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能行》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我能行》教學反思1
在本節教學活動中,我依據《品德與生活》這一課程的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設計的教學方案,在實際執教時取得了極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學得興致勃勃,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具體反思如下:
1.引導學生熱愛生活。
教學設計中的“看誰做得好”、“假期生活我能行”就是引導學生學會明辨是非,合理安排生活,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利用活動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在興趣中得到薰陶。
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模擬和角色表演——“有人在敲門”,使學生獲得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經歷模擬性的演習中,使學生獲得經驗,產生共鳴,從而產生向他人學習的念頭,學習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在緊急情況下的求助和自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我還讓學生認真地評析,並對照自己,對照周圍的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深刻的教育,從而增強了教學的真實感。
《拍手歌》這一遊戲的設計,同樣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把知識和技能與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瞭解中體會,操作中感悟,參與中受到教育。
3.根據兒童的發展需要,在連續性活動中逐漸成長。
活動最後,“藍貓大哥和老師都祝同學們過一個快樂、安全而有意義的假期,下學期開學時我們再交流”,就是讓教學活動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的同時,同時我還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孩子獲得彼此聯絡、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4.有待改進的地方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交流和表達的機會,我在時間的把握上不夠準確,以至於拖了堂,今後需要進一步研究在大班額情況下如何開展活動,如何提高活動的效率。
《我能行》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很有啟發性的課文,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文中小主人公遇到的事情是好多學生都會遇到的,因此,它較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備課的時候我把每一個環節都設計的很豐富,但效果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針對這節課我反思如下。
1.因為這篇課文與生活聯絡緊密,因此,我想多設計一些讓學生換位思考的環節,多讓學生說一說,如果是他們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會怎麼做,如,當貝貝的球被大孩子搶走後,他呆呆的站在那兒,如果你是貝貝,你會怎麼做?貝貝拿到球后他傳給了別人,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等等。才開始學生非常有興趣的在思考、回答,可是到後來回答的同學越來越少,本來應當生動的一節課,卻上的死氣沉沉的。我想,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但要考慮到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宗旨,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問題的提出應當精而適當,問題太多容易使學生對這節課失去興趣,很顯然,這節課也就不會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2.當講到重點句子的時候,我總是讓學生先分析,再說出小主人公此時的心情,然後讓學生帶著這種敢情去讀,很多學生初次讀往往讀不好,遇到這種情況,我只是給學生示範一次,雖然學生在朗讀上比上次有不少進步,但是,在讀下一句的時候,學生還是不能掌握朗讀的技巧。因此,要想使學生在朗讀上有所進步,光靠範讀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創設情境,循序漸進的交給學生朗讀的技巧。
《我能行》教學反思3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困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快樂,感悟自信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困生培養和樹立其自信心。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我積極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透過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使學困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及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綜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及其課堂教學的效果來看,本人對這節課從成功之處、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兩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有個好的匯入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匯入新課時,我帶學生一起伸出大拇指念“我能行,我很棒,我真的真的很不錯”,從而營造一種自信快樂的課堂氣氛,為後面關於自信的學習及體驗做好了感情鋪墊。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學困生學習的興趣,使學困生變厭學為願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而且也開門見山地說明了只有滿懷信心、只有“我能行”才能取得成功。
2、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學困生體驗自信。
本節課透過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展開教學,如“講故事、成語接龍、猜謎語”等,讓學困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自信的偉大力量;讓學生“自述成功經歷”,讓學困生在回顧自身努力進取、成功的經歷中深刻體驗到信心的巨大作用。透過分組合作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既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透過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教學活動並引導學困生參與其中,有利於其真正感受到自信的快樂及其重要性,幫助學困生培養其自信心,從而較好的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3、賞識學困生,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
這節課我始終面帶微笑,把激情帶進課堂,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多用“真好”、“請”“很不錯”“精彩”等詞句,同時對於學困生表現精彩處帶領全班學生送上熱烈的掌聲,真正給予學困生大力肯定和熱情的鼓勵,大多數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下更加踴躍地參與學習並增強了自信。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我能行》教學反思4
