說一說塑膠橋有什麼特點。(輕巧、攜帶方便)

  3.學習第10自然段。

  a.齊讀第10自然段。思考:爺爺是個什麼樣的人?(橋樑專家)

  b.爺爺真會變魔術嗎?(是科技的力量)

  朗讀全文

  第 三 課 時

  複習課文

  1.朗讀全文。

  2.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潛水橋和塑膠橋各有什麼特點?

  鞏固識記,書寫生字

  1.學生識記生字,自讀生字表中的字。

  2.互讀、互查。

  3.教師檢查讀生字。按序抽讀生字:齊讀,分組讀,個人開火車讀,打亂順序指名讀。

  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生字,師生共同突破重難點。

  本課要求寫的字以上下結構為主。提示:

  坐:a.兩個人要寫小,注意捺變為點;b.豎要寫長,寫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c.下橫要寫長,以托住整個字。

  座:強調把坐字寫得小一點,偏右一點。

  2.學生書空。

  3.學生練習,互相評價。

  激發創新思維

  以說說你心目中的橋為題,鼓勵學生的奇思妙想。

  教學反思:

  透過教學可以感覺到,這節課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學情。我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意識。在朗讀感悟中透過多種方式積累詞語,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樂於學習,樂於參與。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會認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新型大橋的神奇,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勇於創新、樂於發明的興趣與願望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激發學生勇於創新的願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匯入:

  1、猜謎語:樣子像船不是船,永遠停在河中央。火車汽車都能載,光載東西不開船。——橋

  1、師:小朋友,你見過哪些橋?他們長什麼模樣?引導學生自由談談橋的形狀、材料等等。

  2、師:橋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橋的家族增添了學多新成員。今天我們就要去認識兩座高科技的橋。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認識橋名,梳理課文

  1、尋找橋名:爺爺帶著蘭蘭走過了兩做特別奇妙的橋,究竟是什麼橋呢?請小朋友們自由把課文讀通順,標出這兩座奇妙的橋的名字,並找找哪些部分是分別寫這這兩座橋的。

  2、生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3、交流反饋:

  1)、蘭蘭過的是什麼橋?板書:潛水橋、塑膠橋

  2)、1~4節寫的是潛水橋,5~9節寫的是塑膠橋

  3)、請用上“蘭蘭、爺爺、潛水橋、塑膠橋”四個詞語,說說課文講了哪兩件事情

  三、學習潛水橋,品奇妙處

  師:爺爺可真有本事,設計了這麼奇妙的橋,我們先到潛水橋上去走走吧!

  1、指名輪流讀1~4節,並評議

  2、師:小朋友們,你喜歡這座奇妙的潛水橋嗎?它究竟奇妙在什麼地方呢?

  造橋地點:水裡 橋的形狀:像一幢長長的房子新功能: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頭上和周圍的世界

  3、師:多麼新鮮、多麼奇妙的橋呀!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蘭蘭一起去飽覽在潛水橋上看到的奇妙風光吧!

  重點句:蘭蘭驚奇地站在潛水橋上,……從橋頂上駛過來划過去。

  我們看到了什麼?(大大小小的魚)指導朗讀魚兒的悠然自得

  (各種各樣的船隻)讀出熱鬧忙碌

  師:我們還能看見什麼?自由想象說話(河底、水草、鵝卵石……)

  四、識字

  1、讀帶有拼音的字,讀無拼音的字

  2、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們,先和同桌討論,在全班反饋,並組詞

  五、書寫指導:坐、座

  1、區別二字的使用方法:( )下 ( )位請( )讓( )

  2、觀察老師寫:先寫兩個人,再寫土。

  3、生自己寫,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1、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自編字謎,自由指名回答。

  2、師: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奇妙的潛水橋,小朋友,誰能用上“潛水橋可奇妙了”來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二、學習“塑膠橋”,探究奇妙

