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互動、師生交往、師生合作的過程。課堂上教師應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助手,學生應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我的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能積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要形式,啟發學生在觀察、分析、思考、討論中靈活運用地理知識。但經過我的教學實踐證明:要想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影象,包括分佈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影象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揮影象作用,運用影象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佈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範圍及其邊界,然後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佈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影象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境問題 ,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訣法:如記我國的行政區劃和簡稱,利用歌訣記憶,學生學起來就很容易了。 (2)影象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許多學生對地圖心存畏懼,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指導學生多看圖、識圖、繪圖、用圖,並儘可能使地理知識影象化,做到以文析圖、圖文結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轉,中國的行政區劃等知識難點。(3)觀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地理事物,聯絡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律等,要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就能充分地發展自我,不斷的成長。以上是我的一些認識,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2
學生都希望獲得成功的體驗,尤其是渴望成為同齡人中的傑出者,然而眾多孩子的這種良好願望往往被老師所漠視。每日評選一位傑出學生,就是教師在尊重、關心、承認每個學生存在價值的前提下,給他們成功的希望。
評選每日傑出學生,最需要老師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所有學生寄予同樣深切的期望,滿懷愛心地關注孩子們的成長,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由於我在評選過程中始終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重在看其當天或一段時間內的某一方面的“傑出”表現,所以人人都有機會當選。
比如,不愛發言的學生勇敢舉起了手,不喜歡做作業的學生高質量完成了一次作業,優秀學生又實現了一次新的超越,以及參與集體活動表現突出者,平日樂於助人文明有禮得到了大家交口稱讚者等都有可能獲得傑出學生的光榮稱號。
另外,對當選機會相對較少的學生,我還會主動找他們聊天談心,私下與他們來個約定,只要達到約定的目標,就能實現當傑出學生的願望。因此,一學期下來,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我這兒領一張傑出學生的獎狀,在同學們的喝彩聲中成為幸福的傑出者。
為了讓傑出學生多一份榮耀與責任,我在班上規定傑出學生當選後就成為第二天的值日班長,負責班級的日常事物,包括開門關門,佈置黑板,發表簡短演說,帶領大家學一句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接受前任傑出學生的採訪,填寫好班級日誌,作好班級課堂表現記錄,下午離任前做一日小結等。
自從評選每日傑出學生以來,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了,許多學生在“傑出”的激勵感召下信心倍增,徹底地改變著自我。每日評選傑出學生活動產生了神奇的教育力量。
比如,楊超,一年前我剛接任時他還是一個受人歧視、令老師最感頭疼的學生,因為他除了愛說謊不願做作業之外,還經常罵人。
開學後不久的一個課間,大家集合做操時一位同學不慎將另一位同學的筆盒弄到了地上,文具散得滿地都是,由於時間緊迫,前邊跑過去的十幾個學生沒有一個伸手去撿。
正當我感到失望的時候,驚奇地發現最後一個起跑的楊超,他看了一眼地上,毫不猶豫地蹲下身來,收撿好散亂一地的文具後,望都沒望我一眼就跑出了教室。當天下午,當我將當日傑出學生的光榮稱號授予楊超時,在一片喝彩聲中,他激動得熱淚盈眶。
在這以後,楊超在我的悉心呵護下徹底地變了,他用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願望。到上學期期末,他不僅當選為班級的“十佳標兵”,而且還破天荒地被評選為學校的三好學生。說實話,楊超今天的鉅變讓我都感到吃驚,到底是什麼力量讓他實現了從未有過的超越?
