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通用14篇)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通用14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

  關於物理的學習,很多老師都會遇到學生問這樣的問題:老師,我以前都沒有好好學習,現在想把物理學好,我該怎麼辦,我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完全是沒有完全從頭開始的必要的,因為物理知識的學習是有一定的關聯性的。千萬不可因為前面的知識忘記了,而重新開始,因為這樣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在複習舊知識的時候,而跟不上新課,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因此會得不償失。那麼,這部分學生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操作呢?

  首先,不要放棄對新知識的學習,因為新的知識最終也是會變成舊的知識,這樣會導致你不停的複習,不停的追趕進度,手忙腳亂,學習的任務不斷的加重,最後不得不放棄!

  第二,高中的物理知識是相通的,必修部分的知識真的是很重要的,它是學生學習後面知識的必備的基礎,比如在必修部分我們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那麼學習選修3—1的電場的時候,我們會學習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也會學到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勻變速運動,在必修部分我們學到了圓周運動的問題,在選修部分我們會學到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這部分也學的時候圓周運動,等等很多,因此我們在努力學好現在的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就是我們在很好的複習,因此沒有必要從頭再來,否則,事倍功半!

  第三,根據高中物理知識的特點,學生應該多去練習正在學習的這部分知識,和相對應的習題,但是,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做題,而不停下來進行思考與總結。讓學生不斷做題的目的是為了將知識運用的更加熟練,從而為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做準備,但是如果不停下來思考,它考察的是什麼樣的知識點,和前面我們學習的知識有什麼關聯的話,那麼學生前面學習的知識漏洞還是很難彌補的,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一邊做題,一邊總結,這樣,當題目中不斷的出現必修部分的相關知識點的話,說明這是一個必考的內容,需要加強練習,達到複習最好的效果,這就如同生物上學習的“用進廢退”的原則,經常出現說明很重要,一定要弄清楚,弄明白!

  所以,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一定要請求一下老師的幫助,給予一定的方法上的指導,避免盲目的去複習,最終,導致學習的壓力倍增!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2

  物理作為一門在平常應用較為廣泛的基礎科學,受到各高中學校的密切關注。在過去的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升學為目的採取題海式方法傳授物理知識,導致學生被動接受而不能理解物理在實踐中的巨大價值。隨著新教育改革的進行,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得到了反思,教學活動開始以物理為載體來拓展學生新思維和不斷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教學宗旨轉換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一、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一般有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這條教學公式就很好地說明了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就要很好地利用這一公式,只有對高中物理教學活動進行不斷反思,才能取得進步和長遠發展。這不僅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具備專業知識,向學生傳輸正確的物理知識,而且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最後達到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各高校要不斷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反思,向當前研究性學習不斷靠攏,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反思途徑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意思就是要求人們在日常學習中不斷反思,從而找尋到最佳的解決方法。如今,新課程教育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正需要這種反思精神。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拋棄原來“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物理問題的能力。下文就從這幾方面具體分析了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反思途徑。

  1.教學手段的反思

  一個優秀的物理老師必須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了解複雜困難的物理知識,有以下手段可供選擇:

  (1)教師可以利用高科技多媒體技術,避免理論課堂的死板,營造輕鬆活躍的氛圍。除了演示理論知識以外,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模擬、影片、例項動畫等改變教學方式,在增加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吸引學生眼球。教師在備課件時應該避免大量文字,以簡潔易懂的提綱和表格為主,以此來說明問題。

  (2)學校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可組織學生建立學習小組,透過自主討論解決部分知識難點。學生可事先查閱書籍和資料得出相關結論,逐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查閱知識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3)四川部分學校可利用網路輔助教學改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校可以開發相關網站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教學觀念的反思

  一般教師的觀念都為非主動,沒有自己的思想,通常都是簡單的重複和抄襲,其教學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因此,教師必須學習相關新課程,積極反思自身教學觀念,在深層面上更新和改變四川以往傳統的教學思想。四川高中物理新課標在對物理知識教學提出了新標準和需求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另外,學生必備的物理素養也是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培養的,教師一定要重視其相關方面的教學。相關課堂教學一定要符合素質教育的標準,這樣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形成正確的物理觀。

