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初二上冊政治教學計劃範本

初二上冊政治教學計劃

初二上冊政治教學計劃範本

  [教學內容]

  本教案根據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一課第一框《我知我家》的內容設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自己的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初步形成繼承家庭的優良傳統、學習家人的優良品質、為家庭作貢獻的人生態度。

  2.能力目標:增強認識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別家庭傳統優劣的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家庭的含義,瞭解家庭關係確立的情形和現代家庭的主要型別,懂得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家庭關係確立的情形,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

  2.教學難點: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歌曲《我想有個家》。

  教師:剛才播放的是歌曲《我想有個家》。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溫暖、溫馨的家。那麼,什麼是家庭?家庭關係是怎樣確立的?家庭的功能有哪些?我們能否選擇父母?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我知我家》。

  多媒體顯示:我知我家。

  合作探究:

  多媒體顯示:我眼中的家:(1)請用一個比喻描述你對“家”的認識。(2)請用一種水果來描述你對“家”的感受。例:我的家像一個成熟的橘子,那顏色讓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時的燈光,溫馨舒適。

  學生回答,老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什麼是家庭?家庭關係確立的情形有哪幾種?

  學生閱讀課本後回答。

  多媒體顯示:一般來說,家庭是由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家庭關係確立的形式: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式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係結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隨父(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

  教師:那麼,家庭的結構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呢?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家庭的結構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學生閱讀課本後一回答。

  多媒體顯示家庭結構示意圖(略)。

  教師:家庭的功能有哪些呢?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學生閱讀課本後回答。

  (多媒體顯示)家庭的功能:物質生產功能;人口生產功能;消費功能;撫育和贍養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娛樂功能。

  教師:下面,我們對一個情景進行分析。

  (多媒體顯示)情景分析:某校八年級學生小鮮的父母都是殘疾人,家庭比較貧窮。小鮮從小就看不起父母,認為父母無能,讓自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他非常羨慕那些父母身體健全、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於是,他想與父母脫離關係,然後找一個經濟條件好、身體健康的父母。

  議一議:小鮮同學的想法是否正確?簡述理由。

  學生討論以上問題後回答,教師引導點撥。

  多媒體顯示: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基於關係而確立的父母子女關係不可選擇。(配母親與兒子在一起的`圖片)

  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配母親、兒子相互給對方洗腳的漫畫。)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則故事,思考並回答相關問題。

  (多媒體顯示)一年輕人向一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

  智者:“假如有人用100萬換你強健的四肢,你願意嗎?”

  年輕人:“不願意。”

  智者:“假如有人用1 000萬換你明亮的眼睛,你願意嗎?”

  年輕人:“不願意。”

  智者:“假如有人用1億元換你健康的生命,你願意嗎?”

  年輕人:“不願意。”

  智者:那就快感謝你的父母吧,他們一次性饋贈給你超過一億一千一百萬的鉅額財富。”

  說一說:你從上述故事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老師點評。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則故事,思考並回答相關問題。

  多媒體顯示:小時候,我總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自卑。他是一個地道的農民,一年中的大部分日子都在土地上勞作。他的皮膚因長時間的日曬而變得粗糙、黝黑,身形佝僂,顯出與年齡不相稱的衰老。那時,農民是靠天吃飯的,天災又似乎很多,所以童年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飢餓。那時我覺得,捱餓都是因為父親的無能,是他沒能使我們兄弟姐妹吃上一頓飽飯。有一年冬天,母親讓父親給我送冬天的衣物。當同學告訴我,外面有人找我時,我走出了教室。發現是父親……我毫不遲疑地拒絕相認,因為父親看上去實在太土。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父親遭拒認時痛苦的表情,後來它變成了我對父親一生的愧疚。

  想一想:後來“我”的態度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討論上述問題後回答,教師引導點撥。

  教師: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有志者不嫌家貧,明智者不嫌母醜。不管出生在什麼家庭,我們與父母的血緣關係是不可選擇、不可隨意改變的。

  多媒體顯示: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不可選擇。

  對我們來說,在家庭關係中,最主要是與父母的關係。父母與子女關係的確立,絕大多數基於血緣關係。這種關係無可選擇、無法改變。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教師:下面請同學再思考並回答幾個問題。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你的家庭有什麼好的傳統?你的家人有什麼優秀品質?你打算怎樣為家庭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家,特別是瞭解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愛家庭的每個成員,那麼,我們的家庭就會充滿溫暖,更加和諧,更加興旺。現在,請大家欣賞歌曲《家和萬事興》。

  多媒體播放歌曲《家和萬事興》。

  課堂小結

  教師:下面,我請一位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進行小結。

  學生小結,老師引導點撥。

  多媒體顯示:課堂小結

  一般來說,家庭是由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家庭關係確立的形式: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式結婚,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係結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隨父(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

  家庭的功能:物質生產功能;人口生產功能;消費功能;撫育和贍養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娛樂功能等。

  現在的家庭結構一般為核心家庭、主幹家庭,此外,還有少量的單親家庭和聯合家庭。

  基於血緣關係而確立的父母子女關係是無可選擇、無法改變的。

  我們要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

  課堂練習:

  教師:最後,我們進行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課堂練習

  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特的劇本《結局》中有這樣一段:

  漢姆對父親怒吼:“混帳!你為什麼生下我?”

  父親:“我不曉得。”

  漢姆:“什麼?你不曉得什麼?”

  父親:“我不曉得生下的會是你!”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

  (1)這段對話反映了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有什麼特點?

  (2)漢姆對待父母的態度是否正確?為什麼?

  學生回答,老師引導點撥。

  (多媒體顯示)課堂練習參考答案:

  (1)基於血緣關係而確立的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是不可選擇、無法改變的。

  (2)不正確。因為不管我們出生在什麼家庭,我們與父母的血緣親情是無法改變的。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他們不僅養育了我們,還為家庭作出了貢獻。漢姆應該尊敬和愛戴父親,而不應該責備、謾罵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