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六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六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資料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學進度表

  (一)、位置(6課時)第一週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8課時)第二週至第四周

  例1 …………………………………………………4課時左右

  例2……………………………………………………7課時左右

  例3……………………………………………………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3課時左右

  (三)、圖形的拼組(4課時)第五週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15課時)第五週至第七週

  數數 數的組成…………………………………………4課時左右

  讀數 寫數………………………………………………4課時左右

  數的順序 比較大………………………………………5課時左右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課時左右

  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5課時)第八週

  認識人民幣……………………………………………2課時

  簡單的計算………………………………………………3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30課時)第九周至第十三週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6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8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1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4課時左右

  (七)、認識時間(6課時)第十四周

  小小店…………………………………………………1課時

  (八)、找規律(6課時)第十五週

  (九)、統計(6課時)第十六週

  (十)、總複習(10課時)第十六週至第十九周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一班共有學生26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的數學素質較好,掌握了繼續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具備了基本能力,學習數學興趣濃厚。但是部分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審題能力還需要加強。這學期我將繼續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一年級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 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針對這些特點,我得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興趣,從而培養好習慣。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個別輔導,對於優秀生儘量讓他“吃得飽”。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學習,新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和有趣,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此時正是對他們進行養成教育的關鍵時刻,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以愛心、恆心來引導學生,指導家長,共同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1 、 逛公園——20以內退位減法

  2 、下雨了 —— 學看鐘表。

  3、豐收了 ——100 以內數的認識。

  4 、牧童 —— 認識圖形。

  實踐活動 —— 趣味拼擺

  5 、綠色行動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6、小小存錢罐 —— 人民幣的認識。

  7 、大海邊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實踐活動 —— 智慧廣場

  8 、阿福的新衣 —— 釐米、米的認識。

  9 、我換牙了 —— 統計

  10 、兒童樂園 —— 總複習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1 、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 100 以內的數。並能認識計數單位 “ 百 ” ,知道 100 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 100 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 、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20、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 、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 、透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 、經歷探索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並提出能用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6 、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釐米、米的含義,知道 1 米 =100 釐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8 、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資料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重難點:

  20以內退位減法、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釐米、米的認識

  四、主要的教學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進教學方法。

  透過學習,改變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兒童化語言,尋找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方法,使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發展學生能力,努力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2 、重視培養習慣。

  好的習慣使學生學習數學事半功倍。在平時的教學中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認真思考等良好習慣,形成自覺行為。

  3 、提高教學效率。

  提高課堂效率,合理利用時間,在課堂上獲取方法,解決問題,實現解決問題能力和基礎知識同步發展。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 、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

  數學實踐活動透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形式上要活潑有趣,課內外結合,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數學能力。

  五、教學具準備:

  計算器、圖形、掛圖、小棒、圖片

  六、課時分配建議:


周次


課時


新授


16


64


複習


3


12


機動


1


4


合計


20


80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內容:

  1.數與代數

  (1)20以內的數的組成、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

  >、<和=。

  (2)加法的含義、減法的含義。

  (3)和在10以內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和在20以內的進位加法。

  (4)比較物體的輕重。

  (5)鐘面的認識,看幾時和大約幾時。

  (6)求兩個數一共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7)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或另一部分)的實際問題。

  2.空間與圖形

  (1)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

  (2)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3)下、前後、左右等方位的認識。

  3.統計與機率

  (1)按用途、顏色、形狀或其他特徵把一些熟悉的物體分類。

  (2)物體個數的簡單整理,簡單的象形統計圖。

  (3)簡單的統計表。

  (4)統計結果作初步分析或說明。

  4.實踐與綜合應用

  (1)有趣的拼搭(在活動中初步體會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本特徵)。

  (2)豐收的果園(用方位知識、10以內的數、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結合現實場景,經歷數數並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各數;聯絡實際問題認識加法和減法,探索10以內的加、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相應的加、減計算;能應用所學的計算解決簡單的求和與求剩餘(或另一部分)的實際問題。

