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

  “10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對數的認識的進一步學習。怎樣把學生原有的認識基礎、認識規律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起來設計教學,是本課著重研究的內容。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幹老師力求突出以下幾點:

  一、數形結合,讓學生獲得清晰透徹的數概念

  在整節課中,幹老師充分利用了小方塊來幫助學生建立數的表象。透過讓學生來估計小方塊的數量,到具體地數出,10個一列(10個一是10),100個一片(10個十是100),1000個一個大正方體(10個一百是1000)。充分感知了個、十、百、千之間的關係,並有梯度性,為學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認識。之後,當幹老師出示1片6列、3片5列2個的小正方體時,學生基本上都能馬上看出這些數;接著出示一些具體的數,學生也能想象出這是怎樣的一幅方塊圖。以上種種都歸功於幹老師之前為學生建立的方塊圖的表象。計數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後數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讓學生經歷從“數小方塊”到“用計數器數”這個知識的抽象概括過程,體會十進位制計數的原理,理解十個一百是一千,認識計數單位“千”,在展現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培養數感。指導學生動手撥計數器上的珠子演示數,讀數,進行多樣性的練習,突破了拐彎數的難點。

  二、讓學生感受更大的計數單位和數位產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當幹老師揭示了全校人數有980人後,向學生提問:往後數多少就到1000人了?一個學生上臺在計數器上撥,撥到999後,學生碰到了困難,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計數單位“千”以及“千位”的產生,同時又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計數單位的十進關係。

  總的來說,在這節課中,幹老師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千方百計幫助學生強化這節課的重點,突破這節課的難點。整節課貼近生活,比如讓學生蒐集1000以內的數,使學生感受1000以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但個人感覺,在本節課中,幹老師在教學拐彎數時,讓學生說得不多,而且請學生上臺撥計數器時,沒有徹底放手讓學生去撥,而是發現學生稍有不對,就把學生打斷了,然後自己親自去撥。

《10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2

  “1000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怎樣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數字規律、瞭解1000以內數的認識的算理和“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聯絡在一起,在本節課裡我覺得有以下成功之處:

  一、數形結合,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數概念

  這個地方採用了數小棒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數的形成,在開始的過程中,我採用遊戲的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估一估的方式讓學生產生估算的意識。在數小棒的過程中,我分成了三部:(一)遊戲估一估,一個一個地數一數,10個一是十,十根小棒捆成一捆,設定問題:為什麼要十根小棒捆成一捆?而不是八根?七根?六根?…。加深體驗,而不是硬性地接受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因為方便的需要。繼而十根十根地數一數,10個十是一百,順理成章捆成一捆。(二)估一估本組的小棒個數,然後一起驗證。這個地方我給定了確定的目標和要求,讓生有目的地去數一數。(三)想不想知道全班同學和老師的合起來共有多少根小棒?讓生產生求知慾望。這一步裡我和學生共同數數,我採用從百位加起,讓生體驗滿十進一和拐彎數的理解。尤其是989以後加十為拐彎的地方,往下就是999再加一是多少?體驗1000以內數的產生算理。

  二、讓生感受更大計數單位即千位產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小組內數出來小棒的個數之後,我投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出示三個小筐,讓生拿著本組的小棒到前面來擺一擺,看一看能不能讓其他組的同學一眼看出他們組有多少根小棒?找生演示。透過這個過程,學生體驗到了1000以內數的認識和其相應數位的對應,並讓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千位,瞭解到了1000的書寫,為例二的學習做了鋪墊。

  三、迴歸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樣也要回歸生活,這個地方我自己決定不錯,讓生欣賞生活中的1000,體驗在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字有數學,同樣的數字不同的物體給我們的視覺效果也是不一樣的。讓生產生興趣,原來數學如此有趣。

  其中也有不夠理想的地方:

  一、在拐彎數的處理上,有些混亂。當張主任問及為什麼不從個位加起,我回來之後又仔細想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從各位加起,學生的確容易理解,比較清晰,但是我覺得那樣就沒有了拐彎數的處理,更不會出現999再加上一個是1000。所以我還是覺得應該從百位加起,但是還沒想出更好的過程中的處理方法,怎麼讓學生更清晰地體驗這個拐彎數的產生和過渡。

  二、時間處理上有些前松後緊了,所以沒有在規定時間完成教學任務。

  三、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還不夠充裕,後來覺得應該給予學生再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空間,個人發表想法的機會再多一些會更好。

  經過這次講課,我覺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有很多的困惑和失誤,期待給予指導,我會在此基礎上,認真學習,不斷進一步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