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識字6 《古對今》教學反思

識字6 《古對今》教學反思

識字6 《古對今》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識字6 《古對今》教學反思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識字6 《古對今》教學反思 1

  《古對今》教學反思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絡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對子。教學反思2本節課力爭摒棄“單純識字”的教學弊端,開創識字教學新視野,使識字教學呈現“趣味性”和“文化味”。

  1.從“識字”到“方法”,形態靈活,妙趣橫生。針對本課生字較多的特點,教學中把漢字按照結構分類梳理,採用編字歌、猜字謎、加一加、換一換、編故事等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引領學生遨遊於漢字的美妙世界裡。這樣既使學生習得了識字方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從“學文”到“傳承”,且學且放且滲透。依據文字的特點,在初讀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每句中都含有“對”字,並以此為節點,畫出每句中相對的詞。這樣,在師生靈動的交流中,使學生髮現文字特點,並依據特點大膽尋找文中相對的詞語,滲透“對子”這一傳統文化形式,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識字6 《古對今》教學反思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古、涼、細、夕、李、語、香”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感受語言的對仗美,培養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瞭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對仗美。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學生之間玩拍手遊戲。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些對子歌。(教師板書:《識字6古對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範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藉助拼音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圓、嚴、寒、酷、暑、涼、晨、細、朝、霞、夕、楊”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古、涼、細、夕、李、語、香”,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範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文詳解。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同學們注意給自己正音。

  (2)教讀課文,初步感知對子。

  2、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師生交叉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讀完以後再交換。

  (3)師:你知道文中這些有趣的組合叫什麼嗎?

  生:對子。

  (4)師:課文的對子中寫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風細雨、桃、柳、楊、朝霞、夕陽、鶯、燕、鳥、花……

  師:你見過這些事物嗎?它們是怎麼樣的?(學生自由回答)

  (5)引導想象,讀到和風細雨、鶯歌燕舞、鳥語花香時,你好像看到什麼?

  3、背誦課文

  (1)自由試背,同桌互背。

  (2) 分小組背,男女生比賽背。

  五、課文小結

  同學們,對子是我國特有的,這節課從這些對子中你學到了什麼?

  板書設計:

  識字6古對今

  和風細雨

  古對今鶯歌燕舞快樂無限

  鳥語花香

  課後反思:

  透過本堂課的教學以及課下的反思總結,自己學到了很多教學方面的知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會去儘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夠的地方,爭取做到盡善盡美,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學生對於識字還是有一定的困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慾望,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但怎樣使學生對課本上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呢?便是我們教學者課下需要深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