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成語故事的聽說訓練
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部分,進行講成語故事的聽說訓練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使學生懂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豐富學生的詞彙倉庫,對學生今後駕馭語言文字和具體寫作都有很大的幫助。那麼,如何進行講成語故事的訓練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注意循序漸進性
開始階段,可以先由教師示範講幾則有趣的成語故事,以激發學生講成語故事的興趣;然後挑選幾位優秀學生講,而且事先老師必須做好輔導工作,以便講得更有效、更生動,為其他同學樹立“講好”的榜樣。接著老師可出示10-20個的成語,可以是我們經常接觸的.或以前曾經學過的成語,讓學生們自由挑選,時間安排在每節語文課的課前3分鐘。如果已經能順利講完這些成語故事,就可以進入“自選”階段,即自由挑選作最感興趣的一則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明確講話的要求
每個同學講話水平都存在著差異性。有的學生講起來條理清楚,繪聲繪色;有的學生講起來平淡無奇,雜亂無章。所以,教師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講故事要求,可以降低講話的難度。初講時,讓學生按“說題——講故事情節——說說比喻義”三步走,重在有條理。第二次講時,要求把故事情節講生動,比喻義講明確,還能用一二句話談談自己的感受,重在講生動。第三次講時,要求故事簡單化,用幾句話講清楚故事內容,用更多的時間來談談看了這則故事後自己的認識,重在談體會。
提供豐富的素材
要把成語故事講具體、講生動,首先得有資料參考。可以發動學生到圖書館裡找有關資料,也可“集思廣義”,收集同學們的圖書雜誌或發動學生去購買此類書籍,然後統一置於班級圖書箱內,以供大家查詢自己所需的故事內容。學生解決了“無米”之苦,便會樂於完成這項訓練。否則,很多學生苦於無從下手,便會“知難而退”,要把故事講好更是無從談起。所以,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素材也是講好成語故事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給學生適當的評價
學生講完故事,都充滿期待,期待同學的肯定,期待老師的稱讚,尤其是後者。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可以滿足學生付出勞動而得到肯定的喜悅,又可以明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同時也讓其他學生取長補短,以使輪到自己時能講得更好,這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主要目的。所以應該有所評,而且應每次評。評價的方式可以是老師評、學生評,也可以自己評;可用讚揚式、啟發式、鼓勵式、批評式;可以評講話的儀態、語氣,內容組織是否有邏輯性、條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