  1、師:欣賞了潛水橋,咱們再去瞧瞧更奇妙的塑膠橋吧。請自由讀課文5~9節,畫出寫塑膠橋的句子,自己品讀一下,想想塑膠橋有什麼奇妙的特點。

  2、學生讀文畫句後交流。3處(別急,我帶著橋呢……就成了一座輕巧的橋/蘭蘭跟著爺爺走上塑膠橋,這橋又平又穩/過了橋,爺爺開啟放氣孔……又自動摺疊起來)

  3、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討論:跟潛水橋相比,塑膠橋有什麼不同的特點?再讀讀,找出你認為塑膠橋很奇妙的地方,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短句子,做上記號。

  4、進行交流:

  不用的造橋地點:小河上

  不同的造橋材料:又薄又結實的塑膠

  造橋的特殊方式:打進空氣

  最大的優點:輕巧,體積小,可以隨身攜帶

  5、多麼神氣,多麼有趣的橋啊,小朋友,你願意來誇誇這奇妙的橋嗎?指名個性化的讚美

  6、師:把我們對塑膠橋的喜愛用你喜歡的朗讀方式表現出來吧。

  三、誇爺爺,設計新橋

  1、小朋友,剛才我們走過了兩座神氣的橋,你想對它們的設計者——蘭蘭的爺爺說些什麼呢?

  隨即出示句子: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

  2、師:咱們都有聰明的小腦瓜,相信你也能設計出非常奇妙的新型橋樑。來吧,放飛你的想象,讓我們也來噹噹橋樑工程師,設計出一座奇妙的橋吧。(實用,方便,新穎)

  3、交流評議,請作者來介紹自己設計的橋樑的名字和奇妙之處。評選最佳設計獎。

  四、書寫指導:蘭 各 帶 急

  1、觀察各字,提醒書寫的注意點:蘭的三橫 帶的上部的樣子及筆順

  2、老師寫,邊寫邊說書寫要領

  3、生寫師巡視指導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會認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新型大橋的神奇,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勇於創新、樂於發明的興趣與願望。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激發學生勇於創新的願望。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題

  上新課前曾老師要帶著小朋友們一同乘上特快列車到我們祖國以及世界各地去欣賞一番那裡各式各樣的橋。(播放橋的圖片,師解說)

  這些橋都是用鋼筋水泥建成的。而有一位叫蘭蘭的小朋友今天要過幾座與眾不同的橋,讓我們跟蘭蘭一起去看看吧。首先請小朋友們把課題響亮的讀一讀──蘭蘭過橋 。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彙報預習成果。

  2、教師隨機教學生字的讀音。

  3、 歸納學生對課題提出的三個最好的問題。讓學生帶上其中的兩個問題再次預習課文,然後自己解決。

  三、學習潛水橋部分

  1、過渡: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座橋?並說出理由。隨機出示小秘訣:先找出哪些自然段寫了自己所喜歡的那座橋?再反覆讀,找出表示橋特點的詞句。

  2、喜歡潛水橋的學生根據小秘訣說理由,其他學生質疑。教師相機出示句子進行詞句教學,歸納出潛水橋的特點:結實、透明。

  3、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四、教學第五自然段

  過渡:走過潛水橋,蘭蘭和爺爺又來到了哪兒?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輕聲自由讀,想想有什麼想弄明白的?

  生質疑,解疑。

  五、教學塑膠橋部分

  過渡:喜歡塑膠橋的小朋友站起來。老師相信你們剛才已經很認真地自學過寫塑膠橋部分的內容了。現在請你們按照“小秘訣”來給其他小夥伴介紹介紹塑膠橋,可以嗎?先要介紹的是什麼?接著是──?

