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列方程解一步計算的應用問題》教學設計模板

《列方程解一步計算的應用問題》教學設計

《列方程解一步計算的應用問題》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列方程和應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過程。

  2、會應用等式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會用方程解決“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簡單問題。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激發學習解方程的興趣。

  教學重點:應用等式性質列、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難點:分析等量關係,列方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設計應用等式性質填空的練習。(複習等式的性質,重點提問為什麼等式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為學習解方程奠定基礎。)

  二、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透過創設:“星期日,媽媽去商場購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一)自主學習例題1。(解方程)

  1、觀察情境圖,瞭解圖中的數學資訊和要解決的問題。

  2、本例題重點在“解方程”,透過學生觀察情境圖,發現數學資訊及要解決的問題,自己列方程並試著解方程。

  3、交流時重點透過提問“方程兩邊為什麼都減去58”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學會解方程。

  (1)重點透過“方程兩邊為什麼都減去58”的問題,啟發學生交流解方程的依據,學會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

  (2)教師指導書寫格式:寫上“解”字,各行等號要齊。

  4、初步練習。教材28頁練一練第1題的(1)、(2)小題。

  (二)、教師指導,小組討論,學習例2。(列方程解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1、學生觀察、發現情境圖中數學資訊及要解決的問題。

  2、教師: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叔叔每分鐘用電腦打字的速度和手寫速度有什麼關係?

  3、小組討論:怎樣用等式表示他們之間的關係?

  三種可能:

  每分鐘用電腦打的字數÷3=每分鐘手寫的字數

  (2)每分鐘手寫的字數×3=每分鐘用電腦打的字數

  (3)每分鐘用電腦打的字數÷每分鐘手寫的字數=3

  (找等量關係是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和難點,小組討論出現在新知的'生長點、關鍵點和知識的難點,讓學生透過討論,發現題中存在的所有等量關係,從而達到強化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5、列方程

  教師:如果用“X”表示巴每分鐘手寫的字數,可以列出怎樣的方程?

  列出方程如下:

  (1)、120÷3=X (2)、3X=120 (3)、120÷X=8

  6、試著解方程。(讓學生任意選擇一個方程試解)

  7、再次小組討論上面三個方程及解方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一個:與算術方法相同;

  第三個:不會解或者解起來比較困難,(在小學階段不要求解此類方程)。

  得出結論:第二個是比較合適的方程。

  8、規範書寫:教師指導:列方程,首先要寫出“解”和設哪個數“X”,再寫出方程,並示範書寫。

  7、學生再次規範列、解“3X=120”。交流時重點問:為什麼兩邊都除以“3”。

  教師板書示範,規範解題步驟。

  8、初步練習。

  (1)、教材28頁第1題(3)。

  (2)根據線段圖列、解方程。

  (3)教材27頁例題2.

  (由實物圖到線段圖再到具體問題,讓學生再次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解方程。教材28頁第2題。

  2、列方程解應用題。教材28頁第3題。

  五、全課總結:

  你學到了什麼?

  教學後記:

  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重點突出了“等式”與“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這個規律,不斷對孩子們進行潛移默化地滲透,促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靈活地運用此規律來解方程。從而,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的學習活動是那麼的有滋有味,進而使我能很順利地就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