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相關生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抓住環境特點,理解《月光曲》的內容。抓住重點段落,想象《月光曲》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兩百多年前,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曾經創作了一首曲子叫做《月光曲》,你們想聽聽嗎?
(播放音樂,師配上朗誦。)
師:聽了這麼優美的曲子你們有什麼感受?你們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交流。)
二、學習課文第9自然段
師:課文是如何描寫窮兄妹倆的感受的呢?找出文中相關內容,用筆劃一劃。
學生瀏覽課文查詢有關內容。
1、彙報查詢結果,教師出示相應語段。
(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一個接一個朝著岸邊湧過來……)
2、要求:
讀一讀,你們發現其中的變化了嗎?你覺得這幾句話應該怎麼讀?
3、學生自由讀這段話,課件出示
4、交流:
月亮的變化(聲升起到升高到穿行)大海(微波粼粼到洶湧澎湃)。
如何朗讀:
由輕到重,由慢到快,又輕柔到激昂。
5、指導朗讀:
⑴ 請一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變化。
⑵ 學生自評,邊評老師邊指導朗讀。
⑶ 配樂自由讀,請個別學生讀,全班分部分讀。
(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全班齊讀最後兩句。)
三、學習2~8自然段
師:學完了這部分內容,我們感受到這首樂曲旋律的變化,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自由提問。
師歸納三個主要問題:
1、《月光曲》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2、為什麼《月光曲》的旋律會有這樣的變化?
3、為什麼窮兄妹倆聽了曲子後會聯想到月亮和大海,而不聯想到其他事物呢?
小組學習2~8自然段,討論解決以上幾個問題。
4、交流:
解決問題一:
生:貝多芬到外地旅行演出來到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一所低矮的房屋裡傳出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師:哦,這個時候貝多芬的心情如何?假如你有天晚上去散步聽到別人正在朗誦你的一篇作文你的心情如何?(驚訝,心裡產生了一點觸動),所以彈出的曲子就是柔和的,徐緩的,這樣的曲子聽在兄妹倆的耳朵裡,使他們產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景象,是不是這樣?
師:後邊都是這樣發展下來了,對不對?
生:對。
師:誰能象老師這樣說說?
生:然後貝多芬看到兄妹倆如此貧窮,然後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動,手下的琴聲有力,加快了,兄妹倆想象成月亮升高,風捲巨浪;最後是貝多芬覺得自己遇到了知音,萬分的激動,然後手下的琴聲是高昂激情的,使兄妹倆聯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濤洶湧。
生:因為窗外有月光照進屋子,在那麼美的環境下才能創作出曲子來。
解決問題二:
引導學生曲子的創作跟貝多芬的情感變化有關係,因為觸動所以曲子是輕柔的後來有了感動曲子升高了一點再後來貝多芬情緒激動曲子就變得激昂起來。
解決問題三:
找出文中相關語句(第七、八自然段),用找重點詞句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
師小結:
可見一首曲子的創作跟作曲者的經歷和情感變化是有關係的,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第9段,將貝多芬的情感變化讀出來。
(出示課件,讓學生配樂朗讀。)
師:月光下的大海千變萬化,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發生了嗎?(不是,是聯想)誰的聯想?
(皮鞋匠和妹妹的聯想。)
師:你從哪裡看出是他們的聯想?
出示句子比較:
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看到過的景象……(課件)
她看到了她從來沒看到過的景象……
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第一句多了一個“彷彿看到了”,兩句的意思不一樣。)
為什麼要加上“彷彿也看到了”?
(因為景象不是真實的,是妹妹的想象,同時妹妹是個盲人,她也看不見。)
練習用“彷彿”造句
看著那一輪明月,我彷彿──。
──,我彷彿──。
四、聽音樂練習寫話
師:可見美妙的音樂常常能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思,老師這裡也有一段音樂同學們也來聽一聽,想一想,怎麼樣?
播放音樂片段,學生聽音樂。
師:我發現不少同學被這動聽的旋律陶醉了,能告訴我,聽了這首曲子,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嗎?
學生髮表自己的感受。
師:現在讓我們用筆記錄下這美妙的一刻吧。
學生寫片段。
五、總結
同學們,《月光曲》只是一個傳說,在這個傳說中,我們不但聆聽了大師的音樂,彷彿看到了月光下大海的壯美,更感受了貝多芬那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美好心靈。
六、佈置作業
1、背誦9自然段
2、完成“聽音樂寫話”。
【反思】
本堂課總體效果較好,但是還是時犯老毛病,即對學生的鼓勵不夠,仍表現為對該點評的學生不置予否,尤其是對思路正確,語言表達有一定問題的學生,沒有應有的鼓勵或一味鼓勵,致使學生沒有在原來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而好不容易放開膽量嘗試回答的學生,又一次被冷落,這些孩子又一次失去了自信,不敢開口說話也不屑開口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