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語文教學計劃(精選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以期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高二語文教學計劃(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1
一、教學課程任務:
上完《中國古典詩歌散文》一書,上《中國古代小說》的部分篇目。
全力複習必修(1—5)的所有內容,全力準備學業水平考試。
以教材為依託,基本完成高考一輪複習的大致內容。
二、課堂教學:
向45分鐘要質量。
每節課保證講課時間不超過20分鐘,8分鐘的課堂練習,7分鐘的學生講解或者訂正,將高考一輪複習內容貫穿其中。
8分鐘練習具體內容為:
一、3月著重為字音字形題,病句連貫題的,成語文學常識題的綜合考察。
二、4月著重成語題和名句題的考察。
三、5月著重考察文言文現象的
四、5月文言現象的考察,每天5道題目。
五、6月古代詩詞的考察。(每天一首)
六、6月現代文閱讀(小說閱讀,人物傳記閱讀。)
七、7月整套試卷複習,期末考試和學業水平考試。
三、語文活動:
一、3月,學霸考霸評選。
二、4月,讀書會,評出書香小組。
三、5月,語文基礎知識大賽,評出優秀個人。
四、6月,作文大賽,選出推出去參與比賽。
四、每週一次週記,兩週一次作文:
天天做,週週清,每天爭取學生拿出語文書,主動拿出語文書,喜歡拿出語文書。
五、自身修養:
一、加強繼續教育的培訓。
二、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寫作上能教學生學寫,自己提筆就寫,讓學生讀,自己就先讀的好習慣和好習慣。
三、撰寫科研論文,至少發表一篇。
四、參與課題研究。
五、積極閱讀關於教改的相關理論知識並踐行教改新理念。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2
一、總教學要求和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繼續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
3、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充分發揮本課程的優勢,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4、透過必修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思想文化修養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在語文的應用、審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較協調的發展。
二、三年通盤學習狀況
1、已經完成必修學習情況:必修一、二、三、四
2、已經結算學分情況;12學分(必修8分,選修4分)。
3、已經完成選修學習情況:《史記選讀》。
三、本學期教學內容(按照揚州市教育局規定的統一內容)
必修內容:必修五;選修內容:《唐詩宋詞選讀》(唐詩部分)
四、本學期學生的能力培養
透過本學期選修課程的學習,繼續以下五個方面:1、積累·整合;2、感受·鑑賞;3、思考·領悟;4、應用·拓展;5、發現·創新。
五、教學方法、措施:
1、繼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放聲朗讀的習慣。
(2)預習新課的習慣
(3)記筆記的習慣
(4)勤用工具書的習慣
(5)思考和說話的習慣
(6)課外閱讀的習慣
(7)勤寫勤練的習慣
(8)整理積累的習慣
(9)總結得失的習慣
(10)書寫清楚的習慣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抓住文字特點,教學側重恰當
4、古詩文、其他文言文閱讀,重朗讀,重基礎積累
5、鼓勵學生口頭交流
6、寫作教學,加強作文習慣訓練,先審題,再構思,提綱好了後動筆。還要求議論文入格。還注意其他作文素養的培養。
7、鼓勵學生作研究性學習探討。鼓勵學生參加專題研討會、讀書報告會等活動,將研究探討的過程和結果寫成小論文。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高中新課程理念和學校發展需求為指導,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技能,最佳化教學方法,尋求語文教學實踐的新方法,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進步。
二、學術狀況分析
1、在基礎知識層面,高二(9)整體基礎較好,但部分學生基礎薄弱,字跡潦草,錯別字較多。高二(1)基礎薄弱,學習習慣有待提高。
2、在語言積累層面,兩個班的閱讀範圍都比較窄,只有少數學生有閱讀名著的習慣。
3、在語文思想層面上,除了少數對語文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外,兩個班的同學對語文還沒有形成積極的認識和重視。
4、在語文素養層面,除了少數學生,基本上只是為了學語文而學語文,沒有思考語文與素養的聯絡。
三、教學目標
1、鞏固學生所學,進一步鞏固語言基礎。
2、從高考層面吸引學生對語文的關注,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激發他們學好語文的慾望。
3、從漢語素養的形成和提升的角度,激發學生加強對漢語的理解,增加學習漢語的興趣,加深對漢語和漢字的理解和熱愛,增強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4、引導學生閱讀名著,提高學生的閱讀品味,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
5、大面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成績。
四、具體措施
1、以教材的學習為主線,適當拓展學習領域,引導學生注重知識的積累,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理解。
2、精心設計教學,實行課前預習,課後精心設計鞏固作業,做到要領簡明,思路清晰,要點齊全,難點突出。
3、適當開展課堂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說、讀、寫能力,突出重點,推陳出新,在提高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氣質,培養學生積極情感,加深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理解和熱愛。
