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計劃範文錦集五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計劃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主要教學內容:
1、認真備課,檢驗使用完善美術備課摸板。
2、備課研討教學繪畫基本技能技法的教法學法,提高教學設計能裡。教學繪畫基本技能技法的實踐練習,繪畫造型能力的提高。
3、深入理解學習認識美術的基本要素及繪畫藝術的獨特藝術語言形式和審美價值,瞭解繪畫藝術重要流派的風格及表現手法。
二、開展教學思路:
在原先素描教學的基礎上,進一不掌握造型基礎規律,深入感受認識形體的明暗、虛實、體積、空間。在和色彩教學上進一步理解冷暖以及空間等表現規律,透過繪畫實踐活動,以美術的基本要素的學習入手,從理論到實踐、從基礎到深層的推進。其中,形與色的基本知識及理論學習與訓練,初步展現視覺造型語言的魅力;便於學生主動參與,在較多輕鬆的氛圍中體驗和感覺繪畫藝術的樂趣,學習和運用比例、明暗、透視和色彩等知識,選擇具象或抽象的繪畫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經驗,工作計劃《高中美術鑑賞教學計劃》。
三、預計採用的教學措施:
1、努力引導學生從臨摹入手,多從優秀的習作中借鑑學習優點,多練多動手,勤於學習。
2、瞭解繪畫與生活、自然和人類發展的不可分割的聯絡,在寫生中並透過寫生增強對規律的認識與傳承。繪畫藝術源於生活,引導學生不但能夠表達所看到的自然,更能表達自我情感和自身獨特的體驗和文化層面的思考。
3、掌握基本的繪畫要素後嘗試進行較為深入的繪畫實踐。
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情況分析:
美術鑑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美術鑑賞”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中的一個內容系列,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拓展與延伸。美術鑑賞活動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鑑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1、學習內容
本內容系列包括鑑賞基礎和鑑賞內容兩部分。
2、成就標準
透過“美術鑑賞”的學習,學生能夠:
(1) 積極參與美術鑑賞活動。
(2) 懂得美術鑑賞的基本方法,恰當使用美術術語(如形狀、色彩、空間、材質等),以自己的觀點採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藝術作品,並與他人進行交流。
(3) 運用多種方法或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收集美術的有關資訊。
(4) 知道重要的美術家及其代表作品,瞭解中外美術的主要風格、流派。
(5) 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係,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6) 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
1)、 從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中學會感受藝術的語言美。
2)、瞭解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種類和形式。
3)、掌握外國繪畫的各個時期和各時期一些著名的畫家及其作品。
4)、瞭解中國優秀的建築和雕塑並感受他們的內在表達語言。
2、理解目標:
1)、學會分析一些優秀繪畫作品的藝術特點。
2)、能夠說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
3)、理解和體會部分藝術作品的特徵和藝術語言。
三、具體實施計劃:
1、堂教學改革與創新,資訊科技的應用與整合
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使高中美術欣賞課與網路資訊科技合理的整合起來。使用電腦課件進行授課,讓學生自己接觸資訊科技,透過資訊科技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術。也可以經常的改變一些形式,從而使資訊科技和美術學科很好的整合,讓學生接受,讓學生歡迎。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真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2、課堂教學延伸
為了發展學生自覺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透過網路資訊科技讓學生在課後的業餘時間,從網路上搜集一些課本上所沒有涉及的內容,可以是優秀美術作品,優秀的畫家或者是畫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種關於美術的知識內容。培養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透過網路這個龐大的資訊資源庫,很容易找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美術知識。在課堂上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活動,可以語言描述,也可以透過計算機來展示自己所蒐集到的有趣的有特點的美術知識。使他們不單單侷限於書本上一些內容單一、枯燥的東西,讓學生自我選擇想了解的有趣的,豐富的藝術世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進自然.