  1、第7自然段。

  (出示寫橋特點的句子)請一生讀句子,讀時要注意讓其他小朋友聽完你的朗讀,就知道塑膠橋的特點。

  隨機指導朗讀。

  小結塑膠橋的特點:輕巧。

  2、第8自然段。

  (出示寫橋特點的句子)請一生讀句子,讀時要注意讓其他小朋友聽完你的朗讀,就知道塑膠橋的特點。

  隨機指導朗讀。

  小結塑膠橋的特點:平穩。

  3、第9自然段。

  看電腦動畫,理解塑膠橋使用過程。

  4、編兒歌。

  六、教學第十自然段

  生質疑,解疑。

  七、總結延伸

  如果你是橋樑專家,你打算造什麼樣的橋?

  小朋友真會想,可是你們和爺爺設計的橋在現實生活中都還沒造出來,要想讓你們的夢想成真,你們應該怎麼做?

  八、作業

  將自己設計的橋畫下來。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透過對兩種很有特色的橋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欲。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第二課時透過閱讀認識兩種特色橋,想象未來的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板書“橋”小朋友,這是什麼字呀!看到這個橋你想到了什麼?(各種各樣的橋)

  2、小結過渡:是呀,橋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麼重要呀,它連線著河的兩岸,如果沒有了橋將對我們的'生活帶不很大的不便。根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需要許多橋樑工程師設計出了不同的橋。有個小朋友蘭蘭的爺爺就是一位橋樑工程師。今天我們將一起跟著蘭蘭和爺爺去看一看神奇的橋。出示課題蘭蘭過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一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詞可以拼一拼,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選一個你喜歡的小節讀給大家聽一聽。讓大家幫你糾正字音。

  3、同桌二人你讀一個自然段,他讀一個自然段,互相幫助糾正字音。

  4、讀了課文你知道蘭蘭過了哪幾座橋嗎?根據回答板書:潛水橋塑膠橋

  5、課文共有幾個小節,哪幾個小節地講潛水橋?哪幾個小節在講塑膠橋?找出來和同桌合作讀一讀。

  三、自主識字

  1、讀了這麼多遍的課文,你認識課文中的生字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卡片,誰來當個小老師來帶大家讀。

  2、沒有拼音行嗎?試一試。

  3、這些生字,其中哪幾個你已經知道了,請你來當小老師教大家。教師點撥。

  4、讀生字。開火車讀一讀。

  四、書寫生字

  1、老師範寫,師生共同突破重難點。

  2、學生書空。學生練習,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小朋友,你喜歡科學家嗎?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位橋樑專家爺爺,是誰的爺爺?(蘭蘭)今天,我們繼續跟隨蘭蘭和爺爺去學習第32課。咱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1、上節課咱們在這一課中又認識了許多的生字詞語寶寶。我們先跟他們打生招呼吧!

  課件出示詞語:橋樑工程師波浪特別結實玻璃磚驚奇划過去採野花又薄又結實輕巧又平又穩

  指名讀,一起讀。又薄又結實又平又穩小朋友,你看到這兩個詞發現他們長得象嗎?哪兒象?用又()又()也來說一說。

  2、跟詞語寶寶打完了招呼,小朋友,你回憶一下。課文中的蘭蘭跟隨著爺爺走過了哪幾座橋呀?板書(潛水橋塑膠橋)在你的印象中,這是兩座怎樣的橋?(神奇)

  二、學習課文

  1、你對哪一座橋最感興趣?(潛水橋)好,我們就先去潛水橋吧!

  2、學習潛水橋

  1)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寫了潛水橋?(1—4)

  2)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四個小節。可以和同桌讀,也可以自己讀,可以小聲讀,也可以大聲讀。讀完之後想一想潛水橋神奇在哪兒?把你覺得描寫潛水橋最神奇的句子劃下來。

  3)交流感興趣的句子

  潛水橋神奇在哪兒?你劃了哪句話告訴大家好嗎?