  3.教學過程的反思

  四川高中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給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方式獲取知識,瞭解問題的發生和解決途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提前體驗人生、瞭解社會、關心底層人士,積累相關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比如,在問題提出後,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並且相互交流討論,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和解決方法。教師應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一起探究學習,在學習的同時和學生成為朋友。教師做總結時,應該把重點放在討論過程上,肯定學生正確的觀點,鼓勵學生積極發表意見。另外,“探究式學習”也可以把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融入社會。

  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的重要意義

  四川高中物理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有助於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反思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更深一步進行自我調節,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四川省相關教育部門也可以回顧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不斷反思進取,豐富專業知識和開闊理論視野,形成獨特的教育風格。

  透過以上分析可得知: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對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學進行反思,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國家培育出一批優秀人才,為祖國的偉大建設作出貢獻。在高中物理教學反思中,教師應該不斷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勇於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促使高中物理教學在新時期得到長遠發展。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向心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過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和表示式,本節課只講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根據向心加速度的定義和牛頓第二定律可以很輕鬆的得出向心力的概念: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理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圓心,這個指向圓心的合力稱為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對於向心力的表示式可以直接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出。

  所以本節的重心是放在向心力的來源,向心力的來源知識是上面所提內容的綜合應用,向心力是一個不易理解、比較抽象的概念,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與上學期學的重力、彈力不一樣,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這個概念,要透過大量的例項和親身體驗。

  我在課堂上先是讓學生動手做些小實驗,比如我給每個小組發一根繩子,然後讓他們找橡皮擦或鑰匙扣綁在繩上,一端用手拉著繩子讓小物體在桌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感受手收到的拉力,然後改變轉動的快慢和繩子的長短,對比手在不同情況下受到的拉力大小,再鬆開手。觀察看到的現象。在學生親自體會的基礎上,老師再透過在黑板上作圖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討論向心力的來源,然後在黑板上給我多種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情景,比如轉動的圓盤上的物體、在圓筒內壁的物體隨圓筒一起勻速轉動……。,讓學生分組討論向心力的來源。

  最後透過圓錐擺驗證向心力的表示式,滲透涉及向心力的具體計算的方法。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4

  關於《向心力》這節課,我上了一堂公開課。我本著給學生講簡單,易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原則。

  因此,我是這樣處理的:先複習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緊接著出一道思考題,即上一節的第四題,情景引出:兩艘遊艇的向心加速度是怎樣產生的?這節課就來學習與這個問題息息相關的知識—向心力;展開新課,向心力概念→向量性(大小和方向)→向心力來源→用圓錐擺實驗粗略驗證向心力公式。

  本來還設計了變速圓周運動和一般曲線運動的講解,但考慮到學生對向心力是效果力這一難點的透徹理解,這點需要的時間比較多,就沒有把設計的都講完。從第二節課的情況看,學生的掌握情況良好。當然,還有諸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

  1、過高評價學生。

  設計教學環節時,有些我預設認為簡單的問題在學生看來,不能很快到位的理解,這也是這堂課沒按設計講完的一個原因。

  2、關於向心力是效果力。

  為了降低難度,我先引用了學生很容易理解的動力和阻力是效果力,粉筆頭做豎直上拋運動時,重力是阻力;粉筆頭豎直下落時,重力是動力。當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想要實現這種效果,要有指向圓心的力。其它力的合力提供這種效果,那麼這些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因此向心力是效果力;這點處理我個人比較滿意。當然也許存在不妥之處,願與大家共同討論。

  3、圖畫的有些小。

  圖畫的大點,受力分析會更直觀。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5

  對於每一位老師來說,下課後的感受比課前備課的感受更深刻,更能理解課堂教學的得失。因此,課後反思自我備課和課堂教學,特別是記錄一些有感情、與物理知識密切相關的生活例項和有用的話語,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反射的基本形式

  1、課後做總結和反思筆記。課後總結和反思筆記是及時記錄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受、想法或困惑,以便重新審視他們的教學行為。

  2.、物理課的聽力和評價活動。

  作為一種教育研究正規化,聽力與評估是一項涉及課堂的全面而豐富的活動。透過相互觀察、協商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及時與教師溝通分析,促進教學策略的改進,無形中促進了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

