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社團的教學計劃
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合唱社團的教學計劃,歡迎大家的閱讀。
一、活動主題:
包括學生學習良好的歌唱姿勢、正確的呼吸方法、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節奏訓練等。使他們打下良好的聲樂基礎,並自然的運用到歌曲的演唱當中。透過排練好每一首歌曲,培養學生的聽覺和樂感,發展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
二、活動目標:
1、 透過不同的發聲練習來規範學生的聲音、進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 透過練唱中外少兒合唱歌曲,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和自身素質。
3、 進一步宣傳我校的素質教育和精神風貌。
三、參加物件:
在學校的所有學生中進行選拔,人數在15人左右。
四、活動時間:
活動的時間定於每週二、四下午第三節課。
五、活動地點:
學校音樂教室
提前五分鐘到位做好準備工作。課前認真收集資料、鑽研教法,併為學生影印好歌紙。
六、活動過程設計:
A、訓練內容:
1、 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和規範的訓練步驟來訓練學生的聲音。
2、 中外少兒合唱歌曲。
3、 中外合唱名曲。
4、 合唱姿態、舞臺造型。
B、訓練方法及過程:
1、 聲音的訓練
(1)、呼吸。 (2)、聲音位置 (3)、直聲訓練
2、 音準訓練
音準是音樂表現的基礎,好的音準來源於基礎訓練。多聲部
合唱的音準訓練較為複雜。
3、 尋找共鳴位置擴大音域的具體措施。
(1)、胸音訓練 (2)、頭音訓練
4、 合唱表現的四種手段。
(1)、連唱(2)、跳唱(3)、強而有彈性 (4)、不連不跳
5、節奏訓練
音樂是在時間中展示的藝術,節奏是它的組成部分和主導因素,沒有節奏也就沒有音樂。
6、咬字與吐字的訓練
以字帶聲,以情帶聲,字正腔圓是我國民族傳統的唱法。它講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7、中外歌曲的學習
訓練為了提高,提高為了表現;訓練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礎在於提高聲部的齊唱能力,聲部的基礎在於提高個人的基本功,因此在每次訓練中我都進行了一些必要的集體訓練,然後再逐步過度到音準、節奏,擴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變化等方面的訓練。這樣使學生個人的聲樂基礎更加紮實,整個合唱隊的水平也有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