在楊超的一篇隨筆裡我找到了答案:“自從我當上了第一次傑出學生,一向對我責罵的父母第一次誇獎了我,那一夜我抱著傑出學生的獎狀興奮得一夜都沒有睡著。從此,每當我面對老師那和藹可親的目光心中就有了自信的力量……”
其實,類似楊超的例子在我身邊舉不勝舉。是的,只要老師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金礦,都能成為傑出者,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賞識激勵,學生就會在老師平等地關注下創造奇蹟。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3
興趣對學習起著推動的作用,有興趣才有心思去做孩子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下工夫,才會動腦子思考,從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習興趣能夠激發孩子的潛力,一個孩子如果對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事物感興趣,就會主動地學習研究,從而培養孩子的思維習慣,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只有感興趣,才會不斷地發掘出孩子內在潛力。
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學習興趣濃了,就會有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力和激情,對事物充滿著好奇,解決問題的慾望強烈,從而激勵著孩子解決問題。
學習興趣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興趣濃厚了,就會主動地去學習,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的重要基礎,良好的習慣養成了,孩子的學習的主動性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總之,學習興趣在孩子的成長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間接著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其他方面的培養,幫助孩子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4
日本是中國的鄰國,歷史也好,現實也好,都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是同學們比較感興趣和比較熟悉的國家。因此僅從學習積極性的角度來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是比較投入和感興趣的。但,如何把感性的感興趣轉化為理性的認識瞭解日本,就需要老師的指引。
反思之一:從感性認識到理性瞭解。
關於日本的教學,課堂上,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剛剛將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學完,便有同學能夠將老師剛才講的完整的複述。在這項知識的學習上,學生掌握較好。本來並不是很簡單的知識,為什麼卻能夠被學生很快掌握,原因恐怕就是採用了比較形象,生動的課件,將抽象的知識給予了學生 形象的認識。這就提醒我,要注重啟發,引導學生的興趣。而興趣的產生來自知識內容和教師教學的直觀、形象、生動以及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本身的實用性(即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多種感官並用,是學生高效率學習的法寶和最有效的課堂互動形式。我們在備課時要記住這一點,做課件時要記住這一點,上課和輔導時千萬別忘了這一點,教師在學生心中的神聖魅力也都是因為努力關注到了這一點。
反思之二:如何將正確的人文觀念教給學生。
提到日本,不少同學是恨的咬牙切齒。也因此,在講到日本多火山地震時,很多同學甚至鼓掌歡呼。
當然,同學們的感情可以理解,但並不能贊同或者支援。學習日本的主要目的,是學習,瞭解,借鑑 日本在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為中國的發展加力。不管是以前的戰爭也好,還是現代的中日衝突,真正破壞中日感情的是一小部分右翼分子,日本人民是好的。正因為我們痛恨日本軍國主義視生命如蟲蟻,那我們更不能象他們一樣。這一點必須給學生指出。
反思之三:地圖的應用。
地圖被稱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對地圖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判斷一個學生真正的地理能力的重要指標。而學習地理更離不開對地圖的運用和分析。
地理教學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 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我們的地理新課本也非常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但這也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很多地圖很少文字的新課本,如何能讓學生既培養了能力,又掌握相關的知識?
地圖的應用非常重要,問題是如何引導學生分析使用熟悉地圖。
在日本的教學中,多次用到地圖,可以說,教學的每一步都有地圖的影子。其中,有用的好的,但也有用的不夠的地方。比如,一開始講日本的位置,一副緩慢縮放的世界地圖慢慢出現在大家面前,學生一看這副地圖就立刻知道,“哦,日本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很簡單就解決了日本地理位置這一個教學內容。
再比如講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地震。一副“板快運動圖”就立刻讓同學們對這一問題得出了正確結論。老師只需要稍加點撥,配上動畫,就立刻解決了這一課的重點和難點。
當然,也有地圖運用不好的地方。講日本海岸線曲折,拿一副普通的日本地圖就要讓同學們歸納出“日本海岸線曲折”這一特點的確有些難度。其實,這一特點完全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在課本上沿日本輪廓勾畫,他們一定會認為很難畫。這時候老師再問,為什麼很難畫,因為線段彎曲,這便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日本海岸線曲折”這一特點。
另外,在學生參與地圖的運用方面也做的不夠。其實很多內容,都可以請學生在老師的地圖上完成。如果是由某一同學來指示地圖,那其他同學的關注度,參與度都會高出很多。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5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目標
1、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比例。
2、運用地圖,描述地球表面海陸分佈特點。
3、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
(二)學習目標分解細化
1、透過簡單方法估算並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的比例,學會科學探究的簡單方法,培養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
