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1

  《識字五》是以猜謎語的形式,讓學生來識字,因此學生非常喜歡讀這些謎語,而猜謎語又是老師經常運用、學生非常歡迎的一種學習生字的方式。因此,對於識字5的學習,老師並不擔心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老師如何運用猜謎語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識字生字的興趣,卻要頗費一番周折。

  在本課的學習中,我首先引導學生把識字歌讀熟,然後抓住低年級識字、寫字的教學重點。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然後讓學生說說文中的謎語,然後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平臺,“你們還能怎麼給它們編個字謎歌呢?”注重拓展學生的思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思路打開了,學生便能思維活躍、爭先恐後地說出自己編出的字謎。是知識的探索者。所以在教學生字時,我讓孩子們自編字謎,這樣既激發了學習探究的興趣,活躍了思維,又教給孩子們一種很好的識字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識字重要,寫字方面也不相上下。在寫字方面,老師在引導學生基本的寫字方法的複習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要有主動寫好字的願望,因此,要避免老師一味地說教,要重視學生對生字的觀察,讓學生充分觀察,充分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然後同位之間交流,並且展開同位之間的評比,比一比誰觀察的細緻,誰寫得美觀,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自然態度就認真了,寫好字也是水到渠成了,透過我對學生所寫字的觀察,結果發現學生自我寫字的能力不可小覷。

  不過,由於過分注重對學生本課生字的識記書寫,在課堂拓展方面還不夠,今後還要注重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視野。

  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2

  這樣的幫助合適嗎?——記一個課堂小插曲

  一日,上《識字五》,已經到了鞏固複習的環節,我指名請鄭侃小朋友背誦。這個小朋友平時不夠大膽,一般不敢輕易舉手。那天我一提出誰會背背這些諺語,發現他也怯怯地舉起了小手。我覺得很難得,心中一喜,馬上叫了他。

  他背的時候聲音輕輕的,不夠自信,背了兩句停住了,面露難色。看樣子很緊張。我並沒有催促他,而是耐心地等待著,用鼓勵的目光望著他。其實,此刻的`我比他還緊張。因為,鄭侃小朋友平時極少主動發言。今天他偶然想表現一下自己,如果以失敗而告終的話,他以後還有勇氣在課堂上表現嗎?好在停頓了沒幾秒鐘,他忽然又有了思路,順利地背出了全部的諺語。

  他剛坐下,我正想好好表揚一番。幾個小朋友卻紛紛說:“老師,剛才有xx同學翻著書在給他看。”其實我知道鄭侃小朋友並沒有看書,是自己背出來的。但僅僅向學生證明一下鄭侃並沒看書,不加以引導,顯然不行。因為這件事具有典型意義,類似的事情在課堂上以前也發生過。有些小朋友總愛搶別人的“頭功”。他們的行為對那些本來就缺乏自信心的小朋友的心理帶來不小的衝擊。只是過去我一直沒有應對的良策。現在我突然頭腦裡有了靈感,於是就故意來個“小題大做”,趁熱打鐵,目的是讓其他小朋友從中得到啟示,避免類似事再發生。

  於是,我問:“鄭侃,你喜歡她這樣幫你嗎?”鄭侃面露難色,不可置否。我沒勉強他,轉而問其他小朋友:“如果你是鄭侃,你喜歡別人用這種方式幫你嗎?大家討論討論吧!”有個小朋友說:“我不喜歡。因為我想展示一下自己,他使我失去了機會。”另一個小朋友說:“我本來是會背的,她這麼一弄,反而使小朋友以為我不會背呢,我覺得那個女同學真多事。”我又問鄭侃:“你是這樣想的嗎?”他點點頭。這時,我又請那個“好心”幫忙的女同學談談自己當時怎麼想的,現在又是怎麼想的。她說:“我原來看他背不出來,想幫助他,還有自己也想表現一下,沒想倒他不但不感謝我,還怨我。我真後悔!”這時,我對小朋友們說:“剛才那個女同學,明明出於好心幫人的,可效果卻相反,這叫——”學生接上來說:“好心幫倒忙。”後來,我又讓學生們討論為什麼是幫倒忙。學生們各抒己見,明白了課堂裡學習時,同學與同學,老師與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學會耐心地傾聽與等待,這是課堂禮儀,也是一個人素養的一部分。

  最後,我總結引申說:“是啊,課堂是個舞臺。誰都可以在這裡展示自己的才能。我們不要輕易剝奪別人表現自我的權利。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我們是得動動腦筋,可千萬別好心幫倒忙了。”

  反思: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本節課中發生的這個小插曲正是對如何貫徹新課標理念,體現語文課堂教學的人文性的一次詮釋。 學會傾聽,不隨便干擾別人的思考、回答等學習活動,不但是新課標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一個學生最起碼的禮儀修養。所以,這個小插曲這樣處理有著別樣的意義。