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課程簡介
(一)課程教學目的與任務:
素描是美術專業學習的基礎課,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透過素描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基本上掌握基本的造型原理,規律及表現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繪畫觀察方法,使學生擁有好的繪畫技巧和獨立的藝術創作能力,提高藝術修養併為順利升入美術類高等院校低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教學的總體要求:
透過課程理論講授、教師示範技法演示及個別指導訓練,要求三個月內學生掌握素描的方法與步驟:石膏、人物寫生、表現出物件的形體結構、質感、體感感、空間感、光感,最終能夠獨立完成素描藝術創作。
(三)課程的基本內容:
靜物結構素描、靜物全因素調子素描、石膏、人物頭像、人物半身帶手,人物全身
二、課程教學總體安排
(一)學時分配建議表
學時分配建議表
(二)考試方式:
考試方法:根據開設課程每月測試一次
成績構成:構圖30%,形體40%,塑造30%
三、課程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一)靜物結構素描(7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瞭解線條在畫面中的作用,透視關係對畫面的影響:線條對畫面虛實關係的作用。
(2)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構圖的基礎知識,能嚴謹的運用透視理論,空間表達手法來處理物體的結構、虛實、質感。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構圖、結構、質感、虛實空間的線條表現。
(2)教學難點:透視(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圓形(曲線)透視)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程講授、示範與實際訓練相結合。
4、教學主要內容:
(1)透視的原理認識與應用
A、平行透視。B、成角透視。C、曲線(圓形)透視。
(2)內結構與外結構
(3)結合幾何形體的表現
(4)構圖學基礎知識
(5)線條與空間的關係
(6)曲線形體的表現
5、作業練習:幾何組合形體訓練5張、曲線組合形體訓練10張。
(二)靜物全因素調子素描(42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瞭解光影在畫面中的作用,調子在畫面中的作用,以及怎樣運用調子表達畫面虛實關係。
(2)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構圖的基礎知識,能準確運用構圖、畫面黑白灰處理手法、透視理論、空間表達手法來處理物體的光感,體感,質感,虛實等氣氛。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光影在三維空間轉換為畫面二維空間的運用。
(2)教學難點:從結構素面到全因素調子素描的轉化,及線條的與調子的統一處理。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範與例項訓練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三大面、五調子的構成與應用
(2)結構線與明暗交界線
(3)觀察能力訓練
A、整體觀察。B、區域性觀察。C、立體觀察。
(4)調子與形的關係
(5)畫面的深入刻畫
5、作業練習:
幾何組合結合形體明暗調子訓練8張、曲線組合形體明暗調子訓練8張,蔬菜水果等常見靜物組合臨摹加寫生40張,靜物組合默寫20張。
(三)石膏(21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瞭解石膏像的結構及調子分佈,整體概括處理物件。
(2)要求:學生根據構圖的基礎知識,造型能力,形象生動的表現出石膏頭像。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石膏頭像的抓形與形體關係的訓練。
(2)教學難點:石膏頭像的外形與內結構的統一。
3、教學方法: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範與例項分析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頭骨結構(額節結、眉弓、顴骨、上頜骨、下頜骨、下頜節結)
(2)石膏眼、嘴、鼻、耳的立體框架分析與表現。
(3)石膏頭像繪畫步驟。
(4)石膏胸像訓練(明暗,空間,質感)
(5)石膏頭像頭,頸,肩,的動態關係
5、作業要求:石膏五官臨摹加寫生,石膏頭像的臨摹加寫生,石膏胸像臨摹加寫生。
(四)人物頭像(42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掌握人物骨骼與肌肉的關係,五官之間的結構及其關係。
(2)要求:學生能造型準確、形象生動的進行頭像寫生和默寫。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整體形象與五官之間的關係。
(2)教學難點:根據人物特徵氣質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範與例項分析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真人頭骨與肌肉的關係。
(2)真人的五官結構和明暗區域性訓練。
(3)真人頭、頸、肩、兇的關係(脖子的透視關係,衣領與脖子肩膀的關係和表現)
(4)頭髮的表現訓練(頭髮與頭骨的關係,頭髮的概括與表現)
(5)真人頭像調子表現和五官塑造
(6)人物特徵與表現手法(造型、特徵、結構、整體感的綜合訓練)
(7)男女青年特徵區別與刻畫
5、作業要求:頭像五官臨摹、頭像臨摹、頭像寫生、頭像默寫
(四)人物頭像(42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掌握半身帶手,全身的結構衣服紋樣的搭配關係,手的刻畫與表現。
(2)要求:學生能造型準確、形象生動的進行人物半身帶手寫生和默寫。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人物各區域性比例關係的掌握及刻畫。
(2)教學難點:人物比例與透視的應用及其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
3、教學方法: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範與例項分析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頭、頸、肩、胸、腰、臀、手、腿之間的關係。
(2)構圖組合關係小圖訓練。
(3)衣服紋樣的概括處理與表現
5、作業要求:人物半身帶手臨摹、默寫、人物全身寫生、默寫
四、課程設計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教學大綱的內容準備教案,準備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範圖,按照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努力讓你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逐步提高,學有所長!