2、運用地圖描述地球表面海陸分佈特點。
3、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以及大洋、海和海峽。
4、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佈特點。
5、瞭解人類認識地球面貌的歷程,增強熱愛科學、探究地理、造福人類的信心和決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透過簡單方法估算並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的比例。
2、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佈特點。
(二)教學難點
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佈特點。
三、教學方法
1、教法
創設情景法、讀圖分析法、畫圖講解法、總結歸納法、啟發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2、學法
情景感受法、地圖觀察法、圖畫圖話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6
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就要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策略和發展,為學生可持續性發展打好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時間自主預習教材,但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預習的效率並不高。雖然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安排時間給學生預習了,但是學生預習時速度過慢,或者課前沒有預習,還是沒有太大的收穫。因此,課前學生預習對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非常重要,對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和交流展示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等都能得到發展。但是有的學生的預習效率低,所以教師要在預習的時候做好工作,安排好學生的預習。
一、學生預習的時候的注意點
1、精心設計預習的引領性的問題
教師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備課的時候要把問題設定得更加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自發地想學習,教師不能逼著學生學,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總體的進度來科學合理地安排預習的時間,預習的時間科學自由調節,讓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有信心完成,全面積極參與預習。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過於籠統,讓學生有明確的預習的目標,要將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讓學生能夠找到答案,透過思考和交流能夠總結出答案,這樣就能增長學生學習的信心了。
2、培養學生養成好的預習的習慣
教師要加強學生預習的指導和培訓。地理教學中,很多學生預習的時候只是填空,而不是有的學生那樣能在教材中進行適當地圈點,或者能在地理的`圖中找到答案。教師要透過教學讓學生感覺到好的地理預習的習慣是可以透過長期的訓練加以提高的。很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後,覺得學習成績並沒有獲得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的環節,這樣是不好的,教師不能僅僅重視在學生知識上的幫扶,更應該重視在學生學習方法上的幫扶。
3、重視對自己的預習的評價
我們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及時科學的評價,對於預習認真,預習速度快的學生,或者對於學習上有明顯的進步的學生,教師都要給充分全面的肯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學生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
二、掌握科學的好的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學生好的自主學習的方法,也是學生行為習慣,也可以當作是地理作業。學生預習可以讓學生上課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心中有數,更好地學習新知識。初中地理內容繁瑣,抽象,學生可以透過預習來提高學習效果,可以擠出時間來預習課文。預習沒有定法,但是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給學生參考:
1、做作業式的預習形式
預習課文是按照“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的過程來進行,教師可以教學生當預習時做作業,明確課文學習的內容和重點,難點等,記錄自己的疑惑,記錄課堂學習的重點,這樣來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時間長了學生就能感受到預習的好處,就能主動去預習課文,並形成好的預習的習慣了。
2、瀏覽式的預習方式
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運用快速瀏覽的形式,弄清楚學生自己弄不懂的問題,並加以標註,課堂學習中質疑,並在同桌小組討論的時候拿出來共同探討和參考,解決學習中的疑問。
三、預習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1、活躍的課堂和學生,打破課堂常規的行動策略
我們的預習的地理學習方式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學生預習,可以讓學生願意學習了,會學習了,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敢於提出疑惑,提升學習的境界。此外,透過課前的預習,課堂再組織學生合作討論交流,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2、透過地理預習,張揚學生的個性
教師透過預習和反饋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學生在預習和反饋中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學習起來更加激情滿懷,激發了學生探究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學生願意學習了,會學習了,課前預習,保證每個學生投入到思考、討論和相互評價和互動學習中,創造了學生完善個性的機會。
