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5人,男生3人,女生2人,人數較少,課堂不活躍。

  二、雙基情況

  大部分學生本冊應掌握的知識基本掌握較好,尤其是分數計算方面準確率較高,但在實際應用類,如應用題,還有個別學生對題目難以理解,解題困難。

  三、學習能力

  大部分學生學習較主動,能自覺進行課後複習、課前預習,課堂上發言較積極,但有個別學生依賴性較強,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較差,聽課時較易分神,學習成績較不理想。

  四、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大多較好,課堂聽課認真,作業基本上都能按時完成。

  五、全冊教材基本要求

  1、結合生活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會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3、使學生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初步認識球的半徑和直徑,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4、瞭解簡單統計圖的繪製方法,會看和初步繪製簡單的統計圖。

  5、使學生透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養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6、結合新的教學內容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進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貫徹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六、全冊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①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反比例的意義。②圓柱、圓錐的特徵,圓柱的表面積及圓柱、圓錐的體積。③整理和複習小學數學知識。

  (2)難點:①比例的有關概念及應用。②圓柱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和實際應用。③小學數學有關知識體系的建構。

  (3)關鍵:①運用知識遷移,採用對比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比例應用題,透過分析已學過的常見的數量關係,正確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成哪種比例關係,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電教媒體,透過演示,學生實驗,操作,揭示規律,從而引導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協作探究出多種方法來推導計算公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做好小學數學相關知識的歸納、整理工作,確實做到精講多練,使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建構。

  七、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貫徹數學課標標準的精神,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學要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比例這一單元先教學正比例的量,接著教學成反比例的量,然後把兩者放在一起進行聯絡、對比,最後再教學正反比例的應用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並能正確判斷,避免發生混淆;對於應用題,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題目,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比例的認識,又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解題能力。

  (3)圓柱及圓錐的教學從直觀入手,透過對常見實物觀察,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形狀,並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幾何圖形,然後介紹圓柱各部分名稱。透過課件演示及學生實驗來教學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及圓錐的體積。

  (4)統計圖教學時首先思考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一個統計表中有關數量間的百分比關係。緊接著讓學生知道在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係上,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然後依次說明三種不同型別的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最後在例題和練習中,讓學生根據圖表回答問題,使學生學會看統計圖表、會根據圖表中的資料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養成學生應用統計的思想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

  (5)複習時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注意知識間的聯絡。同時注意啟發、引導學生主動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形成知識網路。教師則加強反饋,注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及時補習學生的知識缺漏。

  八、課外活動安排

  結合“自行車裡的數學”,組織學生分小組實際操作,獲取資料,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

  九、教研專題

  最佳化練習,提高教學質量

  十、專題落實措施

  1、根據班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

  2、結合整理與複習,設計系統性較強的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

  3、課後作業儘量做到分層練習。

  十一、單元教材分析

  第( 一)單元 內容:負數

  教學重點:會讀寫負數,比較負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比較負數的大小

  教學措施:

  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認識負數的'意義。

  2、 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第( 二)單元 內容:比例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比例的有關概念及應用

  教學措施:比例這一單元先教學成正比例的量,接著教學成反比例的量,然後把這兩者放在一起進行聯絡、對比,最後再教學正反比例的應用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斷,避免發生混淆;對於應用題,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題目,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比例的認識,又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解題能力。

  第(三)單元 內容:圓柱與圓錐

  教學重點:圓柱、圓錐的特徵及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及圓柱的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及有關的綜合性問題。

  教學措施:圓柱及圓錐的教學從直觀入手,透過對常見實物觀察,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形狀,並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幾何圖形,然後介紹圓柱各部分名稱。透過教師演示及學生實驗來教學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及圓錐的體積。

  第( 四)單元 內容:統計

  教學重點:學會看統計圖表

  教學難點:透過統計表回答問題

  教學措施:

  讓學生知道在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係上,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然後依次說明三種不同型別的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最後在例題和練習中,讓學生根據圖表回答問題,使學生學會看統計圖表、會根據圖表中的資料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養成學生應用統計的思想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

  第( 五)單元 內容:數學廣角

  教學重點: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措施:

  1、藉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畫草圖方式進行“說理”,讓學生初步經歷“數學證明”的過程。

  2、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引導學生先判斷某個問題是否屬於用“抽屜原理”可以解決的範疇,再思考如何尋找隱藏在其背後的“抽屜問題”的一般模式。

  第( 六)單元 內容:整理和複習

  教學重點:梳理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難點: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措施:複習時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注意知識間的聯絡。同時注意啟發、引導學生主動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形成知識網路。教師則加強反饋,注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及時補習學生的知識缺漏。

  十二、教學時間安排:

  周次 內容

  一 負數 圓柱

  圓柱、圓錐

  二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比例的應用

  三 比例的應用 自行車裡的數學

  四 統計、數學廣角

  五 整理和複習 數與代數

  六 數與代數

  七 空間與圖形

  八 數和數的運算、代數初步知識

  九 統計與可能性

  十 應用題、量的計量

  十一 幾何初步知識

  十二 簡單的統計

  十三 綜合複習

  十四 綜合複習

  十五 綜合複習

  十六 綜合複習

  十七 綜合複習

  十八 綜合複習

  十九 綜合複習

  二十 畢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