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80、8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動中,經歷認識三角形的過程。

  2。認識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會畫三角形的高,瞭解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特徵。

  3。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幾何圖形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點: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學具、小棒、釘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聯絡實際,引出課題感知三角形

  1。談話匯入。

  2。學生彙報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資訊。

  3。教師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

  談話引出課題:“你想學習有關三角形的什麼知識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動手製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義。

  (1)學生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動手操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一個三角形。(製作材料:小棒、釘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學生展示交流製作的三角形,並說說自己是怎麼做的。

  (3)觀察思考:這些三角形有什麼相同地方?

  (4)認識三角形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義。

  (5)教師出示有關圖形,引起學生質疑,透過學生思考討論,正確概括出三角形定義。

  (6)判斷練習。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創設。

  “美麗的南寧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橋,從側面看大橋的`框架就是一個三角形,工程師想測量大橋從橋頂到橋面的距離,你認為怎樣去測量?”

  (2)課件出示白沙大橋實物圖和平面圖。

  (3)學生在平面圖上試畫出測量方法。

  (4)學生展示並彙報自己的測量方法。

  (5)學生閱讀課本自學三角形底和高的有關內容。

  (6)師生共同學習三角形高的畫法。

  (7)學生練習畫高。

  3。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

  (1)聯絡實際生活,為學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穩定性做準備。

  (2)動手操作學具,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4)學生聯絡實際,找出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5)欣賞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總結本課內容

  1。學生說說本節課收穫。

  2。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