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美麗的秋天》二年級教學設計

《美麗的秋天》二年級教學設計

《美麗的秋天》二年級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1、兒歌《秋天多美好》、製作秋景畫面、音樂

  2、學生收集有關秋天的圖片或實物、詞句

  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新課。

  1、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份見面禮,高興嗎?請看大螢幕,有興趣的可以跟著唱一唱。(播放兒歌《秋天多美好》)

  2、問:看了大螢幕上的畫面,聽了這首兒歌,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結:金秋時節,層林盡染,瓜果飄香,五穀豐登,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引出課題——美麗的秋天(板書)

  二、說話練習。

  過渡:課前,老師讓你們到大自然中尋找秋阿姨美麗的影子,蒐集有關秋天的圖片和詞句,誰能把你感受到的秋天說給大家聽聽?

  1、學生交流圖片[

  你收集了哪些有關秋天的圖片?能結合課外收集到的詞句或用上已經學過的詞句說說圖片上的內容嗎?(你看到什麼?彷彿聽到什麼?想到什麼?)

  (1)自己試著說說

  (2)指名說,教師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並樂於運用學到的詞句

  2、秋天到了,我們的校園,我們生活的周圍有什麼變化?

  3、展示收集到的實物

  (1)小組內說說它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像什麼?

  (2)指名說

  4、看到這麼美的秋天,你有什麼感受想告訴大家嗎?

  5、老師把大家收集到的圖片製成了一幅秋天的畫面,小朋友們請看圖畫。誰能告訴大家,圖上畫了秋天裡的哪些景物?

  誰能按一定順序說說圖畫上的景物?我們在觀察圖畫的時候,可以按照從遠——近的順序觀察,也可按從近——遠的順序來觀察,在觀察同一處的景物時,可以按照由上——下的順序來觀察,也可按由下——上的順序來觀察,可按照由左——右的順序觀察,也可按由右——左的順序觀察。

  小組內互相說。

  指名說。

  三、寫話。

  1、秋天帶給了我們這麼多美麗的禮物,想告訴爸爸媽媽嗎?來,我們拿起筆,把剛才說到的寫下來,把美麗的秋天送給爸爸媽媽,好嗎?

  2、學生寫話。

  3、學生讀寫話,大家評議。

  4、小組內讀寫話,互相評議。

  總結:回家後把你寫的讀給爸爸媽媽聽好嗎?還可以觀察你收集到的圖片寫幾句話。

  設計理由:

  1、開始學習二年級在第一組教材時,《識字1》讓學生積累了有關秋的詞語,課文《秋天的圖畫》向學生展示了秋天田野美麗的畫面。這時的大自然也正向人們展現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落葉、秋果、秋蟲也走進了學生的生活,學生對秋也有了親身體驗和切身體會。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要溝通與生活的聯絡,拓寬學語文用語文的天地,讓語文課程開放而有活力。” 這節寫話課在語文與生活之間架起一道彩橋,透過這道彩橋,讓孩子們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心去想、用自己語言介紹所看到的情景,充分利用身邊可貴的課程資源,把課堂與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絡起來,讓學生學以致用,提高了說話寫話興趣。

  2、以學生周圍生活為支點,教會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讓他們走進金秋、感受金秋。透過收集有關秋天圖片(如秋天的樹林、秋天的田野)、實物(如落葉、枯草、秋果)和詞句,使學生對秋的`零碎感受變為整體體驗。透過交流收集到的圖片、實物、詞句這一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說話寫話興趣,讓他們想說、願說,教師引導學生多方位有序觀察,激發想象並運用積累的詞句,“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語文課程標準》)。

  讓孩子輕鬆表達

  杜威曾說:“教肓原來就是生活的另一種呈現方式。”我們的語文課程不是外在於人的一種存在。語文的發生本就是因著人們表白的需要滲透著生活的感悟,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蘊含語文資源,語文學習也應植根於現實,向著生活世界迴歸。在每一次寫話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在課內課外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讓孩子們撲進大自然的懷抱中,他們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介紹所看到的情景,讓孩子們有充盁的情感和表達的慾望。水,滿則自溢,人,情動而辭發。為了降低寫話難度,可以營造多種說話情景,讓孩子進行語言訓練。在說話的同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樂於運用學到的詞語。孩子們才會輕鬆表達,在愉快的狀態下就會想說、願說、會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