  第二,反射的基本材料。

  1、教學目標反思

  首先,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知識和能力要求兩個方面分析他們是否達到了課前預定的目標。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緻。否則,將直接導致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為他們今後的進一步學習埋下禍根。例如,當教師解釋“滑動摩擦的方向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時,如果他們沒有徹底解釋“相對”,並且示例訓練不到位,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往往會確定錯誤的滑動摩擦方向。為了提高課堂能力,我們應該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意識,教師經常關注自己。一個人總是在說話,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技能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和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教師應自覺地從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髮現、討論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教師應科學、系統、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的內在條件,採用良好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觀察、實驗、思考等實踐活動

  其次,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否正確,決定了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如果不正確,教學過程就會失去意義。如果不清楚,教學過程就會失去方向。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即要達到的質量標準。因此,教學目標的重點和難點是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教學活動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如果一個班級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沒有關於關鍵知識的重點講座,或者錯誤地將只有“難”的知識視為“關鍵”。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下降。

  對於某些知識,教師不應該認為這很容易,或者他們應該滿足於他們的自我解釋是清晰的和到位的,並且在任何時候都不觀察學生的反應。因此,我們應該隨時獲取學生的反饋資訊,調整教學方法和思路,準確、順利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達成共識。

  2、反思有意義的案例,如記錄一些課前沒有想到但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的好句子和隱喻。例如,在討論彈性力的組成時,我想到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在討論描述圓周運動的幾個物理量中的線速度和角速度之間的差異時,介紹月球-地球對話,這有助於你在以後的講座中應用它。

  3、對訓練練習的反思

  首先,問題解決應該標準化。物理學是一門具有嚴格邏輯體系的學科。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6

  關於物理的學習,很多老師都會遇到學生問這樣的問題:老師,我以前都沒有好好學習,現在想把物理學好,我該怎麼辦,我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完全是沒有完全從頭開始的必要的,因為物理知識的學習是有一定的關聯性的。千萬不可因為前面的知識忘記了,而重新開始,因為這樣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在複習舊知識的時候,而跟不上新課,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因此會得不償失。那麼,這部分學生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操作呢?

  首先,不要放棄對新知識的學習,因為新的知識最終也是會變成舊的知識,這樣會導致你不停的複習,不停的追趕進度,手忙腳亂,學習的任務不斷的加重,最後不得不放棄!

  第二,高中的物理知識是相通的,必修部分的知識真的是很重要的,它是學生學習後面知識的必備的基礎,比如在必修部分我們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那麼學習選修3—1的電場的時候,我們會學習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也會學到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勻變速運動,在必修部分我們學到了圓周運動的問題,在選修部分我們會學到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這部分也學的時候圓周運動,等等很多,因此我們在努力學好現在的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就是我們在很好的複習,因此沒有必要從頭再來,否則,事倍功半!

  第三,根據高中物理知識的特點,學生應該多去練習正在學習的這部分知識,和相對應的習題,但是,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做題,而不停下來進行思考與總結。讓學生不斷做題的目的是為了將知識運用的更加熟練,從而為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做準備,但是如果不停下來思考,它考察的是什麼樣的知識點,和前面我們學習的知識有什麼關聯的話,那麼學生前面學習的知識漏洞還是很難彌補的,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一邊做題,一邊總結,這樣,當題目中不斷的出現必修部分的相關知識點的話,說明這是一個必考的內容,需要加強練習,達到複習最好的效果,這就如同生物上學習的“用進廢退”的原則,經常出現說明很重要,一定要弄清楚,弄明白!

  所以,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一定要請求一下老師的幫助,給予一定的方法上的指導,避免盲目的去複習,最終,導致學習的壓力倍增!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7

  一.物理學習急不來

  學習是一個累積的過程。為了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要特別注意循序漸進。古時候有個典故叫做拔苗助長,告訴我們過於急於求成,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同樣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切忌不可以成為那個過於心急的農夫。

  正確的做法,教師應該首先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允許學生犯錯誤。然後要深入到學生的心裡去了解清楚問題出在哪裡。問題的出現可能是多樣的原因。可能是教師的進度太快;可能是以前的知識沒有明白;可能學生畏懼物理;還可能是有其它方面的心理負擔等等。

