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 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膠、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 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 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 用語言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願望。
【養成教育訓練點】
1.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
2. 培養學生對不同材料認真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
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教學準備】
用幾種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 出示袋子,描述袋內物品的作用與特點,同學們根據描述猜測物品的名稱,並說說它們分別是由什麼材料製成的。(師隨機板書學生說出的材料。)
2. 揭示課題
師:金屬、木頭等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生活中的材料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我們周圍的材料”。(板書課題)
二、觀察探究
1. 觀察我們身上的物品
(1)請同學們觀察小組其他同學穿的、佩戴的、攜帶的物品都是什麼材料製成的,試著把觀察結果填寫在記錄表中。
(2)學生分組觀察,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交流。
2. 觀察書包裡的物品
(1)觀察書包裡的物品,猜測它們是什麼材料製成的,並完成記錄單。
(2)生觀察記錄,師巡視指導。
(3)彙報交流。
3.觀察描述一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1)師描述一種材料的特徵,生猜測是什麼材料。
(2)說出教室裡以及生活中的木製品。
(3)知識延伸,認識到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主要特徵。
三、鞏固發展
1. 觀察教室裡的其他物品,說出製成這些物品的材料。
2. 師生分享本節課的收穫。
四、課後作業
繼續觀察教室或家裡的物品,試著從以下幾個問題來考慮:它是由什麼材料製成的?為什麼人們要用這樣的材料製成這些物品?可不可以用其它材料來代替呢?
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課《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二、教學目標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進行了“植物”和“動物”單元的學習之後,學生將在這個單元裡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當學生們對各種物體進行探索的時候,他們會發現,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可以按照組成物體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質來描述這些物體。而材料的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材料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響著周圍的環境。本課是這個單元的第1課,是讓學生觀察和思考,周圍的物體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指認6種常見材料並用詞語描述它們。這一課將透過觀察和辨認來引導學生探究材料。他們將觀察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書包和教室裡的設施,分辨它們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並且在這個基礎上找出常見材料,描述它們的特性。這使我們有機會了解學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從材料的角度觀察物體、引發他們對材料的研究興趣,明確研究材料的意義。
(二)、具體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膠、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教學準備:
1、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餐巾紙、牙刷、毛巾、鑰匙、玻璃杯、木梳)。
2、我們身上的物品、書包裡的物品、教室裡的物品的統計表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師問:摸獎見到過嗎,你摸過嗎?今天我們也來摸摸,看看你的運氣如何。老師先告訴你們,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你摸的時候,說說你摸到的感覺,並猜猜你摸到的可能是什麼,它由什麼材料做成的?
2、摸獎猜謎活動,請幾名學生到前面來在老師準備的百寶袋裡摸各種物品,學生每摸出一種物品都讓他猜猜這種物品是什麼材料做的?