3、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學生透過自主預習,學會學習,敢於質疑,學會合作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學習,有了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就產生了研究問題的氛圍。有的問題預習的時候解決不了,課堂,課後可以研究討論。有的學生的奇怪的問題讓老師意外和驚喜。學生為了解決問題,也更加愛鑽研教材,拓展知識面,閱讀相關書籍,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習能力。
4、增加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透過預習,課堂學習的過程,學生單幹的機會少了,合作的機會多了,學習程度逐漸深入,合作意識都增強了,都意識到了預習的好處,合作學習的好處,實現了相互啟發和相互學習。透過課前預習,進行了自主學習,再經過課堂積極的交流,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樣就加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機會。
5、科學合理的預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科學合理的預習教學實踐後,學生的學習的上進心和學習積極性得到增強,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拓展地理教學的思路,增強了學生和教師對地理研究的重視程度。
透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科學有效的預習能讓教師也能重新審視自己,用新形勢、新理念武裝自己,完成教學觀念和教學角色的轉變,準確定位,最佳化教學行為,備課更加科學合理,更有利於教師精講,讓學生更加輕鬆地掌握教學的內容。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7
【摘要】高效課堂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新課程背景下“高效課堂的建立”就是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與作用,在單位時間裡完成教學任務,優質高效地達到育人目標。
【關鍵詞】課堂改革 高效課堂 創新能力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大的特點就是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代替過去陳舊落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全面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這對於每一位教師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教學質量的生命線,在地理課中,如何將過去固有的課堂升級為創設“高效課堂”對於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要想創設“高效課堂”,就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那麼,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教師,如何努力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以有效的課前準備保障高效的課堂教學
要多角度、多層次、多視角做好課前準備,寫出適合學生的優秀教案,這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備課可以分三個步驟:精心選材;精心設計教學程式;精心設計課堂語言。課前準備過程中,教案不僅要體現知識的傳授,還應包括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使教師做到啟發式的“教”,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學”,為學生提供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備課的全面考慮和周密
預設,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在教學過程中,要實施“學案導學,雙案並舉”的教學策略,一方面按照“導疑-導學-導思-導練-導創”的指導思想設計常規教學的“教案”,另一方面按照“自主、主動、探究、合作”的新課程教學理念設計“學案”,堅持“雙案並舉,教學合一”。對於每一堂課,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難點、重點。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強化重點要有落實方案,難點要有突破策略。在落實知識點的同時要關注提升能力點、非智力因素點。要透過精心的課前準備,精選習題,編制學案,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
二、最佳化時間安排,努力建立學習型課堂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一堂課一般由學習、講解和練習三部分構成,講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練的時間不宜少於15分鐘。這裡的練包括教學過程中的訓練。課堂上要少講精講,多學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例如像一些課本上舊的識記內容可以不講,讓學生自讀,以練習的形式出現,一方面檢查了學生自學的效率,另一方面也節約了時間。當然,對一些理解難度較大的難點知識,教師可以直接講述分析,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在練習過程中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加強鞏固難點知識。
教師要在課堂上惜時如金,同時還要學會節約時間。教師要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的時間觀念,幫助學生安排時間,反思時間利用情況,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0分鐘,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
例如把上課反應快、勤快的學生與反應慢、手慢的學生搭配成一組,互相起帶動和促進作用。對個別上課懶惰、不勤快的學生,教師可直接監督,時刻提醒督促其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另外,課堂上要保證每個學生都高效參與,必須有約束的機制。在小組學習中,每位學生都必須參與。課堂上各項活動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不得拖沓。寫錯的作業必須更正,更正時要分析錯誤原因。對缺課、不交作業的學生,任課教師要及時瞭解情況,找學生談話,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三、注重有針對性的練習