20xx年3月14日,在海南省教培院李洪山主任的親自指導下,澄邁中學初一年級政治備課組對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第二課《揚起自信的風帆》第一框《我能行》進行了集體備課活動,並由本人採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展示此節課。課後,李主任對這節課進行了點評,並指導我們進行反思,在李主任的指導下,我們對這節課做了修改,並進行了第二次備課,透過第二次備課,我們對導學案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更深的認識。現把反思記錄下來,希望透過課後反思能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有更大的促進作用,以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地服務於學生。
一、在課堂匯入方面,本節課以瘋狂英語李陽教師的人生經歷匯入此課,因為前幾天李陽老師在我校做了精彩的演講,在此次演講中,學生記憶最深的一句話:我不是人,我是神!所以,這堂課能從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匯入,此匯入貼近學生,使學生真正有自己的體驗,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激發學習興趣。但由於沒有當時演講的影片,無法重現當時感人的場景,因此,在引起學生的情緒共鳴方面,這節課還是做得不夠的,在這一方面還需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來感動他們,從而達到情緒共鳴,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在小組討論交流學習方面,本節課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為了每個學生的成長,為了保證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思考,我們今後除了透過搶答鼓勵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還需採用更多的方法,比如,規定任務,讓不同小組分別完成展示,評判,
分析,糾正,補充等任務,還可以進行小組辯論等方法,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思考問題,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
三、在導學案的設計方面,能從學情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安排各個學習過程,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好的思想品德課應當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心靈振動;思想昇華。這種教學模式在導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足,教學效果有待提高。因此,我們考慮在這種導學案模式基礎上進行改進,具體方案如下:
1、在設計導學案方面,以一課書的內容設計一個導學案。
2、首先安排學生自學一課書的內容,並完成導學案部分練習題,小組成員互相監督。
3、第一課時,小組成員討論交流。組內展示學習成果並提交學習難題。教師巡堂,適時點拔和指導。
4.第二時,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解決問題,形成知識結構,教師指導、組織、參與答疑解難。
5、第三課時,學生完成學案的練習。
6、課後,教師抽查學案,要求學生在學案裡面夾著質疑的或疑難的問題,教師及時解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的困惑。
《我能行》教學反思5
“我能行”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快樂,感悟自信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培養和樹立其自信心。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我積極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透過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及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綜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及其課堂教學的效果來看,本人對這節課的成功之處、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兩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匯入時,我用了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中,灰太狼抓羊的經歷,雖然失敗很多次,但是它不放棄,我們要學習它的這種“我能行”的精神。
另外透過播放激昂而動感的歌曲《相信自己》營造一種自信快樂的課堂氣氛,為後面關於自信的學習及體驗做好了感情鋪墊。同時透過讓學生欣歌曲,談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並設想、交流自信者常有的態度,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願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而且也開門見山地說明了只有滿懷信心、只有“我能行”才能取得成功。
2、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自信
本節課透過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展開教學,說一說讓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在學生在回顧自身努力進取、成功的經歷深刻體驗到信心的巨大作用;“試一試”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我才藝的同時放飛自信的翅膀,在人生旅途中揚起自信的風帆,同時還透過分組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既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並將課堂學習推向一個高潮。透過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教學活動並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有利於其真正感受到自信的快樂及其重要性,區分自信、自負與自卑三者的差別,幫助培養其自信心,從而較好的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3、賞識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這節課我始終面帶微笑,把激情帶進課堂,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多用“真好”、“請”“很不錯”“精彩”等詞句,同時對於學生表現精彩處帶領全班學生送上熱烈的掌聲,真正給予學生大力肯定和熱情的鼓勵,大多數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下更加踴躍地參
與學習並增強了自信。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二、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
1、個別活動時間上留得不夠多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個別活動在時間的安排上不夠充裕,如在“說一說”活動環節中,很多學生積極舉手想要展示自身才藝,但給的機會較少,如果把此環節改為小組內表演或許會更好,學生參與的面會更廣。
2、忽視了個別學生的個性差異
在調動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我發現有的學生可能由於不自信等原因始終處於“低落”和“遊離”狀態,不能很好的跟上教學的節奏,但為了顧及整個教學的程序我忽視了他們,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這在今後的教學中是應當注意改進的,可以稍稍放慢教學的節奏,向這些同學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來集中其學習的注意力,爭取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教學中如何更廣泛的調動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在短暫的45分鐘內既獲取相關知識又較好的提升其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各得其所、共同提高,這將是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努力的方向。
《我能行》教學反思6
這節磨了上幾十次的心理健康團體輔導課,於昨天在南海桂江小學終於上完了,回憶這幾個月裡走過的路,心裡總有很多感觸。應該說這是一節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課,並不是這課獲得了廣東省一等獎,而是這“磨課”的過程讓我永生難忘!