3、匯入新課
學生回答後師說:是的,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材料人們使用,今天咱們就來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材料。(板書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要研究的問題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會越感興趣。用摸獎猜謎的形式匯入新課,似乎沒有什麼新穎之處,但對小學生來說也很意外,在興趣盎然的摸獎活動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上來。
(二)、觀察記錄身邊的材料
1、讓學生觀察自己和小組裡的同學,身上穿的、佩帶的、攜帶的物品都是什麼材料做成的,並試著把它們寫在下面的表格中:
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3
一、 教材分析
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同學們對周圍的常見材料如木頭、紙、金屬、塑膠、玻璃、纖維等不陌生,但對於這些材料瞭解並不深入。這節課主要讓學生透過調查瞭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知道一些常見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透過觀察,瞭解這些材料的主要的物理特性,發展學生探究物質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的原則貫穿教學始終,運用觀察,分析,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來完成課堂教學。
教學流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生活經驗為基石,激發興趣,突破教學難重點"的教學主線。教學時我不僅僅要讓學生動起來親手實踐,而且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得到科學依據,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一、根據學生心理水平激興趣,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一般都是從具體的事物逐步過渡到抽象的概念。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遵循科學課標中提倡的"小學科學教育作為科學啟蒙教育,要從小學生的現有經驗出發"基本理念為指導,體現科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力求借著生活這個"百科書"讓學生感知理解材料概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科學學習中。
二、觀察材料的特性
三年級學生剛接觸科學才2個多月,對科學課充滿好奇。他們喜歡在比一比,猜一猜等輕鬆的活動中學習。為此,我在本環節設計了猜謎語活動,讓他們打一材料。我認為這不是一般的猜謎語,而是把謎面一句一句呈現,讓學生對所猜的謎底的範圍不斷縮小,最後,謎面呈現完才得出謎底——木頭。這一生活中最常見的,最容易瞭解的材料,再拿出一塊木頭進行驗證,補充木頭的特徵。這樣創設情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對木頭的特點也能夠粗步瞭解。此外這為後面讓學生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其他材料的特性作了鋪墊,便於學生輕鬆掌握材料的特點。
三、整合內容開展比賽,調查身邊的材料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在學生大腦疲勞,注意力分散時,採用變換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透過調查比賽,凸現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這一教學重點。 首先,我對教材進行整合,將身上的物品,書包的物品,教室的物品三張調查表整合為一張。讓學生在調查中,發揮小組合作能力,比一比哪個組快速完成調查表。並在快速完成調查表後全班交流。
本節課的科學概念是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而在學生彙報交流中,我也引導學生去分析使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製成一件物品來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發散思維的變通性,獨特性也是我們培養的核心目標。
我想:學生科學知識的獲得,科學素養的形成,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捕捉。為了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我不僅讓小組討論,還利用向孩子們展示了木頭,玻璃,塑膠,纖維,金屬,紙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拓展延伸了課外知識。
本環節中我意在不僅完成預計教學目標,而且讓學生學到只有團結合作,分工明確,才能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任務。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談收穫。
透過本環節,使學生對材料形成較完整的認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五、課外延伸
繼續調查蒐集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新的材料,它們又可以製作哪些物品,並記錄下來。
真正有效的課外實踐不僅可以幫學生樹立 "科學能夠改善我們的生活"這一科學理念,而且使科學課程目標得以更好實施。
總之,在本節教學過程中,我力爭充分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一教學理念,充分挖掘學生思維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科學的學習活動之中,透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讓學生在科學學習中體會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科學教學應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全面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要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身經歷科學學習過程,使教學形成一個有序列,有結構的整體。
二、 教學過程
1、匯入
出示一組學生熟悉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它們是什麼東西做成的。從而引入材料的概念,並板書:像木頭這樣能製作成物體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材料。
2、新授:
1)認識描述六種常見的材料。
先向學生展示六種常見的材料,讓學生透過觀察(看,摸,拿等)讓學生對材料的物理特徵有個初步的瞭解,再讓學生說說各種材料的特徵。讓學生對描述材料有一定難度,此時透過選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木頭的特徵。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好地認識了木頭的特徵也為他們對其它材料的描述做了個引導,能夠有效地突破難點。