練是對所學知識內容的運用。透過面對具體多變的實際問題情境,學生會充分運用所學及感知,在運用過程中知道哪些自己學會了,哪些還沒有學會,找到自身的薄弱之處,以便及時查漏補缺。為了達到這個效果,教師特別要研究一下學生所做題目本身的練習價值和意義。就學生學習水平來考慮,既要考慮能適應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讓他們透過練習在基礎方面有所提高,又要考慮學習水平較優的學生能透過練習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就完成時間來說,要使他們既能愉快地接受完成,又要達到一定的訓練效果。像地理這門學科,一些純屬鞏固性的和基礎性的內容,能在課堂上當堂處理的應讓他們有時間在課堂上處理。就教學內容方面的考慮,首先要保證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的保底要求,這是基本標準,是每一位有學習能力的學生應達到的最低限度。例如認識我國氣溫的分佈規律是人人必須達到的,至於成因分析與認識,學習基礎差的同學只要知道有
哪些方面的因素就算是達標了。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特點,精心為他們選擇或製作一些拓展度較高的問題,讓他們既達到了雙基標準,又開發了潛能。
總之,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先進教育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然而,面對地理課堂教學改革遇到的種種困惑,教師們個個感慨萬千,有成功的喜悅,有失敗的懊惱,而更多的是在新舊兩種教育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動盪徘徊。實際上,高效課堂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它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課堂教學中充滿了辯證法,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8
在本組的學科教研課中,我教了一節關於土地資源的課。透過自己上課和本組組長、組員的點撥與評析,使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穫。透過這次講評課,我感受頗深。
教學後的收穫:
1、土地資源部分教學是自然資源教學的"示範",從講解內容的選擇到講解方法與學習方法,都對以後幾章的學習具有指導和借鑑意義。初中地理教學必須考慮教學內容及與學生實際理解力之間的關係,所以許多內容的學習應該透過讀圖、分析文字或圖表資料、景觀圖片等多給予學生感性認識,豐富其原有的表象,透過一定量的積累,再達到認識上的飛躍。
2、對於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透過日常生活的體驗和讀圖,能夠了解一些,所以讓學生回答即可,根據學生回答內容引出土地資源的利用型別。但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更明確這一知識點,所以分小組進行討論,這樣,才能達到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3、對於土地資源分佈,主要以讀圖方法和能力的培養為主。利用土地資源分佈圖,結合中國地形圖和乾溼地區分佈圖,傳遞給學生的資訊是:地理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絡和影響的。並且培養學生利用多幅地圖綜合分析的意識和能力。透過讀圖,讓學生說出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土地型別時,還要透過讀圖讓學生明確土地資源還有目前不能或難以利用的土地部分,使學生知道我國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並引導學生進行對本知識點的歸納,使學生明確主要土地資源的分佈與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關係,為今後講解人類的活動提供基礎知識。
4、對於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主要在於學生了解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利用資料分析原因並能夠找出解決的方法。透過這些活動,增強土地資源有限與無限性的認識。最後認識到人類的發展不能夠以犧牲土地資源為代價。
教學後的反思:
首先,透過本節課的教學,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要。鑑於此,為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已成為自覺的行為,往往花更多的時間用來給自己充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駕馭課堂、上課方式上更有創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
其次,本節課與以往課堂不同的是,教師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甚至是參與者、合作者。走近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討論,一同體驗發現知識和構建知識的快樂,使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9
讀圖能力是學生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學好地理的工具。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後,我注重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訓練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有效促進了學生地理水平的提高。下面,向專家老師們彙報一下我的作法,敬請批評指正。
1.展示地圖。展示地圖就是在需要運用地圖的時候,將地理教學掛圖(或者老師、學生畫的地圖)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教學掛圖上或所畫的地圖上指出所學的地理事物,讓學生藉助地圖形成直觀的印象。
2.敘述地圖。敘述地圖就是老師或同學對教學掛圖(或者老師、學生畫的地圖)進行細緻的描述。如在學習“北方和南方”這節時,利用“北方和南方圖”讓學生先指出北方南方的分界線,然後進一步講清北方和南方各自的主要特徵等。這樣就學生對北方和南方的有了初步的印象。
3.分析地圖。分析地圖就是引導學生運用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對地圖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更加準確深入理解地圖的內涵。同時,還引導學生注意回憶以前所學的知識,探究與新學知識的相互聯絡,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思維習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繪製地圖。在透過以上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對所學地區有了較為深入的瞭解,在大腦中形成了整體印象後,引導學生試著勾畫該地域的輪廓,並根據記憶去填充其中的要素,並讓學生進行相互比較,找出差距,以熟練掌握。。
5.填充地圖。在進行了以上四個環節的教學後,讓學生填充地理圖冊,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回憶、填圖,並互相查對。如此,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提高了讀圖、記圖、填圖的能力。
