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長城》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長城》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長城》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設計理念】

  本設計安排了讓學生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個層次。感知,以朗讀為主;感受,以口說為主;感悟,以學習語言為主;感染,以誦讀為主。

  【設計特色】

  在反覆朗讀中感知感染,在學習語言中感受感悟。

  【設計目標】

  1、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感悟長城的偉大,進一步激發民族自豪感。

  2、抓住特點,幫助學生以主要句概括主要內容,以及由物聯想到人的典型寫法,從而深刻領會題旨。

  3、以各種形式多讀,領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設計重、難點】

  第2、3兩段典型段,透過多讀,引導學生感悟長城的偉大,透過多讀,口語中進行昇華,讓學生領會長城是我過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設計過程】

  一、在初讀中感知、感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讀準、讀通、讀暢。

  2、學生各自談自己閱讀的感受,不受限制,暢所欲言。

  3、從初讀中你感受到萬里長城是怎樣建成的?請再讀有關段落:

  ⑴ 從第三段可看出萬里長城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⑵ 從第四段可以知道萬里長城的建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充分感知教材是學習教材的前提,因此我安排了多次讓學生讀書的時間,學生讀了課文後就有表達的慾望,可見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學生反覆讀書之後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

  二、在學習語言中感悟、感染

  1、讀了全文後你感覺到哪幾段最打動你的?

  (第2、3段)

  2、學習第2段:

  ⑴ 領悟第3句的比喻句,找出本體、喻體是什麼?

  ⑵ 找出描寫人民勞動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

  3、練習感情朗讀第2段。

  4、學習第3段:

  ⑴ 這麼高大堅固的長城令“我”想到了什麼?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⑵ 師深情朗讀這段話:

  生凝神傾聽後告訴老師想到、看到、聽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講:

  ① 我看到民工沉重的腳步。

  ② 我聽到民工那痛苦的呻吟。

  ③ 我看到民工倒斃路上。

  ④ 我想到長城是用民工的血汗、生命築成……

  ⑶ 仿照老師感情朗讀這段話,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

  生:讀多少次?我不能再讀下去。

  師:讀到懂!讀到能理解!

  (充分感知教材是學習的前提,因此安排了多次讓學生讀書的時間,學生讀了課文後就有表達的慾望,讓學生反覆讀書之後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感受,這時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例如:學生透過多讀上述這段話,學生感情真是流露出來,當時我掃視教室,學生真的流出了眼淚,怪不得有些學生說無法讀下去。)

  ⑷ 嘗試背誦第3段。

  三、在口語中昇華

  你讀了這篇課文,肯定印象很深?請同學們用一句話體現出來。

  1、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2、勞動人民你真偉大。

  3、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4、長城!我生長在幸福的生活中,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社會建設作出一份貢獻。

  【評點】

  情感性是語文學科的個性,本文設計以“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個層次逐層推進,既體現了教材的特點,也完全符合學生的情感心理發展過程,有“知”才能有“愛”,有“愛”才能有“悟”,而 入於“化”(感染)。在導讀過程中,本人以多種手段煽情,把教學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