首先談談這課的“成長曆程”,從一開始連個課件都沒有的“常態課”到現在省級比賽課,應該感謝教研室梁劍玲老師,是她將這節課打磨成所謂“精品”的,梁老師是這節課的“總設計師”。記得梁老師第一次帶領5、6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到古二小學聽課時,當時的我異樣緊張,因為是代表古鎮去上課的,不能給學校、鎮丟臉。好在梁老師並沒有嫌棄我上得差,反而鼓勵我要不斷地改進,甚至在某些環節還給予了精闢的改進建議。後來不知不覺中拿了中山市一等獎之後,突然接到梁老師的電話,說第二年省有個比賽,要我代表中山去參賽,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終歸是真的,一點不假,還到教研室開了一次“預備會議”,說句心裡話,當時心情除了興奮之外還有幾分“恐懼”。記得當時李海文老師跟我說,到省裡比賽難度很大,一來不知道各市的選手水平怎麼樣,二來不知道評委究竟是教育學院的教授還是醫學院的專家,加上教育與醫學屬兩個不同的領域,大家的標準不一樣,也不知道該側重那一邊。
會議結束後,就到了放寒假的時間了,這個假期我幾乎是沒有停止過對這節課的思考。在原來的基礎上再“精益求精”,甚至連課堂上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句導語我都做過深入的思考,因為梁劍玲老師的指示是“下學期一開學就要試教!”我知道梁老師對我是有信心的,但在專業知識方面我卻是心理沒底,也許正是這“沒底”反而成全了我,反而鞭策著我——技不如人,我學。試想:如果我太多這方面的知識,可能就會“前怕虎,後怕狼”了,想得太多就什麼都沒有想成,什麼都無法做好。
開學之後,我還是在第二週就開始試教了,先是到小學試教,他們學校四個班,我幾乎是全上了,每次都扛著DV,把課堂拍回來,然後讓符小花老師刻成光碟,我就利用晚上時間慢慢琢磨,來回播放自己的課堂實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自己的“多餘動作”真是太多了!原來自己的課堂語言會是那樣的重複囉嗦!於是邊看邊做筆記,哪裡需要改進?哪句話需要提煉?那個環節需要修改?……先來自我否定,然後再試。如此反反覆覆修改了5、6次之後再把課拿給梁老師看,徵求她的意見。
讓我想不到的是,梁老師沒有直接讓我修改,而是讓我在小學為前來參加市心理健康工作會議的老師們上課,然後安排“專家評課”,那天大家都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包括有些老師提出的“匯入有點牽強”、“過程缺乏科學性”等等,因為一開始我是問學生“開會時你選擇坐前面還是後面?”學生回答完之後,我給出答案:“坐在前面的同學有自信,坐在後面的就顯得自信心不足。”有老師說:“開會時我就喜歡坐後面,但我還挺自信的。”這下我就開始思考:還要不要這環節?還有在找自信心十足的名人時,我選擇了“愛因斯坦、愛迪生、張海迪”當時又有老師質疑:“舉這些例子離學生很遠,很多學生都不熟悉,況且有點‘牽強’。是不是考慮換一些內容。 當時有個專家提到了用110米跨欄冠軍劉翔。後來我真的用到了劉翔的影片資料,效果非常好。會議結束時還安排石歧中心小學的楊靜宇老師跟進這節課。其中“優點列舉”這個表格就是楊靜宇老師幫忙改進的,“5秒鐘拍掌”也是楊靜宇老師建議加進來的。
有了楊靜宇老師作後盾,我修改教學設計也大膽起來,至少楊老師是專業老師,我可以跟她作心與心的交流。後來連續幾次的集體備課,在西區小學和西廠小學的兩次“演練”,我又得到了很多的建議,綜合起來,就成了現在的“成品”了。成型之後,主要是自家的事情了,我索性把自己關在學校的階梯教室,對著幾十張桌子自己講,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模擬教學”實況,一次次的講,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經歷裡這幾個月的“研磨”的過程,我真正自信了,因為去南海之前自己至少上過幾十次了,對這課應該說過10年後還會記憶猶新。
《我能行》教學反思7
膽怯其實是很平常的事,人人都會遇到。當我們膽怯時,你一定要想著我能行!相信我能行,我們就能夠挑戰害怕,克服膽怯,我們還要善於得到大家的幫助,在學生自主建構的學習活動中,教師還要不斷探索如何進行積極的、正確的價值引導。
一、教師力求是自己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去,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不留痕跡的引導兒童對他所面對的生活世界、生活關係、生活意義、生活方式進行不斷的理解,擴充套件他們的生活經驗,建構他們的精神世界,形成生活智慧,使兒童能不斷地從思想走向行動,從理解走向實踐,在生活中創造生活。
二、教師更要關注人身上更持久的“樸素的道德”,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體悟“德性之知”,逐步養成作為一個現代人應當具有的素質。一起想辦法,找到自己的方法,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勇敢。
三、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在寬容的氛圍中引導孩子直面膽怯。在期望與鼓勵中,讓孩子嘗試克服自己能夠做到但心存膽怯的心理,體驗戰勝膽怯後“我能行”的快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孩子們一起,老師向同學們袒露自己的膽怯的事情,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老師和同學們平等的交流,共同探究,是學生學習的夥伴;老師用
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學生的生活碰撞,在碰撞中引導,老師是同學們的大朋友。這樣有利於營造輕鬆和諧的生活的課堂的氣氛,在這樣的氛圍下,師生都是生活者、學習者,孩子們能夠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自己開動腦筋創造新生活,進而用健康的方式享受生活。
