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語文積累與運用(二)教學設計

語文積累與運用(二)教學設計

語文積累與運用(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比喻句的兩種形式(有比喻詞和沒有比喻詞)。

  2?積累俗語和成語。

  3?能清楚、明白地介紹自然風光,並能學習課文的寫法,用語言文字把景物生動、形象地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比喻方式的多樣性;在習作中運用所積累的語言,把景物生動、形象地寫下來。

  教學準備

  有關祖國自然風光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讀句子,自讀自悟。

  2?合作交流,發現特徵。

  3?總結特點,拓展延伸。

  4?教師小結:比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主要看是否把一個事物比作了另一個事物。

  二、語海拾貝

  1?反覆讀句子,讀懂句子的意思。

  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談感受,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3?熟讀成誦。

  三、點選成語

  1?自由練讀,讀通順,想想寫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2?把讀懂的內容與同學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閱讀體會,說說成語的意思。

  4?說說自己從成語故事中受到的教育、明白的道理。

  四、口語交際

  1?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裡,我們伴隨著作者的足跡,領略了華山的險、九寨溝的美、五月青島的秀在生活中,同學們也遊覽過不少的地方吧,也許你也有新奇的發現和奇妙的見聞。下面就讓我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清楚、明白地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2?小組合作,多向交流。

  (1)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所見到的奇妙的美景,注意要有一定的.順序,把美麗的景色描述清楚。

  (2)小組內評比,看誰說得最清楚、明白。

  (3)小組彙報交流的情況,推選一位講得最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

  五、習作百花園

  1?讀懂題意,明確目的。

  (1)讓學生自己讀題、審題,明確習作要求。

  (2)小組合作,互相解決疑難。

  (3)教師引導梳理習作要求,明確選材範圍,提示本次習作目標。

  2?讀寫結合,擴充套件視野。

  (1)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內容,再次品讀與本次習作有關的文章,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及表達方式。

  (2)教師向學生推薦幾篇範文學習。

  (3)啟發學生聯絡自己所見到的自然美景選材。

  (4)學生練習作文,寫完後反覆修改。

  3?評價修改,樂於交流。

  與同桌或四人小組內交換作品讀一讀、評一評(從兩個方面評價:作文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再次修改。

  六、自主閱讀園地

  1?自主選合作伙伴和閱讀方法閱讀短文。

  2?邊讀邊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生生互相質疑,釋疑,交流體會。

  4?勾畫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或語段,可做記號,做批住,記一記,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