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語文《最大的“書”》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語文《最大的“書”》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語文《最大的“書”》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最大的“書”》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認讀上一節課學過的生字。

  二、答疑解惑

  1、這節課我們來解決上節課提出的問題。川川也是一個愛問問題的孩子,看看他問了哪些問題。

  2、默讀課文,用“————”劃出川川提出的問題。

  3、交流“”誰和大家交流一下。

  4、我們可以看看提示語,想象川川的表情、神態來讀好川川的問題。自己先練練。

  生逐句讀,師逐句評價:

  1看,你奇怪地問了。

  2你把問號都問出來了。

  3你還皺著眉頭呢?

  4接著問。

  5你問得真認真。

  像這樣一個接一個地問就叫做——刨根問底。(比喻追究底細,問清楚。近義詞:最高溫度、刨根問底、尋根問底)

  5、指名讀對話。出示課件讀(28頁開始)。

  (1)岩石就是書啊!你看,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讀出高興、自豪)

  (2)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層厚厚的.書嗎?換一種說法。

  (3)設計練習:雨點留下的腳印叫(雨痕);波浪的足跡叫(波痕)淚水流過的痕跡叫(淚痕);受傷了,皮膚上留下了(傷痕);傷口癒合了,但留下了傷疤,叫(疤痕);車子在泥地上走,留下的叫(車痕);“痕”就是事物留下的印跡。

  6、印在石頭上的樹葉、貝殼、小魚,說明了什麼?自讀10自然段。

  7、讀了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自讀12自然段。

  三、總結

  1、你覺得川川是一個怎樣的人?

  2、我問你答:地質勘察隊員是幹什麼?刨根問底什麼意思?最大的“書”是什麼?最大的“書”上寫了什麼?川川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大自然中還有那些書?(你看那天上的白雲,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雲飄的高高,明天準時晴天。你看那地上的螞蟻,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大樹如果被砍刀,你會把年齡發現——一年只長一圈,這是大自然的語言。你若果調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圓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的語言啊,這是妙不可言。桃花一開,農民伯伯就開始播種穀子。順著胡楊樹身子挖下去,就能找到地下水。篦子草的土壤有鈣質土壤。藍玫瑰腳下有銅礦。七瓣蓮能報錫礦。蝴蝶花能報鋅礦。在珠穆朗瑪峰頂發現了魚類化石,便可推知這裡曾是大海。在南極洲發現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層,說明南極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積累名言:

  書是人類進步得階梯。——高爾基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歌德

  課前預習早知道:

  有些動物和植物,由於特殊的地殼運動別埋起來,死後就不會腐爛了。很多年以後,這些動植物就成了化石。人們根據找到的化石,可以知道古代動植物的情況。恐龍就是這樣的例子,科學家在我國的很多地方就發現了恐龍的化石。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是在雲南省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