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芽兒》第2課時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體會筍芽兒思想感情的變化,重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好第2題中的句子。
2.使學生知道筍芽兒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勵下,勇於鍛鍊,終於茁壯成長,初步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意識。
二、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
(1)《作業本》2比一比,組詞。(2)聽寫個別生字詞。
2.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出示課後1(1),指名讀第一段,其餘思考。
(2)討論課後1(1),理解“央求”。
(3)想象表演:誰能來扮演筍芽兒,“央求”竹媽媽讓她到地面上去?(指名一至兩位學生即可,只需理解“央求”就行了。)
(4)在這段中,春雨姑娘、筍芽兒、竹媽媽的話分別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自由試讀)
①指名讀春雨姑娘的話,並說說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為什麼?
(溫柔、關心)(聲音要稍低些)然後齊讀。
②指名讀筍芽兒的話,說說該用什麼語氣?
(撒嬌、畏縮)(聲音要尖嫩些)指導齊讀。
③指名讀竹媽媽的話,說說該用什麼語氣讀?
(擔心、害怕)(聲音要粗些、快些)指導齊讀。
(5)齊讀第一段,並選好自己認為讀得好的對話部分站起來讀。
3.學習課文第二段。
(1)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學習第一段的`。
(2)小結:①圍繞課後思考題,理解內容。
②抓住對話部分體會,並感情朗讀。
(3)自學並反饋學習情況。
①筍芽兒聽了雷公公的呼喚,她怎樣做?(討論)
②自願扮演雷公公、筍芽兒和竹媽媽,朗讀他們所說的話。其餘學生進行評議。
③師生共同討論本段中對話應採用的正確語氣。
雷公公粗重(聲音低沉)
竹媽媽不放心(理解“嘮叨”)
筍芽兒堅決(音稍高、有力)
(4)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
4、學習課文第三段。
(1)自學第三段。(用一、二段的方法。)
(2)討論,有感情朗讀。
小草:堅強、不屈不撓
筍芽兒:勇敢、自豪
春雨姐姐、太陽公公:關愛。
分角色讀,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