  認、讀、寫20以內的數,會用2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2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初步學會用數表示事物的順序。

  認識數0,體會0的含義,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應用。

  認識符號>、<和=的含義,能夠用符號或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以及相應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初步感受簡單的估計方法。

  初步學會解決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或從總數里去掉一些求還剩多少的單實際問題。

  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會正確說出鐘面上整時的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能判斷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輕重。

  能探索一些簡單現象中隱含的規律。

  (2)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長短、高矮;聯絡生活經驗初步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等方位;透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能比較簡單物體的長短和高矮。

  聯絡生活經驗,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等方位,能用學過的方位詞描述簡單的物體位置關係。

  能透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並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們的基本特徵。

  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

  (3)聯絡具體情境,經歷把物體進行分類和整理的過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結果回覆一些簡單的問題。

  能根據物體的用途、顏色、形狀或其他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整理。

  初步體會收集、整理資料的基本方法,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表示分類整理後的資料。

  能根據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問題。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認識數的含義,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簡單的事物;在操作學具的活動中感受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較兩種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體會初步的對應思想,掌握簡單的比較方法,具有用語言或符號描述數的大小關係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減法含義以及探索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透過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簡單數量關係,選用恰當的方法進行計算,初步學會有根據地思考;透過對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初步感受思維活動的條理性;透過在多樣化演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演算法,體會思維過程的靈活性。

  (3)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感知物體的形狀、大小等特徵,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不同的物體分類、整理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初步體會統計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初步培養收集、整理資訊的意識。

  (5)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分析、推理,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實際情境或問題,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簡單事物。

  (2)初步學會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與同學交流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方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有喜歡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

  (2)在數學探索活動中,體會數學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數學思考的價值。

  (3)能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獨立思考並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

  (4)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三、教學措施

  1.把解決問題寓於認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內容的教學過程中。

  2.安排兩次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提出並解決數學問題。

  3.透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4.透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5.聯絡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較多的用實物、圖形、小棒、數字表示數的內容,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描述身邊的事情並用數交流資訊。

  6.透過交流演算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評價,為學生保留較大的探索演算法、交流演算法、選用演算法的空間。

  四、課時安排:

  66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複習

  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透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教材重、難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二、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瞭解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學措施

  1、深入細緻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認真研究教材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要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力求準確把握難重點,難點.注重參閱各種雜誌,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教案編寫要認真,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教學質量。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覺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

  3、認真及時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講評,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輔導。

  4、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裡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本學年平均每週聽課二到三節,促進自己的教學

  5、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並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於課堂,做到學有所用

  6、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後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本課教學我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數學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同時,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真正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相信用愛去耕耘,用智去播種,用情去培育,用汗去澆灌,秋天定是碩果累累。

  設計者:王冰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本冊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是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各單元教學內容及重、難點簡列如下:

  第一單元:準備課。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元:位置。本單元主要包括“上、下、前、後”“左、右”兩個內容。“上、下”“前、後”“左、右”這三對方位,正好對應著三維空間的三個方向。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透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來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瞭解它們的相對性,並學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教學難點是建立數感、符號感。教學關鍵是使學生經歷數感念形成的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圖形(一)。教學重、難點是掌握圖形特徵,建立空間觀念。教學關鍵是透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徵。

  第五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難點是建立數感、符號意識,掌握6—10的加減法。教學關鍵是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

  第六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重、難點是認識數位和計數單位,掌握數的組成。教學關鍵是透過直觀操作,逐步形成數概念。

  第七單元:認識鐘錶。教學重、難點是會看整時。教學關鍵是掌握看整時的辦法。

  第八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教學重點是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教學難點是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關鍵是掌握一種20以內進位加法的方法。

  第九單元:總複習。透過總複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牢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制定的教學目標。