四、活動教學是在教師精心設計和引導下。在活動中,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使教學程序與學生的需要同步遞進,教師不是告訴他們知識,而是引起他們活動,引導他們發現。發現的過程會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探究感,會讓他們體會到快樂、焦慮甚至痛苦??教師要善於敏銳的發現、生成教學目標,及時調控教學程序。使兒童在活動中獲得的體驗與感悟是發自內心而不是外部強加的。這種體驗與感悟是道德內化的必要環節,是使知識轉化為行動的動力,是把他人的或社會的觀念、實際做法、標準或“價值觀”作為自己的觀念、實際做法、標準或“價值觀”。這樣,活動教育的作用才真正顯現出來。
《我能行》教學反思8
《我能行》是小學二年級下冊26課的教學內容,其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透過故事和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來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於拼搏的精神。
在教學時我把本課設計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提出本課的生字詞先學習,解決了生字詞的認識和理解。第二環節為講故事,透過將課本中主人公的故事(主人公的年齡與學生相仿),使學生產生共鳴。透過故事讓學生感受到了小主人公的勇敢與堅強。第三個環節為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以切身的感受,真實的體驗,讓學生去交流,讓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學生明白了成功不可能唾手可得,它需要你的努力和不怕困難的拼搏精神。
一節課的時間在學生的興趣中引入,在興趣中結束,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如在講自己身上的事情時,學生非常踴躍,但由於時間有限給學生回答的機會較少,如果把此環節改為小組內演講或許會更好。在以後的教學中要不斷改進不斷探新!課後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做自信勇敢的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也就順利地完成了。
《我能行》教學反思9
1.創設情境,啟迪學生。 教師以指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在孩子們當中,師生時時處於和諧之中。在講“我能行!”這一框題時,以歌曲《相信自己》營造一種自信快樂的課堂氣氛,為後面關於自信的學習及體驗做好了感情鋪墊。同時透過讓學生欣歌曲,談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並設想、交流自信者常有的態度,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願學,變被動為主動,在這樣一個溫暖、融洽的氣氛中,孩子們覺得老師就是自己的學習夥伴,每個孩子都感到特別輕鬆,激發了他們探究自信的熱情,而且也開門見山地說明了只有滿懷信心、只有“我能行”才能取得成功。
2.引領學生,主動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孩子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增加實踐的機會。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廣闊空間,使走向成功的自信幼苗得以茁壯成長。還是在“我能行”這一課的教學中,透過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展開教學,說一說讓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 ,在學生在回顧自身努力進取、成功的經歷深刻體驗到信心的巨大作用;“試一試”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我才藝的同時放飛自信的翅膀,在人生旅途中揚起自信的風帆,同時還透過分組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既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並將課堂學習推向一個高潮。透過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教學活動並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有利於其真正感受到自信的快樂及其重要性,區分自信、自負與自卑三者的差別,幫助培養其自信心,從而較好的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3欣賞、悅納學生。課堂上面帶微笑,富有激情,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多用 “很好”、“請”“不錯”“精彩”等詞句,用語言給他們一個準確、恰當的評價,使他們感受到被賞識的快樂。同時對於學生表現精彩處帶領全班學生送上熱烈的掌聲,給予學生大力肯定和熱情的鼓勵,大多數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下更加踴躍地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結出“我自信!我能行!”的碩果。
(1)課堂管理方面。一個老師只有先管住了學生,才能把他們教好。一堂課你準備得再精彩,沒人聽都白搭。但現在可能我們還是新手,缺少經驗,顧不過來,所以我們可能一堂課下來,都是自己在講,不管學生有沒有在聽,只管把自己的內容講完,沒有注意到學生的狀態,或只關注到一部分學生,忽略了大部分學生,這樣教學效果就達不到。
(2)備課不夠充分,教學重難點沒把握好,目標不明確。作為一名教學經驗欠缺的年輕教師,備好課都不一定能上好課,備不好課肯定是上不好課。而我備課的時候只偏重教材中的內容,沒有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多方面多角度搜集補充資料,而使自己在教學的內容上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重難點沒有突出出來,作為培養學生品德的初中的政治這門課,我的課堂上所講內容緊侷限於教材,沒有很好的聯絡到學生現實生活中及時培養其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最大的失敗之處。