2)瞭解周圍的材料。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這個內容設計了三個活動,首先是讓學生調查身上的物品,其次是調查書包裡的物品,再是調查教室裡的物品。為了避免單調,調查採用了不同的形式。調查身上的物品時兩個同學一組觀察,交流,完成書上的表格。調查書包裡的物品時,採取學生獨立完成的方式,將自己書包裡的東西一一列出並進行記錄,對完成較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後一個調查活動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揮的空間,採取周圍同學互相說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活動形式的多樣效能有效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另外,在調查材料的活動中不僅讓學生認識到材料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由於各種材料的特性不同,用途不同,許多物品需要多種材料才能做成,不同的物體的製作需要不同的材料。這也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物體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我們周圍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膠、玻璃、纖維等;
觀察並辨認不同的材料,描述常見的材料;
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觀察和辨認我們周圍的材料
教學難點:
準確辨認周圍不同的材料
教學準備:
各種金屬物品、木製品實物
教學過程:
一:匯入:我們研究了植物和動物它們都是有生命的具有生命的特徵,從本課開始我們就來研究沒有生命的物質世界。世界都是由不同的物質構成的,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活每時每刻都與這些物質打交道。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圖片是什麼?(展示木質物品圖片,學生彙報,師板書物品名稱並相機問學生是什麼材料做的-木頭)提出材料名詞。
二:我們知道的材料:
1.同學都說了這些物品是由木頭做的,它們的材料是木頭。你知道什麼是材料嗎?除了木頭還有什麼材料?學生彙報分析學生的理解。
2.師白板說明材料是:用於製造物品、器件、構件、機器、產品的物質。學生彙報師提示並總結材料有:木頭、金屬、玻璃、纖維、紙、陶瓷、塑膠、橡膠、高分子材料等。
3.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生活中的材料。(展示圖片,學生彙報,師點評即時糾正並描述材料的特性加深材料的分類)
4.我們認識了幾種材料你知道它們有什麼特性嗎?(學生彙報,師總結)選一種材料描述它的特性寫在記錄本上。
三:調查身邊的材料
1. 觀察我們身上的材料它們都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學生彙報,師點評)
2. 看看小組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攜帶的物品都是什麼材料做成的,試填寫調查表一。(師講明填寫要求,紀律要求,如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安靜、填得最多、最快等)
3. 學生填寫調查表一,師巡視指導。
4. 交流記錄情況,展示學生填寫的表格,點評更正。
5. 觀察教室裡的物品看看又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二。
6. 對比:調查了多少種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做成的?哪些物品由多種材料做成的?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學生小組據調查表分別彙報師總結)
7. 為什麼我們身邊廣泛使用這種材料呢?它有什麼特點?(學生彙報,師總結。如紙:輕薄便於書寫,可以記錄大量的資訊,對於我們學生學習來說學習知識需要大量的科學資訊,不可能用竹簡原始的材料來做記錄練習;塑膠:加熱後容易做成各種精細的零件,便宜耐腐蝕……)
四:總結據展
1. 我們身邊的材料常見的有哪幾種?(生彙報,師總結。)
2. 在生活中有很多新的材料如:如:像高分子材料、人造橡膠等。同學們下課後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把它們記錄下來。
我們周圍的材料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知道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認識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膠、玻璃、纖維等。
(二)過程與方法:
1.能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的特點。
2.能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透過調查發現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觀察和辨認我們周圍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
能辨認我們周圍不同的材料,並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學準備:
鐵釘、玻璃、紙、布、木塊、塑膠塊、夾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木夾)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做的?
2.(出示木塊)我們把像木頭和金屬這樣能製作成物體的叫做材料。
3.今天我們就來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板書課題)
二、調查身邊的材料
1.我們自己和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攜帶的物品都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呢?
2.分組完成觀察活動
3.彙報: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的觀察結果?你有什麼發現?你遇到了哪些問題?
4.我們周圍許許多多的物品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製成的。那我們書包裡的物品又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呢?
5.分組完成觀察活動
6.彙報:你們觀察了哪些物品?它們分別是什麼材料做成的?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製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製成的?
7.我們來看看教室裡有哪些物品,它們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8.觀察了這麼多材料,哪些材料使用最多?為什麼要大量使用它們?
三、觀察描述材料
1.我們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特徵呢?(每組觀察一種材料)
2.分組觀察
3.誰來描述一下這六種材料的特徵?
4.為什麼不同的部位為什麼要用不同的材料?說說你的看法。
5.是呀,每種材料都有它的特性,大多數的物品並不是由單一的材料做成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材料。
四、小結:
透過今天的觀察研究,你有什麼發現與收穫?同學們的收穫真多呀!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這些常見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