  a、小節:蘭蘭驚奇地站在潛水橋上,透過玻璃看見大大小小的魚游來游去,各種各樣的船隻從橋頂上駛過來划過去。

  a)你為什麼覺得神奇?(我覺得很有意思)

  b)如果你是蘭蘭或者說你也在這座潛水橋上,透過玻璃看見大大小小的魚游來游去,你會有什麼感覺?有點困難的話老師可以幫助你,出示句式“當我透過玻璃看見大大小小的魚游來游去,彷彿覺得(),各種各樣的船隻從橋頂上駛過來划過去我會說()。”

  c)真是一種神奇的感覺,小朋友你有過這樣的感覺嗎?難怪蘭蘭會怎麼樣地站在橋上?(驚奇)你知道什麼是驚奇嗎?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這種驚奇嗎?指名讀—齊讀

  b、潛水橋真夠神奇的,讓我們覺得自己彷彿是一條生活在水底世界裡的一條小魚了,感覺到輪船從頭頂駛過的神奇。真有意思!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一座怎樣的橋呢?

  c、這座橋叫潛水橋,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的。

  a)誰來讀讀這句話。讀這句話,句中的哪個詞最讓你感興趣?最吸引你的目光?(結實特別玻璃磚)

  b)什麼是結實?在你的眼中什麼東西是很結實的?(石頭鋼鐵……)這裡說是結實的什麼?

  c)磚?你見過嗎?用什麼做的?(用泥燒製成的)可以用來做什麼?(造房子)

  d)這種玻璃磚有什麼與眾不同嗎?特別結實?“特別”你能為特別找個近義詞嗎?為什麼潛水橋上用的玻璃磚要特別的結實?(因為這是一條波浪滾滾的大河。)可能學生會說因為在水裡。可以這樣引導:這是在一個小池塘裡嗎?這是在一條小河裡嗎?

  e)波浪滾滾的大河說明什麼?水很深,水很急。如果沒有這麼特別結實的玻璃磚會怎麼樣?

  f)指導朗讀:誰能用你的朗讀來表達這座橋的結實嗎?

  g)在蘭蘭的眼中這是一座多麼結實多麼漂亮的橋呀,很像什麼?(一幢長長的房子)

  過渡:建在水中的橋——潛水橋真是神奇!小朋友喜歡嗎?可你知道嗎?要建造這樣的潛水橋難度有多大嗎?這需要高超的技術,更需要精密的計算。也許你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們的橋樑設計專家卻能做到。這是智慧的火花,這是科學的精華。蘭蘭還認識了一座什麼橋?(塑膠橋)這又是一座怎樣的橋呢?他又神奇在哪兒?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3、學習塑膠橋

  1)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討論一下,這是一座怎樣的橋?和好朋友先讀一讀課文的第5-9自然段。然後說一說這座橋神奇在哪兒?找一找課文中的句子,詞語。

  2)交流說說神奇的地方。重點是指導好朗讀。

  這又薄又結實的塑膠管子,打進空氣就成了一座輕巧的橋。

  從這又薄又結實,上你知道了什麼?說明這橋很輕。不是那種笨重型的橋,是嗎?這麼輕,搭在小河上,你敢過去嗎?(又平又穩)

  還有更神奇的嗎?

  隨機板書(又薄又結實輕巧又平又穩方便)

  三、拓展延伸

  過渡:是呀,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讓我們認識了結實又透明的潛水橋,又讓我們知道了輕巧又方便的塑膠橋。

  1、小朋友們,你還想了解更多的橋嗎?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

  課件播放一組有關橋的圖片。

  看了之後,你想說什麼?

  2、現在讓我們也來當一當小小橋樑專家,也來設計一座神奇的未來橋好嗎?誰先來當橋樑小專家?(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未來會是什麼樣?未來的橋又會發生哪些變化?誰也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地設計,也許有一天你設計的橋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也許你也將成為智慧王國一名傑出的科學家。回家把這座你設計的未來的橋寫下來或畫下來。大膽地展示給大家,好好地珍藏下來。

  三、板書設計

  蘭蘭過橋

  潛水橋特別結實

  神奇

  塑膠橋輕巧方便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會認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新型大橋的神奇,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勇於創新、樂於發明的興趣與願望。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激發學生勇於創新的願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課始,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所查閱的有關橋的資料。

