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

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1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獲得審美體驗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徵。重視朗讀,能充分啟用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扣七月的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靜寂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譴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了作者對七月的天山的一片深情。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先讓學生們自由練讀課文,邊讀邊想:透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七月的天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馬上蹦出一個詞:“美!”自然後面就可以接著問了:“美在哪些字裡行間啊?”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透過教學我發現朗讀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徑,首先透過讀為學生展現七月的天山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學生對七月的天山的喜愛,接著讓學生找出描寫天山景物特點的句子,結合想象,說說對七月的天山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透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接著在品讀、誦讀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觸發、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在學生對朗讀的評價中,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積極啟發想象,在讀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進朗讀;同時,朗讀吸引了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綿長,感悟美、體驗美,得到愛的撫慰、情的薰陶。

  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文。作者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我上課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學時依照課堂教學規律,就抓住一個問題展開:“七月的天山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學生馬上蹦出一個詞:“美!”自然後面就可以接著問了:“美在哪些字裡行間啊?”指名的學生先說到了“雪山”,自然要體會其中的兩處比喻,從中體會了比喻的妙處,再用朗讀體現雪山的壯麗,由雪山的`壯美再到雪水的歡快。

  接著學生找到了“花”、“塔松”、“魚兒”三處,都進行了深入理解,並結合句子開展聯想說話,用朗讀表現。學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體的理解,小到一個句子,一個短語,一個詞語,小到一個字“浮”“捧”的深入理解;還從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寫作情感,小到從“心愛”感受作者對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現出了作者用詞的準確,無形當中,對學生進行了寫法的滲透。最後在讚美天山中結束了一節課的學習。

  學生明白了這天山美麗、幽靜卻又生機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給了這些花草樹木、魚兒澆灌,才會有那些生機勃勃的樹和那些歡快的魚兒。

  完成略讀課文,不僅學生理解深入,而且體會深刻。但也有兩點做得不夠讓我滿意。一是學生在抓住重點語句表達的時候,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二是學生在朗讀技巧的掌握上還存在差距。

  這是我在以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努力去培養學生的兩個方面。

  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3

  《七月的天山》作者從水、樹、花三個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裡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的讚美之情。在課堂教學中我著重從自主閱讀、品讀課文、閱讀整理這一塊著手。

  一、自主閱讀,自讀自悟。

  本文教學遵循略讀課文的原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學生邊讀邊想,明白了哪些天山的資訊,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有關方位變化的句子,弄清遊覽的順序和地點的轉換,瞭解作者筆下的天山之夏是怎樣一番景象,從而整體感知課文資料。

  二、品讀課文,感受天山之美,文字之美。

  引導學生圍繞“文中主要描述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和“哪兒寫得好,好在哪裡”進行自主研讀和反饋。學生感受到了詞彙的豐富,景物之美和修辭手法的巧妙使用。

  三、讓學生進行閱讀整理,提高動手動筆潛力。

  首先是文中比喻句個性多,讓學生把雪峰比作白緞子,雪峰間的雲影比作是銀灰色的花朵,溪流拋起的浪花比作是盛開的白蓮花,塔松比作是巨傘等的句子進行摘抄,想象,體會運用。其次是欣賞第四自然段的最後三句:滿山都是高過馬頭的野花,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織錦那麼綿延,像天邊的彩霞那麼耀眼,像高空的長虹那麼絢爛。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也顯得格外精神。在立刻你用不著離鞍,只要一伸手就能夠捧到你心愛的大鮮花。然後進行仿寫身邊的人、景、物的排比句的仿寫。最後是對“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改寫為陳述句。

  但是由於本課知識點較多,一課時時間又比較緊張,所以安排朗讀與指導朗讀的安排就顯得少了些,文字對話體現得還不夠。

  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4

  《七月的天山》是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一篇略讀課文,它文字優美,脈絡清晰,記敘了作者七月騎立刻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作者緊扣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讚美。反思這一課的教學,我力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以學生自學、合作學習為主,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我認為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在這節課中得到了體現。

  具體表現如下:

  1、注重講讀訓練,到達從感悟到積累

  本節課的設計緊扣新課程的觀念,注重創設寬鬆和諧的自主學習氛圍,在教學中予以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和空間,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把讀放在首位,讓學生把課文從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並使學生在讀中掌握課文資料,在讀中感悟人們的快樂、喜悅和自豪的情緒,從而增強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到達對語言的感知,感悟和積累。

  2、強化語言積累,凸出課堂語文味

  本文篇幅短,卻把天山的美麗、神奇形象地再現出來,讓人彷彿身臨其境,欣賞這美麗的天山。背誦是積累的好方法,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摘抄下來,並熟讀成誦,從中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好處,全面積累語言。在理解課文時,充分的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潛力,讓學生學以致用,適時的強化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實踐潛力,凸顯語文課堂的語文味。

  3、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潛力

  在教學中,讓學生用自學討論法去讀書、思考、討論,解決問題,並注意保護學生的發現,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進而構建新的知識。

  4、把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習體驗

  這節課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溝通,師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情感、經驗,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透過激發興趣,誘發體驗;師生互動,感悟體驗;多元評價,昇華體驗,使語文教學中人文內涵具有教育好處,使語言表達富有真情實感。

  改善措施:

  1、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加強朗讀訓練,注重語感訓練,課餘時間讓學生多朗讀,提高朗讀水平。

  2、這節課中小組合作學習訓練尚欠到位,小組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今後要加強這方面的培養訓練。

  3、教學時對過程的評價較少,個性是小組的合作學習,評價的方式單一,要適當地增加一些學生的互評,小組之間的互評的話,可更好地促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

  七月的天山優秀的教學反思5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讚美。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由於我們的學生對遠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於是開課之初我注意了單元訓練重點的回顧,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閱讀理解語言文字,真正達到學有目的,學有重點。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透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裡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注重多讀感悟,進行自主地獲取。

  依據略讀課文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品味語句,進行自主地獲取。在文中作者多次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透過奇特的想象,展現了七月天山獨特的美景。如:“藍天襯著……像盛開的白蓮……”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體會;可以是從修辭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從景物特點去欣賞等等。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感受,近而指導朗讀,透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景物的美,從而感受作者對天山的熱愛和讚美。

  三、注重自讀品析,倡導合作交流。

  在品讀、感悟優美語句這一環節中,先是讓學生默讀思考,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獨立感悟優美語句的前提下,進行同桌交流,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

  我認為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應是讓學生積累語言,將大量的時間放在朗讀和背誦積累上,學生理解的深與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一些優美的句子,詞語收到學生的記憶深處。而對於天山景物有什麼特點,可以簡單處理,而不必在景物特點上花費太多時間。比如雪峰的特點是高、大、白,溪流的特點是快、清、活,森林則是綠、密、幽,野花是高、多、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