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積累古漢語知識。
⑵ 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礎上,賞析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瞭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張,理清論證思路,誦讀中體會其流暢雄辯的論證風格,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思考、辯論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體會孟子民本思想及憂患意識的進步意義,讓學生懂得“人和”、“憂患”的實質及重要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個人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及結構。
3、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瞭解、學習孟子文章雄辯的語言風格。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預習:
⑴ 瞭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2、教師準備相關課件。
(預習檢查題及學習要點板書)
3、課文的朗讀磁帶。
【教學方法】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討論與老師講解相結合。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誰能告訴我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讀書習慣是什麼嗎?(生:好讀書,不求甚解。)可是我們這些做學生的能用這種習慣來學文言文嗎?(生:不能)對,陶淵明他是大文學家,文學基礎好,理解能力強,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舉,所以他讀書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華就行了。而我們就不行了,我
們是學生,既需要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又必須參加文化考試,所以積累漢語基礎知識,特別是古漢語基礎知識,更是必要的。為了幫助大家學好《〈孟子〉二章》,課前,我佈置了預習,這節課,我們就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二、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學生分小組口頭交流自己的預習情況。(瞭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
2、聽課文朗讀磁帶,瞭解句讀,並給下列黑體字注音。(課件)
米粟(sù)親戚畔之(pàn)域(yù)舜(shùn) 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百里奚(xī) 孫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3、抽生讀文,教師做朗讀點撥,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等。
4、看課件,討論完成以下作業:
⑴ 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親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於心衡於利( )
④ 發家拂士( )
⑵ 結合語境解釋加線的詞: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時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發( )於畎畝之中發( )於聲
⑤ 行拂( )亂其所為入則無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舉於士( )法家拂士( )
⑦ 環而( )攻之而( )不勝發於聲,而( )後喻
⑧ 國恆亡( )亡( )羊補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繼孔子之後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 ”。他在政治上主張行“ ”,其“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千百年來都很受人民的歡迎。
② 《孟子》是記錄孟子的書,是儒家經典之一。
三、小結
學生在預習中的得失(據實而論),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分小組去試著翻譯課文,要求學生邊譯文邊思考:
1、兩篇文章各寫的是什麼內容?
2、文章的結構和思路各有什麼不同?
〖教學反思
教師課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