  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3

  《識字五》是由五則諺語組成。它的教學目標是在識字和寫字的基礎上,激發學生收集諺語的興趣。結合本課的教學環節,談談我想體現的教學思想。

  一、創設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新課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於是,我創設了愉悅可持續型的氛圍,讓學生走入“諺語王國”,先去認識我們的老朋友,再學習新諺語朋友。識字中,透過和字寶寶交朋友,並坐上“識字列車”一同去遊覽“諺語王國”。這種教學情境的設立,學生有了一種“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感覺。他們主動地學習,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趣味識字,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我努力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成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透過我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穫,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我運用直觀形象的課件,創設諺語王國的情境進行識字教學。先透過學生自主識字來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勵他們同桌合作識字,並全班交流識字方法,識字過程體現循序漸進,先認讀帶拼音的,再進入“快樂列車”的遊戲中認讀不帶拼音的字,後半步透過“螞蟻運食忙”的遊戲讓學生趣味識字,加強鞏固。

  3.讓學生在輕鬆、寬鬆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學生體驗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還學生真正“讀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透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整個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靈性服務。

  1.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

  2.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利用圖示“我能讀準。”“我能讀流利。”“我能讀好。”來推進教學。

  3.質疑問難,培養創新精神。

  4.讀書形式多樣。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儘管我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環節,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便呈現出來。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瞭,有些不準確。

  1.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松後緊的課堂節奏。

  2. 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智。

  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4

  本課是由幾組與冬天(氣候、植物、動物、運動)相關的詞語構成的詞串。回顧自己的這堂教學實踐課,確實感到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朗讀訓練不夠到位。在教學中我只注意到指導學生把詞串讀正確、流利。這12個詞分開看,是排列整齊的幾個詞串,連起來讀,押韻上口,我沒有多花時間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押韻,培養語感。另外,有感情的朗讀指導不到位,學生還沒有讀出臘梅、蒼松、翠竹的生機勃勃和不畏嚴寒的精神。總之,因為教師的朗讀指導不到位,學生沒有讀出詞串的韻味和美感。

  二、一些環節的處理缺乏藝術和技術。例如在學習第一行詞串“寒流、大雪、北風”時,我一開始就出示天氣預報的課件,然後由我來播報,由於自己準備不充分,照著內容讀,降低了教學信度,而且學生也不知道我這個環節是用來幹什麼的。我原想透過這個設計來引導學生理解什麼是寒流,結果繞了一個大彎子,學生也沒有完全弄明白,還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的時間。如果我改變一下,先讓學生讀讀這行詞串,然後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說已經懂的詞語,如果有學生指導“寒流”是怎麼回事,就讓他說說。如果學生不懂,再出示課件,讓學生在天氣預報中獲得有關寒流的資訊,對寒流有個初步的認識,接著啟發學生回憶生活經歷: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為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做寒流,這時學生對寒流一詞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後再引導學生運用這一行詞串進行說話訓練,介紹冬天的氣候。這樣,教學就會更紮實有效。再如:在“歲寒三友”的匯入時不夠自然,花的時間也太多,如果由學生的生活經驗匯入,再透過課件展示圖片資料,最後進行說話訓練,效果可能會更好。

  二年級上冊《識字五》的教學反思5

  本課有三則謎語,內容生動,有趣,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為了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我把教學設計的著眼點放在學生活動上。讓學生在“讀讀,想想,猜猜,做做”的活動中主動識字,在朗讀中總結猜謎竅門,在遊戲中鞏固新詞,啟發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安排了這樣的環節:由“困難”一此引出本組課文的主題。遇到困難該怎麼辦?師生引出本導語。

  明確導讀任務後,開始讀第一則謎語,在各種方式通讀讀懂後,猜出謎語是“眾”,並重點說是怎麼猜出來的。引出這則謎語的生字:團和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猜謎語的方式說說這兩個字是怎樣記住的。引出第二則謎語後,我把教學的精力放在學習了這則謎語中出現的生字,然後用了較少的時間匆匆彙報是怎樣猜出是“秋”。

  到第三則謎語中的學習中把教學重點放在猜出字謎上。致使了這則謎語中出現的生字,草草解決。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無論是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還是形聲字,都有其自身的構字規律,抓住了這中構字規律能幫助學生積極有效地識字。“青”字的謎語正是利用了形聲字的構字規律編寫而成的。這則謎語不僅韻味十足,而且意味深遠,在低年級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在教學中如果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就能化難為易,讓識字和閱讀理解相得益彰。

  在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謎語,猜猜謎底是什麼。以淺顯易懂的“日出萬里無雲”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髮現這裡的“日”指日字旁。接著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順勢發現每行都藏著一個字,如三點水旁的“清”,豎心旁的“情”,言字旁的“請”,請學生聯絡生活用上“請”說話。這樣不僅在語境中理解了互相尊重,也隨機進行了文明用語的訓練。讀中理解,讀中品悟,讀中識字,難點的突破就水到渠成了。

  一節課學到了什麼?教學的重點,難點,基本的知識點解決了嗎 ?我覺得是解決了,但也有做得不夠的是,學生在學生字時還是很少用編字謎的方式學習。正像課後何主任說的那樣,作者安排這則謎語做為識字5的初衷是什麼?他只是以朗朗上口的謎語做為載體,引出我們要識的12個生字,教學的重點是這12個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記憶和運用上;謎語只是做為一個呈現這些生字的載體,透過讀使學生多認;朗讀謎語。邊讀邊想,能說出自己是怎麼猜出來的,能有培養學生動腦筋的好習慣的意識。不能為了迎合學生識字興趣,認為學習生字的興趣上來了就達到目的了,學生的興趣在如何猜謎語上。我們應該順學而導,把這種興趣引到對生字學習和運用中,準確地把握教學重難點,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識字上。而不是猜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