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1
本節課,課前複習口算為課堂預熱,首先出示主題圖,小紅一家晚飯吃餅,學生從圖中獲取數學資訊並描述,培養學生認真讀圖,從圖中獲取資訊的能力。接著根據已知的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善於提問,善於思考的好習慣。學生獨立列出算式並思考這樣列式的依據,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遷移至分數加減法,完善知識結構。
新知部分學生四人一組,每人任選一題利用圓形紙片動手操作得出結論,並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加減法的探究同步進行,短時高效,大部分學生都是利用摺紙的方法進行研究,部分學生透過從分數的意義角度說理的方法得出結論,方法較統一。學生上前操作較流暢,能夠清晰地描述操作過程,並根據操作得出結論,且能清楚表達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的依據,即只有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減,理解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練習環節透過一個小遊戲,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將課堂教學推向一個小高潮,學生首先要判斷自己手中的分數卡片與老師手中的分數卡片分數單位是否相同,再進行列式計算,這一環節基本不涉及約分的情況,個別同學手中的卡片無法與老師手中的卡片列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式,因此在整個遊戲環節中無法參與,這時我提問他,你為什麼一直都不舉手呢?學生回答說,因為老師的卡片中的分數沒有與自己手中的卡片分數單位相同的,因此無法直接相加減。學生的回答說明他已經充分理解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由於時間關係部分練習沒有完成,但整節課學生對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有了清晰的認識,知道並能準確的表達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是隻有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減。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學生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原理,從而能夠自己找出如“1-”這樣較特殊算式的計算方法,即統一分數單位,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總結並掌握了演算法。由於學生算理掌握得較牢固,因而幾乎沒有出現形如“+=”的典型錯例,因此,雖然本節課有部分練習由於時間關係沒能完成,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是比較牢固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本節課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在學生根據主題圖蒐集資訊後提問的環節,由學生提出“爸爸媽媽吃的餅一共佔一張餅的幾分之幾”這樣的問題,我在教學環節中沒有與“爸爸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張餅”對比講解,應將這兩個問題對比著讓學生思考,有何不同?突出一個表示的是爸爸媽媽吃的餅的數量與一張餅的數量之間的關係,一個表示的是實際的量,透過對比學習,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分數表示的不同意義。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2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演算法對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簡單的計算,在課沒展開前基本都能計算,這節課屬於典型的“複習鋪墊—知識遷移解決問題—比較歸納—鞏固練習—課堂小結—課後練習”課例。在以前的教學中,我過於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往往在計算方法上下了重功夫,認為學生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了,然後再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形成計算機能,因此這樣的課只要十分鐘就能解決,可以說是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簡單。至於運算的意義、運算的算理,學生感受是不是深,運算的算理是否理解,總覺得患得患失。
但在這次的備課上課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聽了我們備課組老師的建議後,使我更深深地體會到:其實計算教學更肩負著計算的意義和算理的理解的任務。在教學中,我從整數的加減法的意義入手,使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分數的加減法同整數的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思考方法、計算步驟基本一致,就是計算的方法不同。使學生在初次接觸分數的運算的時候就建立了良好的運算意識,為將來接觸分數應用題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在證明1/8+3/8=4/8過程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證明,是本著透過數形結合的基本思想,使學生對列式計算說明道理,逐步明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使學生透過整數的加減運算的意義,體會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從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學習作延伸。在比較過程中得出:圖示法直觀明瞭,但分母較大時比較麻煩;分陣列成法要用文字敘述,也比較麻煩;轉化法不能適用於任意的分數。唯有第四種方法既簡便,又適用,易於操作,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則。
透過這次教學,使我再一次深深體會到要做一個有教育智慧的人,應該會把複雜的東西教得簡單,會把簡單的東西教得有厚度。今天這堂課的厚度我想就要體現在當學生針對性的對這道題進行分析、運算時,學生明確了計算的道理、方法,學生就能夠結合這一道理很快的解決其他問題,從而從眾多的普遍中總結出具有概括意義的方法。
以後,我還應在教學中多參考《數學課程標準》,廣泛閱讀教學理論書籍,學習其基本理念,使自己把數學教活,讓學生把數學學活,以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使數學學習真正面向全體學生。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3
本堂課教學的是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透過教學,一方面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的實際意義,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計算方法的機會,同時也鍛鍊、培養學生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意識。整堂課設計與教學過程突出了以下一些特點:
1、知識由學生自己遷移——讓學生在恰當的生長點上順利學習。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和認了分數及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在新授課之前先練習了四道題,複習了整數、小數加減法的意義、算理,又在複習分數的意義中引入猜測,透過習舊引新,承前啟後;再透過故事作為切入點,創設親切、活潑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2、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問題解決過程中主動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在教學設計時,要努力以問題為主線來組織教學活動,努力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解決問題的過程,並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本課在設計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計算的例題時,根據教學內容,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作為教學題材,從學生熟悉的分吃西瓜的情境出發,讓學生從中提煉出與分數有關的數學資訊,並且從這些數學資訊中,主動地提出數學問題,明確了本堂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老師則順水推舟地引領學生去主動探索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的設計,改變了教師出題、學生解題的傳統做法,所有的例題和部分練習題都出自於學生之口,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解決自己提出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探究與成功的樂趣,有效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方法由學生自己探究——讓學生在操作實踐的過程中主動建構運算圖式。教材透過是現實的問題和直觀的圖形,揭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規律,最終達到擺脫對直觀圖形的依賴,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既然問題來自於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也應當由學生自己去探究與體驗。這是新課標所要求的。因此當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後,老師不是急於授予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引領學生藉助手中的.學具主動地操作實踐,並進行必要的合作交流,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的本質特徵,形成各自獨特的思維方式。本課以分吃西瓜的有趣情境為主線,引導學生藉助畫圖或摺紙,邊塗、邊想、邊算,憑藉已有的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在頭腦中逐步積累並建立起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表象,在與他人進行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一種基本的運算圖式也得以主動建構,學生體驗到了初步的算理。在經歷了一番操作和探索之後,學生已能用自己樸素的言語對運算方法加以表述。學生正是藉助直觀圖形來發現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律,最終達到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運算。同時也在探索、感悟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愉悅和成功。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4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本內容是三年級下冊第60-61頁《吃西瓜》。
本節課以“吃西瓜”為情境,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法,這是在學生認識分數和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透過有趣的情境和直觀的圖形,揭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規律,最終達到擺脫對直觀圖形的依賴,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本課學習的重點是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其中探索用“1”減去一個分數的運算是學習的難點。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律。把教材中的圖畫設計成生動與取得數學故事,並讓學生根據獲得的數學資訊,提出問題,從而展示出例題。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理解力,在前面的課程中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透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學生感受到由分數表示由多個個體組成的整體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在對分數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生學習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會很容易掌握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透過動手操作探索出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藉助“數形結合”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積極探索求知的慾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加減的計算方法。
2、難點:幫助學生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5
一、找準目標,突破重、難點
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這節課的整體設計,關係到學生髮展的水平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預設教學目標時,我力求準確。本課學習的重點是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其中探索用“1”減去一個分數的運算是學習的難點。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律。
二、透過動畫故事作為切入點,創設親切、活潑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本課以“豬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為主線,用直觀圖形來揭示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運算規律,最終達到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使學生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運算,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愉悅和成功。本課教學時,學生做用“1”減去一個分數的運算時,稍有困難,透過理解“1”表示的意義後,就能夠很順利地進行運算了。
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提供探索空間
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交往的過程,傳統的教將讓位於學生的學,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一切只有從學生出發,才能有效的促進教學,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教者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本節課我沒有依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先學意義,後總結計算方法,而是倒過來,先學習計算方法,再學習意義。之所以這樣處理,是從學生的知識背景出發,學生已經學過分數的分數單位,並能根據分數單位進行口算,另外,孩子發現一個問題量,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結果,為了照顧孩子的學習特點故做出上述處理。教學時讓學生舉出分數的例子,口答分數加減法,舉例列算式,再觀察,計算,完全讓學生自主探究,使其經歷一個“口算——舉例——比較——交流——概括——驗證”這樣一個全過程。課上,我儘量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同時也努力使學生保持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這節課,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同時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並學會欣賞自我。