4、樹立閱讀榜樣,引導學生對閱讀名著的興趣,透過推薦書籍和組織閱讀活動,讓閱讀進入每一個學生的腦海,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動詞(verb的縮寫)教學和科學研究
1、確定這學期教學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2、建立一個研究的小題目。
3、根據科研部的安排,積極組織或參與區級以上課題的研究。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4
本學期教學主要圍繞《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國小說作品選讀》、《外國小說作品選讀》三本教材展開。具體安排如下:
開學第一週進行假期作業的交流展示專題活動。交流內容包括上學期學習生活回顧,中國古代詩歌學習收穫,以及中國節日文化的相關內容。花一週的時間進行這樣的交流,其目的不僅在於檢查學生的假期作業完成情況,以加強學生的重視程度,以利於促進未來節假日作業的有效完成;同時,交流展示本身也是有效的學習,期待在學生的交流碰撞中生成新的智慧火花;另外,透過對上學期的學習生活的回顧總結,激發學生更多的'思考來安排好本學期的學習生活,在辭舊迎新的話題討論中引導學生在學期初有一個良好的規劃;另外,在“中國古代詩歌學習收穫”這一專題討論中,對上學期末進行的古代詩歌的學習進行有效回顧梳理,並作以階段學習小結。
自第二週直至期中考試,重點進行《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散文部分的學習。希望能透過這一階段的學習,使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得到質的提升。在整個教學中,力求真正意義上貫徹學校的要求,切實做好有效的導學工作,引導學生自主翻譯,自主理解。在課堂上對部分句子進行翻譯訓練,培養學生準確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同時,繼續透過練習,加強學生古代詩歌鑑賞能力的培養。
期中考試後進入小說部分的學習。這一階段計劃將《中國小說作品選讀》、《外國小說作品選讀》兩本教材結合進行教學。針對考綱中小說閱讀的考點要求,用《外國小說作品選讀》中的鑑賞方法,引導學生賞讀《中國小說作品選讀》中的具體篇目。希望透過這一階段的教學使學生在小說閱讀的考試答題中有一定的突破。
在作文教學中,本學期計劃除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試周外,堅持每雙週六進行相關的作文指導,佈置作文。下週一對作文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交流。期末考試前爭取完成五篇大作文。
另外,本學期繼續堅持每節課前十分鐘的讀書筆記交流活動。每週五佈置作業對本週的交流進行總結,週六課堂進行總結交流。其間做好相關資料(包括交流資料、發言記錄、優秀總結、影片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順利完成課題的結題工作。
高二語文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整體把握課程內容,從語文課程作為基礎學科的特徵出發,緊緊抓住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透過必修5及選修模組(中國現代詩歌鑑賞、新聞實踐)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紮實、穩步地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實施。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5和選修(中國現代詩歌鑑賞、新聞實踐)的全部內容。
三、教學進度
教學階段教學內容教學進度。
第一階段語文必修5第1至9周。
第二階段語文必修5檢測第10周。
第三階段語文選修(現代詩歌、新聞實踐)第11至19周。
第四階段語文選修(現代詩歌、新聞實踐)檢測第20周。
四、教學建議
1、整體理解課程的結構,正確把握必修課程應著眼於培養所有學生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共同基礎”。選修課程也應該體現基礎性,並在此基礎上致力於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最核心的內容,積極主動適應並實踐高中語文新課程,落實高中階段教學目標與要求,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和“發現·創新”五個方面得到發展。
3、深入鑽研人教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全面理解編寫者的編寫意圖,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學情,綜合考慮學生高中三年學習、發展的需要,以現有的教材為基礎,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二度開發”。
4、按照“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設計教學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設計和引導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為學生主動、積極地構建自己的言語經驗,提高語文素養搭設平臺。
5、守正出新,追求樸實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6、堅持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充分開發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師要認真讀書,鑽研教材,促使自身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與新課程的同步發展。同時,要加強教師之間、學校之間、學校與教研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