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有關《散步》教學設計模板

《散步》教學設計

有關《散步》教學設計模板

  【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2、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促使學生為家庭親情建設盡一份力量。

  【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難點】

  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促使學生為家庭親情建設盡一份力量。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教學過程】

  一、匯入(5)

  1、多媒體,歌曲《讓愛住我家》,展現親情圖片和歌詞。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

  2、親情是甘泉,給我們枯乾的心靈以滋潤,;幸福的家是港灣,讓我們遮蔽一生的風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家濃濃的親情。

  二、品讀課文,感悟親情(20)

  1、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如果學生髮現課文朗讀與課文不完全相同,可以作思考題,留給學生。)勾畫文中最能表現濃濃親情的細節、詞語、句子。

  2、自由閱讀全文: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以輕聲品讀,也可以默讀。把文中表現出濃濃親情的地方多讀幾遍。

  3、小組互助,交流感悟。文中讓你最感動的有哪些細節、詞語、句子。這些地方應該怎樣讀才能表現這份深情。

  4、全班交流、親情共賞。

  ⑴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引導:母親為什麼不願意出來?而“我”為什麼又堅持要母親出來?母親為什麼又答應了兒子,試想如果“我”依從母親,把母親一個人放在家裡,老人會怎樣?

  分析:這句話說明了“我”關心母親,對母親的身體健康提出積極的建議,而不是順水推舟。母親因為相信兒子,尊重兒子的意見,所以順從。我如果只帶著妻子、兒子出來散步,把老人孤零零的丟在家裡,會讓老人很孤獨、寂寞。最後一句說明 “我”和母親關係和諧,表現了母子之間親暱的感情。而且這種和諧的母子之情是在幾十年以前就開始了。

  ⑵ 他兒子說的話很可愛。他說:“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他覺得這是他一個很大的發現,這句話寫出了孩子的天真可愛。分析:兒子這句看似無關緊要的話極富童趣。孩子這一天真的新發現洋溢著一家人充滿溫馨的天倫之樂。聽了孩子的話,我們都笑了,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樂。

  ⑶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引導:為什麼一家人都會聽“我”的?這裡麵包含著哪幾種親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個講原則的人,家人都信任他。這裡麵包含著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⑷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引導: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母親和兒子發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走大路方便老人,說明我很照顧母親,很孝順。母親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興趣,說明母親對孫子很理解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藹。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表現了一家人在散步中互敬互愛的動人情感,有一種濃濃的人情美。

  ⑸ “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兒子……”

  引導:一個“背”字型現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之間關係十分融洽,多麼幸福、溫馨的親情。

  ⑹ 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引導:為什麼母親和兒子並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為什麼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同學暢所欲言:

  A、背上的一老一小可別摔著。特別是母親年老體弱經不起摔,非得穩穩當當的不可。

  B、為了讓母親和兒子多呼吸一些新鮮空氣,所以走得慢慢的。

  C、為了讓母親和兒子盡情的欣賞春天的美景。

  D、表現“我”對母親的孝心和旗子對兒子的愛心。如果走得很快,顯得不耐煩。不能體現濃濃親情。

  E、如果全社會的人都想文中的“我”那樣具有孝心和愛心,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

  老師小結:一邊是風燭殘年的母親,一邊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關心。所以從表面上看,這表現了中年人肩負著既要扶老又要攜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的意思看,這裡的“我和妻子”代表著中年人,“母親”代表著過去,“兒子”代表著未來,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徵著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徵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蘊更深刻。把親情推及得更廣泛的境界。

  (注:每一處學生分析以後都進行朗讀的簡要指導,透過學生試讀、老師範讀、集體齊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文中的親情美。)

  總結: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選擇道路時有了分歧,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可作者卻有一雙慧眼,從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諧美好的感情,並由此推及尊老愛幼的中華美德,文中處處流露著濃濃的親情:它是一幅溫馨的親情圖,是一首歡快的親情曲,是一篇美妙的親情詩。

  讓我再一次深情並貌的朗讀全文,細細的來體會這份熱鬧感人感動的親情。

  三、聯絡生活,談論親情(8)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有相同的幸福。親情無處不在,他不僅僅在思念部之中,也不僅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只是時光的流水把許都寶貴的記憶帶走了,我們匆匆的步履把我們曾經擁有的瞬間感動沖淡了,淡如水,淡如煙,淡得我們都懷疑自己是否還擁有那份愛,懷疑我們自己是否還有能力去感知那份濃濃的親情。可是,這份是永恆的。我們要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用善良的心去體會。

  學生準備1分鐘。

  全班交流。

  (儘可能啟發學生把發生在身邊的感人故事講出來,要像這幾位作者一樣,敢於披露真情實感。儘可能引導學生領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儘可能讓學生明白要珍惜親情,懂得關愛家庭。)

  老師也有故事要講。(2)

  四、動情落筆,抒寫親情(10)

  我們對親情有說不完的故事,講不完的細節。生活本就是這樣美好、溫馨。情到濃時轉成文,請同學們把自己對親情的感受寫下來。

  你可以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組排比句來讚美親情或者一組比喻句來歌頌親情。

  你也可以寫一首反映親情的小詩。你也可以寫一段話來呼喚親情。

  學生動筆3分鐘。交流展示5分鐘。

  教師準備一首小詩《父親的叮嚀》

  五、真誠行動,建設親情(2)

  1、親情不單單是寒冷時父親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單調那是深夜裡母親親手為你衝的一杯牛奶;親情應該是孩子柔嫩的小手為父親擦去額上的汗珠,它應該是母親疲憊時孩子遞上椅子時的體貼。親情不單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也是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責備。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的片刻時間來領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僅僅是聲情並茂的述說,它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親情不能只靠父母似的殷切期望,它更應是兒女無言的回報。家的溫馨與和睦靠大家,家的親情建設我們也應盡一份義務。回家以後,請同學們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你的真實感受和父母的真實反映寫下來,以後的語文課大家交流。

  六、結束語

  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著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