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4
“美術鑑賞”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中的一個內容系列,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拓展與延伸。美術鑑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美術鑑賞活動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鑑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本課程內容包括:中外傳統的優秀美術作品,也有具有時代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近現代美術作品以及與生活經驗相關聯的實用性美術作品。透過欣賞和分析這些美術作品,能使學生初步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陶冶審美情操。尤其是現代主義系列中的抽象主義美術作品,能啟用學生的探索和創新意識。
1、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使課堂教學與網路資訊科技合理的整合起來。
2、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如:播放相關教學短片及著名電影,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
3、發展學生自覺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透過網路資訊科技讓學生在業餘時間,從網路上搜集一些課本上所沒有涉及的內容,如優秀的美術作品,畫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種關於美術的知識內容,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透過“美術鑑賞”的學習,學生能夠:
1、瞭解中外美術的主要風格、流派,重要的美術家及其代表作品;
2、積極參與美術鑑賞活動,懂得美術鑑賞的基本方法,能夠恰當使用美術術語(如形狀、色彩、空間、材質等),以自己的觀點採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藝術作品,並與他人進行交流;
3、理解美術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係,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高中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5
課程內容:素描
適合人群:高中美術專業學生 授課時間:170課時 指導:王超
一、 課程簡介
(一) 課程教學目的與任務:素描是美術專業學習的基礎課,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透過素描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基本上掌握基本的造型原理,規律及表現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繪畫觀察方法,使學生擁有好的繪畫技巧和獨立的藝術創作能力,提高藝術修養併為順利升入美術類高等院校低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教學的總體要求:透過課程理論講授、教師示範技法演示及個別指導訓練,要求三個月內學生掌握素描的方法與步驟:石膏、人物寫生、表現出物件的形體結構、質感、體感感、空間感、光感,最終能夠獨立完成素描藝術創作。
(三)課程的基本內容:靜物結構素描、靜物全因素調子素描、
石膏、人物頭像、人物半身帶手,人物全身
二、 課程教學總體安排
(一)學時分配建議表 學時分配建議表
(二)考試方式:
考試方法:根據開設課程每月測試一次
成績構成:構圖30% 形體40% 塑造30%
三、 課程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一)靜物結構素描(7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瞭解線條在畫面中的作用,透視關係對畫面的影響:線條對畫面虛實關係的作用。
(2)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構圖的基礎知識,能嚴謹的運用透視理論,空間表達手法來處理物體的結構、虛實、質感。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構圖、結構、質感、虛實空間的線條表現。
(2)、教學難點:透視(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圓形(曲線)透視)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程講授、示範與實際訓練相結合。
4、教學主要內容:
(1)透視的原理認識與應用 A、平行透視 B、成角透視 C、曲線(圓形)透視
(2)內結構與外結構
(3)結合幾何形體的表現
(4)構圖學基礎知識
(5)線條與空間的關係