  教師應當給學生帶來學習的自信,鼓勵學生不要被暫時的失敗所嚇倒。教師應該明白,教師的寬容和鼓勵是學生前進的無限動力。解決了遇到的問題,學生才不會從心理上遠離物理,才能夠不斷地找到學習物理的方法,今後的物理學習也就會更加輕鬆了。要注意層次教學物理課堂教師只有一個,學生很多個。學生學習起來沒有差異是不科學的。教師若不顧學生差異,課堂教學沒有層次,這樣的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肯定不高,所以高中物理教師的授課一定要有針對性。依據學生的不同程度我們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後進生有能夠學得懂的,讓優等生能夠吃得飽,各取所需。當然,實際操作的過程並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有矛盾的時候,甚至不可調和,這時候教師要堅持的原則就是為了大多數學生學好物理。

  二.規範的例題講解必不可少

  高中物理的難點主要就在於這是一門思考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落腳點在於解決物理問題。高中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的多次地示範。若不透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大部分高中生解物理題是比較盲目的。做對了,他很開心;做錯了,他不知道錯在哪裡。因而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親自示範解題的時候規範性一定要特別注意。

  在很多初學高中物理的同學心中,求解物理題的目的好像就是得到最後正確的結論。其實這種想法是很不正確的,物理的目的偏重於“理”,而不是數字。什麼才是“理”的最好表現呢?那就是基本的物理方程。注意,方程必須是基本的物理方程,而不是變形公式或其它推導公式,而這些也正是高考中所強調的。強調規範,是為了少走彎路,明確方向.因而物理教師對學生規範解題的訓練是保證物理課堂真正有效的關鍵一環。

  三.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有效教學的保障

  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中,良好的師生交往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教學效果取決於教師和學生雙方。近年來的研究已經更強調了合作、交流、“共同體”對教與學的作用,強調文化、社交、活動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學習被看作是一種主動的、合作的建構過程,師生交往永遠是教學的核心。

  四.課堂需要學生動起來

  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下讓學生在民主的氣氛中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和教學的策略。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一樣,“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翻新。為“動”而動,為“活”而活,疏於管理,則會導致事與願違、“活”而不“實”的後果。“動”起來的學生中應當包括對教師、甚至對教材產生質疑的學生;“活”起來的課堂上。應當容納學生質疑、反問、爭論的聲音戒以為這才是“讓學生動起來”的最高境界。

  五.善於反思、勤於總結

  “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反思實質上屬於一個自我監控的過程。有許多優秀的教師之所以成功,就是善於自我監控,善於反思。這樣,透過學習、比較,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不斷地進行揚棄、集優,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提升教學水平,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因此,有效教學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境,善於創設情境,設定懸念,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民主、平等和具有科學氣息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敢想、敢問、暢所欲言。教師能夠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抓住學生出現的閃光點,引導學生主動地開展探究,則對課堂效率的提高、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發展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8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新課程教學呼喚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時期的教師不僅專業學識要較為豐富,而且還善於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那麼,什麼是教學反思?什麼是物理教學反思?物理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必要性?我們物理教師又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本文試做些初步探討。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而高中物理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髮現、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

  一、教學反思的必要性

  1、教學反思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課程是以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為外在表現形式,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教師角色和師生關係的重構為手段,涵蓋學校生活各方面的一次整體性變革,這種變革使得教育實踐中的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不確定因素更多,在這充滿變數的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又是一種創造性的教學實踐,需要不斷的教學反思,才能夠適應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新要求,需要教師在“靈魂深處鬧革命”。可以說新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反思質量。

  2、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和自我發展的需要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物理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關鍵在於用心去達成。加強教學反思,有助於物理教師的教學活動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3、教學反思是獲得課堂教學實踐性知識的需要

  如何靈活駕馭複雜的課堂教學,這類知識無法透過他人的給予獲得。只有透過教師親身教學實踐活動的體驗,透過行動中的反思和訓練才能獲得。新教材大大增加了物理教師實踐創新的空間,同時也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不確定和不可預測的因素,需要教師在實踐的情境中不斷體驗、反思和感悟,才能靈活應對課堂教學的複雜情境,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

  二、高中物理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從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教學基本策略方面進行

  1、對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行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

  1)、轉變物理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麼,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互動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教學理念,教師應加強對教學理論的研習,如《物理教學》、《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誌開闢的一些欄目的討論文章對更新教學理念就有許多幫助。

  2)、豐富物理專業學識。

  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歷史與社會教師如何提高專業修養、豐富專業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學術論文、物理著作等。閱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專業素質、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