  2、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欣賞各種形狀的橋。

  3、談話引趣:聽說蘭蘭的爺爺是一位橋樑專家,今天他帶著蘭蘭走過了兩座神奇又美麗的橋,你想知道它們是什麼樣的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讀課文。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

  2、讀後檢查交流。(輪讀課文,評議正音)

  3、再讀讀課文,要求讀得準確、流利。(鼓勵學生以各種方式朗讀,比一比。誰讀得最順暢)

  4、讀後想一想:蘭蘭過的是什麼樣的橋?並畫上橫線。

  5、理清脈絡:文中哪些自然段寫潛水橋?(1-4自然段)哪些自然段寫塑膠橋?(5-9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領悟自得

  1、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並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彙報,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3、當學生交流“潛水橋”部分時,教師相機點撥。

  (1)出示課件:

  {潛水橋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的

  {潛水橋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的,就像一幢長長的房子。

  a、學生試讀,指名讀,評讀。

  b、請學生再讀一讀這兩句話,比較一下,哪句好,為什麼?

  (2)讓我們也走進神奇的潛水橋中去感受一下吧!(多媒體出示:第一幅圖的畫面。)

  (3)創設情景:假如你是蘭蘭,站在橋上看到了什麼?

  (4)潛水橋,你是多麼奇妙無比。讓我們一起帶著情感美美地把這段話讀一讀。

  (5)指名讀,評讀,再齊讀。

  4、當學生交流“塑膠橋”部分時,教師隨機點撥引導。

  (1)出示課件:

  {爺爺把塑膠橋放回提包裡。

  爺爺把像雨衣一樣大小的塑膠橋放回提包裡。

  a、小組討論,你認為該怎麼讀?

  b、指名讀,評讀。

  c、體會讀這兩句話,比較一下,哪句好,說出理由。

  (2)請同學們再次走進這神奇的塑膠橋中去感受一下吧!(多媒體出示:第二幅插圖的畫面。)

  (3)同學們,如果你走在這橋頭上,心裡會發出怎樣的感嘆?

  (4)塑膠橋真是設計精巧,老師也忍不住想把這一部分讀一讀,可以嗎?

  (5)指名讀,評讀。

  (6)想讀的同學一起讀一讀這一部分。

  (7)讀完後,你想對爺爺說點什麼?

  四、演讀見悟,加深理解

  1、自選角色,把自己最感興趣的橋的特點說一說。

  2、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進行創造性表演。

  3、指名小組同學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五、鼓勵想象,遷移訓練

  1、學完這一課,你們一定也想成為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如果你是一位橋樑專家,你會設計什麼樣的橋?

  2、全班交流。

  3、把你精心設計的橋畫出來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蘭蘭過橋》是人教版語文第二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在這篇課文中,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膠橋。我們平時見到的橋都是江河湖海之上的,而蘭蘭跟爺爺一起卻看到了一座架在水底的橋——潛水橋。當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時,蘭蘭卻看見爺爺隨身攜帶的一座簡易方便的橋——塑膠橋。這是多麼神奇呀!這也就讓我們瞭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位於本冊的最後一個單元,而且篇幅較長,對一年級學生而言,在課文的朗讀上勢必產生一定的困難。針對學生的這一狀況,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上就要幫助學生有效地識記生字,為學習課文掃除障礙。

  教學理念: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一年級的識字量明顯增多,如何讓學生識記生字成為教學的難點。本課生字教學,將採取隨課文分散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針對學生的學情,讓學生提出難讀的詞語和句子,讓生字教學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把生字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來感知、理解和掌握,將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提高識字的數量和質量。

  這是一篇常識性較強的課文,但是語文課終究還是語文課,我們不能將語文課上成常識課、思品課,語文課堂就應當有語文的本性,有語文味。抓住語文的這一本質,在本課的教學上力求強化語文性,讓本課中含有的常識性融合在“語文”教學之中。

  教學目標:

  1、認識“蘭、梁、程、波、架”等12個生字,會寫“蘭、坐、座”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全文,初步瞭解潛水橋和塑膠橋,初步體會兩座橋的神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賞圖片,激趣匯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平時都見過橋嗎?(板書:橋)現在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去欣賞幾座美麗的橋。(播放圖片,教師解說)

  2、教學生字“蘭”

  (1)今天有一位叫蘭蘭的小朋友,她要帶著我們一起去過橋。(板書:蘭蘭)

  師:這是我們今天要寫的字,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師邊寫邊說:中間一橫最短,最後一橫最長。)

  (2)誰來叫叫她的名字,和她成為好朋友。(指名讀)

  (3)學生書寫

  過渡:小朋友們,蘭蘭要帶我們過兩座橋,這兩座橋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讓我們趕緊開啟課文,去讀讀書。

  二、初讀課文,教學生字

  1、請小朋友們認真地去讀讀書,把生字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有困難的還可以在旁邊做個記號,請同學或老師幫忙。

  2、反饋:有沒有讀起來特別困難的詞語和句子。隨機教學(生字標上拼音):

  ◆“梁” “ 程”

  (1)“橋樑”(師引:讀這個字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麼?(後鼻音)指名學生讀

  (2)出示(工程師):這個詞誰會讀?(指名讀)(師提醒:“程”字讀後鼻音)你怎麼記住“程”?

  (3)出示:橋樑工程師指名讀好這個詞

  (4)誰來猜一猜“橋樑工程師”是幹什麼的?

  師:橋樑工程師就是專門設計橋的,剛才我們看的那些漂亮的橋都是橋樑工程師們設計出來的,他們可真了不起。(指名讀、齊讀)又叫“橋樑專家”

  (5)課文中說誰是橋樑工程師?(出示句子:“蘭蘭的爺爺是橋樑工程師。”)

  課文最後一段還說蘭蘭的爺爺是一位橋樑專家。(出示句子:“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指名讀句子

  ◆句子:“這種橋叫潛水橋,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的。”

  (1) 指導讀好“磚”(翹舌音)(課件獨立顯示(磚))

  (2)磚是用來幹什麼的?造起來的房子可結實了!可潛水橋是用什麼磚造的?——玻璃磚

  (3)一般用玻璃造起來的東西牢固嗎?(舉例子)

  但潛水橋的玻璃磚還特別結實呢!課件獨立顯示(特別、結實)指導讀好“結實、特別”

  (4)你能為特別找個近義詞嗎?將“十分、非常”放入句子中連起來讀

  這種橋叫潛水橋,是用十分結實的玻璃磚造的。

  這種橋叫潛水橋,是用非常結實的玻璃磚造的。

  ◆ 句子:“這又薄又結實的塑膠管子,打進空氣就成了一座輕巧的橋。”

  (1) 這句話裡藏著兩個生字呢!(課件獨立顯示:薄 巧)指名讀準字音。你怎麼記住“巧”?

  (2) 這塑膠管子厚嗎?(薄) 這麼薄的塑膠管子卻很結實,真是神奇呀!

  (3) 指名讀句子

  過渡:走上這座橋,還又平又穩呢!出示句子“蘭蘭跟著爺爺走上塑膠橋。這橋又平又穩。”

  課件獨立顯示“穩”,指名讀(提醒注意前鼻音)你怎麼記住“穩”

  出示塑膠橋的圖片:師:這種塑膠管子做的橋不僅結實,而且攜帶方便,走在上面還又平又穩。

  出示兩個句子:“這又薄又結實的塑膠管子,打進空氣就成了一座輕巧的橋。”“蘭蘭跟著爺爺走上塑膠橋。這橋又平又穩。” 齊讀

  出示相關圖片,積累語言 又( )又()

  3、教學其餘生字:波 架 劃 採出示生字詞:波浪 架在划船 採野花

  自由讀 (帶拼音) 指名讀(帶拼音,去拼音讀)

  你想記住哪個字?怎麼記住它?做一做划船的動作。

  4、出示全課生字(不帶拼音)師:瞧,剛才和小朋友們見過面的生字寶寶又來和大家見面了,誰來和它們打聲招呼?(開火車讀)

  5、再讀課文,看看蘭蘭要帶我們過的橋叫什麼名字?你覺得這兩座橋怎麼樣?