(6)曲線形體的表現
5、作業練習:幾何組合形體訓練5張、曲線組合形體訓練10張。
(二)靜物全因素調子素描(42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瞭解光影在畫面中的作用,調子在畫面中的作用,以及怎樣運用調子表達畫面虛實關係。
(2)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構圖的基礎知識,能準確運用構圖、畫面黑白灰處理手法、透視理論、空間表達手法來處理物體的光感,體感,質感,虛實等氣氛。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光影在三維空間轉換為畫面二維空間的運用。
(2)教學難點:從結構素面到全因素調子素描的轉化,及線條的與調子的統一處理。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範與例項訓練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三大面、五調子的構成與應用 (2)結構線與明暗交界線 (3)觀察能力訓練 A、整體觀察 B、區域性觀察 C、立體觀察 (4)調子與形的關係 (5)畫面的深入刻畫
5、作業練習:幾何組合結合形體明暗調子訓練8張、曲線組合形體明暗調子訓練8張,蔬菜水果等常見靜物組合臨摹加寫生40張,靜物組合默寫20張。
(三)石膏(21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全面瞭解石膏像的結構及調子分佈,整體概括處理物件。
(2)要求:學生根據構圖的基礎知識,造型能力,形象生動的表現出石膏頭像。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石膏頭像的抓形與形體關係的訓練。 (2)教學難點:石膏頭像的外形與內結構的統一。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範與例項分析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頭骨結構(額節結、眉弓、顴骨、上頜骨、下頜骨、下頜節結) (2)石膏眼、嘴、鼻、耳的立體框架分析與表現 (3)石膏頭像繪畫步驟
(4)石膏胸像訓練(明暗,空間,質感) (5)石膏頭像頭,頸,肩,的動態關係
5、作業要求:石膏五官臨摹加寫生,石膏頭像的臨摹加寫生,石膏胸像臨摹加寫生。
(四)人物頭像(42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掌握人物骨骼與肌肉的關係,五官之間的結構及其關係。
(2)要求:學生能造型準確、形象生動的進行頭像寫生和默寫。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整體形象與五官之間的關係。
(2)教學難點:根據人物特徵氣質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範與例項分析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真人頭骨與肌肉的關係。
(2)真人的五官結構和明暗區域性訓練。
(3)真人頭、頸、肩、兇的關係(脖子的透視關係,衣領與脖子肩膀的關係和表現)
(4)頭髮的表現訓練(頭髮與頭骨的關係,頭髮的概括與表現) (5)真人頭像調子表現和五官塑造
(6)人物特徵與表現手法(造型、特徵、結構、整體感的綜合訓練) (7)男女青年特徵區別與刻畫
5、作業要求:頭像五官臨摹、頭像臨摹、頭像寫生、頭像默寫
(四)人物頭像(42課時)
1、教學目的與要求:
(1)目的:讓學生掌握半身帶手,全身的結構衣服紋樣的搭配關係,手的刻畫與表現。
(2)要求:學生能造型準確、形象生動的進行人物半身帶手寫生和默寫。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人物各區域性比例關係的掌握及刻畫。
(2)教學難點:人物比例與透視的應用及其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
3、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圖例分析,課堂講授,示範與例項分析相結合。
4、教學內容:
(1)頭、頸、;肩、胸、腰、臀、手、腿之間的關係。
(2)構圖組合關係小圖訓練。
(3)衣服紋樣的概括處理與表現
5、作業要求:人物半身帶手臨摹、默寫、人物全身寫生、默寫 四、課程設計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教學大綱的內容準備教案,準備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範圖,按照 循序漸進 、 因材施教 的原則,努力讓你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逐步提高,學有所長!
高中美術專業教學計劃三: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計劃(1546字)
為了貫徹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實施素質教育,並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結合美術學科特點,貫徹以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