  2、教學基本策略方面

  2、教學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基礎上,新課程下物理教師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

  1)、物理課案例研究。

  “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析,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蒐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透過思考和討論,不但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激發學生進行思考。

  2)、物理課的聽課活動。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正規化,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透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緻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並做了評課,課後,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

  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稽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總之,雖然關於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複合型教師。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9

  高中物理學習是中學物理學習的轉折點。在高一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雖然很多學生學習很努力,但他們的學習效果並不令人滿意。每次考試的成績都很低,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受到很大影響。在對學生的交流、訪談和教育調查中,許多學生反映,他們可以在高中階段學習物理,一用就犯錯誤,一放就忘。許多物理老師也認為這種情況在高中新生中很普遍。這說明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不深,掌握不全面,學習過程中存在必要的困難。因此,研究高一生物的學習特點,針對物理學習中的難點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有助於高一新生渡過這一轉折點,而且對整個中學物理教育具有必要的啟發和促進作用。

  1.高中新生物理學習中常見問題

  答題單中的主要問題:

  ①考試分析能力差:試題不詳細、不準確、不全面。如果他們不按照要求回答,他們將無法透過分析主題資訊抓住問題的關鍵。

  ②理解力差:對概念的理解是膚淺的,答案是基於感覺的。

  ③綜合實驗能力差:尤其是實驗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④數學和物理結合意識差:我不能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簡單操作中錯誤太多。

  ⑤表達能力差:繪圖不嚴格,計算方法不規範,邏輯性差。

  2.作業中的主要問題:

  ①考題不夠仔細,粗心大意

  ②公式不清楚,資料混亂

  ③表達不清,思維邏輯差,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案,文字混亂

  ④操作能力差,資料不準確,機組混亂。

  3.原因分析

  1)與學科特徵相關: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因為生命而高於生命。因此,它更為抽象,學生必須具備必要的感性知識和生活積累才能真正理解它。然而,高中一年級學生在這方面還比較欠缺,沒有將零散的感性知識提升為理性知識。

  2)這也與初中和高中知識的聯絡有關:

  初中沒有獨立開設物理課程,因此高中新生沒有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的主體是以下幾個方面:數學符號與物理特殊符號的區別,形象的培養與物理情境的想象和思維能力相結合,解決問題時繪製受力分析圖和運動場景圖的習慣和規範尚未形成,應始終注意單位、有效數量、方向和解決問題風格的規範化。

  3)這與新生的適應性有關:

  從初中到高中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我們注意到,高中新生正在適應新的.教育環境、教材和教學方法。很多學生感覺很不舒服,心理波動很大,有一個明顯的“過渡期(通常為一學期甚至一年)。筆者曾對大學新生第一次期中考試後對考試成績的滿意度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主要原因是新生不能完全適應高中的學習。這種適應不良持續的時間越長,對學習的影響就越大。為什麼高中新生會有上述不適應現象?我認為這種失調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0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對日常教學工作有深刻的借鑑意義。反思是面對問題和困惑,經過分析、假設、推理與檢驗而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是否善於對教學問題進行反思,已成為衡量優秀教師的主要標準。高中物理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髮現、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批判性的分析與再認識的過程。我認為,新課改下的物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物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複,更應該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物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實踐、情感價值觀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新課改下的物理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教學觀念的反思。

  以前,教師的教育觀念往往是在非主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的實踐反思,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並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例如在學習“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的內容時,我就以能源為例,用相關例子向學生說明,能源的分佈是影響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一些工業基地附近往往能源豐富(滲透自然環境是工業發展的外部條件的觀點),但也有些工業基地,如我省寧波北侖工業基地,周圍沒有豐富的能源,但卻是著名的工業區,原因是它藉助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海陸交通,擺脫了能源的限制(滲透自然環境並非是決定性條件的觀點)。透過上述的例子,學生一方面明確了能源可以影響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明確了這種影響不起決定性作用,就使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觀點。

  物理新課標不僅對物理知識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培養學生必備的物理素養”是高中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物理觀。