  6、反饋:這兩座橋叫什麼名字?(板書:潛水橋塑膠橋)、

  你覺得這兩座橋怎麼樣?(很漂亮、很美麗、很神奇……) (板書:神奇)

  7、這兩座橋神奇在哪兒呢?我們下節課再去看一看潛水橋和塑膠橋還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三、生字鞏固,書寫生字“座坐”

  1、拍手歌

  蘭蘭走過兩座橋,潛水橋,玻璃磚造,

  橋頂船兒來回劃,架水中真奇妙!

  塑膠橋,薄又薄,帶在身上真輕巧,

  走上橋樑平又穩。橋樑工程師真神奇!

  2、生字書寫:“座” “坐”

  出示短語:一包塑膠管子 一條小河 一位橋樑專家一座橋 指名讀

  出示圖片,指名學生學著上面的短語說一說:鳥圖 樹圖衣服圖山圖

  師:這個座字是我們今天要寫的字,還有一個字和“座”可像啦,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麼?(讀音一樣,字形也很像)

  你想怎麼記住這兩個字?(“坐”兩個人坐在土上)師:“坐”是表示動作,請小朋友站起來,請你們坐下,就是這個坐。

  寫這兩個字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麼?(人的“捺”變成“點”,廣字頭要包住“座”)

  教師範寫,學生書寫。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簡單瞭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及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難點: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

  【教學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小朋友們,你看到過橋嗎?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見過的橋。(學生自由談)今天有位叫蘭蘭的小朋友要向我們介紹的橋可與小朋友們說的大不一樣,大家想知道嗎?(板書課題)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切入,加強了課內外的聯絡,教師設問使學生對此有了極大的興趣,學習熱情高漲。)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藉助拼音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要讀通讀順。

  2、小組內互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3、出示生字,多種形式讀。

  4、去掉拼音讀生字。

  5、交流識字方法。說說用什麼好辦法能記住這些字?

  (識字教學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利用學生已有的識字經驗進行識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

  三、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小組內讀文,說說蘭蘭都過了什麼橋?

  3、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讀課文,互相評一評。

  (檢驗學生識字情況的同時,培養邊讀邊想的習慣,並在讀的過程中進行評價,使用評價的激勵作用推動學生提高朗讀能力。)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蘭、各、坐、座”引導認讀。

  2、說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師範寫,學生練習。

  4、同桌互相評價。

  (採用同桌互相評價寫字效果,不僅可以體驗成功的喜悅,還可以取長補短。)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出示生字多種形式認讀,並給生字找朋友。

  二、精讀課文、感悟內容

  1、小組內接讀課文,互相說說蘭蘭過的橋分別有什麼特點?

  2、師生合作讀文。蘭蘭的爺爺太神奇了,老師今天特別想當一回爺爺,帶著蘭蘭去走一走這兩座神奇的橋,你們願意當一次小蘭蘭嗎?

  (師讀敘述部分和爺爺的話,學生讀蘭蘭的話。)

  3、出示第十自然段,引導學生讀。想一想爺爺真的會變魔術嗎?

