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寓言兩則》教學設計範文

小學三年級《寓言》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寓言兩則》教學設計範文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的

  1、學會課文中的18個生字,並會組詞和應用。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重難點

  透過學習,結合實際生活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複述故事匯入新課。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聽寫12個生字。

  2、朗讀課文。

  三、新授

  1、揭示題目《亡羊補牢》,解釋亡、牢含義。

  2、解釋:

  寓言:寓,寄託 言講道理。寓言是透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文學作品。

  詞語:

  羊圈 街訪 窟窿 後悔 授受

  多音字:

  圈

  四、學習生字

  橫向記。如:我們學過哪些穴字部首的字再學習窟窿。

  五、討論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要抓住後悔接受這兩個詞,引導學生討論。想想從後悔一詞你瞭解到什麼?從接受一詞你明白了什麼?從而悟出這則寓言要告訴人們的道理。(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六、作業

  1、朗讀課文,把文中的幾層意思讀出來。

  2、生字、組詞。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透過寓言故事使孩子們懂得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先認準目標,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生字組詞。

  2、朗讀。

  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問題

  這個人到楚國了嗎?為什麼?

  1、楚國在什麼方向?他向什麼方向走?

  2、他帶的盤纏不多,馬跑的多快,車把式再好,能到他想到的地方嗎?

  3、從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三、討論

  南轅北轍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麼道理?

  四、作業

  1、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2、透過學習這兩則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麼?

  3、收集寓言故事,並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