  2.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時會發覺實際教學效果與教師預期的效果有很大差異,課後認真想想,原因在於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實踐的反思,也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適合,不斷思考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並積極改進,從而最佳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學習,既抽象又難學,如何將這些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這對物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於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精心設計實驗,透過實驗來突破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邊做實驗邊學,將抽象的楞次定律內容轉化為具體的、有形的東西。這樣學生透過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識,同時提高了實驗操作能力。事實證明,這種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3.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級授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照顧絕大多數同學,課後不僅要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輔導,更重要的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記得有人說過 “教師對好學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時間花在成績好的學生身上,教學、輔導的重心自然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為差生,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從而造成好的學生越學越好,差的學生越來越差,直接導致整體成績兩級分化。所以,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群體”。

  第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有充足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種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另一種是在已有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透過演繹推理得到的。學生只有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給他們以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綜合等過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內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規律的實質。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鍛鍊,體現出學習的主體角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那種以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努力成為一個善於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

  第三,教學方式多樣化。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平臺,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老師除了採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投影儀、錄音錄影、多媒體課件,特別是製作複雜物理過程的演示動畫等視聽裝置和手段。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衝擊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現各種物理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物體的運動和變化的全過程,為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生動地表現出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廣泛地被廣大的教師採用。在新課改下,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教師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一些常用教學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4.教學過程的反思。

  新課標提倡 “探究式學習”。這種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瞭解知識的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瞭解社會,體驗人生,並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

  例如我在教完原子物理知識後,提問:我國考慮在某地方附近建一新核電站,給出了某地方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要求學生對照地圖和資料,以4人為一組討論圖中提出的地點是否合理。問題提出後,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相互之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我巡迴到各組之間,以平等的身份、認真的態度參與到同學們的討論之中,和他們一起學習、共同探究。同時,我有意識地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指導:

  (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

  (2)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要學會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採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度和方法。在隨後進行的各組彙報中,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我在最後總結時,重點並不放在結論上,而是放在大家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的過程上。肯定同學們的參與過程,鼓勵讚揚同學們敢於發表意見的勇氣,尤其是敢於發表不同意見。我又把這種研究性學習方式延伸到課外,要求學生平時更多地關心社會,關心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並把它們和自己所學的知識聯絡起來思考、探究。事實證明,採用這種方式學生理解得更透徹,知識掌握得更牢固,同時也學會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筆者認為,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的教學素質和研究能力,有豐富的教學設計方案和知識儲備,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這要求物理教師必須從多方面充實、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內外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從而使教學活動處於活躍積極的狀態。

  5.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第一,語言優美。教師的語言應是科學的、優美的。語言是意識的外化形式,抑揚頓挫的語調,優美動聽的語言,既使學生享受美妙的語言,又對物理教學產生直接的影響。在課堂上,教師聲情並茂的描述,言簡意賅的講解,靈活多變的教法,再加上對語言的靈活操作,恰當地運用比喻、借代、比擬、誇張、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既增強了教學效果,又能使學生在心靈上產生愉悅的感受。

  第二,板書精緻。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讓學生感到教師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書要佈局合理、提綱挈領、層次清楚、端莊大方。 這樣學生就會受到激勵和鼓舞,學生會愛屋及烏,學好物理。各種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能激發學生的美感,使之產生共鳴,讓物理課“美味”飄“香”。

  第三,規範實驗。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對教具和實驗儀器功能瞭如指掌、使用輕車熟路,操作規範得當,避免在演示時操作不熟練,或是操作錯誤。在學生實驗之前,教師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種實驗的要領、操作規範。

  6.教學課後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還要透過課後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資訊。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知識的獲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講速度選擇器知識有關題目時,有些同學不會做這種題目。筆者在講解時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請學生思考,並要求學生說出理由。學生經過思考、討論,然後較容易地完成,並且掌握瞭解題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

  課後反思不僅使教師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更重要的是對教師自身總結、積累教學經驗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傳統的教學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物理成績也普遍較低。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校的物理教師利用課餘時間聚在一起,認真學習課改理論,積極探討物理教學,並進行教學反思,撰寫教學心得,然後再應用於具體的物理教學中。經過半年的實踐,我校高一學生的物理成績有了很大的改變。在2006學年的第一學期市物理統考中有許多同學考出了七十多、八十多的成績,最好的一同學考出89分的高分;一些討厭上物理課的同學,學習也變得主動、自覺,與平時相比判若兩人;原來不願做作業的同學現在基本上能獨立完成,物理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總之,廣大學生都體驗到了物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進行的積極、持續、周密、深入的自我調節性思考。回顧多年來的的物理教學,經過教學反思,留自己之長,取他人之優,踢自己之短,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開闊了理論視野,促成了個人特色教學風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斷成長,儘快從經驗的迷宮走向智慧的殿堂。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1