透過讀圖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學生實現了對所學知識的有機整合,形成了知識系統,對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也促進了知識之間的相互遷移,促進了地理學習能力的提升。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
1、老師。
高效與和諧是課堂教學的表徵,內層動力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自主能動”,這完全依賴於教師如何去組織教學,看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理念短板問題不解決,課改永遠走不遠。現在很多教師在追求所謂課堂教學技藝的精彩與精湛,其實如果沒有營養深厚的教學思想的根的輸出,教學技藝的花朵就會繁華落盡凋落飄零。所以,抓實課改,讓教師頭腦中有思想,心中有學生,是轉變教學方式的根本。
2、學生。
讓學生自主能動。要在教師教學方式轉變後,讓學生逐步從內心喜歡學習、學會學習、感受學習的樂趣。所以我們要學會“放手”“授漁”“展示”。“放手”就是要真正做到三個還給,力避做保姆,教學中不去大講特講,不去精雕細琢,不去挖地三尺。也就是關注點不要總在自己怎麼去教,而在學生怎麼去學上。“授漁”就是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己去學習。這需要孩子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中去實現,在學習中實現學習的個性化,感受一點點進步中的快樂。大量的自主性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一篇課文讓學生在課前應自主學習到哪些,通過幾個層面的學習基本達到什麼程度,遇到有深度的問題怎麼辦等等。如果學生能日常化地去做,堅持去做,他的自學能力會呈幾何級增長。“展示”環節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一些求質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交流、碰撞、展示。這個過程很重要,老師的提升更重要。如何說得少說在點子上,這才是看老師能力的時候。
3、教學管理者。
要關注教育的本質,營造大環境。不跟風,不追浮名,不捨本求末,不看細枝末節。真正去事務化,工作教研化。心中有大教育、大規劃,關注教學主要關注兩點,即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我們的工作是指路、伴行、搭臺、評價。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1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主要涉及我國的民族構成、民族政策、民族分佈和民族風情幾個部分。其中,民族分佈呈現出“大雜局,小聚居”的特點;少數民族集中分佈在邊疆地區,對祖國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風情的學習,既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又培養了學生加強民族團結,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農村的生源基礎相對較薄弱。多年來,由於各種因素,成績還偶的就轉走了,留下的學生差異非常大。所以在考試分數上和城區的學生比較存在很大差距。由於學生學習成績基礎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他們的地理學習能力,地圖掌握的情況不是和理想,對於地圖的語言的表達能力欠加。由於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所以綜合題的難度不是很難都難以解決,加上目前教材與實際生活有些差距,學習覺得沒有實際功用,所以學生學習缺少熱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我國民族數量、構成及分佈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網路收集、整理資訊讓學生在獲取資料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2.透過課堂活動,創設積極互動的情境,展示個性特徵。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我國的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激發民族自豪感。
2.在學習中,產生對祖國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熱愛之情,學會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風俗和生活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我國民族的構成和分佈特點,民族文化絢麗多彩
難點:我國民族的分佈特點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2
當初因為參加講課比賽,感覺課堂上的學生離我那麼遙遠,感覺課堂好像是我一個人的舞臺,學生只不過是我為了證得一張證書的工具,於是,從講課比賽舞臺退出來之後,自己悄悄地進行了課堂的教學改革,試著把課堂還給學生,嘗試著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享受。於是,在那以後的日子裡,我的課堂上學生激情飛揚了,被壓抑,被奴役的性靈得到了釋放,課堂上有了學生燦爛的笑容,我也曾享受著這樣的快樂而幸福的生活著。有見地的領導也被這樣的課堂感染著,於是喜歡上了這獨屬於我的課堂。這只是因為我們對青春生命的尊重和對未來年輕生命的擔當。
日子就這樣如小河流水一樣,慢慢地往前。天高雲淡的生活,石中清流滴滴,籬落飄香,樹頭紅葉翩翩,疏林如畫。但風,但雨耐不住這樣的寂寞,於是心生醋意,一陣風來,一陣雨來,讓雲兒暫時找不到了自己的歸宿,也衝昏了自己的頭腦,度過了一陣渾渾噩噩的日子,但,風和雨是經受不住歲月的推敲,天高雲淡才是生命的常態,飽經風霜讓天更高,讓雲更淡,更成熟,刪繁就簡,才頓悟了生命的真意,才了悟生命的真實!生活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混合色調才是通融的人生。嚴嵩不一定就是壞蛋,海潤不一定就是好人,“知行合一”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又是一次講課比賽,雖然幾經曲折,但還是站在了講課比賽的舞臺上,不同評委的口味,不同的教學理念,迥異的教學思想,衝撞著我這隻屬於學生激情飛揚的課堂,於是,在幾分清醒,幾分醉中,我又茫然了,回來思索了良久,甚至一小段時間內對這屬於學生的課堂缺乏了興致,我要提煉屬於自己精彩的課堂,反覆觀看全國名師的影片,反覆鑽研教材,不厭其煩的向我的同事請教我不懂得地方,對一個問題的處理都要思索再三,這一切,讓我在一段時間內,感覺課堂上的我激情飛揚,自信滿滿,天下英雄舍我取誰!學生間或被我的情緒所感染,也有時和我一起隨聲附和著講課的話語,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原來屬於學生探究的快樂沒有了,學生互相討論問題的熱情沒有了,學生對知識頓悟的眼神沒有了,課堂又回到了灌輸知識的藩籬中,午夜夢魂,心生愧意,耳畔總會想起領導多次對我的話語“學生精彩的課堂,才是真正的課堂,不要在乎其他,堅持走自己的路子。”在黑暗前的黎明到來之前,又出發了!或許我會笑,或許我會哭,但這一切都不重要,有觀眾的舞臺是精彩的,有喝彩聲的舞臺是喧鬧的,但沒有觀眾的舞臺確實真實的!