  (學生在合作讀書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且形成自己的閱讀感受,更深入的理解內容。)

  三、拓展延伸

  1、交流展示。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樑知識的圖片或文字材料。

  2、如果你是橋樑設計工程師,你會設計怎樣的橋?畫一畫,畫好後向同學們介紹。

  (在展示的同時,培養了學生處理資訊的能力。讓學生當工程師,發揮想象力,動筆畫,動腦想,動口說,培養了學生多種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帶、急”引導認讀。

  2、觀察,說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師範寫,學生練習。

  《蘭蘭過橋》課文教學設計 篇12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簡單瞭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及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識字、寫字;難點是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

  三、教學特色: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膠橋,同時也讓我們瞭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本篇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發展。同時,透過一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啟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識字教學上採用先讀書,再識字的倒置法。

  四、教學方法: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橋的知識

  六、教學時間: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整體感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知道兩種神奇的橋的主要特點。

  3、瞭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你看到過橋嗎?你走過或認識哪些橋?(學生個別回答)

  2、(出示蘭蘭圖片並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課文的主人公叫蘭蘭,課文講的就是蘭蘭過橋的故事。

  二、精讀課文,整體感知。

  1、爺爺帶著蘭蘭一起去郊遊,他將帶著蘭蘭走過兩座非同一般的橋,想知道他們過的是什麼橋嗎?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你將會知道答案。(學生自由讀課文)

  2、反饋:你知道蘭蘭過的是什麼橋了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潛水橋塑膠橋)

  3、再讀課文,思考:為什麼說潛水橋和塑膠橋非同一般?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請大家以四個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並填好調查表。(表中加粗部分為學生填寫內容,因學生寫字量有限,也可口頭反饋,教師板書)

  潛水橋塑膠橋

  造橋地點水裡小河上

  造橋材料特別堅實的玻璃又薄又結實的塑膠

  最大的優點不僅方便交通,還可參觀海底世界輕巧,體積小,攜帶方便

  三、學習生字:

  1、蘭蘭的爺爺可真有本領,設計了這麼好的橋。同學們你們長大想幹什麼?(自由發言)

  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過,不論是當橋樑工程師還是當飛行員首先得學會動腦筋,學好一些基礎的知識。比如今天要求我們認識12個生字,大家就可以動動腦子,想一些又簡單又容易記住的方法來認識它們,來,試試看吧,比比誰是最聰明的。(出示生字,交流記憶方法)

  3、有了這麼多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記住這些字了,老師來考考大家。(將生字組成詞語,不注拼音,請學生認讀)

  蘭花、橋樑、工程師、波浪、書架、特別、磚石、划船、採花、輕巧、又輕又薄、又平又穩

  五、結束:

  同學們真能幹。相信大家有了好的學習方法一定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長大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樑之才。

  作業:

  收集各種橋樑的資料,舉辦“橋樑知識展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複習14個生字,學會寫6個字。

  2、啟發想象,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樑知識,並自己動手設計的未來的橋。

  教學過程:

  一、生字複習:

  遊戲《藏頭露尾》:學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套。教師課前準備一些較大的生字卡片並用不透明的紙蓋住字的四分之三,只露出一小部分,請學生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被蓋住的字,以此來鞏固學生對字形的識記。

  二、師生互動,啟發想象。

  1、蘭蘭的爺爺太神奇了,老師今天特別想當一回爺爺,帶著蘭蘭去走一走這兩座神奇的橋,你們願意當一次小蘭蘭和爺爺一起去嗎?(教師範讀旁白和爺爺的話,學生讀蘭蘭說的話並根據課文描述自由地做蘭蘭的一些動作,比如:嚇得閉上眼睛等)

  2、當讀到:“原來是一座架在水裡的橋,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時,師問:從這句話中看出,潛水橋大不大?你覺得還可以說潛水橋像什麼?(啟發學生想象並學說比喻句)

  3、讀完第4自然段,師問:課文中的蘭蘭在橋裡面看到了這些,現在你們都是小蘭蘭了,你們在橋裡面看到了什麼?願意說給大家聽聽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

  4、讀完課文,師問:剛才我們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如果你是橋樑設計工程師,你會設計怎樣的橋?(學生想象說話)

  三、橋知識展覽會。

  1、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樑知識的圖片或

  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組推選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將所收集的材料張貼在教室的“展示臺”中,供學生課後參觀。

  四、小小橋樑工程師。

  每生自己設計一座心目中的橋,可圖文結合,也可純圖片,還可以製作橋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