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美術課程教學設計模板

美術課程教學設計

美術課程教學設計模板

  課型:新授課課時:第一課時

  年級:八年級

  一.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美術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在教學中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學生可以透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

  《中國書法》選自浙美版美術教材,八年級第16冊第6單元,屬“欣評·述課”中國書法是一門以文字為素材的抽象的線條藝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歷代書法大家、名作迭出。課本以書法的發展歷程為線,以歷代書法名作為面,綜合敘述了文字的各體發展,還對書法的表現形式有所闡釋。

  地位和作用:

  本課不僅是對15冊《瓷器風韻》中,瓷器與書法的知識點的延伸和拓展,也為以後的書法練習和欣賞做好鋪墊,缺了對本課的學習,就會影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學情的分析,再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指定了一下三維教學目標:

  相互滲透教學重點:

  瞭解中國書法的表現形式構成的要素,感受線條美、結構美、氣韻美

  教學難點:

  理解幾種不同書體的結構規律。

  三.學情分析:

  在網路時代的影響下,初中八年的學生對書法接觸的很少,一般的同學都沒有經過系統的書法學習。對書法知識的'把握更是少之甚

  少。所以在上本堂課之前,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

  四.教學用具:

  我將採用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相結合的方法,充分利用PPT直觀、形象的優點來展示我上課額關鍵內容以及各種材料,使得課堂精彩紛呈。我還會利用影片會聲會影的效果,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我還會結合嚴謹整齊的板書,讓學生的思維跟著板書一起得到一個提升,使得學生對新課的內容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徹。

  五.教學方法:

  影片激趣法:簡短的影片匯入,直觀形象,激發學習的興趣,切入課題。

  對話教學法:採用“對話、交流”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之後就有兩個思想”。

  問題教學法:採用“問題串聯”的方式,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激發學生的頭腦風暴,積極思維,積極思考,在問題學習中收穫。

  圖片對比法:透過圖片的比較,學生能較容易的找出兩幅圖的不同之處,有利於對新知的掌握。

  自主學習法:主要透過學生獨立思考,輔以全班交流,以幫助學生自己建構知識。

  探究學習法:透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識

  六.教學流程

  匯入新課 蘭亭相關圖片——王羲之——書法——書法的應用範圍和社會功能

  七.教材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教師活動】:蘭亭相關圖片——王羲之——書法——書法的應用範圍和社會功能,

  ①根據這些圖片中的資訊你想到了哪位人物?他被譽稱為什麼?

  ②你在哪些地方看見過書法作品?你覺得書法對於我們現代人重要嗎?

  【學生活動】:思考,並回答問題

  【教師活動】:學生回答問題,順勢引出課題。

  環節二:講授新知:

  講授新知 一門線條藝術,及發展歷史 重點 作品欣賞 欣賞三大行書 自主嘗試 學習永字八法,並進行演示,學生自主練習

  【教師活動】:播放一段影片:介紹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一門線條藝術,在書寫中與筆、墨、紙、硯相得益彰,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舉世公認的藝術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就出現了甲骨文,書法從文字產生到形成文字的書寫體系,幾經變革創造了多種體式的書寫藝術,(提問學生:哪一件書法作品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學生活動】:自由回答,並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作品。

  【教師活動】: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輔助,並順勢講授新知----書法文

  字發展簡史:

  1.古文字系統

  甲骨文——鐘鼎文——篆書

  (解說每種文字的特點)

  2.今文字系統

  隸書——草書——行書——楷書(解說每種文字的特點)

  教師進行歸納: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已經擺脫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從複雜到簡單,便於書寫。

  環節三:作品賞析

  【教師活動】:出示中國三大行書,感悟其中的藝術魅力。

  王羲之的《蘭亭序》-----“天下第一大行書”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二大行書”

  蘇軾的《寒食帖》----------“第三大行書”

  在講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的時候,穿插講述其中的故事,

  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學習,以便更好的理解作品。

  【教師活動】:先找幾位同學說一下自己評價書法作品的標準或原則是什麼?

  【學生活動】:學生暢所欲言,發表意見

  【教師活動】:學生髮表好意見後,教師總結。書法藝術的欣賞活動,有著不同於其它藝術門類的特徵,欣賞書法作品不可能獲得相對直接的印象、辨識與教益,也不可能單純為了使學生辨識書寫的內容,去探討言詞語彙上的優劣。進而得出:書法主要是透過對抽象的點畫線條、結構形態和章法佈局等有“情趣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