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造型》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的一個內容。蛋殼玩具是學生喜歡的玩具之一,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會用蛋殼、彩紙和其它材料,把自己喜歡的有、彩紙和其它材料,把自己喜歡的有體驗到蛋殼變成藝術品的樂趣。
2.本課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蛋殼玩具圖片,目的是啟發學生創新設計,為學生創新表現提供更大空間,使學生的個性及創新精神得到發展。
二、學生分析:
本課教授的物件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隨著課改已經有三年的成長史了,他們對於手工製作的一些方法都已經很熟練了,對立體形象思維也有一定的認識,但對設計出新的立體形象還有一定的困難,但透過老師的啟發引導,大部分同學能夠表達出自己心中喜歡的立體的有趣的形象。
三、設計理念:
1.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
2.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體驗發現新知識的樂趣。
3.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給學生思考觀察體驗探究的空間,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能用卷、折、粘等多種方法在蛋殼上製作有趣的玩具造型 。
2.在對比、設計的過程中,發現並歸納出有趣造型的特點,並運用於作品之中。
3.在動手製作的過程中,體會廢舊物品變成藝術品的樂趣。
重點:會製作蛋殼玩具,並感受到蛋殼變成藝術品的樂趣。
難點:
1.能透過引導發現有趣的造型的含義及特點
2.透過動手實踐發現直邊彩紙怎樣才能粘在橢圓形的蛋殼上。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範樣。
學生:各種材料、剪刀、固體膠。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課:
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幾位好朋友,他們十分想和你們做好朋友,你們願意嗎?那麼我們來看一看它們都是誰?(激發興趣)
二、 作品欣賞(課件)
1.動物,人物還有動畫片裡的形象圖片。
2.你最喜歡誰?為什麼喜歡它們?(引導學生說出形象有趣) ..
3.什麼樣的形象是有趣的造型? .....
(出示油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有趣的卡通形象對比,透過對比,讓學生髮現有趣的含義及特徵,幽默、滑稽、誇張變形等)
三、 看一看,想一想(課件)
1.材料:(蛋殼、乒乓球、彩紙、毛線等)
問:看一看這些圖片,想一想這些物品,你想做哪些有趣的形象?如何把它們
變成有趣的蛋殼玩具? ..
2.圖片對比:(生活中的圖片或卡通形象和用蛋殼做好的.有趣形象,如:蛋殼、孫
悟空、白免等)
問:透過對比,你發現了什麼?
(圖片是平面的,蛋殼玩具是立體的。)
問:蛋殼適合當做動物或卡通形象的哪個部位?
適合做動物或人物卡通形象的頭部或身體。
四、說一說、畫一畫:
1.要想使圖片中的形象或你自己喜歡的朋友變成有趣的立體蛋殼玩具,你有哪些好
辦法嗎?
2.在紙上畫一畫,再和小組內的同學們說一說,找同學彙報
(同學們在自己設計草稿的基礎上,老師又快速地展出各種作品,這時同學們
躍躍欲試,思維拓展。)
3.老師也想了很多辦法,使這些物品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你們想看嗎?(總
結歸納,出示範作)
4.課件展示:(小組討論彙報)
(1)你能看出它們是怎麼做的嗎?
(2)怎樣才能把直邊的彩紙粘到橢圓行的蛋殼上?
學生彙報製作方法:
①首先先做一個結實漂亮的底座。
底座:扇形捲起來,剪平,做出下粗上細的柱形,這樣比較穩固,可以進
行裝飾花邊等。
②透過卷、剪、貼上等方法做自己喜歡的形象。
五官:如鼻子可用捲筒做成立體的,頭髮可用毛線或彩紙剪出來,鉛筆捲
的方法。
★直邊的紙隔一段剪一個小口,這樣就很容易跟蛋殼粘在一起了。
★在製作中你還發現哪些好的方法可隨時地告訴大家。
五、 師生共同制定標準:
1.形象設計得有趣、奇特
2.用多種材料和方法
3.顏色搭配得鮮豔
六、 學生製作、教師輔導
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與製作方法。
七、 課後延伸
許多藝術家們還用蛋殼製作了許多不同藝術品,請大家欣賞,你想還有哪些廢品可以利用呢?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有意識地把有趣的造型作為知識點並把它隱藏起來,我用有趣的卡通形象和油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做對比,引導學生在觀察、對比中,自己發現有趣造型的涵義以及特點,並運用於蛋殼製作之中。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特意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又學會了探究,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評析:
新課程提倡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本課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思考、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和感受去發現新的知識點,教師利用課件中的卡通形象導課,並出示油畫作品和卡通形象做對比,引導學生髮現哪些形象屬於有趣的造型以及其特點。並用圖片和蛋殼玩具進行對比,讓學生體會到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平面的和立體的)。給學生大量的作品圖片,開拓學生視野,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透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設計出有趣的蛋殼玩具,並從中發現新的製作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探究意識,最大限度地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