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

《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

《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

  《旅遊中的數學》教學設計

  活動內容

  旅遊中出發、租房、遊覽、吃飯的數學。

  活動目標

  溝通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具準備

  幾張火車票,實物投影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教師:在節假日,家長都帶你外出旅遊嗎?你去過哪些旅遊景點,看什麼好玩的,給同學介紹一下,讓我們一同分享快樂。

  引入課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你們在旅遊中遇到數學問題嗎?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旅遊中的數學(板書)。

  二、組織活動

  1、開啟課文,看一看課文中列舉了哪些旅遊中的數學問題。

  學生回答,出發的時間計算,租房的人員安排,租車的方案,還有吃飯的費用計算等等。

  2、解決問題。

  (1)審題,明確課文情境中的問題。

  (2)獨立思考,探索策略,獨立解決問題。

  (3)小組交流,每一個學生都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結果,讓他們經歷解決問題的.全程。

  (4)全班交流。

  明確幾個問題:

  1)從21:30到第二天7:00經過了幾時?

  策略:先計算21:30到第二天6:30經過了幾時?(經過了9時)再加上半個小時(6:30-7:00)。

  一共需要9時30分。注意:千萬不要寫成經過了9:30。

  2)“怎麼租房最合算?”

  如果所租的房子都住滿人,沒有空位,就是最合算的方案。

  4人間數

  3人間數

  可住人數

  錢數/元

  方案一

  4

  16

  80×4=320

  方案二

  3

  1

  15

  80×3+66=306

  方案三

  2

  2

  14

  80×2+66×2=292

  方案四

  1

  3

  13

  80+66×3=278

  方案五

  5

  15

  66×5=330

  3)“怎樣租車最省錢?”

  租車的問題與“租房”問題類似。即最省錢的方案是:如果所租的車座位不可能剛好坐滿,空位子也必須越少越好。

  18坐車數

  16坐車數

  可坐人數

  空位數

  錢數/元

  方案一

  4

  72

  14

  16×4=640

  方案二

  3

  1

  66

  8

  160×3+120=600

  方案三

  2

  2

  60

  2

  160×2+120×2=560

  方案四

  1

  4

  66

  8

  160+120×4=640

  方案五

  5

  60

  2

  120×5=600

  3、小結。

  (1)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2)教師補充強調:1)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

  2)旅遊中除了學會計算,節省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衛生、健康、文明等等。

  三、設計旅遊計劃

  課文第40頁的“實踐活動:設計旅遊計劃。”

  1、認真審視課文要求。

  2、討論確定旅遊景點。

  3、學生設計旅遊計劃。

  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各盡其職。

  要留下充足的實踐讓學生去完成,不要急於進行全班性的評價,對課內還不能完成的可以延緩評價,鼓勵他們課後去社會調查,(查資料、找書籍、上網等),獲取一手資料,然後設計出最佳方案。老師安排機會進行“旅遊計劃”展示、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