  三、學期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中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小學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錶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並知道並會書寫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認識鐘面,正確讀寫鐘面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鍾、學具鍾、實物展示平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創設情境

  師:老師聽說大家愛動腦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

  猜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噠噠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和鐘錶交朋友,進一步“認識鐘錶”。

  (板書課題:認識鐘錶)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㈠認識鐘面

  ⒈觀察鐘面

  師:既然是交朋友,你想不想了解一下鐘錶家族有哪些成員呢?(課件出示各種鐘錶圖)以上都是鐘錶家族的成員,漂亮嗎?你們願意和他們交朋友嗎?

  鐘錶不光有漂亮的外表,他的鐘面上還有許多豐富的知識呢?想知道嗎?

  學生拿出實物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透過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看鐘面上有些什麼,相互說一說。

  2、認識鐘面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認真。現在請同學們放下手中的小鬧錶,看看我的超級大鐘面。誰願意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這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呢?

  學生進行彙報。

  a、有兩根指標,又長又細的是分針,又短又粗的是時針,最細最長的是秒針。

  b、有從1到12共12個數。

  c、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

  師:怎樣區分時針、分針和秒針呢?這三個指標是按怎樣的方向轉動的呢?

  生:按1、2、3、4、……12的順序轉動的。(教師出示轉動的鐘表)

  師:你想體驗一下這幾個指標是怎麼轉動的嗎?請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你的小鬧鐘。

  [意圖: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放手讓學生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慾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意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㈡認識鐘面上整時

  1、師:關於鐘面上的知識,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那我們到菲菲家看一看,現在是幾時?鐘面上的分針、時針分別指向數字幾呢?

  生:7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

  2、師: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了,我們再到菲菲家看看是什麼時刻了?分針、時針各指向數字幾呢?

  生:8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

  師:8時了,菲菲還不起床,你想對她說什麼?(學生提意見)

  3、鞏固1:小朋友真能幹,老師這裡有幾個時刻,(出91頁的幾個鐘面),你能讀出來嗎?和你的同桌說說。

  學生相互說說,彙報訂正。

  師:像10時、3時、12時,這些都是整時,怎麼表示這些整時的時刻呢?(教師示範其中的一個:幾時就寫數字“幾”,後面在寫漢字“時”)

  學生觀察、體會寫法,然後試著用這種方法寫剩下幾個鐘面的時刻,最後評一評。

  師:觀察這幾個整時時刻的鐘面,你發現分針都指向數字幾呢?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的方法嗎?

  學生小組議一議,總結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教師說明:平時我們所說的“幾點”是口頭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

  4、鞏固2:你會看整時了嗎?老師考考你。

  師生一起活動,教師撥鍾,學生說時刻。

  5、鞏固3:你想不想親自撥一撥小鬧鐘?

  教師撥時刻,學生撥鍾。

  ㈢認識電子錶上的整時

  師:大家學的真好!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表你見過嗎?(課件出示)那就是電子錶。課件出示7:00。生說出7時。你會看這樣的表嗎?生說出前面是7就是7時。師:對是7時,就寫7。後面兩個點,最後2個0。師生同說6、8時的寫法。

  2、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你在哪裡見過這種時間?電子錶是怎樣顯示整時時刻的呢?

  師: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3、你能用這種方法表示其他時刻嗎?

  師用91頁的鐘面圖舉例子寫一個,讓學生試著用這種方法寫剩下的幾個。幾個學生板演,最後訂正並評一評。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既然大家都認識整時了,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小東的一天吧!

  早晨刷牙7時,上課8時,做操10時,吃午飯12時,看電視6時,晚上睡覺9時。讓生先做在課本上,然後再看課件回答。

  2、師:你們真是太能幹了,老師決定要為難你們一下,看誰被老師難倒了!出示第一個圖片,看一看時間,並說他們在做什麼。

  再出示第二副圖片說一說。最後問。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說一說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2、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