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三隻小板凳》優秀的教學設計方案

《三隻小板凳》優秀的教學設計方案

《三隻小板凳》優秀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學會“因、交、作、布、兩、左、右、它”8個字,會認“板、勞、第、世、界、更、能”8個字。認識新部首“點橫頭”、“巾字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透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讀懂課文,理解重點詞句,使學生明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匯入課文(介紹愛因斯坦)

  二、初讀課文

  三、,多種形式認讀田字格、雙橫線生字

  四、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設疑:愛因斯坦為什麼要做三隻小板凳呢?

  五、學會寫“作、兩、交、它”四個字,學會新偏旁(點橫頭)

  第二課時

  (一)複習詞語,激趣匯入

  1、複習生字詞( 田字格、雙橫線)

  2、自由讀全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體會。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

  學習第一句話: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詞語

  2、引導學生讀好詞語

  3、透過讀好詞,引導學生讀好句子

  4、相機理解“作品”

  學習第二句話:

  1、指名讀第2句話。

  2、他指誰?

  3、這是一隻怎樣的小板凳?(相機引導學生讀出愛因斯坦作品交得很晚、小板凳樣子很醜)

  4、齊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讀中感悟。

  1、師範讀第2自然段

  2、問題提出:老師對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滿意嗎?

  學習老師的話:

  1、出示老師說的話,引導學生讀出老師的很不滿意。

  過渡:聽到老師很不滿意的評價,愛因斯坦又是怎麼做的,怎樣說的呢?

  2、讀一讀,找出愛因斯坦動作和語言,做上記號。

  3、同桌互相說一說劃線的'句子。

  4、師出示描寫愛因斯坦的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齊讀。

  相機理解:不慌不忙

  5、引導學生看插圖

  邊讀課文,邊看插圖:愛因斯坦最後交的是第幾只小板凳?這三隻小板凳哪個更好?為什麼?

  6、學生交流比較。

  7、討論:愛因斯坦為什麼做了三隻小板凳?(相機理解“強一些”)

  8、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9、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四)學寫四個字(因、右、左、布)

  1、觀察這四個字,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2、師範寫“布”(認識新偏旁“巾字底”)

  3、生練寫

  板書設計:

  第一次

  6 三隻小板凳 第二次 強一些

  第三次

  堅持、認真......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