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司馬光》的教學設計範文

《司馬光》的教學設計

《司馬光》的教學設計範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認識1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透過看圖理解花園裡的環境及司馬光砸缸的過程,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和孩子。

  4.從司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啟發,遇到事情要像司馬光那樣不慌張,支腦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1.讀準本課的生字及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理解花園裡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勇敢聰明的孩子。

  教學難點

  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教師板書課題:20司馬光

  2.簡單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我國此宋時期的歷史學家。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二、看圖圖意

  1.出示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麼?

  學生能從圖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孩子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個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嚇哭了,有的喊著,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學生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進缸裡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學生2:是誰救的掉進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樣救的?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藉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要多讀幾遍。

  2.讀準生字及會認字的音。

  (1)自己藉助拼音讀生字和會認的字。

  (2)同桌小夥伴互讀、線糾正。

  (3)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4)做猜字遊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字音。

  (5)電腦出示詞語的簡報:

  孩子嚇哭 沒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舉起砸破 救人 古時候 司馬光一塊石頭

  3.再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

  4.學生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聽他們讀的字音是否準確。

  四、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2.電腦出示插圖;讓學生根據圖中人物的穿載來理解:“古時候”這個詞語。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從他的讀中你知道了什麼?

  2.教師提問:①他指的是誰?(他指的是司馬光)②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的)③教師鼓勵學生能夠聯絡上下文思考問題④藉助圖弄清花園裡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樣的一口缸。

  3.指導朗讀

  ①教師範讀第二段,要求學生認真聽,聽出什麼了?(教師在讀時注意突出“大”和“滿”字)

  生:我聽出花園裡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裡裝滿了水。

  ②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指名讀這段;讀後同學評議。評議時同學們先可以說說他哪兒讀得好!然後說說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最後他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④由於本段的第二句是個長句,不容易讀的教師再範讀,讓學生注意看清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⑤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⑥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⑦指名讀,集體糾正。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聽他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2.提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麼全掉進大水缸裡呢?請你們聯絡上下文說一說。

  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沒留神掉進大水缸裡。)

  4.應該怎麼讀呢!同學們自己練習朗讀這段。

  5.指名讀,大家評議。

  6.必要的時候教師範讀指導。

  7.提問: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沒留神掉進了大水缸裡。啟發學生想象,掉進缸裡的小朋友會怎樣呢!透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十分緊急,掉進大水缸裡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時救上來就會有生命危險。

  8.過渡語,就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五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己輕聲讀這段,讀後說說你瞭解到了什麼?邊讀邊畫出表示小朋友動作的詞語。

  (2)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麼想的?

  (3)小組彙報得出結論:讓別人來幫忙,我這麼小,沒有辦法,有的嚇哭了,不知道怎麼辦。

  (4)為了讓學生理解:“別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場面,教師提問: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裡,隨時有生命的危險,如果你也在場,那都慌起來了是什麼樣子?請同學表演當時的場面。

  (5)教師指導學生有語氣地讀好這段。

  (6)過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就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請你畫出司馬光動作的詞語。

  (2)請同學看圖,並模仿司馬光的動作。

  (3)師:司馬光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怎樣做才叫“使勁”砸呢!再請同學們做動作。學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4)教師指導學生讀後四、五段。

  (五)透過比較理解課文內容。

  1.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

  提問: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一口大水缸裡時,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2.自己與司馬光的比較

  (1)提問:同學們也動腦筋想一想,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還有什麼方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學生討論後全班交流。

  (2)提問:大家想了不少好辦法,現在我們比較一下,司馬光的辦法和大家的.辦法有什麼不同?

  (3)小朋友被大人從缸中拉出來,人離開水。

  教師板書:人——水

  (4)請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救小夥伴,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5)教師再一次演示“人離開水”的復動投影片。

  教師板書:

  (6)司馬光用的辦法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呢?教師演示:水從缸中流出,小夥伴得救。

  教師板書:

  過渡:這樣水就離開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7)從這樣事情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小組討論後交流。

  (8)師總結:

  你們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都是讓人離開水,但時間又來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沒法讓水離開人,這是反向思維。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六)學習第六段

  1.缸裡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裡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嗎?

  2.請學生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6段。

  五、創造性的思維訓練。

  師:缸裡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這時候,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們會說些什麼呀!請學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巧記本課13個生字的字形,瞭解字義。

  2.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詞。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義。

  2.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詞。

  教學難點

  1.巧記本課生字的字形。

  2. 正確地書寫“別、到、那”這幾個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司馬光這篇課文,司馬光給你們留下什麼印象呢?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二、學習生字的音形義。

  (一)鞏固生字、詞的讀音。

  (1)自己認讀生字。

  (2)同桌互讀生字、詞。

  (3)搶讀生字詞卡片。

  (二)巧記字形、理解字義:

  (1)讓學生自己動腦、選擇自己認為最巧妙的記憶法記憶。

  (2)同桌小夥伴互相說一說。

  (3)請小組彙報或讓學生當小老師講解。

  三、書寫生字詞。

  1.先自己觀察每個字詞卡片,鞏固生字的音表義。

  2.在書上獨立書寫8個生字,提出難寫的字。

  3.同桌同學相互評改!

  4.學生提出比較難寫的字,教師重點指導

  5.學生在書上的第二個田格中練習書寫生字。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筆方法。

  四、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書寫生字和字詞。

  五、教師小結,朗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