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模板
幸福是什麼?其實這是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童話故事的標題,文中講了三個牧童疏通了一口老泉,砌了一口小水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祝他們幸福!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麼》是一篇童話故事,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先講三個牧童發現樹林裡一口老泉已經不湧泉水了,他們主動帶來鋤頭、鐵鍬,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乾淨的泉水。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稱讚他們做了一件好事,並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並不理解什麼是幸福。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麼,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弄明白。
接著講十年以後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可以隨時飲用。他們為此感到快樂。回顧各自十年的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麼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後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讓學生透過自讀自悟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同時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應儘可能引導學生直接與文字對話,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幸福是什麼》是一種超人體童話,童話就是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兒童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或介紹科學常識的一種文學體裁。在教學中,我儘量讓學生直接走進文字,把自己作為童話中的一員,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同時又讓學生走出文字,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看看自己是如何理解幸福是什麼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情感目標: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3、技能目標:聯絡生活實際,發揮想象,編寫童話,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聲匯入,齊唱《幸福拍手歌》,邊唱邊做動作。
(設計意圖:由歌曲匯入,把音樂帶進課堂,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幸福的氛圍。)
師:是啊,我們感到幸福時可以有很多表達的方式,人們都說,幸福是快樂的源泉,可幸福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齊讀課題),從這個故事中就能找到幸福的答案。課前大家都進行了充分的預習,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說說幸福是什麼(出示智慧女兒的話),是的,幸福就是靠勞動,很好地儘自己的責任,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智慧女兒的話雖然簡單,卻揭示了幸福的真諦。老師相信透過進一步的.學習,大家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設計意圖:找出中心句,圍繞著中心句去理解課文。
二、自讀自悟
1、感知主要內容
師:請同學們開啟課本,快速讀課文,用幾句簡短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師:這麼長的故事被你們用自己的話講下來了,真是不簡單!這三個曾經年少無知的牧童,經過十年艱辛,終於找到了幸福。說到這,你們最想知道的是什麼?
2、默讀課文,想想三個孩子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
師:你真會提問題,跟編者的想法是一樣的(出示導讀提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每篇略讀課文之前都有一段導讀提示,閱讀這樣的文章要根據導讀的要求來學習。你們看,導讀中要求我們要認真默讀課文,想想三個孩子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跟三個孩子一起去尋找和認識幸福吧。
友情提醒:找出相關句子,聯絡生活實際展開想象,有體會的可以在旁邊做批註。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預習提綱自主預習,感知課文內容,並學會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課前反饋,師生共同交流,學生互相學習,查漏補缺,以便對課文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樣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3、彙報交流
⑴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引導:要說好有點難,老師給你一點幫助吧,他會怎樣治病救人呢,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吧。
出示:當病人生命垂危的時候,他___,當病人消極絕望的時候,他___,當遇到疑難雜症的時候,他___,當___的時候,他___……(他遇到這些情況會怎麼做呢?)(有想法的可以選自己最有感受的跟同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誰先來彙報。(適時點評: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他誠懇的話語,鼓起了病人生活的勇氣)(透過你的想象,我看到了一位盡職盡責的醫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病人終於康復出院了,此時此刻他們會怎麼說,怎麼做?
師:他付出了許多,盡到做醫生的責任,他給病人帶去幸福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幸福,難怪他會幸福地說——(生讀)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小結:第一位青年竭盡所能,治病救人,為千家萬戶帶來了幸福,他明白了幸福(生讀)——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剛才我們聯絡生活實際想象第一位青年治病救人的情景,就讀出了文字背後所蘊含的畫面,接下來大家可以繼續用這個方法來彙報,誰來呢。
⑵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學生自由說,點撥:他還做了什麼事?(點評:因為他的精心培育,花兒才開得那麼美麗)(好一個勇往直前的消防隊員!)(熱心周到的服務,帶給旅客的是春天般的溫暖)師:他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地工作,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那就是——(勤勤懇懇)。他不管做什麼事,都能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忙碌了一天,他滿身疲憊,心裡卻充滿了幸福,因為他覺得(齊讀)——我勤勤懇懇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他為人們做了許多事,大家對他讚不絕口,他無比自豪地想——(齊讀)我勤勤懇懇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有的人可能會說:“你呀,幹活別那麼賣力了,差不多就行了。”這時候,你可以給他說——(齊讀)我勤勤懇懇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小結:勤勤懇懇地做對別人有用的工作是第二位青年體會到的幸福,於是他也明白了幸福——(生讀)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⑶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師:假如你是那位農民,種麥子養活了許多人,你的心情怎樣?帶著你的感覺讀。——你又有什麼樣的心情呢?讀出你的——(高興、自豪、興奮、滿足)來。
第三位青年的辛勤勞動養活了許多人,於是他也明白了幸福——(齊讀)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引讀:三位青年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十年以後,他們在小井旁邊相遇了,三個人盡情地暢談自己的幸福。第一位青年你的幸福就是——(生讀)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師:第二位青年你的幸福就是——(生讀)我勤勤懇懇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師:第三位青年你的幸福就是——(生讀)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師:曾經的三個牧童,終於明白了幸福就是——治病救人,幸福就是——勤勤懇懇工作,幸福就是——種麥養活人,也就是智慧女兒所說的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板書)
4、回扣上文。師:這就是三個青年十年後弄明白的幸福真諦,其實十年前他們就曾經有過幸福的感覺,那是在什麼時候呢?(生答)
師:他們疏通泉眼時就已經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在智慧女兒的啟發下,十年後,這顆幸福種子終於長成了參天大樹,你覺得,智慧女兒的智慧體現在哪裡?(生答)這個童話中,智慧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這就是童話的神奇色彩。
師小結:這些童話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認為還有哪些特點?(童話的想象非常豐富,故事性強,容易吸引讀者,每個童話都講了一個道理。)今後,我們在編童話的時候,如果借鑑這些特點,你寫的童話會更吸引人。剛才有同學講了,每一個童話還會向我們講述一個道理。
(七)師總結:(指板書)今天這篇童話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幸福要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讓別人得到幸福自己就幸福了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跟三個牧童一起去尋找和認識幸福,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義,不過,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對農民來說,幸福是碩果累累的收穫;對母親來說,幸福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欣慰,對老師來說,幸福就是桃李滿天下的自豪。孩子們,你們眼中的幸福又是什麼呢?
1、出示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
2、結合生活實際,展示一組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幸福的圖片。
3、朗誦幸福小詩,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幫媽媽做完家務時的滿足
幸福是考滿分時的興奮
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學時臉上的微笑,
幸福是幫助同學時的快樂,
幸福是同伴之間的一聲聲問候,
幸福是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深入拓展對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給予別人的事情寫成幸福小詩,讓學生明白幸福就是給予。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學到了詩歌的寫法,仿寫詩歌。
總結:只要用心付出,用心體驗,你就會發現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隨著歌曲《我們多麼幸福》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傳播幸福吧!
板書
10.幸福是什麼
學做醫生,為人治病;
勤懇工作,對人有用;
耕地種麥,養活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