(3)教學形式單一。都說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但初為人師的我們,在課堂結構都沒有吃透的情況下,很難變出各種花樣讓學生喜歡,但怎麼豐富教學活動是一個需要我們時刻去思考的問題。有待我們在實踐中慢慢探索。
所以,在今後的工作當中,我會多聽課,學習借鑑,不斷鑽研,力爭在以下幾方面做出突破。
(1)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視營造愉快課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更多的積極設定一些活動、遊戲,查詢課內外典型資料引入課堂,結合學生身邊事例創設情境,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學更多知識,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學生人人主動參與,自由的發掘課堂樂趣,創造氣氛,觸景生情,入境動情,憑藉進入情景的內心感受情緒愉快,自覺快樂地學習。
(2)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人就是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作為一個教師,多聽一些好課非常必要,對自身的鍛鍊成長也是極其重要的。聽課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今後我會多聽其他老師們的課,學習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並茂、自然大方的教態,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體會老師們從容不迫的教學風度和極其深厚嚴密的教學語言,以及非常精彩的教學設計。不斷虛心地向老師們學習,汲取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經驗,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的水平。
(3)紮實專業基礎的學習,認真備課,努力吃透教材。備課時精心設計,不斷檢查完善教案,不斷反思提升,從學生情況出發去備課,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擁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我能行》教學反思10
在講述《我能行》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摒棄自卑的心理,我需要讓他們先認識到人的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能,任何人都不例外。於是,我在教學環節的設定讓學生觀看影片《最幸運的人》,因為有自信而獲得成功的典範事例。讓學生感受到自信的偉大力量無處不在,即是那樣偉大、神奇,同時更是那樣真切、實際,從而讓學生更易於從情感上接受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故事的啟發,激發學生對愛因斯坦產生深刻的敬仰之情,讓學生們感悟到自信不是上帝寵兒的專利,只要充滿自信心、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進步,就會走向成功。
其次,從姜琳琳為代表的孩子們在本節課中所取得的進步,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與認可,思想中都存在著進步潛力。人的自信心缺乏的原因主要有:缺少成功體驗、學習遭受挫折、能力不足、生理上有欠缺、對自己要求過高或過低估計自己等。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去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不以成績為標準將學生進行等級劃分,設身處地的為孩子的身心發展著想,千方百計給學生們創設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能有機會發現自己、挖掘潛力,並且毫不吝嗇的給他們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長處、優點和特長,我們只有在實際工作中多多反思,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讓有差異的孩子得到有差異的發展,讓每一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發揮最大潛力,取得最佳發展。
《我能行》教學反思11
這是一篇兒童生活的故事。課文寫了貝貝很有自信,在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是能巧妙地處理,最後他們成了好朋友的事。倡導現代少年兒童應充滿自信,善於交往,學會溝通與合作。
在學習這篇課文之時,我除了在第一課時帶著孩子們學習本課生字詞的同時,讓孩子們多讀了幾遍課文。
現在的孩子少,每個人都是家長的心頭肉,我發現我班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願意把做錯事的責任推卸到別人的身上,逮著理就不讓人,不會溝通,更不會合作。我覺得這節課是一個契機,用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告訴他們這樣一個道理。要不平時講大道理有時跟沒說一樣,根本行不通。
在教學中,我讓孩子們就課文內容進行質疑,對故事中人物的言行進行評論,根據課文的語言文字,對人物的內心進行想象。這樣孩子們就找到了應該像誰一樣,不應該像誰一樣。還透過聯絡上文理解“晾”在一邊,並透過語言和動作“跳、伸、接、傳”一系列動作使事情發生轉機……體會到貝貝的人物性格。
當我再接著說我班的事情的時候,孩子們談的就自然比干說大道理來的有效。
《我能行》教學反思12
十分感謝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鎮的第一屆心理健康評優課讓我去嘗試。感謝終歸感謝,吃苦還得靠自己,畢竟“心理健康”這東西比較新鮮,自己不是內行,也得硬著頭皮去大膽嘗試一回了。