  高二物理學習是整個高中物理學習的轉折點,我在高二物理教學期間,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學習很用功,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每次的考試成績低下,講過多次的題目還是錯,甚至剛講過的題目也做不對,使學生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在跟學生談心時,很多學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這種情況在高二學生中相當普遍。這說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瞭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研究高二學生物理學習特點,以及針對物理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對高二學生學習物理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高二學生進入高三學習物理也有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透過這一學期的高二物理教學,我覺得高二學生學習物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課堂問題:注意力不集中,課上不積極思考,一味的跟著老師走。

  2、解題中存在的問題:審題和分析能力差、理解能力差,如對概念的理解膚淺,答題是憑著感覺答;表達能力差,如作圖不規範,計算題解法不規範,不注重物理表示式的書寫。

  3、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審題粗心、亂代公式、書寫混亂、運算能力差等。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與思考:

  1、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

  學懂的標準是每個物理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

  “為什麼”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之間的聯絡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

  2、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高中的物理的學習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

  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模型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疊加合成原理等等。

  3、及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

  4、講一題,懂一題;做一題,會一題

  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提高課堂效率,講究教學方法,做到

  講一題,學生會一題;培養學生做一題,會一題的思想,不要炒冷飯,講了多遍學生也不懂,學生做了多遍也考不出來。

  總之,高二學生物理學習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作為教師應採取相應的對策,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精編習題,精講精練,以便提高物理成績。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2

  第一、對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行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

  1、豐富物理專業學識。

  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改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歷史與社會教師如何提高專業修養、豐富專業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學術論文、物理著作等。閱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名著,研究學生學習物理的動機、方法和興趣,不但足以提高專業素質、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

  2、轉變物理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麼,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互動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教學理念。

  第二、教學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基礎上,新課改下物理教師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重視物理實驗、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教學。

  1、物理課的聽課活動。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正規化,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透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

  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緻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並做了評課,課後,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2、物理課案例研究。

  “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析,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

  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

  3、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稽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總之,雖然新課改下關於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複合型教師。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3

  學生在高中階段對物理學科的學習普遍感到比初中難學,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在教學內容、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進度、實驗課教學、課後習題設定、作業批閱、章節測驗、期中和期末考試的試卷難易程度等方面,都應認真思考,以學生為中心,認真組織教育教學,因為,它將直接影響學生對物理學科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多方面的體驗,學生的這種體驗反作用於教師,也將不同程度地塑造教師的教學風格。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以達到教學相長,每天要滿懷熱情地進入課堂,以飽滿的激情投入教育教學之中,使學生產生一種求知的慾望,激發起他們學好物理的思想火花。

  一、教師要有一顆愛崗敬業的心

  教師所從事的這一特殊職業,是一種良心活。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就要產生一種激情,這種激情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我們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力量。這種動力和力量鞭策著我們不斷學習新的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充實自我,使我們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做到學生喜學、樂學、學有成效。

  二、要注重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對知識的渴望比較迫切,對每一個學科都有我要學好的信心和決心,我們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這一心理要素,認真組織好教學。

  1、減小高、初中知識的臺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認真備課和組織教學,把高深的物理學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方法教給學生,教會學生如何理解概念、定義、定理和規律,切忌把大學普通物理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引入中學,以展示對物理概念、定義、定理、規律的嚴密性,否則反而增加學習的難度和深度,因為學生智力、所學知識、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達不到這一層次。

  2、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和知識轉化能力

  由於高中物理知識層次加深,對應的課本中的練習和習題的難度加大,特別是教輔資料中的一些題是高考題,有的比高考題還難,學生完成這些題感到比較困難,學習基礎差一些的同學感到無從下手。為此,教師在講解例題時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題意、審題,把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來,能用圖形表示物理思想和內容的,儘量畫出圖形能幫助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使解題思路更明確,解題的準確程度更高。同時要誘導學生做物理題時,首要的就是進行過程分析。只有把物理過程分析清楚,才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題,分析過程時要注意把複雜的過程分析為若干簡單的過程,再分別對這些簡單的過程進行解答。這樣,題目的難度就降低了。如果沒有弄清題意和物理過程,那麼解題的思路是混亂的,解題的準確度就會大大降低。