說來,講課比賽與同事相比我很失敗,我羨慕同事的成功,但我不嫉妒,因為做好自己永遠比嫉妒別人更重要。上帝賦予每個人的都是均等的,做好自己才是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執著了六次講課比賽,卻沒有一次自己滿意的成績,省講課比賽的舞臺或許對我永遠是遙不可及的夢,但我依然會走好屬於我的每一步,或許僅僅只是相夫教子,夫唱婦隨,僅僅是和同事之間平平淡淡的生活著,嬉笑著,但我依然快樂著!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3
幾年來的教學,有得有失,感觸頗多,但始終不斷地在反思著,以期自己的工作能有所進步。以下是針對自己近年來的地理課堂教學的三點反思。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課本中的案例有些並不符合地方學生的經驗基礎。因此,很有必要根據我們地方特色、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知識背景來創設情境、設計案例。
反思二:學生活動要有“質”,即體現思維性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但如果課堂活動有量無質,則活動的價值也就喪失殆盡。一堂課下來熱熱鬧鬧,恐怕留在學生腦海中的只有熱鬧的場景,很難有真正的思維活動。課堂的學生活動是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教學方式,因此流於形式的“活動”是形同虛設的。為了能使全員參與課堂活動並提高其有效性,應努力提高活動的
“質”的水平。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經驗水平;情境的創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並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慾望,並注意適時評價。
反思三:轉換傳統的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這一從引導者到組織者的轉變,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過程是一種具備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需針對不同情況做出適時反饋,引導使之朝有利於知識建構的方向發展。例如:在講到目前的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時,應該讓學生來談談,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機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自己感悟出問題的嚴重性,進而去思考其產生的原因,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教學過程中的有效策略
1、課前抽查,查詢問題,找準切入點。
要增加教學的針對性,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加強集體備課,研究每一節課的地理主幹知識和考點內容,針對主幹內容和考點內容設定情景,找準重難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延緩判斷,留給學生自己思維的時間和空間。
課堂教學中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陳述自己的思維方法,不斷鍛鍊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自己建構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在交流討論時讓學生自主交流,少講解甚至不講解,給學生思維的空間。
3、開放地理課堂。
教學內容開放,關注社會重大的科研成果,關注國內外重大事件,聯絡實際生活,其次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要多樣,儘可能運用多媒體教學,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陳述自己的觀點和方法,讓學生展開辯論,越激烈越好,再次,作業設定要開放,作業形式要多樣,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開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學生,關注其差異性。
透過一學期的地理教學工作,學生們對地理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瞭解到了地球和地圖知識、陸地和海洋知識、天氣與氣候知識、居民與聚落知識、發展與合作和人文環境等自然地理知識,並認識到學習地理與生活的關係,認識到了學習地理的重要性。所以說學習地理是很重要的,學生們都從思想上重視了地理這門學科。
透過地理教學提高了學生的民族素質。地理教學貫徹了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和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介面向未來的精神,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就使他們具備所必需的地理基礎知識,我們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而不是單純為了升學,或者只是依據地理學科知識的科學性,系統的去確定教學內容。
透過地理教學樹立了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認識到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透過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資源發展生產。在利用合理時,就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利用不當時,則會出現生態平衡遭受破壞、環境被汙染等危及人類生存的問題。這樣就體現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來”的宗旨。在教學過程中,我收集一些地理材料和圖片,使學生認識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如何因地制宜,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發展工農業生產和社會進步,以及不同的國家所出現的程度不同的環境、資源、人口等問題,增強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4、結合教材特點,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形成和諧、融洽、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不是看老師講得如何,關鍵看學生能否成為學習的主人,看學生學得如何。