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設計圖文並茂,透過描述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景觀。文章總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了黃山的位置,點明奇景之一的怪石;第二至五自然段為第二部分,描述了四個有特色的奇石的樣子,分別是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作者根據岩石的形狀展開想象,把岩石描述的形象生動;第六自然段又各寫了一些奇石的名字,激發學生觀景起名的興趣。在字裡行間,作者無不流露出對這奇石美景的讚歎之情,令每一位讀者情不自禁地生出熱愛之情。
【教學要求】
1、知識與能力:
⑴ 瞭解課文內容,瞭解黃山的知識。
⑵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與想像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⑶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⑴ 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⑵ 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語感,體會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的讚美祖國河山的感情。
⑶ 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把作者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歎,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1、會認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在看圖和理解重點詞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對第一自然段第二句的理解,透過理解尤其一詞弄清句意及句子內部之間的關係;第五自然段中幾塊巨石如何變成雄雞和金雞的。
【教學設想】
1、教學語言的兒童化,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2、注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讓學生有多方面的資訊交流。
3、在閱讀的基礎上培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創設語言情境,讓學生樂於表達。
5、注重實效,不走過場,在一堂課中讓學生從不敢表達到敢於表達,樹立學生表現自己的信心。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電腦、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話題匯入,創設情境
1、同學們,你們和父母一起旅遊去過許多地方,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2、誰瞭解黃山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一下。
(今天我們就一起乘車去那裡看看。)
二、從圖入手,初讀課文
課文寫了一些什麼內容,哪些地方使你很感興趣?
三、圖文結合,細讀課文
1、看,那塊石頭像什麼?
(出示掛圖一:仙桃石。)
2、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的描寫段落。誰能讀出這塊石頭的神奇?
3、它為什麼不叫大桃石而叫仙桃石呢?那又該怎樣讀呢?(指導讀)
4、再看那一塊石頭,誰能讀出它的神奇?(比讀)
(在這一時段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來讀。)
5、那個石頭真的變成了雄雞了嗎?後來為什麼又叫它是金雞呢?
6、看圖想象,指導朗讀,訓練語感。
四、巧設活動,訓練表達
1、我們現在想請一個小導遊來給大家介紹黃山的美景,誰敢來試試?
在訓練的過程中,除要注意學生生字的發音和認讀之外,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整理語言,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並鼓勵學生的創意表達。
2、看風景片,練說其中的.一景。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哇,黃山的石頭可真──
2、那裡是一般的有趣嗎?
3、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應準備怎麼讀?
你們知道嗎?那裡除了有怪石外還有奇松,雲海,溫泉,想你去了一定會陶醉在那美景中的。請同學們回家後收集一些黃山的資料,下節課向同學們做個景觀介紹。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秀麗 猴子觀海
神奇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教學反思】
在授課當中,我認為已經設計得很有創意了,可是事實上我忽略了一點是備學生。上課伊始,談話匯入課文後,讓學生介紹有關黃山的知識,還有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上,可能是學生有些膽小,方向找不到了,讓我好一陣子著急;在讀的方面也有些欠缺,所以在讀的方面,好用了一番力氣,尤其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則出力更多,所以時間安排上顯得前松後緊。雖然心裡感到很著急,但是為了尊重學生的表現慾望,一節課有一節課的收穫,我仍然穩下心來讓學生們慢慢地讀,一點兒一點兒地進步,聽到學生們能有感情地讀了,心裡也高興了許多。結果時間不夠了,任務完成的不好,但欣慰的是我讓學生們得到了能力的訓練。還有一點是我放得還不夠,第二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放開讓學生去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不必讓教師牽著走,那樣反而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一點我應該作為我今後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提示。今後在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備課本,更要備好學生,開啟學生的視野的同時也要開啟學生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