  另外,教師要強調畫圖在物理考試中的重要性,對應一個物理過程,必存在一個過程圖,那麼,我們畫一個清晰明瞭的過程圖,能夠幫助學生更清楚地看到整個過程。還有,畫出的圖形是不動的,而且一些複雜的運動根本無法用圖形表示,這就需要在頭腦中建立起物理圖景,讓物體“動”起來。如果學生在平時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每做一道題,第一步就是根據過程分析畫出過程圖或受力分析圖,就能逐漸養成一種習慣性的解題步驟,從而增強學生的過程分析能力。其次,畫圖有直觀、簡捷、明瞭等特點,常常是解題的好工具。物理圖的直觀性更強,更重要的是有些關係式必須透過影象來得到,有人把受力圖或過程分析圖稱為“題眼”實不為過。

  3、認真批閱作業和檢測題,規範學生的解題模式

  學習物理不做習題和檢測題肯定是不行的,但學生做了習題和檢測題教師不批閱或抽查是不能全面瞭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答題的規範程度的,教師只有認真批閱作業,才能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瞭解了自己教學中的得失,能根據學生的存在問題及時給學生講解和改進自己的教法,教師批閱作業能促使學生及時做作業,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加深和鞏固,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審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均得到提高,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牢固,基礎打得更堅實,為高三學習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4

  機械能守恆定律是本章的重點,學生對定律的得出、含義、適用條件應該有明確的認識。這是能夠用這個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教學中首先要重視這些內容,因此,我分三步完成機械能守恆定律第一課時的教學:第一步要使學生理解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透過力做功實現相互轉化,第二步從理論上推導機械能守恆定律,第三步要使學生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

  1、動能與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

  這部分內容教材的編寫特點是很注意從生活中的典型例項入手匯入課題。為此,我選擇設計了幾個的演示實驗:燒杯倒水沖刷葉輪轉動和豎直上拋小球,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瞭解到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以透過重力做功實現相互轉化,並作了適當的拓展:由以上演示實驗聯想到東漢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發明的水車磨坊和現代大型的水力發電站;得出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也可以透過彈力做功來實現相互轉化的結論。

  這樣的教學設計既體現了物理教學提倡實驗、觀察、思考的特點,又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學設計發掘了教材資源,又不拘泥於教材,演示實驗新穎,操作順利流暢,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透過例項的分析,使學生了解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的定性關係,知道一種能量減少,必然導致另一種能量的增加;然後提出動能和勢能轉化有什麼定量關係,讓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並提出猜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交流能力,加強師生的互動性。不足之處在於,由於擔心時間進度,處理不是很細緻,提出的問題層次性不強。

  2、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論推導

  教材以小球的自由落體為例的教學設計,利用動能定理和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要求學生自行獨立分析並推匯出在只有重力做功情況下的機械能守恆定律。備課時,我參考了人教版物理必修2的相關章節的內容,從而決定在課堂教學中,引用當年伽利略擺的實驗,讓學生認識到能量的觀點其實早在牛頓之前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從而將物理學史的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並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能力,表面上看來沒有關聯的概念之間其實存在著很多聯絡。這樣讓整個推導過程上升到一個追尋守恆量的探究高度,而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數學演算推導。

  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理論推導過程用時應該較長,教師應該細緻觀察學生的推導進度,掌握好時間。這過程的處理還是稍顯倉促,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算推導略顯粗糙,有部分同學沒有事先選取零勢能參考面,所以應當提前強調這一點。我覺得必須要給課堂適當的留白,給學生自己思考和理清思路的時間,給學生充分分析和推理的機會。這就要求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以學生透過自學和引導學生髮現知識和規律為主。課堂不是長篇累牘的講解知識。教師在課堂上起的是引導的角色,所以必須要做到內容上有所取捨並千方百計地精益求精,教學設計重質而輕量,這樣才能夠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的課堂教學安排。

  學生透過自行推導得出機械能守恆定律,要引導學生做好討論和交流,展示自己的推導結果。這一階段是前面理論推導的點睛之筆,對於學生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涵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千萬不能夠粗略帶過,必須加以詳細的分析和解讀,這部分我選擇以講授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