開始那幾天都在找有關的資料,查閱了學校裡所有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也在網上不斷的搜尋,結合20xx年在西區中學參加“教師心理健康工作坊”的一些體會,所謂的博取眾長,於今晚必須決定了上課的內容。其實想了很多,但有一點,作為執教者,一定要選好內容。這內容必須是適合自己的,又必須是有效而容易操作的。在“夢裡尋她千百度”之後,這節心理健康團體輔導的初步課堂設計終於“隆重登場”了。
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年對自己沒時間顧及的教育問題——老師在教學中只注意了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實際心理問題的疏導,只是為了“叫育”而“教育”,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去“趕課”,以置於在試教過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比如學生的自己我評價和自信心的培養,人際關係適應與維護,情緒的認識和調節,個性的健康與意志力的培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裡與輔導,智力的開發和創造力的培養,社會的適應與輔導……林林總總,作為一個引導者,我又能做些什麼?而我們課堂教育中又有多少老師顧及?像我,一位有著10年教育經驗的老師,教學中也不免有著方方面面的不足。
作為語文老師,尤其是班主任,不單單要具備一些必備的教學上的本領,應更加註意吸收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識,不要為了教書而教書,更不是為了上課而教書,而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工作。
一切以尊重學生為基礎,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自尊心、性格、愛心、宗教信仰和正確對待學生的不足。用“一分為二”全面的眼光去評價學生,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
其實掌握更多的心理方面的知識,對每一個教師來說都是有益而無害的。雖然這節課可以代表片去比賽,但這課的背後凝聚了全校老師的心血,袁潔雲主任、朱劍鋒和符小花老師,他們不知花了多少時間為這節課出謀獻策,感謝領導和老師,讓我在這“磨課”的過程中又接受了一次團結互助的教育。
記住:
力量從團體中來,智慧從勞動中來。
行動從思想中來,榮譽從集體中來!
《我能行》教學反思13
在初一(2)班上“我能行!”一課時,我讓學生自己展示自信者的風采。此活動縮小了自信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由於同學之間的熟悉使學生的表演生動、精彩,課堂氣氛熱烈。每一位表演者的表演不論是否逼真我都引導其他同學給予熱烈的掌聲,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氣氛,而且使全體學生都很好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
一個枯燥難懂的心理學概念,通過幾分鐘的活動就迎刃而解,而且使學生難以忘懷。新課程改革下學科教學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以人為本,增加了學生實踐活動的課程內容。活動為學生知、情、意、行協調發展,動智與動情的完美結合提供了一個運作載體和平臺,使學生在特定具體的情境中,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產生強烈的共鳴,去發現、感受、體驗、探究和合作,從而認識自我,塑造自我,最佳化心理品質,培養健全人格,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可見,教師必須摒棄傳統觀念,充分重視並組織好課堂活動。課堂活動要求要目標明確,準備充分,精心組織,務實創新,及時總結,切忌無的放矢,譁眾取寵,虎頭蛇尾,要做到活而有序,活而不亂。在新課程改革下的思想品德(政治)課,教師應嘗試一下角色的轉換,經常讓講臺變成臨時舞臺,自己也噹噹觀眾欣賞一下學生的表演,這樣完全可以讓思想品德課也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我能行》教學反思14
《我能行》是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中的一節新授課,其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透過故事和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來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於拼搏的精神。
在教學時我把本課設計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為講故事,主人公的年齡與學生相仿,學生很快產生共鳴透過故事讓學生感受到了小主人公的勇敢與堅強。第二個環節為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切身的感受,真實的體驗,同學的佩服,老師的誇獎,讓學生越說越愛說,越說越想說我給足了時間讓學生去交流,讓學生樹立自信心。第三個環節為劉翔這一人物的引入,透過劉翔獲勝時的照片和平日不顧傷痛的對比,使學生明白了成功不可能唾手可得,他需要你的努力和不怕困難的拼搏精神。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做自信勇敢的人,明天成為和劉翔大哥哥一樣成功的人。
一節課的時間在學生的興趣中引入,在興趣中結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住興趣設計教學是我這節課成功的關鍵,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如在講自己身上的事情時,學生非常踴躍但給學生回答的機會較少,如果把此環節改為小組內演講或許會更好。在以後的教學中要不斷改進不斷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