初中學生,正值求知慾、表現欲非常旺盛的時期,在課堂上學生厭煩教師的“滿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課堂上有“說”的機會,教學參與意識非常強烈。湘教版教材在知識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長的文字敘述,文字表達簡潔明瞭,從教材的結構和內容上看減少了很多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加大了“活動”、“閱讀”、“思考”方面的篇幅內容,使“活動”、“思考”成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教材特點,讓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學生創設“多說”學習情境,師生一起討論,共同完成的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識,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確的科學觀。
5、講究學習方法,培養創新精神。
教材倡導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根據教學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年齡特徵,開展探究學習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研究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討論、相互評價、自由表達、創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創新的情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4
氣候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自然條件之一。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尤其對農業生產來說,它是一種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
本節主要講述了天氣和氣候兩個不同的概念及其區別,以“當你清晨背起書包走出家門最先感受的是什麼?”為切入點,用身邊的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聯絡實際的學習習慣,體現課改中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引導學生歸納出天氣的概念。之後又附有天氣符號、衛星雲圖以及相關圖片,可以幫助學生輕鬆掌握天氣預報的知識,更能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小活動”題目的設計也是結合實際,讓學生了解天氣與生活的關係,反映了當前課改的提倡的“學習有用的地理”。
一、學習身邊的、有用的地理知識。
天氣和氣候,如果按傳統的授課方式,講起來會有些難度,因為氣候、衛星雲圖等專業術語很抽象,而本節課從身邊的地理現象出發,從同學們的觀察、回憶入手,瞭解天氣和氣候,教案中列舉了既淺顯又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說明掌握天氣預報的重要性,使同學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得到知識。
二、給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的地位,請同學們自己發現問題,師生一起探究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現,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還給學生,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成為課堂的主人,營造出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個性張揚的空間,充分體現新課改精神。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
不知道為什麼,實踐了一年的合作學習,成績的突顯讓我確實看到了應試教育所不可企及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在不斷的提高,在學生髮自肺腑的言談中,對學習對人生對生活的渴望與美好的期待都在悄然的紮根於學生的靈魂深處,學生對我的欽佩與感恩都讓我感覺到作為老師的一種滿足感和自豪感,雖然一直以來,我感覺自己也沒有做什麼,只是做了一名老師本應該做的事情,但學生對我的仰慕與信任卻讓我在平淡的生活中尋得一絲絲心靈的慰籍,在課堂這個社會小舞臺的角色扮演上,在心靈和心靈碰撞的空間裡,在創造思維激情的勃發裡,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學生與老師其實是互助共勉的,相互激勵相互攜持,我們才走到了現在,也體驗到豐收的喜悅。但此時此刻我內心的不安也在隱隱約約的閃現,不知道自己在擔心什麼,或許一路走來,曾經的享受課堂的激情,曾經夜幕靜謐下思維的緩緩流淌,曾經夢想的執著,都在褪掉鮮豔的顏色,輕車熟路的風景或許已經引不起我太多的眷戀和嚮往,冥冥之中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疲累,或許這一切在考驗著我曾經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也或許在擔心,自己的智慧不能滿足於日臻成熟的教學方式所要求的新的創造和改變,我有點感覺力不從心。
當感觸於出外學習的一節課,看到人家成熟的合作機制,看到課堂上學生那飽滿的熱情和求知的渴望,以及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精彩的自信,我忽然感覺到自己所無法達到的高度,也忽然感覺到勢單力薄的孤獨,當看到小組長以主持人的身份將一節課演繹的猶如春晚的精彩,我內心觸動了,如此的課堂不就是求知,交往,審美的有機結合和統一嗎?而這樣的課堂不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嗎?而反思我的課堂,雖然學生看似熱熱鬧鬧的學習氣氛,但也掩蓋不了粗線條的單薄,學生飽滿的熱情或者僅僅是為了小組的分數和榮耀,而不是真正的把學習看成自己的內在需要,自己展示生命精彩的機緣,與我所倡導的讓學生做有智慧的人的目標還相差甚遠。當我試著將這種表面的方式挪移到我的課堂上時,才發現那僅僅是沒有靈魂的邯鄲學步東施效顰,是折斷了的枝葉沒有根部的滋養,也許一切還得從長計議,慢慢做起。這一節課的嘗試,讓我感覺自己課堂的任重道遠和迷茫。
靜心思索的一刻,我總再想,這一生我到底在追求什麼?或許這個命題值得每個人去玩味深思!做最好的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簡單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